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高血压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心脏早期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宝丽 许建忠 +4 位作者 何瑞青 杜雅楠 杨 唐晓峰 高平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老年患者早期心脏损害的评价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9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确诊为PA的70例患者为病例组...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老年患者早期心脏损害的评价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9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确诊为PA的70例患者为病例组,排除PA并确诊为EH的79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早期心脏损害指标NT-proBNP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病例组log NT-proBNP(1.9±0.4 vs1.7±0.5,P=0.001)、LVMI[(116.5±20.8)g/m2 vs(106.3±21.7)g/m2,P=0.004]和左心室肥厚(67.1%vs50.6%,P=0.041)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LVMI及激活醛固酮水平与NT-proBNP独立相关,对照组诊室收缩压水平与NT-proBNP独立相关。结论老年PA患者较EH患者有独立于血压水平的更高的log NT-proBNP水平及更早的心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高血压 利钠肽 肥大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哲 高平进 唐晓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评估住院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7例,其中绝经前组240例,绝经后组487例(包括围绝经期3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入院时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回顾性分析绝经后组临床... 目的评估住院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7例,其中绝经前组240例,绝经后组487例(包括围绝经期3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入院时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回顾性分析绝经后组临床特点。结果绝经后组年龄、病程、腰臀比、TG、TC、LD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较绝经前组明显增高,Z4h尿钠、24h尿钾较绝经前组明显降低;绝经后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减退、空腹葡萄糖受损合并葡萄糖耐量减退、高TC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并发比例明显高于绝经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绝经后组左心室肥厚、颈动脉斑块、慢性肾脏病较绝经前组更常见(P〈0.01)。尿酸增高是绝经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5,95%CI:1.002~1.008,P=0.003)。结论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存在糖脂、尿酸代谢紊乱、尿钠排出减少、中心性肥胖等特点,其代谢综合征、难治性高血压发生比例增高,靶器官受损情况亦较绝经前发生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绝经期 糖尿病 高脂血症 C反应蛋白质 葡糖耐量试验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哲 高平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1-883,共3页
高血压在全球的发病率超过25%,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其中在50岁以前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女性绝经后这种局面发生改变,女性高血压发病率开始上升,特别在70岁以后明显高于男性,妇女健康倡议的一项队列研究表明,在美国绝... 高血压在全球的发病率超过25%,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其中在50岁以前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女性绝经后这种局面发生改变,女性高血压发病率开始上升,特别在70岁以后明显高于男性,妇女健康倡议的一项队列研究表明,在美国绝经后女性中有63.2%接受降压治疗,但只有29.3%的患者血压可以控制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绝经后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内皮 血管 交感神经系统 抗高血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继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9-1051,共3页
1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现状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的普遍老龄化,老年高血压已成为老年期主要疾病负担。如果以60岁作为老年的界限值,根据诊室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或舒张压≥90 mm Hg,或服用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进行高血... 1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现状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的普遍老龄化,老年高血压已成为老年期主要疾病负担。如果以60岁作为老年的界限值,根据诊室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或舒张压≥90 mm Hg,或服用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50%。即每2名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根据2002年我国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流行病学调查 健康状况调查 老年人群 流行现状 疾病负担 降压治疗 降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循证看老年高血压降压目标值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建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共3页
近年来,2017AHA/ACC、2018ESC/ESH及我国均更新了高血压指南,关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肾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三大指南推荐的降压目标值差别不大。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三大指南的惟一相同点是将年龄>65岁定义为“老... 近年来,2017AHA/ACC、2018ESC/ESH及我国均更新了高血压指南,关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肾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三大指南推荐的降压目标值差别不大。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三大指南的惟一相同点是将年龄>65岁定义为“老年人”,而老年降压目标值,推荐却各不相同。本文就导致推荐差异的原因作相关的分析和解读。1各指南关于老年降压目标值的推荐2017AHA/ACC指南:年龄≥65岁的老年人,推荐收缩压>130mm Hg(1mm Hg=0.133kPa)时开始降压,目标收缩压<130 mm Hg;对于有多种合并症且预期生命有限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则可以结合临床判断、患者意愿、医疗团队评价风险获益比后制订合理的降压目标值及用药方案[1]。2018 ESC/ESH指南: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可以耐受,指南推荐收缩压降至130~139mm Hg;对于80岁以上的老老年人,作同样的推荐。而舒张压均推荐降至80mm Hg以下,最好在70~79mm H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降压 控制性 抗高血压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降压目标值的讨论——2017美国高血压指南解读
6
作者 许建忠 王继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1-4,共4页
合理的降压目标值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2017美国高血压指南调整降压目标值为<130/80 mmHg,建议强化降压。本文就该指南调整降压目标值的依据及其由此带来的一些争议进行解读。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 降压目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及靶器官损害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翠萍 洪墨纳 +3 位作者 吴祁红 唐晓峰 许建忠 王继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征及靶器官损害。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连续住院的ARAS患者121例(ARAS组),另选择同期年龄、性别、体质量指...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征及靶器官损害。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连续住院的ARAS患者121例(ARAS组),另选择同期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和高血压病程等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418例(EH组),观察并比较2组诊室及24 h动态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差异。结果与EH组比较,ARAS组诊室收缩压[(155±23)mm Hg(1mm Hg=0.133k Pa)vs(145±22)mm Hg,P<0.01]、诊室脉压[(75±20)mm Hg vs(65±18)mm Hg,P<0.01]、24h收缩压[(143±19)mm Hg vs(130±16)mm Hg,P<0.01]、昼间收缩压[(145±18)mm Hg vs(133±16)mm Hg,P<0.01]、夜间收缩压[(138±21)mm Hg vs(123±18)mm Hg,P<0.01]、夜间舒张压[(75±12)mm Hg vs(73±10)mm Hg,P<0.0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EH组比较,ARAS组杓型血压比例明显降低,反杓型血压比例明显升高(P<0.05)。校正相关因素后,与EH组比较,ARAS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及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AS患者收缩压及夜间血压较高,更多表现为反杓型血压。有独立于血压及肾功能水平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梗阻 昼夜节律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初少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3-6,共4页
心脑血管病及其事件的发生是人类最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病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这一病变的早期是隐匿的,其病程发展是渐进性的。因此,... 心脑血管病及其事件的发生是人类最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病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这一病变的早期是隐匿的,其病程发展是渐进性的。因此,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贵在早发现、早干预;而且,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对病变的延缓和逆转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大动脉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充满期待与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结构 功能检测 大动脉 主动脉 PWV 僵硬度 动脉病变 动脉功能 心脏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 AASI 心血管危险因素 脉压增大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肾动脉消融去神经术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建忠 张奇 +4 位作者 丁风华 李华 唐晓锋 张瑞岩 高平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但是仍有15%~20%患者在充分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称为... 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但是仍有15%~20%患者在充分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称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发生靶器官损害及临床心血管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高血压患者。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肾动脉消融去神经术 经桡动脉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