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虫夏草制剂拮抗5/6肾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山脉 仲芳 +4 位作者 周桥 卢颖 郝旭 王伟铭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31,共9页
目的构建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脏病模型,研究冬虫夏草制剂对肾脏纤维化的拮抗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5/6肾切除组(OP组)和5/6肾切除术后冬虫夏草制剂治疗组(CS组),每组16只。分别于肾切除术后4、8周,采集血... 目的构建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脏病模型,研究冬虫夏草制剂对肾脏纤维化的拮抗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5/6肾切除组(OP组)和5/6肾切除术后冬虫夏草制剂治疗组(CS组),每组16只。分别于肾切除术后4、8周,采集血、尿样本,处死大鼠后留取肾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和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Ⅲ型胶原(Col-Ⅲ)以及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FN、Col-Ⅲ和α-SMA的mRNA表达。结果与SO组比较,OP组肾脏组织病变明显,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增多,足突融合及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甚至嵴溶解、消失,自噬小体形成,且术后8周较术后4周的病变更为严重;与SO组比较,OP组SCr、BUN和UACR均显著升高,Alb则明显降低,肾脏组织中FSP-1、FN、Col-Ⅲ、α-SMA的蛋白表达及FN、Col-Ⅲ和α-SMA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上述改变术后8周较术后4周更为明显。术后8周,与OP组比较,CS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线粒体损伤明显缓解,UACR明显降低,而Alb升高显著,肾脏组织中FSP-1、FN、Col-Ⅲ、α-SMA的蛋白表达及FN、Col-Ⅲ和α-SMA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冬虫夏草制剂可通过减轻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等机制,拮抗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制剂 肾脏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线粒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肾脏损害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钱莹 任红 +4 位作者 陈晓农 张文 李晓 史浩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损害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在确诊的146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中,107例(73....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损害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在确诊的146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中,107例(73.29%)首诊于皮肤科,仅4例(2.74%)首诊于肾脏科;共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0.5%。肾脏损害表现为单纯血尿者10例(33.33%),单纯蛋白尿6例(20.00%),蛋白尿合并血尿13例(43.33%),高血压7例(23.33%),水肿3例。10例单纯血尿患者中,镜下血尿>+++者7例;11例接受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患者中,尿蛋白<1 g/d者7例;4例首诊于肾脏科的患者均接受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狼疮性肾炎各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痊愈1例,病情好转或无恶化23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5例患者死亡(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合并肺癌),病死率16.67%。结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并非罕见,临床表现为较明显的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和轻、中度高血压以及轻度肾功能异常;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章慧娣 王伟铭 +3 位作者 王健 朱萍 张文 陈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医院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2005年间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住院病史,分别收集并统计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调查血液净化患...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医院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2005年间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住院病史,分别收集并统计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调查血液净化患者病史400份,发生医院感染76例次。血透患者医院感染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占5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血流感染及尿路感染,分别占16.7%和15.0%,病原菌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肺部感染临床情况复杂,真菌感染占一定比例,血流感染发生与深静脉插管保留时间相关,尿路感染中无症状菌尿症占多数。腹透患者医院感染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占65.5%,真菌居多;其次是腹膜炎占20.7%,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两组中复数菌感染和多部位感染均占一定比例,且病情严重。结论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种类及病原菌组成复杂,肺部感染最常见,真菌感染率上升。临床医师需高度重视预防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医院感染 病原学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卢颖 王伟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可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和(或)肾间质纤维化。有效抑制肾脏纤维化可显著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PPAR-γ为PPARs的表型之一,在抑制肾脏纤维化方... 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可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和(或)肾间质纤维化。有效抑制肾脏纤维化可显著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PPAR-γ为PPARs的表型之一,在抑制肾脏纤维化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就PPAR-γ及激动剂延缓肾脏纤维化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硬化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与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剑 王伟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6-1789,共4页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蛋白质RNA,通过与RNA结合,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在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iRNA通过调控胶原沉积、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及转化生...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蛋白质RNA,通过与RNA结合,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在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iRNA通过调控胶原沉积、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对肾脏的作用,参与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纤维化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转化小鼠模型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谢林 程烨 +7 位作者 郑琦敏 张熙 付莉莉 陈敏 王怡 梅长林 谢静远 顾向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共12页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disease,AKI)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转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57BL/6小鼠腹腔注射马兜铃酸2周,制作AKI向CKD转化模型,并于造模前1周或马兜铃...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disease,AKI)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转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57BL/6小鼠腹腔注射马兜铃酸2周,制作AKI向CKD转化模型,并于造模前1周或马兜铃酸注射2周结束时持续灌胃给予淫羊藿苷5周或2周。监测小鼠肾功能和肾脏病理损伤,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脂肪酸氧化代谢通路、纤维化及炎症指标等。采用Transwell细胞小室共培养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株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模拟2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先提前1 h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苷,再加入马兜铃酸干预24 h;去除药物干预后,将肾小管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24 h。qPCR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a)、促纤维化因子、炎症因子、活化胱天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以及肾脏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mRNA或蛋白表达的变化。用Ppara-siRNA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观察淫羊藿苷提前于马兜铃酸干预后PPARα下游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相关指标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马兜铃酸注射2周结束时和注射结束后2周(造模4周),仅注射马兜铃酸的小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肾脏炎症细胞大量浸润,肾小管损伤严重;而提前给予淫羊藿苷干预的小鼠较马兜铃酸组肾功能明显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减轻。造模4周时马兜铃酸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严重,脂肪酸氧化代谢通路相关基因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伴巨噬细胞浸润及肾纤维化,提前给予淫羊藿苷干预后上述损伤或指标均明显缓解。在马兜铃酸注射2周结束时给予淫羊藿苷的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肾脏病理损伤、纤维化指标均与马兜铃酸组无明显差异。体外实验中,马兜铃酸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Ppara mRNA表达,促进cleaved caspase-3、炎症因子及促纤维化因子表达升高,并上调共培养的肾脏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淫羊藿苷提前干预对上述变化有明显的纠正作用。用siRNA敲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Ppara后,淫羊藿苷对马兜铃酸抑制脂肪酸氧化代谢及促进细胞凋亡的预防保护作用减弱。结论·淫羊藿苷能预防马兜铃酸诱导的小鼠AKI向CKD转化;它可能是通过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通路(尤其是PPARα)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线粒体 脂肪酸氧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激素、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和激素联合麦考酚酯治疗肾功能不全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伟铭 贾晓媛 +9 位作者 潘晓霞 沈平雁 刘剑 徐丽梨 李娅 王朝晖 李晓 任红 张文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7,173,共7页
目的观察单纯激素、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激素联合霉酚酸酯(MMF)治疗伴慢性肾功能不全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肾穿刺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肾脏病(CKD)3~4期,肾脏病理表现为中度损... 目的观察单纯激素、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激素联合霉酚酸酯(MMF)治疗伴慢性肾功能不全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肾穿刺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肾脏病(CKD)3~4期,肾脏病理表现为中度损伤。60例患者依照随机表进入本研究,分别采用单纯激素(单纯激素组,n=20)、激素联合CTX(激素+CTX组,n=20)、激素联合MMF(激素+MMF组,n=20)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整体下降趋势;治疗3、6、12个月时的单纯激素组和激素+CTX组及治疗12个月时的激素+MMF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0.05)。治疗6个月时的激素+CTX组和治疗3、6个月时的激素+MMF组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显著高于基线值(P<0.05)。在治疗12个月时,各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MMF组8例患者(8/20)在治疗3~4个月时发生严重肺部感染,患者的eGFR基线值显著低于本组未发生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单纯激素、激素联合CTX和激素联合MMF治疗均能显著降低伴肾功能受累的原发性IgAN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期间肾功能维持稳定;因存在发生肺部重度感染并发症的可能,在使用MMF治疗时必须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IGA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激素 环磷酰胺 霉酚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贾晓媛 王伟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65,共5页
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我国IgAN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5.2%~58.2%。IgAN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工作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应用广泛,... 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我国IgAN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5.2%~58.2%。IgAN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工作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应用广泛,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但治疗方案仍缺乏统一标准。2010年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ASN)上,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提出了有关IgAN循证治疗意见的初稿,本文就此循证治疗意见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治疗 ACEI/ARB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鱼油 抗血小板药物 扁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D 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钱莹 陈晓农 +3 位作者 任红 张文 朱萍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CKD)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3]缺乏和不足的发生情况,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矿物质代谢、营养和透析充分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195例CKD 5期血透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透析龄为3~6个月...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CKD)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3]缺乏和不足的发生情况,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矿物质代谢、营养和透析充分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195例CKD 5期血透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透析龄为3~6个月且未服用钙剂或活性维生素D(VitD)制剂的新近血透患者22例,透析龄≥6个月且服用钙剂和(或)活性VitD制剂长期血透患者173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统一检测患者空腹血清25(OH)D3水平(长期血透患者检测前停用钙剂或活性VitD制剂2周)以评估VitD储备情况,比较新近与长期血透患者25(OH)D3不足的发生率。对血清25(OH)D3水平与患者矿物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含量)及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指数和血清肌酐)的相关性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95例调查对象血清25(OH)D3水平为(56.55±17.62)ng/mL。总体25(OH)D3不足的发生率为4.62%(9/195),新近血透患者(18.18%)显著高于长期血透患者(2.89%)(P<0.05);未发现25(OH)D3缺乏病例。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与血C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β=0.203,P=0.010)。结论本研究中CKD 5期血透患者中25(OH)D3不足的发生率较低,可能与多数调查对象长期且规则服用钙制剂和(或)活性VitD制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25羟基维生素D 矿物质代谢 营养 透析充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道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富洪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分析解脲脲原体(Uu)在泌尿生殖道和中段尿中的检出率及其药敏情况。方法收集泌尿生殖道(3 326例)和中段尿(701例)送检标本,进行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将支原体数量≥104CFU作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701例中段尿标本中... 目的分析解脲脲原体(Uu)在泌尿生殖道和中段尿中的检出率及其药敏情况。方法收集泌尿生殖道(3 326例)和中段尿(701例)送检标本,进行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将支原体数量≥104CFU作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701例中段尿标本中,共检出Uu阳性130例(18.5%),人型支原体均为阴性;其中女性Uu阳性检出率为19.1%(124/650),男性Uu阳性检出率为11.8%(6/51)。3 326例生殖道标本中,共检出Uu阳性851例(25.6%),其中3例人型支原体为阳性;女性Uu阳性检出率为28.1%(783/2 790),男性Uu阳性检出率为12.5%(67/536)。中段尿Uu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交沙霉素(98.5%)、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97.9%)和原始霉素(97.7%)。中段尿Uu感染对于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原始霉素的敏感率高于生殖道分泌物,耐药率则低于生殖道分泌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对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在尿路感染中仅为70.2%、而在生殖道感染中为77.7%,远低于交沙霉素的98.5%。结论在尿路感染的初次筛查中,Uu感染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不同部位Uu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可能不同。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可考虑可以作为治疗泌尿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泌尿道感染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质量评估量表在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佳杰 卫诺 陈伟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7期34-36,共3页
目的了解透析患者使用生命质量评估量表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的现状。方法综述国内外使用生命质量评估量表对透析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的情况。结果透析患者的生命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但临床护理人员未对其使用生命质量评估量表进行更广泛、... 目的了解透析患者使用生命质量评估量表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的现状。方法综述国内外使用生命质量评估量表对透析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的情况。结果透析患者的生命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但临床护理人员未对其使用生命质量评估量表进行更广泛、全面的评估。结论使用一种合适的生命质量评估工具将有利于医护人员对透析患者综合健康状况的了解,更有利于医疗与护理质量的整体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评估 量表 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肾病大鼠凋亡相关基因FADD和APAF1启动子DNA甲基化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剑 仲芳 +5 位作者 徐丽梨 周桥 卢颖 郝旭 王伟铭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55-1460,共6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的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1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阿霉素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阿霉素肾病组大鼠分别于首次和1周后阴茎静脉注射5 mg/kg和2.5 mg/kg阿霉素造模。于...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的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1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阿霉素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阿霉素肾病组大鼠分别于首次和1周后阴茎静脉注射5 mg/kg和2.5 mg/kg阿霉素造模。于造模后8周经腹主动脉采血,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对两组大鼠血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大鼠肾小管和肾小球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技术经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法对两组大鼠肾皮质Fas相关死亡区(FADD)和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启动子DNA甲基化进行检测,Real-Time PCR检测FADD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肾病组大鼠Crea、BUN和UACR显著升高(P<0.05或P<0.01),ALB明显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明显,毛细血管受压,球囊粘连;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间质增生、炎症细胞浸润。TUNEL染色细胞凋亡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肾病组大鼠肾小管和肾小球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HRM分析法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肾病组FADD启动子DNA呈较高程度的甲基化,FADD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在阿霉素肾病大鼠中,FADD基因启动子检测序列DNA甲基化程度增高,但其可能并非为影响FADD mRNA表达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DNA甲基化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静 吴霞珺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47-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1-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门诊进行MHD的18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日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1-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门诊进行MHD的18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日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分别给予综合性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依从性。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在错过治疗次数、缩短治疗时间、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及血清白蛋白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感染的抗真菌治疗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念珠菌尿在住院患者中并不少见,多数念珠菌尿患者无症状,其尿中检出念珠菌可能为标本污染,或仅为膀胱、尿路导管生长的定植菌,一般不需治疗,部分患者为尿路念珠菌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合并症及病程不同可分为上、下尿路感染,单纯... 念珠菌尿在住院患者中并不少见,多数念珠菌尿患者无症状,其尿中检出念珠菌可能为标本污染,或仅为膀胱、尿路导管生长的定植菌,一般不需治疗,部分患者为尿路念珠菌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合并症及病程不同可分为上、下尿路感染,单纯、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慢性尿路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念珠菌 治疗 抗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丽梨 王伟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6期32-35,共4页
肾脏病学科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近年来随着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等技术广泛应用于肾脏病学领域;多学科、多中心以及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在2011年肾脏病学科取得了... 肾脏病学科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近年来随着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等技术广泛应用于肾脏病学领域;多学科、多中心以及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在2011年肾脏病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为肾脏病的临床工作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与思路,尤其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研究。本文将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2011年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病患者 MCD 半乳糖 肾小球系膜 己糖 IgA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FSGS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A肾病发病机制及相关血清标志物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沥文 王伟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943,共5页
免疫球蛋白A(Ig A)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基化缺陷的Ig A1分子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是Ig A肾病发病的始动机制。近年来,在Ig A肾病发病机制和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为Ig A肾病的非侵入性诊断、疾... 免疫球蛋白A(Ig A)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基化缺陷的Ig A1分子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是Ig A肾病发病的始动机制。近年来,在Ig A肾病发病机制和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为Ig A肾病的非侵入性诊断、疾病活动监测和疾病特异性治疗提供了基础。该文就Ig A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和重要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A肾病 发病机制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IGO关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初步意见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伟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18-21,共4页
2010年第43届美国肾脏病年会(ASN)于2010年11月16日至21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在这次盛会上,多位专家介绍了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关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初稿)。这为临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MCD FSGS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IGAN KDI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骨密度发生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常安瑾 钱莹 +4 位作者 陈晓农 王伟铭 张文 任红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低骨密度(BMD)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透析中心接受MH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值,分析BMD异常的发生情况;检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低骨密度(BMD)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透析中心接受MH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值,分析BMD异常的发生情况;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_3]水平;分析BMD与临床特征(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透析龄等)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44例MHD患者,男性85例,女性59例;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9.44%和30.56%;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28.8%)明显高于男性(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D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透析龄及血清AKP、iPTH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积极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前提下,MHD患者低BMD患病率仍高达50%。性别、透析龄、体质量指数及血清AKP、iPTH水平均与BMD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补体H因子肾组织沉积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梦 谢静远 +6 位作者 欧阳彦 章晓炎 潘晓霞 徐静 王朝晖 王伟铭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H因子(CFH)沉积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肾脏穿刺确诊随访1年以上的原发性IgAN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患者肾组织CFH沉积,酶联免...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H因子(CFH)沉积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肾脏穿刺确诊随访1年以上的原发性IgAN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患者肾组织CFH沉积,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CFH水平。记录患者基线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研究终点定义为eGFR下降30%或eGFR<15mL/(min·1.73 m^2)或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结果·共入选283例IgAN患者,肾脏病理检査示198例(70%)患者伴有CFH沉积。CFH沉积阳性的患者尿蛋白排泄增多、血尿酸增高,肾脏病理示系膜细胞增生、节段硬化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更严重。肾组织CFH沉积与血清CFH之间无显著相关性。CFH沉积阳性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较阴性患者明显缩短[(59.90±1.87)个月vs(65.10±1.78)个月,P=0.01]。多元COX回归分析在校正基线eGFR、收缩压、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后,CFH沉积仍为IgAN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4,95%:CI1.04~6.17)。结论·CFH沉积阳性患者临床病理表现较沉积阴性患者严重、预后差,提示补体旁路局部活化而非全身活化可加重IgA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补体旁路活化 补体H因子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初始高腹膜转运状态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涛 余戈平 +8 位作者 谢静远 黄晓敏 徐天 王丽 李晓 张春燕 徐耀文 任红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转运状态的新入腹膜透析(PD)患者的临床特点,对腹膜高转运状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2015年10月连续新入PD患者(4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首次标准腹膜平衡实验(sPET)结果参考... 目的·探讨不同转运状态的新入腹膜透析(PD)患者的临床特点,对腹膜高转运状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2015年10月连续新入PD患者(4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首次标准腹膜平衡实验(sPET)结果参考ISPD指南将患者分为H/HA组(4h D/Pcr≥0.65)与L/LA组(4h D/Pcr<0.65),比较2组临床及生化参数的差异;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腹膜转运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372例新入PD患者,L/LA组和H/HA组患者分别为264例(71.2%)和108例(28.8%)。相比L/LA组患者,H/HA组男性患者比例较高(63.0%vs 50.8%,P=0.03),残余肾功能较低[(4.26±2.77)mL/min vs(5.79±4.53)mL/min,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29.34±6.89)g/L vs(32.08±5.86)g/L,P=0.00],糖尿病肾病比例较高(19.4%vs 9.5%,P=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血症(OR=0.96,95%CI 0.28~0.99;P=0.02),男性(OR=1.92,95%CI 1.19~3.12;P=0.00),糖尿病肾病(OR=2.52,95%CI 1.26~5.05;P=0.00)及低残肾功能(OR=0.90,95%CI 0.83~0.96;P=0.00)是腹膜高转运状态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正常血白蛋白组相比,低血白蛋白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更高(1.69 mg/L vs 0.69 mg/L,P=0.00)。结论·纳入患者初始腹透时以低及低平均转运状态为主。低白蛋白血症、男性、糖尿病肾病及低残余肾功能是腹膜高转运状态的危险因素。慢性炎症状态可能部分解释了PD患者低白蛋白血症与腹膜高转运状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溶质转运 危险因素 腹膜透析 低白蛋白血症 残余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