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在接受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中,术后早期应用唑来膦酸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目的·探究在接受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中,术后早期应用唑来膦酸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PFNA手术的80岁及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74例,根据术后是否早期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148),所有患者完成术后6周和12周2次随访。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按照1∶3的比例进行匹配,匹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骨折分型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2组患者匹配后的一般资料,以及2次随访时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患者术后12周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结果·PSM法匹配后得到实验组患者25例和对照组患者6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6周和12周的骨折愈合率分别为16.0%和9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和73.8%,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2周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良好的手术复位(OR=12.52,95%CI 2.67~58.74,P=0.001)、术后早期使用唑来膦酸(OR=10.14,95%CI 1.01~102.09,P=0.049)和更高的血清白蛋白水平(OR=1.15,95%CI 1.02~1.29,P=0.025)为骨折愈合的促进因素,而不稳定型骨折(OR=0.10,95%CI 0.03~0.31,P=0.000)为不利因素。结论·对于接受PFNA手术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术后早期使用唑来膦酸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且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除此之外良好的术中复位、更高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促进骨折愈合的有利因素,而不稳定型骨折为骨折愈合的阻碍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长期疗效,探讨影响手术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2年12月在我院采用单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2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长期疗效,探讨影响手术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2年12月在我院采用单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2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临床表现、体征、手术减压时椎间盘的突出类型和末次随访时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的例数。分别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时Oswestry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痛/下肢根性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根据Stauffer-Coventry′s(SC)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总体疗效。单因素分析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VAS以及ODI。患者总体疗效作为结果变量,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BMI、吸烟、腰扭伤史、病程、术前腰痛VAS评分、术前下肢痛VAS评分、术前ODI、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leg raise test,SLR)、肌力、感觉、椎间盘突出节段和类型等14项指标与疗效的关系。用非条件Logistic全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结果变量与术前各种指标的关系。结果:随访84~123个月,平均109个月,患者总体疗效优占32%,良占35.2%,可占23.2%,差占9.6%,复发率为8%。术前ODI为(72.23±25.72)%,末次随访时为(15.64±17.52)%,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痛VAS评分术前为5.44±3.43分,末次随访时为2.12±2.32分;下肢痛VAS评分术前为7.34±3.72分,末次随访时为1.42±2.74分;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回归分析发现腰扭伤史、感觉减退是总体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而非包含型突出类型是总体疗效佳的相关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有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腰扭伤史(OR=6.50;95%CI 2.21-19.10)、吸烟(OR=4.48;95%CI 1.51-13.34)、感觉(OR=9.01;95%CI 1.75-46.46)、突出类型(OR=0.027;95%CI 0.005-0.14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痛、下肢痛和ODI。腰扭伤史、吸烟史、术前感觉和突出类型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12年8月瑞金医院骨科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方法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1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9例,女性84例,年龄18~72(38.6±14.2)岁。分...目的评价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12年8月瑞金医院骨科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方法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1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9例,女性84例,年龄18~72(38.6±14.2)岁。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医师协会后足与踝关节评分(AOFAS HA score)对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的疼痛情况和功能进行评价,部分患者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通过核磁共振影像对距骨软骨进行评价。结果 9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8±10.3)个月。VAS从术前的(4.51±0.84)分下降到术后的(0.98±0.90)分;AOFAS H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75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1分。25例患者记录了术后核磁共振影像,软骨修复情况均较术前影像有改善。结论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简单、安全,效果可靠、满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12年8月瑞金医院骨科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方法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1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9例,女性84例,年龄18~72(38.6±14.2)岁。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医师协会后足与踝关节评分(AOFAS HA score)对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的疼痛情况和功能进行评价,部分患者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通过核磁共振影像对距骨软骨进行评价。结果 9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8±10.3)个月。VAS从术前的(4.51±0.84)分下降到术后的(0.98±0.90)分;AOFAS H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75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1分。25例患者记录了术后核磁共振影像,软骨修复情况均较术前影像有改善。结论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简单、安全,效果可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