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施加速康复外科麻醉管理对甲状腺手术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吕卓辰 熊晨君 +4 位作者 严佶祺 张世瑜 华子辰 应夏洋 罗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3-737,共5页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与传统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对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8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2例,男13例,女49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ERAS组(n=29...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与传统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对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8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2例,男13例,女49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ERAS组(n=29)和对照组(C组,n=33)。ERAS组按照ERAS围术期流程操作,记录苏醒期和术后第1天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和术后1d的C反应蛋白(CRP)、血皮质醇、IL-6、IL-8和TNF-α浓度。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苏醒期ERAS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0.42±0.83)分vs(0.95±1.16)分,P<0.05],术后1dERAS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1.90±1.21)分vs(2.73±1.40)分,P<0.05]。ERAS组术后第1天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当日和术后1dERAS组CRP浓度明显低于C组;C组CRP浓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咽痛、声嘶和饮水呛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AS围术期操作系统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舒适化围术期体验,同时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甲状腺手术 应激水平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分娩镇痛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7
2
作者 罗威 李胜华 +2 位作者 张丽峰 罗艳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分娩镇痛的现状,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分娩镇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通过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发布通知,对本研究目的及问卷填写进行说明与解释,借助"问卷星"网站平台实施问卷发... 目的调查上海市分娩镇痛的现状,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分娩镇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通过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发布通知,对本研究目的及问卷填写进行说明与解释,借助"问卷星"网站平台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共调查58家医院,2017年分娩量占上海市分娩总量的90.44%,总体分娩镇痛率为37.22%。其中13家妇幼专科医院占58家医院分娩量的58.44%,分娩镇痛率为56.75%,占58家医院镇痛分娩量的93.50%。已开展分娩镇痛44家(75.86%),全部以椎管内阻滞为主要的分娩镇痛方法,其中42家(95.45%)在潜伏期开始镇痛,30家(68.18%)在分娩过程中会关闭镇痛泵,40家(90.9%)产妇满意度达85分以上,36家(81.82%)参照麻醉项目收费。未开展的14家医院中,有13家(92.86%)归因为麻醉科医师配备不足及其他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分娩镇痛主要集中在妇幼专科医院。制约开展分娩镇痛的主要因素为麻醉科医师紧缺和没有专项收费标准。进一步推广普及分娩镇痛,除政策支持外,还应优化分娩镇痛流程、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镇痛 现状调查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与体表定位用于肥胖患儿阴茎成形术骶管阻滞的比较
3
作者 胡祖烨 于布为 +3 位作者 董榕 沈子珒 王海滨 王智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比较肥胖患儿阴茎成形术中超声引导与体表定位行骶管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联合骶管阻滞下行阴茎成形术的肥胖患儿100例,年龄5~12岁,BMI大于同龄儿童BMI第95百分位数,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体表定位组(C... 目的 比较肥胖患儿阴茎成形术中超声引导与体表定位行骶管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联合骶管阻滞下行阴茎成形术的肥胖患儿100例,年龄5~12岁,BMI大于同龄儿童BMI第95百分位数,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体表定位组(C组)和超声引导组(U组),全麻置入喉罩后分别采用0.3%罗哌卡因0.7 ml/kg实施体表定位骶管阻滞或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记录阻滞成功例数、阻滞操作时间、穿刺次数、首次穿刺成功例数、总穿刺成功例数、术后1 h的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LACC)评分、术后8 h内布洛芬镇痛例数。记录脊麻、局麻药中毒、穿刺回抽见血及药物注射时皮下组织突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U组阻滞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术后8 h内布洛芬镇痛率、药物注射时皮下组织突出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阻滞操作时间、术后1 h的FLACC评分、穿刺回抽见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脊麻和局麻药中毒情况。结论 在接受阴茎成形术的肥胖患儿中,与体表定位比较,超声引导行骶管阻滞成功率更高且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骶管阻滞 肥胖 小儿 阴茎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恢复预测的评价 被引量:39
4
作者 武晓文 薛庆生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27-729,共3页
目的观察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对于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恢复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34例ASAⅠ或Ⅱ级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期间通过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毕入麻醉苏醒室,采用NT监测麻醉深度,在对刺激无反应、呼... 目的观察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对于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恢复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34例ASAⅠ或Ⅱ级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期间通过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毕入麻醉苏醒室,采用NT监测麻醉深度,在对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时记录NT分级(NTS)和NT指数(NTI)、MAP和HR,计算比较这些参数对应意识变化的预测概率(Pk)。结果NTS、NTI与患者苏醒期意识水平的变化显著相关(P<0.01)。NTS、NTI预测患者睁眼时Pk值分别为0.693和0.692,预测患者恢复定向力时Pk值分别为0.837和0.824,均显著高于0.5(P<0.01),也高于MAP和HR对应的Pk数值(P<0.01)。结论NT麻醉深度监测指标能够及时有效反映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 全身麻醉苏醒期 意识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彭志友 封小美 +1 位作者 薛庆生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分析行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46例需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于术前1 d和术后7 d分别行神经心理测验,以此评价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围术期因素和患者发生POCD的关系。结果共... 目的分析行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46例需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于术前1 d和术后7 d分别行神经心理测验,以此评价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围术期因素和患者发生POCD的关系。结果共有12例患者发生POCD。单肺通气后乳酸升高和脑氧饱和度下降与患者POCD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单肺通气后乳酸升高和脑氧饱和度下降是行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脑电监测系统用于癫痫患者麻醉深度评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真真 余昂 +2 位作者 薛庆生 张富军 于布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27-2030,共4页
目的观察Naroctrend(脑电监测在癫痫患者麻醉诱导期的使用价值,比较癫痫与非癫痫患者对丙泊酚的敏感性。方法癫痫组(E组)为19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择期行颞叶切除术的癫痫患者,非癫痫组(NE组)为24例择期行开颅手术的非癫痫患者,麻醉诱... 目的观察Naroctrend(脑电监测在癫痫患者麻醉诱导期的使用价值,比较癫痫与非癫痫患者对丙泊酚的敏感性。方法癫痫组(E组)为19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择期行颞叶切除术的癫痫患者,非癫痫组(NE组)为24例择期行开颅手术的非癫痫患者,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用警觉/镇静评分标准(OAA/S)评估诱导期间患者的意识变化,记录并比较意识消失、气管插管和切皮等不同时间点的Narcotrend脑电指数(NTI)、血压(BP)、心率(HR)及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Ce)。结果在意识消失阶段(OAA/S评分=1、2),E组患者的Ce值比NE组小(P<0.05)。随着OAA/S评分的降低,E组的Ce值上升幅度较缓,但其NTI却表现出比NE组更快的下降速度。两组患者的Ce、NTI与OAA/S评分均显著相关(P<0.01)。麻醉诱导期,随着Ce的增加,两组患者NTI、BP和HR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NTI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癫痫患者在麻醉诱导阶段对丙泊酚的敏感性较高。Narcotrend(脑电监测系统可以用于癫痫患者诱导及维持阶段的麻醉深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cotrend 癫痫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使用习惯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艳 姚尚龙 +5 位作者 杨拔贤 李恩有 兰志勋 祝胜美 古妙宁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的使用习惯,并探讨吸入麻醉实践与患者预后及麻醉药费用间的相关性。方法开放、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中国8个城市40家医院的400位麻醉医师,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了解每位麻醉医... 目的调查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的使用习惯,并探讨吸入麻醉实践与患者预后及麻醉药费用间的相关性。方法开放、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中国8个城市40家医院的400位麻醉医师,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了解每位麻醉医师10例使用七氟醚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例,共4 000例择期手术(包括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心脏外科及其他手术)患者。麻醉医师根据其习惯选择七氟醚维持,或联合丙泊酚用于维持。观察指标包括诱导期(七氟醚吸入诱导所占百分比,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维持期(麻醉用药类型,新鲜气流量,挥发罐设置浓度),苏醒期(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滴定法苏醒技术所占百分比),麻醉药费用,总体情况[患者的人口统计学,麻醉医师/患者满意度数字模拟量表(NAS)评分,麻醉医师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和吸入麻醉临床经验]以及安全性。结果 4 000例患者中3例因不符研究方案而排除,共3 997例纳入统计分析。190例患者(4.75%)接受了七氟醚吸入诱导,3 807例患者(95.25%)接受了静脉诱导。当7%<挥发罐浓度≤8%,6L/min<新鲜气流量≤8L/min时,吸入诱导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略短于静脉诱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180例患者(54.54%)单用七氟醚维持麻醉,1 817例患者(45.46%)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维持麻醉。979例患者(24.49%)接受了滴定法苏醒技术,其睁眼时间(13.29±7.66)min、拔管时间(15.4±8.84)min均明显短于未接受滴定患者的睁眼时间(14.27±8.55)min、拔管时间(16.63±9.80)min(P<0.05)。麻醉药(包括七氟醚、丙泊酚、肌松药和镇痛药)费用为(353.06±164.13)元/h。根据新鲜气流量分层统计,七氟醚单用组费用明显低于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组(P<0.05)。麻醉医师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的NAS评分分别为(8.85±0.96)、(8.88±0.93)分,其与麻醉医师的吸入麻醉临床经验年限无显著相关性。1.08%患者至少发生一次不良事件,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患者、麻醉医师的满意度与麻醉医师吸入麻醉药物的临床经验年限无显著相关性。与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维持麻醉比较,七氟醚单用维持麻醉的麻醉药费用较低。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故未对手术类型加以限定或分层,并且麻醉医师的临床操作尚未完全统一或标准化,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七氟醚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药物通过胎盘转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卓辰 罗艳 +1 位作者 薛庆生 于布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3,共4页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屏障在物质交换中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胎盘的生理解剖、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及胎儿循环决定了麻醉药物的胎盘转运基础。从目前的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临床常用麻醉药物都能通过胎盘屏障,对...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屏障在物质交换中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胎盘的生理解剖、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及胎儿循环决定了麻醉药物的胎盘转运基础。从目前的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临床常用麻醉药物都能通过胎盘屏障,对新生儿神经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胎盘屏障通透性的研究方法也在逐步改进,包括在体和离体等多种手段。为此,该文将概括目前临床常用麻醉药物胎盘转运情况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有关胎盘屏障通透性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物 胎盘转运 胎盘屏障 通透性 药代动力学 在体 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隆延 薛庆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0-863,共4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麻醉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年龄3~9个月,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醚复合芬太尼组(F组)。均采用七氟醚诱导麻醉后,... 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麻醉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年龄3~9个月,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醚复合芬太尼组(F组)。均采用七氟醚诱导麻醉后,R组采用0.1~0.2μg·kg-1·min-1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维持,F组采用0.05~0.1μg·kg-1·min-1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观察诱导前(基础值,T0)、插管时(T1)、插管后2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5min(T4)、30min(T5)及拔管时(T6)的HR、MAP、SpO2,记录苏醒期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有无呼吸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及躁动不良反应及离开手术室时间。结果 T1、T3及T6时两组患儿HR均较T0时明显增快(P<0.05),且F组明显快于R组(P<0.05)。T1、T3及T6时两组患儿的MAP均较T0时升高(P<0.05),且F组明显高于R组(P<0.05)。R组患儿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1)。R组呼吸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F组,躁动发生率高于F组。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安全有效,但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快速苏醒及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婴儿 唇裂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4
10
作者 游凯 罗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筛选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2016年7月18日至8月31日全凭静脉... 目的筛选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2016年7月18日至8月31日全凭静脉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随访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33例(36.7%)患者发生恶心。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73,95%CI 1.36~10.27)、有PONV/晕动症史(OR=4.39,95%CI 1.40~13.76)、术后3h血淀粉酶>3倍正常值(OR=5.22,95%CI 1.30~20.95)是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有PONV/晕动症史、术后3h血淀粉酶>3倍正常值是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后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阿片类镇痛药应用在全身麻醉喉罩置入的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海燕 储晓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喉罩置入的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40名女性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前经超声引导下行胸神经阻滞和前锯...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喉罩置入的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40名女性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前经超声引导下行胸神经阻滞和前锯肌平面阻滞,术中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及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不使用阿片类药物;对照组不行神经阻滞,予以阿片类药物;其余使用的药物2组均相同。观察患者术前(T0)、开始诱导(T1)、诱导后5 min(T2)、诱导后10 min(T3)、手术划皮(T4)、划皮后5 min(T5)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比较2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患者手术时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长、喉罩拔除时间、恶心呕吐、谵妄情况、复苏室患者静息时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后6 h的VAS分值(静息与活动时)、术后24 h的VAS分值(静息与活动时)、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术后出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T3、T5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3、T4、T5时间点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1例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有6例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长、喉罩拔除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无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生恶心,另有2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试验组术后6 h静息VAS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4例患者术后口服镇痛药,对照组无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结论·经超声下行胸神经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及NSAID药物使全身麻醉喉罩置入的乳腺癌保乳手术可以不使用阿片类药物,但术后镇痛效果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手术 胸神经阻滞 前锯肌平面阻滞 非阿片类镇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通气策略改善易感肺部并发症全身麻醉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子珒 董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32-1635,共4页
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术后肺部并发症高危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术后肺部并发症高危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0):潮气量6.00 m L/kg,呼吸频率15次/min,呼气末正压6 cm H2O,吸呼比... 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术后肺部并发症高危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术后肺部并发症高危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0):潮气量6.00 m L/kg,呼吸频率15次/min,呼气末正压6 cm H2O,吸呼比1∶1.5,手术开始后每小时行1次肺复张,设定为自主呼吸模式,压力限定30 cm H2O,持续30 s,然后恢复至原有通气模式;对照组(n=60):潮气量10.00 m L/kg,呼吸频率12次/min,呼气末正压0 cm H2O,吸呼比1∶1.5。两组分别于机械通气30 min(T1)以及手术结束(T2)时采取动脉血测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记录氧分压、潮气量、气道峰压和平台压,计算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和肺动态顺应性。结果研究组中T2时间段的平台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静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在ICU治疗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保护通气策略能够增加肺部顺应性,增加肺氧合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 肺部并发症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临床麻醉一些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0,共3页
去年底收到《临床麻醉学杂志》的约稿,希望笔者写一篇关于临床麻醉方面值得重视或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的文章,笔者随口答应下来。但真到要动笔的时候,才感觉殊非易事。经多日思考,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概... 去年底收到《临床麻醉学杂志》的约稿,希望笔者写一篇关于临床麻醉方面值得重视或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的文章,笔者随口答应下来。但真到要动笔的时候,才感觉殊非易事。经多日思考,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概由笔者负责。全麻过程中如何输液?我们过去一直是遵循培根所制订的现代科学三原则:对照、重复、随机化来设计我们的临床研究,这已成为我们开展临床研究的所谓"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 随机化 现代科学 麻醉学科 金标准 麻醉科医师 麻醉状态 器官保护 高容量血液稀释 吸入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禹恺 帅哲玮 +1 位作者 黄洪军 罗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0-638,共9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的常驻免疫细胞,其在大脑稳态维持和神经保护中发挥双刃剑的作用。在正常状态下,小胶质细胞通过监测环境变化维持大脑的稳态。当发生神经损伤或受到某些病理性刺激时,小胶质细...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的常驻免疫细胞,其在大脑稳态维持和神经保护中发挥双刃剑的作用。在正常状态下,小胶质细胞通过监测环境变化维持大脑的稳态。当发生神经损伤或受到某些病理性刺激时,小胶质细胞会迅速激活并启动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的适当激活可以通过抑制或清除多种病原体来保护大脑,但是过度的神经炎症则会导致神经元损伤,甚至死亡。这种炎症反应失调是多种CNS炎症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缺血性脑卒中等)病理发展的核心特征之一。近年来,随着单细胞测序、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小胶质细胞参与CNS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在炎症小体活化、表观遗传修饰、代谢重编程等方面。然而,由于小胶质细胞在不同的病理条件下表现出异质性和双重性,临床实践上靶向小胶质细胞的治疗手段仍未能普遍应用。该文以小胶质细胞为切入点,介绍其参与CNS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靶向调控治疗策略,旨在为后续精准调控小胶质细胞功能、开发更多靶向治疗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 致病机制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麻醉前评估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5-1046,共2页
本期《临床麻醉学杂志》发表了2篇由麻醉护理学界作者所撰写的关于麻醉前访视与评估的文章,值得引起麻醉界的重视和讨论。经过对此问题的认真思考,我还是觉得这个问题涉及麻醉学科今后的发展和患者的围术期安全,遂不揣冒昧,将我之所思... 本期《临床麻醉学杂志》发表了2篇由麻醉护理学界作者所撰写的关于麻醉前访视与评估的文章,值得引起麻醉界的重视和讨论。经过对此问题的认真思考,我还是觉得这个问题涉及麻醉学科今后的发展和患者的围术期安全,遂不揣冒昧,将我之所思所想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以期能抛砖引玉、解决问题。两篇文章的内容基本类似,都是在参考美国关于术前访视的相关建议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麻醉界的实际,对美国方案做了一定的修改,并拟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国的标准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学 标准化方案 麻醉护理 麻醉学科 术前访视 麻醉前访视 围术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性肠梗阻合并放射性心肺损伤的麻醉一例
16
作者 陶磊 沈杰 +1 位作者 张富军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0-520,共1页
患者,男,67岁,身高170cm,体重50kg,既往无慢性疾病史,吸烟史30余年(戒烟2年余)。2012年3月因确诊为左肺下叶小细胞肺癌,先后多次化疗、局部放疗、伽玛刀放射治疗,肿瘤病灶消失。2013年12月患者因便中带血于外院就诊,MRI示:右半结肠... 患者,男,67岁,身高170cm,体重50kg,既往无慢性疾病史,吸烟史30余年(戒烟2年余)。2012年3月因确诊为左肺下叶小细胞肺癌,先后多次化疗、局部放疗、伽玛刀放射治疗,肿瘤病灶消失。2013年12月患者因便中带血于外院就诊,MRI示:右半结肠恶性肿瘤。2014年4月拟诊"右半结肠恶性肿瘤"收治我院。入院后查体:精神萎靡,双手杵状指;两肺听诊可闻及弥漫性细湿啰音,以左下肺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肠梗阻 结肠恶性肿瘤 细湿啰音 小细胞肺癌 肺损伤 右半结肠 慢性疾病史 左肺下叶 杵状指 局部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在长寿老年患者和中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药效学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晓静 范秋维 +1 位作者 徐悦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在长寿老年患者(≥90岁)和中年患者(45~59岁)单次和重复静脉注射的肌松效应。方法选择行下肢手术的长寿老年患者(≥90岁)12例和中年患者(45~59岁)12例,按性别再分为男6例,女6例, BMI 19.9~20.9 kg/m^2,ASAⅡ或Ⅲ级...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在长寿老年患者(≥90岁)和中年患者(45~59岁)单次和重复静脉注射的肌松效应。方法选择行下肢手术的长寿老年患者(≥90岁)12例和中年患者(45~59岁)12例,按性别再分为男6例,女6例, BMI 19.9~20.9 kg/m^2,ASAⅡ或Ⅲ级。所有患者分为长寿老年男性患者组(LM组)、长寿老年女性患者组(LF组)、中年男性患者组(MM组)和中年女性患者组(MF组)。麻醉诱导以咪达唑仑0.02 mg/kg、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1.5~2.0 mg/kg静脉注射,其后在10 s内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5 mg/kg,待四个成串刺激中第一个肌颤搐(T1)完全消失时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丙泊酚4~10 mg·kg^(-1)·h^(-1)静脉泵推注,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待T1恢复至对照值的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 mg/kg。记录首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无反应期时间和T1=25%恢复时间,记录3次追加罗库溴铵的无反应期时间和T1=25%恢复时间。结果 LM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MM组(P<0.05);LF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MF组(P<0.05);LM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LF组(P<0.05);MM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MF组(P<0.05)。与第1次追加时比较,第2、3次追加时四组无反应期时间和T1=25%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5),且第3次追加时明显长于第2次追加时(P<0.05)。不同时点LM组无反应期时间和T1=25%恢复时间明显长于MM组(P<0.05);不同时点LF组无反应期时间和T1=25%恢复时间明显长于MF组(P<0.05)。不同时点LM组无反应期时间和T1=25%恢复时间明显短于LF组(P<0.05),不同时点MM组无反应期时间和T1=25%恢复时间明显短于MF组(P<0.05)。结论罗库溴铵在长寿老年患者其起效时间较中年患者快,长寿老年女性患者起效时间最快;长寿老年患者其无反应期时间、T1=25%恢复时间较中年患者长,随着追加次数增多患者肌松作用时间均有逐渐延长的趋势,且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延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长寿老年患者 起效时间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麻醉治疗学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博文 李启芳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9-711,共3页
麻醉治疗学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项概念,是指通过运用麻醉药物、方法技术和理念来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急慢性疼痛曾是麻醉治疗主要的病种之一,通过药物,神经阻滞、射频或损毁等技术手段对急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诊治,能够安全... 麻醉治疗学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项概念,是指通过运用麻醉药物、方法技术和理念来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急慢性疼痛曾是麻醉治疗主要的病种之一,通过药物,神经阻滞、射频或损毁等技术手段对急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诊治,能够安全、舒适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但随着临床麻醉治疗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麻醉药物、技术手段逐渐应用于多种慢性非疼痛性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物 星状神经节阻滞 治疗学 急慢性疼痛 难治性疾病 疼痛患者 神经阻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术中伤害性刺激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黎明 于布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1-275,共5页
全身麻醉术中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依赖于伤害性刺激监测。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伤害性刺激监测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监测及脑电监测。其中,监测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的指标主要包括镇痛与伤害性刺激指数、皮肤导电性、外科容积指... 全身麻醉术中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依赖于伤害性刺激监测。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伤害性刺激监测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监测及脑电监测。其中,监测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的指标主要包括镇痛与伤害性刺激指数、皮肤导电性、外科容积指数、瞳孔直径。该文主要介绍目前伤害性刺激监测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这些监测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但尚无一个理想的伤害性刺激监测方法可以推荐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性刺激监测 镇痛与伤害性刺激指数 皮肤导电性 外科容积指数 瞳孔直径 脑电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雷 杜重临 夏一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比较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金喉健喷雾剂组(研究组)和利... 目的·比较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金喉健喷雾剂组(研究组)和利多卡因气雾剂组(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后l min,在UE可视喉镜暴露声门后,将金喉健喷雾剂或利多卡因气雾剂于咽喉部分别按2揿。观察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3 min (T2)、插管后5 min (T3)、插管后10min (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3 min (T6)和拔管后5 min (T7)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心率(heart rate, HR)变化。记录患者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和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度。术后24 h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及拔管反应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经药物处理后,都能预防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MAP、HR、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满意度(P=0.021)和可接受度(P=0.021)明显提高,且术后24 h内咽痛发生率显著减低(P=0.020)。结论·应用金喉健喷雾剂能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提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度,减轻术后咽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喉健喷雾剂 利多卡因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咽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