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詹嘉铭 王祥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2-1096,共5页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在临床肾脏移植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免疫炎症调节和免疫替代治疗。前者主要用于脱敏疗法和治疗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和激素抵抗性排斥反应;后者主要用于防治移植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感染性并发症。I...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在临床肾脏移植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免疫炎症调节和免疫替代治疗。前者主要用于脱敏疗法和治疗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和激素抵抗性排斥反应;后者主要用于防治移植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感染性并发症。IVIG不仅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防治感染功效,而且可有效地调节免疫反应,将在改善临床肾脏移植预后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肾脏移植 免疫调节 脱敏疗法 排斥反应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应用微乳化环孢素后监测血药谷浓度、峰浓度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君龄 王祥慧 +4 位作者 潘隽玮 郭庆 徐达 周佩军 邵琨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对应用微乳化环孢素(又称新山地明,sandimmun neoral)的肾移植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比较监测血药谷浓度(C0)和峰浓度(C2)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2例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Ⅰ组(62例)和Ⅱ组(60例),两组均采... 目的对应用微乳化环孢素(又称新山地明,sandimmun neoral)的肾移植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比较监测血药谷浓度(C0)和峰浓度(C2)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2例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Ⅰ组(62例)和Ⅱ组(60例),两组均采用微乳化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MMF)+肾上腺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两组分别以C2、C0作为微乳化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及调整剂量的指标。Ⅰ组微乳化环孢素的C2目标浓度:3个月内为1200~1400ng/ml,3~6个月为900~1200ng/ml。Ⅱ组微乳化环孢素的C0目标浓度:3个月内为250~350ng/ml,3~6个月为200~250ng/ml。比较两组移植术后3个月内(术后1周、2周、4周、12周4个时点)微乳化环孢素C0、C2值,并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0~12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比较急性排斥反应(AR)与非AR患者的C0、C2值及AUC0~12。记录微乳化环孢素相关肝、肾毒性反应时血药C0、C2值,并与AUC0~12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微乳化环孢素C0值与AUC0~12无相关(r=0.41,P〉0.05),C2值与AUC0~12呈正相关(r=0.87,P〈0.05)。Ⅱ组AR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28%比7%,P〈0.05)。AR患者的微乳化环孢素C0平均值在目标浓度范围内,但C2值明显低于非AR患者,且AR患者的AUC0~12明显低于非AR患者(P〈0.05~P〈0.01)。微乳化环孢素的C0、C2值和AUC0~12与该药相关的肝、肾毒性反应无关。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微乳化环孢素的血药浓度监测,C0值并不能精确地反映该药的血药浓度;C2值与AUC0~1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C2值对预测排斥反应及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是否足够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化环孢素 微乳化制剂 新山地明 血药浓度 肾移植 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介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负向调节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君龄 王祥慧 +3 位作者 郭庆 徐达 周佩军 邵琨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2期99-103,120,共6页
目的研究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N-(3,4-dimethoxycinnamonyl)anthranilic acid,3,4-DAA]在小鼠皮肤移植中的免疫负调节作用,并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中,取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7d后的BALB/C小鼠脾脏制... 目的研究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N-(3,4-dimethoxycinnamonyl)anthranilic acid,3,4-DAA]在小鼠皮肤移植中的免疫负调节作用,并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中,取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7d后的BALB/C小鼠脾脏制得淋巴细胞单细胞悬液,一半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生长抑制率;另一半分为3组,分别加入RPMI1640培养液10μl(c1组)、3,4-DAA100μmol/L(c2组)、加入3,4-DAA200μmol/L(c3组),培养72h,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表达水平、用反相高压液相质谱法测定IDO活性。体内实验中,应用不同浓度3,4-DAA或合并使用西罗莫司进行药物干预,皮肤移植后10d取移植皮片行病理检查,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单细胞悬液中IDO的表达水平,用反相高压液相质谱法测定移植小鼠血清的IDO活性。结果 体外实验中,MTT检测结果示3,4-DAA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P<0.01);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与c1组比较,c3组、c2组皮肤移植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悬液中的淋巴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且c3组的淋巴细胞生长抑制较之c2组更显著,显示3,4-DAA有抑制脾脏淋巴细胞生长的作用。体内实验中,给予3,4-DAA处理组小鼠移植皮肤免疫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结果示3,4-DAA处理组IDO表达水平、IDO活性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 3,4-DAA能够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显著减轻移植物排斥损伤,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IDO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 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 曲尼司特 吲哚胺2 3-二氧化酶 免疫调节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荟萃 被引量:4
4
作者 邵琨 王祥慧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在浩瀚的肾移植相关文献中,本文汲取和盘点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和难点,移植新技术、新方法、新视野及新进展荟萃,主要内容包括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优化应用与调控,移植感染,移植后恶性肿瘤,无创检测与生物标志物,供者器官保存、... 在浩瀚的肾移植相关文献中,本文汲取和盘点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和难点,移植新技术、新方法、新视野及新进展荟萃,主要内容包括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优化应用与调控,移植感染,移植后恶性肿瘤,无创检测与生物标志物,供者器官保存、修复及利用,肾移植术后肾病复发,多因素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加强对肾移植领域文献的阅读与思考,站在更高的起点开拓视野,结合中国肾移植临床实践,以推动肾移植获得更好的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排斥反应 移植免疫 感染 无创检测 机械灌注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ATC器官移植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概述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梦 王祥慧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4-20,66,共8页
概述2015年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的前沿热点内容,包括临床免疫耐受及免疫耐受机制研究进展;供者反应性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及储备技术以及其在肾移植临床的应用;供者特异性抗体风险评价、预后评价以及抗体介... 概述2015年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的前沿热点内容,包括临床免疫耐受及免疫耐受机制研究进展;供者反应性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及储备技术以及其在肾移植临床的应用;供者特异性抗体风险评价、预后评价以及抗体介导免疫排斥诊治进展;免疫抑制剂不同组合应用的新机制;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治疗策略优化应用;移植免疫分子标志物及信号通路调控新分子靶点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器官移植年会 肾移植 免疫耐受 供者特异性抗体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尼司特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成合 邵琨 +4 位作者 王祥慧 徐达 周佩军 詹嘉铭 廖炯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高表达促动剂曲尼司特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小鼠肾脏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RIRI组、低剂量曲尼司特预处理+RIRI组(建模前给予300 mg/k...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高表达促动剂曲尼司特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小鼠肾脏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RIRI组、低剂量曲尼司特预处理+RIRI组(建模前给予300 mg/kg曲尼司特灌胃3 d)和高剂量曲尼司特预处理+RIRI组(建模前给予600 mg/kg曲尼司特灌胃3 d)。术后24 h,各组小鼠自眼眶后静脉丛采集全血样本后处死,取脾脏和两侧肾脏。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各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与2型的分布情况(Th1/Th2);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中IDO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犬尿氨酸和色氨酸浓度,并估算IDO活性。结果与RIRI组比较,低剂量或高剂量曲尼司特预处理+RIRI组小鼠的SCr、BUN水平及脾脏组织中Th1/Th2显著降低(P<0.01),肾脏组织病理损害较轻,而肾脏组织中IDO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及血清IDO活性显著升高(P<0.01);上述改变呈剂量依赖性效应(P<0.05或P<0.01)。结论曲尼司特预处理对RIRI小鼠的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DO高表达致免疫负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尼司特 缺血再灌注损伤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肾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 ATC器官移植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概述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祥慧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233,共12页
本文概述了2019年美国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及应用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前沿热点内容,涉及移植科医师普遍关切的移植临床重点及难点,包括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免疫学机制、风险因素、预后评估及重要生物... 本文概述了2019年美国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及应用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前沿热点内容,涉及移植科医师普遍关切的移植临床重点及难点,包括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免疫学机制、风险因素、预后评估及重要生物学标志,高致敏患者的去致敏策略及AMR防治进展,临床免疫耐受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移植相关感染的热点及防治进展,对供肾机械灌注方法的简要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移植年会(ATC) 供体特异性抗体(DSA)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免疫耐受 移植免疫 移植感染 机械灌注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 ATC器官移植前沿热点及新进展概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祥慧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9,共9页
概述了2018年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及应用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前沿热点内容,包括临床免疫耐受、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与移植肾失功相关风险分层、风险评估和预示;去致敏、AMR防治进展,新型免疫抑... 概述了2018年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及应用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前沿热点内容,包括临床免疫耐受、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与移植肾失功相关风险分层、风险评估和预示;去致敏、AMR防治进展,新型免疫抑制剂及新方案优化组合应用,移植免疫监测及免疫预示;科学评估及扩大供体器官来源,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供肾的利用;移植相关感染防治;再生医学与异种移植进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 供体特异性抗体(DSA)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供体 丙型肝炎病毒(HCV) 移植免疫 抗体 移植感染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血药浓度C_0与C_2的线性相关性分析对肾移植受者早期临床预后的预示作用
9
作者 潘隽玮 王祥慧 +2 位作者 周佩军 余自成 徐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个体内变异度对肾脏移植受者移植后早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移植后早期接受CsA、吗替麦考酚酯(MMF)、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44例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增强免疫法(EMIT...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个体内变异度对肾脏移植受者移植后早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移植后早期接受CsA、吗替麦考酚酯(MMF)、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44例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增强免疫法(EMIT)法测定CsA和MMF的活性成分霉酚酸(MPA)的血药浓度,包括用药前谷值(C0)和用药后2 h峰值(C2),分析CsA C0与CsA C2的线性相关性并依此分组(相关组和非相关组),比较两组移植术后早期各项临床事件(感染、急性排斥、急性排斥和感染合并、移植肾失功和CsA肝、肾毒性反应等)的发生率和MPA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MPA)的达标率。结果 44例患者中,CsA C0与CsA C2呈非线性相关者31例(70.45%),呈线性相关者13例(29.5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组与非相关组移植后第2~4周临床事件的总体发生率、急性排斥事件的发生率和AUCMPA的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药代动力学参数C0与C2的线性相关性对肾脏移植受者移植后早期的临床预后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谷值 峰值 线性相关性 肾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ATC器官移植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
10
作者 王祥慧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3,40,共9页
概述了2017年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及应用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前沿热点内容,包括扩大供体器官来源,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供体供肾的利用;供体特异性抗体(DSA)、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及移植肾失功风险评估和预示;去致敏... 概述了2017年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器官移植临床及应用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前沿热点内容,包括扩大供体器官来源,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供体供肾的利用;供体特异性抗体(DSA)、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及移植肾失功风险评估和预示;去致敏、防治AMR的各类抗体应用进展;临床免疫耐受主要方案、策略及长期随访新近结果;移植免疫监测及免疫预示;移植受体相关感染防治及病毒免疫机制;异种移植进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器官移植年会(ATC) 供体 丙型肝炎病毒(HCV) 供体特异性抗体(DSA)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移植免疫 抗体 移植感染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骨髓来源抑制细胞对同种异系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炯博 邵琨 +4 位作者 王筱 刘光伟 徐达 周佩军 王祥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4-810,共7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在同种异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的表达及免疫负调节作用。方法以雌性BALB/c小鼠皮肤为供体,雄性C57BL/6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系小鼠尾—背皮肤移植模型(n=40)。受体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在同种异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的表达及免疫负调节作用。方法以雌性BALB/c小鼠皮肤为供体,雄性C57BL/6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系小鼠尾—背皮肤移植模型(n=40)。受体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每日地塞米松磷酸盐溶液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小鼠移植皮肤排斥反应情况,确定移植皮肤排斥时间;术后第7日切取小鼠移植皮肤行病理学检查;术后第9日处死部分小鼠,获取脾脏及移植皮肤引流淋巴结,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实验组小鼠移植皮肤的中位生存期为(24±3.062)d,显著长于对照组小鼠的(9±0.816)d(P<0.05)。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植皮肤的排斥反应显著减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脾脏组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D11b+GR1+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下调(P<0.05)、白介素-10(IL-10)表达上调(P<0.05),并伴有趋化因子受体CXCR2和黏附分子CD44、CD62L表达增加(P<0.05);在引流淋巴结,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D11b+GR1+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而CD4+T细胞比例及γ干扰素(IFN-γ)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诱导产生MDSCs,使其向移植物局部迁移并作用于CD4+T细胞,抑制其功能,从而达到减轻移植物排斥反应及延长移植物生存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抑制细胞 地塞米松 皮肤移植 免疫调节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的输尿管镜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隽玮 王祥慧 +5 位作者 徐达 邵远 张敏光 王大伟 陆国樑 屠卫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02-1606,1612,共6页
目的以输尿管镜治疗下的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横径≤0.6 cm、顺径≤1.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结石横径、顺径、最长径与临床各事件或因素的相互关系,为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输尿管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横径... 目的以输尿管镜治疗下的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横径≤0.6 cm、顺径≤1.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结石横径、顺径、最长径与临床各事件或因素的相互关系,为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输尿管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横径≤0.6 cm、顺径≤1.0 cm的较小结石病例共56例,分别以结石横径<0.5 cm与≥0.5 cm、横径≤0.5 cm与>0.5 cm、横径≤0.55 cm与>0.55 cm、结石顺径≤0.6 cm与>0.6 cm、顺径≤0.5 cm与>0.5 cm、结石最长径≤0.6 cm与>0.6 cm、最长径<0.6 cm与≥0.6 cm以及结石横径-顺径比值≤1与>1进行分组研究,对比每组在结石既往史、结石病程、结石移位、术前腰部酸痛症状、肾积水程度、合并输尿管狭窄、合并输尿管息肉、合并输尿管狭窄或息肉和输尿管镜治疗成功率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研究结石横径与顺径直线线性相关性。结果结石横径<0.5 cm(21例)与≥0.5 cm(35例)分组中,两者在病程、合并输尿管狭窄、合并输尿管狭窄或息肉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石横径≤0.5 cm(31例)与>0.5 cm(25例)分组中,两者仅在合并输尿管狭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顺径≤0.5 cm(24例)与>0.5 cm(32例)、最长径<0.6 cm(23例)与≥0.6 cm(33例)分组仅在病程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石横径≤0.55 cm(42例)与>0.55 cm(14例)、结石顺径≤0.6 cm(37例)与>0.6 cm(19例)、结石最长径≤0.6 cm(36例)与>0.6 cm(20例)以及结石顺径-横径比值≤1(31例)与>1(25例)等分组中,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横径<0.5 cm组病程≤10 d且无结石移位者比例明显高于结石横径≥0.5 cm组(P<0.05);并且均合并输尿管狭窄或息肉,结石横径与顺径成直线线性相关。结论结石横径,而非顺径或最长径,可作为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简化测量指标,并在其相关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于横径<0.5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非结石体积相关的机械梗阻因素占主导,短期内(10 d)不移位即可作为非药物治疗的干预指征,而输尿管镜治疗具有重要检查与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镜 横径 顺径 最长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