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与管理指南解读
1
作者 邵毅 何良琪 杨启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9-845,共7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的恶性肿瘤。近年来,RB的治疗正在不断进步,新方法和治疗策略的开发对于改善RB患者生存率与保眼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由于经济条件差,医疗资源有限等原因,使得晚...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的恶性肿瘤。近年来,RB的治疗正在不断进步,新方法和治疗策略的开发对于改善RB患者生存率与保眼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由于经济条件差,医疗资源有限等原因,使得晚期RB患者数量逐渐增多,生存率下降。为此,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起草了《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共识指南》。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并根据单侧/双侧RB的具体分期,为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的眼内、眼外RB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提供个性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静脉内化学治疗 动脉内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广平 张小亮 +1 位作者 张睿 桑延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散光-2.0~-0.5 D)患者39例(41眼)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散光-2.0~-0.5 D)患者39例(41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均行LRI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通过角膜地形图和IOLMaster生物测量仪测量角膜散光,术后1、3个月时复查角膜散光,并用Alpins法对患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手术诱导散光向量、差异向量、矫正指数和变平指数等矢量参数。结果术前患者角膜散光为(-1.07±0.27)D,术后1个月下降到(-0.53±0.23)D,术后3个月为(-0.55±0.24)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光矢量分析显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为(1.07±0.27)D,手术诱导散光向量为(0.99±0.42)D,差异向量为(0.53±0.24)D;矫正指数为0.93±0.36(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为少许欠矫;错位角绝对值为18.15°(15.19°),变平效果为(0.70±0.45)D,变平指数为0.65±0.42,散光矫正成功率为(50.42±19.29)%。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联合LRI矫正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尤其适用于低中度角膜散光的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松解切开术 角膜散光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提升神经科住院医师脑血管病诊治能力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淋源 沈翔 +2 位作者 吕海燕 王国栋 吴云成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0-383,共4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发展为神经科住院医师培训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脑血管病是神经科学中应用AI最早、最成熟的领域之一,将AI有机融入传统的神经科住院医师培训中,有助于夯实神经科基本功、优化神经影像分...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发展为神经科住院医师培训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脑血管病是神经科学中应用AI最早、最成熟的领域之一,将AI有机融入传统的神经科住院医师培训中,有助于夯实神经科基本功、优化神经影像分析、辅助疾病个体化诊疗,从而加速青年医师的成长,对我国脑血管病的防治体系建设大有裨益。然而,AI的应用目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医师对AI过度依赖、“AI幻觉”、AI技术的局限和伦理问题等。本文系统总结了AI在住院医师脑血管病培训中的综合应用和价值,探讨潜在风险与挑战,并提出优化AI应用的策略,以期为未来AI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神经病学 脑血管病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管饲补水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及血糖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江一帆 施雁 +6 位作者 王婧怡 孔晓倩 王莉 费凯红 张亚娟 马蓉 邱瑾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管饲补水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及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1-12月上海市4所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的13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经肠内营养管补水分为对照组(纯... 目的探讨经管饲补水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及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1-12月上海市4所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的13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经肠内营养管补水分为对照组(纯肠内营养,未通过鼻饲管补水)与暴露组(肠内营养前经鼻饲管补水500 mL)各68例。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前3 d的喂养达标率、血糖变异性、胃肠道耐受性及肠内营养输注时间的差异。结果最终对照组65例、暴露组61例完成研究。暴露组的喂养达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变异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肠内营养输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胃肠道耐受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期间经管饲补水可影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及血糖变异性,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ICU 肠内营养 营养治疗 管饲 喂养达标 血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盛兆雪 黄宇晖 +8 位作者 李兴亮 王靖宇 陈强 车武强 张臻 赵学诚 安硕研 高艳香 郑金刚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85-891,共7页
目的: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绞痛(ANOCA)患者中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数据来自ANOCA-CMD前瞻性队列研究。103例纳入患者均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同期在左前降支进... 目的: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绞痛(ANOCA)患者中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数据来自ANOCA-CMD前瞻性队列研究。103例纳入患者均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同期在左前降支进行了基于压力导丝及温度稀释法的冠状动脉生理学检查,以获取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根据检查结果,将CMD分为四种类型:IMR升高型CMD(IMR≥25)、CFR减低型CMD(CFR<2.5)、CFR减低或IMR升高型CMD(CFR<2.5或IMR≥25)以及CFR减低且IMR升高型CMD(CFR<2.5且IMR≥25)。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计算左前降支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血流帧数(CTFC),并将CSF定义为CTFC>27。根据有无CSF将患者分为非CSF组和CSF组。评估CTFC与CFR及IMR的相关性,并探讨CSF对CMD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ANOCA患者103例,平均年龄(64.2±10.6)岁,女性55例(53.4%)。CSF组患者57例(55.3%),非CSF组患者46例(44.7%)。与非CSF组比,CSF组患者具有较高的IMR(P<0.001)和CFR(P=0.041)。与非CSF组比,CSF组中IMR升高型CMD患者占比更高(P<0.001),而CFR减低型CMD患者占比偏低(P=0.044);CFR减低或IMR升高型CMD及CFR减低且IMR升高型CMD的患者占比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FC与充血状态的血流平均通过时间(r=0.424,P<0.001)、IMR(r=0.430,P<0.001)和CFR(r=0.211,P=0.032)均呈显著正相关。CTFC诊断IMR升高型CM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1(95%CI:0.623~0.819),准确度为67%(57%,76%);诊断CFR减低型CMD的AUC为0.610(95%CI:0.499~0.720),准确度为60%(50%,70%);诊断CFR减低或IMR升高型CMD的AUC为0.549(95%CI:0.425~0.673),准确度为47%(37%,57%);诊断CFR减低且IMR升高型CMD的AUC为0.582(95%CI:0.471~0.693),准确度为47%(37%,57%)。CSF对CMD各类型的诊断价值均偏低。结论:在ANOCA患者中,CSF并不能作为CMD的有效诊断指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不应将CSF现象直接等同于CMD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血流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班模式与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疲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康慧 李梦瑶 +2 位作者 张媛媛 温弗乐 章雅青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2,共6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轮班模式和职业疲劳状况,分析轮班模式与ICU护士职业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6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98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疲劳衰竭恢复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横...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轮班模式和职业疲劳状况,分析轮班模式与ICU护士职业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6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98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疲劳衰竭恢复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CU护士慢性疲劳得分为50.00(33.33,66.67)分,急性疲劳得分为63.33(46.67,76.67)分,班次间恢复得分为46.67(36.67,56.67)分。多元分层线性回归显示,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后,与“8 h日-8 h中-8 h夜-休-休”相比,“12 h日-12 h夜-休-休”的ICU护士慢性疲劳水平更高(P<0.05)、“8 h日-8 h夜-8 h中-休-休”的ICU护士班次间恢复水平更低(P<0.05),但不同轮班模式的ICU护士在急性疲劳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U护士慢性疲劳和急性疲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班次间恢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轮班模式与ICU护士的职业疲劳水平有关,护理管理者可考虑通过优化护士的轮班模式改善其职业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士 职业疲劳 轮班模式 急性疲劳 慢性疲劳 睡眠质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羡媚 邵毅 廖萱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以及视力模糊等。长期以来,干眼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补充泪液成分,如人工泪液、泪道栓塞和睑板腺按摩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近...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以及视力模糊等。长期以来,干眼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补充泪液成分,如人工泪液、泪道栓塞和睑板腺按摩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神经刺激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干眼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刺激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潜在应用前景,以期为神经刺激疗法在干眼治疗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 干眼 鼻内外神经刺激 眶周经皮电刺激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导管腺癌临床特征及腺外侵犯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杨小勇 张帆 +1 位作者 马潞林 刘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6-960,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病理类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围术期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分析可能影响前列腺导管腺癌腺外侵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21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行RP且病理... 目的:探索不同病理类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围术期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分析可能影响前列腺导管腺癌腺外侵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21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行RP且病理明确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其基本临床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导管腺癌组(混有导管腺癌)及单纯腺泡腺癌组,并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并对导管腺癌组腺外侵犯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获得764例前列腺癌患者信息,其中术后病理明确混有导管腺癌成分者62例。倾向评分匹配前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中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5%vs.17.7%,P=0.027),共有61例单纯腺泡腺癌患者和导管腺癌患者成功匹配,匹配后基线特征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围术期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导管腺癌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y Pathology,ISUP)分级(P=0.003)、pT分期(P=0.004)、腺外侵犯率(P=0.018)及脉管癌栓率(P=0.019)均明显高于单纯腺泡腺癌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前列腺体积、ISUP分级、精囊侵犯及神经侵犯可能是导管腺癌腺外侵犯的影响因素(P<0.1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神经侵犯是前列腺导管腺癌腺外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78,95%CI:1.97~70.56,P=0.007)。结论:前列腺导管腺癌比单纯腺泡腺癌预后更差,神经侵犯是前列腺导管腺癌腺外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导管腺癌 肿瘤浸润 前列腺癌切除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GME核心能力的Milestones 2.0评估系统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杜雪晴 程瑞杰 +6 位作者 徐梦丹 姚玉婷 蒋筠 梁艳艳 刘丽燕 沈华 楼俪泓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3489-3494,共6页
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成为医生的必经之路。然而,全科住培在很多方面与传统学科有很大不同。因此,全科住培教育体系亟须完善。目的应用M... 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成为医生的必经之路。然而,全科住培在很多方面与传统学科有很大不同。因此,全科住培教育体系亟须完善。目的应用Milestones 2.0评估系统对在培全科住院医师进行自评和他评,并探讨该评估系统在全科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33名在培全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住培年限分为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组。采用研究团队结合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标准和实际情况修订的Milestones 2.0评估系统,对住院医师六大核心能力(患者照顾、医学知识、基于系统的实践、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专业精神、人际交往技巧)的19个二级指标进行1~9分的量化评价。通过电子问卷形式收集住院医师自评及相应带教导师他评数据,比较不同年级住院医师的能力表现差异、住院医师自评与导师他评的差异,以及不同学历者的评估结果差异。结果不同年级组在培全科住院医师自评Milestones 2.0评估系统的患者照顾、医学知识、基于系统的实践、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专业精神、人际交往技巧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培全科住院医师自评与他评Milestones 2.0评估系统的二级指标“循证医学和有依据的医学实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本科生与四证合一的在培全科住院医师自评Milestones 2.0评估系统的医学知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lestones 2.0评估系统是一种较为客观且综合的评估方法,对住院医师的下一步培训计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此评估系统对全科住院医师进行能力评估,强调培养过程的互动与反馈,可以更好地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推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Milestones系统 ACGME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斐翔 俞凤 +3 位作者 王瑞兰 宋振举 童朝阳 朱长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目的·探讨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协助病原体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抗感染方案调整、改善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该研究由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 目的·探讨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协助病原体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抗感染方案调整、改善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该研究由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及一项诊断试验构成。纳入2020年3月—2021年10月在4家医院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重症医学会与欧洲重症医学会发布的脓毒症3.0标准和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入组患者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感染部位标本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仅送检传统病原学检测(传统病原学检测组),或在送检传统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同步送检mNGS(联合mNGS检测组)。患者预后的主要评价指标为7 d全因死亡率,次要评价指标包括7 d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变化、7 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变化、28 d全因死亡率、28 d机械通气或死亡的复合终点发生率、28 d无呼吸机天数、28 d非住院天数和住院期间日均花费。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2组的协变量分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2组死亡率。使用联合mNGS检测组患者感染部位标本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诊断试验。以临床综合判定的责任病原体为参考标准,分别将传统病原学检测和mNGS检测结果与参考标准相比较,计算2种方法和参考标准之间的阳性百分比一致性、阴性百分比一致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采用McNemar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责任病原体检出能力。结果·共入组患者533例,其中311例选择接受额外的mNGS检测,222例仅接受传统病原学检测。非随机对照试验中,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协变量后,联合mNGS检测组的7 d全因死亡率低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组[4.8%vs 8.6%,HR 0.37(95%CI 0.15~0.91),P=0.031],联合mNGS检测组的28 d无呼吸机天数多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组(19.9 d vs 18.4 d,P=0.041)。2组在28 d全因死亡率和日均住院花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试验提示,mNGS检测结果与临床综合判定的责任病原体的阳性百分比一致性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91.9%(95%CI 87.7%~95.0%)vs 56.1%(95%CI49.7%~62.4%),P<0.001],阴性百分比一致性低于传统病原学检测[29.2%(95%CI 18.6%~41.8%)vs 69.2%(95%CI56.6%~80.1%),P<0.001],阴性预测值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48.7%(95%CI 32.4%~65.2%)vs 29.4%(95%CI 22.3%~37.3%),P=0.001]。结论·与传统病原学检测相比,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行mNGS可提高责任病原体的检出率。相比于仅行传统病原学检测,联合mNGS检测的患者7 d全因死亡率更低,提示mNGS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具有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脓毒症 肺部感染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浓度或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个体化给药
11
作者 张慧芳 范亚新 +5 位作者 周芳庆 崔泽林 朱冠华 陈梦婷 张菁 王瑞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 比较谷浓度和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UC_(24h)/MIC)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肥胖患者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24年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因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 目的 比较谷浓度和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UC_(24h)/MIC)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肥胖患者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24年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因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成年肥胖[体重指数(BMI)≥30 kg/m~2]患者,根据患者入组时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的方法分为谷浓度和AUC_(24h)/MIC监测组,比较万古霉素两种TDM监测靶标下肥胖患者的肾毒性及疗效。结果 共纳入22例肥胖患者,其中谷浓度监测组12例,AUC_(24h)/MIC监测组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用药前肌酐清除率、基础疾病、感染类型、病原菌类型及合并用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UC_(24h)/MIC监测组患者入住ICU的比例更高,但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万古霉素疗程、细菌清除率和综合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组的平均日剂量显著低于AUC_(24h)/MIC监测组[(1.63±0.59) g对(2.29±0.72) g,P=0.026],两组患者的平均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3±10.28) d对(14.90±6.92) d,P=0.911]。与谷浓度监测组相比,AUC_(24h)/MIC监测组万古霉素初始峰浓度[(30.99±16.22)mg/L对(19.41±5.42)mg/L,P=0.025]和总体峰浓度[(33.67±16.53)mg/L对(22.08±3.96)mg/L,P=0.045]都更低,但两组患者初始谷浓度[(11.03±8.66)mg/L对(6.33±4.45)mg/L,P=0.139]、总体谷浓度[(13.75±9.74)mg/L对(9.74±4.24)mg/L,P=0.218]接近。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万古霉素相关性肾损伤,但谷浓度监测组有41.7%的患者达到了谷浓度≥15 mg/L的肾毒性阈值。结论 在当前万古霉素常规治疗剂量下,肥胖感染患者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AUC_(24h)/MIC引导下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可在较低浓度或暴露量下实现目标参考值,在降低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谷浓度 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 治疗药物监测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介导的铁死亡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了 罗再 黄陈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3,共11页
铁死亡是一种以依赖铁的脂质过氧化为核心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多种代谢物可参与铁死亡的调控,其中脂质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phospholipids containing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yl chain,PUFA-PLs)在生... 铁死亡是一种以依赖铁的脂质过氧化为核心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多种代谢物可参与铁死亡的调控,其中脂质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phospholipids containing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yl chain,PUFA-PLs)在生物膜上发生超阈值的过氧化,导致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是最为经典的脂质代谢介导的铁死亡机制。此外,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的特殊脂质,例如具有二酰基-PUFA尾的磷脂(phospholipid with diacyl-PUFA tails,PL-PUFA 2)、多不饱和醚磷酯(polyunsaturated ether phospholipid,PUFA-ePL)、含PUFA的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 containing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yl chain,PUFA-CE)也被发现,可通过提供PUFA用于过氧化,进而参与铁死亡过程;脂滴通过储存和释放PUFA调节铁死亡的敏感性;胆固醇代谢的中间产物及衍生物主要参与铁死亡的负向调控;不同类别的鞘脂对铁死亡的调控方向并不一致。基于前期大量研究证实,铁死亡与胃肠肿瘤的增殖、转移和耐药的发生等密切相关,我们进一步归纳了胃肠肿瘤细胞中驱动铁死亡抵抗的相关脂质代谢机制,如削弱PUFA-PLs合成代谢及过氧化进程,增强铁死亡防御系统等,以及胆固醇代谢、脂滴代谢、鞘脂类代谢与胃肠肿瘤产生铁死亡抗性的关系。靶向这些特定脂质及代谢酶与途径以调控铁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潜在价值,有望为寻找新的胃肠肿瘤诊断、预后标志物和治疗药物,及逆转化疗耐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脂质代谢 胃癌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小细胞肺癌代谢分子诊断模型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13
作者 黄昕 刘家辉 +3 位作者 叶敬文 钱文莉 许万星 王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基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代谢分子表达谱差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SCLC早期诊断模型。方法·纳入并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9名SCLC患者和67名良性肺部疾... 目的·基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代谢分子表达谱差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SCLC早期诊断模型。方法·纳入并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9名SCLC患者和67名良性肺部疾病患者数据为模型训练集,甘肃省肿瘤医院20名SCLC患者和40名良性肺部疾病患者数据为独立外部测试集。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入组患者血清中的69种代谢分子进行绝对定量检测。使用XGBoost Classifer计算输出代谢分子重要性排序,根据顺序前向选择策略结合XGBoost算法筛选出重要代谢分子集合。利用训练集构建AdaBoos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轻量的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GBM)3种常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和比较模型性能,并使用独立外部测试集进一步验证。结果·对训练集靶向代谢组学数据进行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结果显示,SCLC患者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在代谢组学特征上具有显著区分。根据重要性排序从中筛选出6个重要代谢分子,并利用AdaBoost、RF和LGBM训练诊断模型MTB-6(metabolite-6),结果显示AdaBoost模型在训练集中表现最好,AUC为0.943,诊断SCLC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90.9%。其在外部测试集中,AUC为0.92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7.5%。结论·基于6种代谢物分子和AdaBoost算法的MTB-6模型是一种性能优秀的SCLC诊断模型,具有对SCLC和良性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诊断模型 机器学习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应变诱导Piezo2蛋白在静脉血管内膜增生中的作用
14
作者 李萌潇 姚庆苹 +1 位作者 苑影 齐颖新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6-403,共8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管暴露于动脉力学环境后Piezo2在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功能异常及新生内膜增厚中的作用,揭示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 目的探讨静脉血管暴露于动脉力学环境后Piezo2在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功能异常及新生内膜增厚中的作用,揭示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术后静脉再狭窄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通过GEO2R与GO分析AVF、移植静脉与正常静脉转录组数据的差异表达基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2例AVF临床样本中Piezo2的表达情况。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使用FX-5000^(TM)周期性张应变加载系统,对静脉VSMCs施加1.25 Hz、15%幅度的周期性张应变模拟动脉条件,Western Blot检测Piezo2、VSMCs表型标志分子SM22及增殖相关分子PCNA表达变化;应用无Ca^(2+)培养基去除细胞外Ca^(2+),分析Ca^(2+)对张应变引起的相关分子变化的影响。结果转录组学数据分析显示,与正常静脉相比AVF和移植静脉中Piezo2表达均上调。AVF临床样本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静脉相比,AVF组织中Piezo2表达上调;并且在AVF的增生内膜组织中显示出更明显的Piezo2表达上调和SMA表达下调。细胞实验结果显示15%张应变上调Piezo2、PCNA表达,下调SM22表达,提示动脉条件张应变促使静脉VSMCs从收缩型向合成型表型转变;去除细胞外Ca^(2+)部分逆转了张应变引起静脉VSMCs表型转换与增殖。结论静脉暴露于动脉力学环境后,可能通过上调Piezo2诱导VSMCs表型转换促进静脉血管内膜增生。研究结果为CABG和AVF术后静脉再狭窄的防治提供基于力学生物学的新思路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2 静脉内膜增生 血管平滑肌细胞 张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动物裂隙灯显微镜数据采集操作专家共识(2025)
15
作者 《小动物裂隙灯显微镜数据采集操作专家共识(2025)》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专委会 +5 位作者 国际眼科协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委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李程 谭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5-591,共7页
裂隙灯显微镜是眼科最常用的诊断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检查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及玻璃体前部等眼前部结构。小动物眼部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和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受研究人员的技术和操作差... 裂隙灯显微镜是眼科最常用的诊断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检查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及玻璃体前部等眼前部结构。小动物眼部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和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受研究人员的技术和操作差异而导致数据的可比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目前,尚缺乏小动物裂隙灯显微镜数据采集规范化的操作指南。为此,本专家组成员结合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工作原理与实践经验,通过线上和线下会议共同讨论小动物裂隙灯数据采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后,形成《小动物裂隙灯显微镜数据采集操作专家共识(2025)》。本共识旨在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骤和标准,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该专家共识对于推动科学研究、保障数据质量、促进学科发展以及提供教育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 裂隙灯显微镜 眼前部检查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肾脏囊性病变进展
16
作者 姜立新 杜联芳 +1 位作者 沈理 王学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0-1353,共4页
肾脏囊性病变(CRM)较为常见,涵盖多种疾病类型,鉴别良、恶性病变对于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各种影像学方法诊断CRM各具优势,新的分级系统和诊断方法不断涌现。本文就CRM定义、影像学尤其超声诊断CRM特点与不足进行述评,旨在为临床精准诊疗... 肾脏囊性病变(CRM)较为常见,涵盖多种疾病类型,鉴别良、恶性病变对于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各种影像学方法诊断CRM各具优势,新的分级系统和诊断方法不断涌现。本文就CRM定义、影像学尤其超声诊断CRM特点与不足进行述评,旨在为临床精准诊疗CRM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囊性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低视力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毅 魏红 何良琪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0,共6页
低视力是一种视觉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而且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为帮助患者提高视功能、满足其生活需求,低视力康复至关重要。低视力康复主要根据导致低视力的病因开展,通过评估视觉功能、使用适当的... 低视力是一种视觉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而且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为帮助患者提高视功能、满足其生活需求,低视力康复至关重要。低视力康复主要根据导致低视力的病因开展,通过评估视觉功能、使用适当的视觉辅助设备、提供支持性服务等以充分利用残余视力。低视力康复是多学科的综合服务系统,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改进。本文将结合我国实际,对美国低视力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功能 低视力 诊断 评估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驱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机制及靶向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睿 陆伦根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4-1180,共7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衰老是MAFLD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与MAFLD患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MAFLD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脂质代谢紊乱、...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衰老是MAFLD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与MAFLD患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MAFLD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炎症和氧化应激,而衰老通过进一步影响这些关键机制加剧MAFLD的病理过程。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针对衰老细胞的治疗策略,如减少衰老细胞的数量或抑制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有助于减缓MAFLD的进展。此外,新型调节因子的筛选为MAFLD治疗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尽管已有多种抗衰老疗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衰老对肝脏影响的机制复杂,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些治疗的特异性和潜在肝损伤。将MAFLD的多系统代谢性功能障碍治疗转化为针对衰老的专门化治疗,可能为MAFLD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细胞衰老 衰老 脂代谢障碍 胰岛素抵抗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
19
作者 吴雷 杜凤麟 +3 位作者 赵明娜 任逸喆 张先洲 娄加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6-857,共12页
目的·分析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N,PTPR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多轮心内注射筛选出具有高骨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株,并利... 目的·分析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N,PTPR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多轮心内注射筛选出具有高骨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株,并利用RNA测序结合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与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PTPRN。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进一步评估PTPRN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并基于TCGA数据分析PTPRN的共表达关系,筛选并分析与其共表达的关键基因。在A549-BM细胞中转染siPTPRN后,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估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在A549-BM细胞中转染siPTPRN,并在小鼠模型中进行心内注射实验,以评估其对肺腺癌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结合多种数据库交叉分析,预测BCL6为PTPRN的上游转录因子,并通过siBCL6转染实验验证BCL6对PTPRN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RNA测序及GO/KEGG富集分析显示,PTPRN在具有高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中显著上调,并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等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通路。TCGA数据库分析进一步证实,PTPRN在肺腺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基于TCGA数据的共表达分析结合GO/KEGG富集分析显示,与PTPRN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信号转导、内分泌调控、细胞通信及ECM-受体相互作用等生物过程。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iPTPRN转染后,A549-BM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同时EMT相关蛋白表达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敲低PTPRN可显著抑制A549-BM细胞的体内转移能力,进一步验证了其促进肺腺癌转移的作用。siBCL6转染实验结果显示,BCL6敲低可上调PTPRN表达。结论·PTPRN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促进EMT及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与转移;PTPRN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TPRN可增强肺腺癌细胞的侵袭性及转移能力;BCL6可能作为PTPRN的上游转录调控因子,影响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 肺腺癌 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PI3K-AKT通路 BC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在皮肤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祝予霖 张雯静 顾松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4-790,共7页
水凝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方向,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力学特性使其成为皮肤创面临床治疗的理想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作为一种拥有诸多独特生物力学形状的高含水量的三维网络结构高分子材料,水凝胶的... 水凝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方向,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力学特性使其成为皮肤创面临床治疗的理想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作为一种拥有诸多独特生物力学形状的高含水量的三维网络结构高分子材料,水凝胶的诸多力学特性具备应用于皮肤创面的潜力,如弹性、黏弹性、动态刚度及黏附性,在人为调节后不仅可以保护创面,而且有助于模拟生物组织在愈合过程中的力学微环境,进而调控细胞的功能与行为,以达到促进细胞再生、强化组织修复与功能恢复的目的。同时,皮肤创面愈合的生物力学机制复杂,水凝胶用于皮肤创面的临床治疗还存在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聚焦于生物力学性质在皮肤创面愈合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总之,以其独特的力学性质,水凝胶有望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皮肤创面的临床治疗中。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水凝胶生物力学特性,包括调节机制及其应用于临床促皮肤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强调研究这些特性对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设计的重要性,并对力学调节创面愈合的设计、使用和临床转化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生物力学 创面愈合 调节机制 组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