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啸君 曹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90-499,共10页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是以脑组织铁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过量铁沉积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病。常见临床症状为不同类型运动障碍,同时合并不同程度锥体束、小脑、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精神认知和视觉障碍,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是以脑组织铁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过量铁沉积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病。常见临床症状为不同类型运动障碍,同时合并不同程度锥体束、小脑、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精神认知和视觉障碍,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目前共明确10种亚型的10种致病基因,分别为PANK2、COASY、PLA2G6、C19orf12、FA2H、WDR45、ATP13A2、FTL、CP、DCAF17。发病机制涉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损伤、脂质代谢障碍、铁沉积和自噬障碍等。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可能与多种神经变性病如帕金森病、额颞叶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铁代谢障碍 遗传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神经影像学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崔海伦 任汝静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1-237,共7页
神经影像学是诊断与鉴别诊断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必不可少的技术。本文总结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并对常规MRI、fMRI以及PET和SPECT等常见神经影像学方法在此类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核上麻痹 进行性 多系统萎缩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潘静 陈生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1,共5页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保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 isease,PD)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越来越多的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显示GDNF是中脑多巴胺(dopam inergic neuron,DA...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保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 isease,PD)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越来越多的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显示GDNF是中脑多巴胺(dopam inergic neuron,DA)能神经元的有效存活因子。GDNF受体是由结合在细胞质膜外的糖基化磷酯酰基(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和GDNF功能性孤儿受体酪氨酸激酶Ret蛋白质组成。特异性的GDNF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其胞内部分c-Ret,经由不同的第二信使来传递信号发挥作用。主要可能的机制有顺式作用和反式作用。而探索GDNF促进中脑黑质DA能神经元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GDNF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多巴胺能神经元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卉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异常,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和纹状体多巴胺递质进行性减少为其典型的病理生化特征...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异常,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和纹状体多巴胺递质进行性减少为其典型的病理生化特征。虽然至今仍缺乏病因治疗手段,但已有多种抗帕金森病药物及手术治疗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性、病情进展速度及长期治疗难以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尤其运动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帕金森病药物 病因治疗 循证医学证据 Parkinson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 静止性震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与神经变性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付洋 马建芳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4-212,共9页
血清尿酸作为人体内天然抗氧化剂,近年发现其与多种神经变性病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包括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以减少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病风险,但与多系统萎缩和阿尔... 血清尿酸作为人体内天然抗氧化剂,近年发现其与多种神经变性病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包括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以减少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病风险,但与多系统萎缩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变性病的关系尚不明确。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以增强神经元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延缓神经元变性和凋亡。本文拟对近年来血清尿酸与神经变性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探寻神经变性病新的预防与治疗策略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多系统萎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哲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7-373,共7页
帕金森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其常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在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进行论述,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综合... 帕金森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其常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在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进行论述,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静 丁健青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由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姜黄素干预前后帕金森病小鼠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中酪氨酸羟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由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姜黄素干预前后帕金森病小鼠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中酪氨酸羟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以及酪氨酸羟化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PTP组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不同剂量(5mg/kg、50mg/kg和150mg/kg)的姜黄素干预治疗后,小鼠中脑纹状体中的酪氨酸羟化酶蛋白表达水平(相对灰度值)明显升高,而黑质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MPT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TP组与溶剂对照组(MPTP+DMSO)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有效地拮抗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降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氧含量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帕金森病 酪氨酸单氧化酶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印迹法 蛋白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啸君 曹立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57-462,共6页
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组由突然动作所诱发的非随意运动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度临床及遗传异质性。家族性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RRT2基因被证实为其致病基因。迄今为止,共明确56种PRRT2基因突变类型,其... 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组由突然动作所诱发的非随意运动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度临床及遗传异质性。家族性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RRT2基因被证实为其致病基因。迄今为止,共明确56种PRRT2基因突变类型,其中大部分为无义突变,但无明确的基因型和表型关联性。有关PRRT2蛋白功能尚未阐明,但其与突触相关蛋白25的相互作用可能为进一步研究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带来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 遗传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四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9
作者 吴逸雯 肖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报告4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例最终诊断为脑膜血管梅毒合并麻痹性痴呆、麻痹性痴呆...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报告4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例最终诊断为脑膜血管梅毒合并麻痹性痴呆、麻痹性痴呆、脊髓痨和梅毒性树胶肿患者,分别被误诊为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多系统萎缩和椎管内肿瘤。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年至今收录的中华医学会系列学术期刊关于神经梅毒的文献共计29篇,132例患者,男106例,女26例,男女比例约4.08:1;发病年龄1~75岁,平均(44.09±12.93)岁。其中28例(21.21%)有梅毒感染史,55例(41.67%)有冶游史,35例(26.52%)曾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分型包括无症状性神经梅毒1例(0.76%),脑(脊)膜梅毒14例(10.61%),脑(脊)膜血管梅毒43例(32.58%),麻痹性痴呆44例(33.33%),脊髓痨13例(9.85%),梅毒性树胶肿15例(11.36%),特殊表现梅毒2例(1.51%)。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和漏诊率高,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特征、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脑脊液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美国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呈阳性反应、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后病理检查等多项检查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分析 密螺旋体 苍白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血管新生、神经新生及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帆霞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神经保护作用 神经新生 血管新生 促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通透因子 血管通透性 神经突触 进展综述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刺激小胶质细胞分泌Pro-cathepsin L及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辉 刘桂冬 +2 位作者 楼跃 肖勤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刺激对小胶质细胞系BV-2(BV-2细胞)分泌Pro-cathepsin L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脂多糖刺激BV-2细胞产生炎性反应建立炎性细胞模型,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脂多糖刺激前后BV-2细胞条件培养液中Pro-cathepsin L... 目的观察脂多糖刺激对小胶质细胞系BV-2(BV-2细胞)分泌Pro-cathepsin L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脂多糖刺激BV-2细胞产生炎性反应建立炎性细胞模型,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脂多糖刺激前后BV-2细胞条件培养液中Pro-cathepsin L表达水平,以及经Cathepsin L抑制剂预处理前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PC-12(PC-12细胞)活化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脂多糖刺激BV-2细胞1和3 h后,Pro-cathepsin L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刺激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21)。与BV-2细胞共培养并经脂多糖刺激1和3 h后,PC-12细胞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且显著高于刺激前水平(均P=0.000);经Cathepsin L抑制剂预处理及脂多糖刺激1和3 h后,PC-12细胞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下降,且显著低于单纯脂多糖刺激组(P=0.005,0.001)。结论小胶质细胞在炎性反应条件下可向细胞外释放Pro-cathepsin L,促进神经元表达活化型Caspase-3,在神经变性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小神经胶质细胞 溶酶体 组织蛋白酶类 细胞凋亡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早期生物学标记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乐卫东 杜芸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人群患病率约为1%。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残存神经元出现特征性包涵体——路易小体(LB)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平衡...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人群患病率约为1%。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残存神经元出现特征性包涵体——路易小体(LB)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帕金森病起病隐匿,早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缺失,无明显临床症状,这一病理过程可持续4~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生物学标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羟化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四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啸君 刘晓黎 +4 位作者 王田 沈隽逸 陈生弟 唐维国 曹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34-540,共7页
目的报道4例脂肪酸羟化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4例脂肪酸羟化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患者临床资料和家系资料,标准酚氯仿法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基因组DNA并行Sanger测序。结果 4例患... 目的报道4例脂肪酸羟化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4例脂肪酸羟化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患者临床资料和家系资料,标准酚氯仿法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基因组DNA并行Sanger测序。结果 4例患者中3例(例2、例3和例4)具有典型脂肪酸羟化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表现,1例(例1)表现为非典型。FA2H基因检测显示,4例患者均存在FA2H基因突变,其中例1为复合杂合突变c.461G>A(p.Arg154His)和c.794T>G(p.Phe265Cys);例2仅发现1种已报道的杂合突变c.703C>T(p.Arg235Cys),进一步对例2及其母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亦未发现缺失突变;例3为杂合突变c.688G>A(p.Glu230Lys)和插入突变c.172_173ins GGGCCAGGAC(p.Ile58Argfs X47);例4为复合杂合突变c.688G>A(p.Glu230Lys)、c.968C>A(p.Pro323Gln)和c.976G>A(p.Gly326Asp),其父为c.688G>A(p.Glu230Lys)突变携带者,其母为c.968C>A(p.Pro323Gln)和c.976G>A(p.Gly326Asp)突变携带者。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标准,例1的FA2H基因杂合突变c.461G>A(p.Arg154His)为"可能致病"、c.794T>G(p.Phe265Cys)为"可能致病";例2的FA2H基因杂合突变c.703C>T(p.Arg235Cys)为"可能致病";例3的FA2H基因杂合突变c.688G>A(p.Glu230Lys)为"致病"、插入突变c.172_173ins GGGCCAGGAC(p.Ile58Argfs X47)为"致病";例4的FA2H基因杂合突变c.688G>A(p.Glu230Lys)为"致病"、c.968C>A(p.Pro323Gln)为"致病"、c.976G>A(p.Gly326Asp)为"可能致病"。结论脂肪酸羟化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痉挛性截瘫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对于复杂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尤其合并构音障碍、智力减退、脑白质病变和小脑萎缩等临床特征的患者,应考虑FA2H基因突变导致的脂肪酸羟化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脂肪酸类 混合功能氧化酶类 表型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社会的阵痛——老年性神经变性疾病的社会解读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刚 陈生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0,共2页
王刚陈生弟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全面到来,以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为代表的老年性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对患病个体乃及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难以回避的挑战和影响。而单纯从医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 王刚陈生弟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全面到来,以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为代表的老年性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对患病个体乃及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难以回避的挑战和影响。而单纯从医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读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潮流,因此,进一步的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老年性神经变性疾病进行认识和理解已刻不容缓,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神经变性 医学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生物学标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丽莉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约有(1.50~2.00)×10^6例新发病例,年病死率约116.63/10万,
关键词 卒中 生物学标记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及神经肽PACAP27对PC12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亚型Kv2.1和Kv3.1b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王刚 周海燕 +2 位作者 任汝静 陆国强 陈生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为探讨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亚基Kv2.1、Kv3.1b在神经毒素鱼藤酮及神经肽PACAP27作用下可能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blot)检测了PC12细胞Kv2.1、Kv3.1b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显... 为探讨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亚基Kv2.1、Kv3.1b在神经毒素鱼藤酮及神经肽PACAP27作用下可能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blot)检测了PC12细胞Kv2.1、Kv3.1b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1)鱼藤酮可使Kv2.1mRNA的表达增高(P<0.05),但同时却又使Kv2.1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P<0.01),PACAP不能逆转其作用(P>0.05);(2)鱼藤酮及PACAP27对Kv3.1b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但鱼藤酮却可使Kv3.1b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P<0.05),PACAP27可以拮抗鱼藤酮导致的蛋白降低(P<0.01)。以上结果提示神经肽PACAP27及鱼藤酮对于Kv2.1、Kv3.1b表达的影响在mRNA及蛋白水平存在着差异,PACAP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在蛋白水平增加Kv3.1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逆转录PCR mRNA 鱼藤酮 神经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梅 王华龙 +2 位作者 郭昕 徐英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0-966,共7页
目的 总结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收治的1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度组(评分>15,63例)... 目的 总结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收治的1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度组(评分>15,63例)和重度组(评分≤ 15,97例)。采用MMSE量表中文版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基础量表(MoCA-B)评估认知功能,帕金森病预后量表-自主神经功能部分(SCOPA-AUT)评估自主神经功能,并测量卧位和直立位收缩压和舒张压。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自主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MMSE总评分及其亚项评分(均P=0.000)、MoCA-B总评分及其亚项评分(均P=0.000)均降低,而SCOPA-AUT总评分(P=0.000)及其消化系统(P=0.000)、泌尿系统(P=0.000)和体温(P=0.001)分评分均升高。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2.22%(29/90)。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OPA-AUT总评分(r_(s)=-2.980,P=0.000;r_(s)=-3.580,P=0.000)及其消化系统(r_(s)=-2.730,P=0.000;r_(s)=-3.160,P=0.000)、泌尿系统(r_(s)=-3.000,P=0.000;r_(s)=-3.240,P=0.000)和体温(r_(s)=-0.244,P=0.005;r_(s)=-3.270,P=0.000)分评分均与MMSE和MoCA-B总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主要体现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体温等子领域,而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自主神经通路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燃 刘军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2430万例痴呆患者,每年新发病例460万。阿尔茨海默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脑组织内含两种异常聚集的不溶性纤维成分,即大量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所形成...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2430万例痴呆患者,每年新发病例460万。阿尔茨海默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脑组织内含两种异常聚集的不溶性纤维成分,即大量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所形成的神经炎性斑[NPs,又称老年斑(SPs)]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蛋白质类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社会心理学调查研究
19
作者 田沃土 黄啸君 +7 位作者 梁桂玲 朱晨曦 沈颖 方钰 陈睦涵 沈隽逸 陈生弟 曹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90-596,共7页
研究背景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组由突然动作诱发的非随意性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肌张力障碍或舞蹈样动作。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社会心理学特点,并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及... 研究背景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组由突然动作诱发的非随意性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肌张力障碍或舞蹈样动作。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社会心理学特点,并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调查问卷对188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症状自测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两部分,分别评价精神心理症状和生活质量,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以及多重回归分析评价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88例患者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0份,与中国人群常模数据相比,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SCL-90量表中文版之躯体化(P=0.000)、强迫症状(P=0.000)、人际关系敏感(P=0.000)、抑郁症状(P=0.000)、焦虑症状(P=0.000)、敌对(P=0.000)、恐怖(P=0.000)、偏执(P=0.000)和精神病性症状(P=0.000)以及总症状指数均增加,WHOQoL-100量表中文版之总体生活质量(P=0.000)和生理(P=0.000)、心理(P=0.000)、独立性(P=0.000)、社会关系(P=0.000)评分均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显示,发作类型之复杂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和自愈倾向与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6,0.00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精神心理症状与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0)。多重回归分析显示,自愈倾向(P=0.024)和抑郁症状(P=0.000)与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生活质量显著相关,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自愈倾向(R^2=0.423)和抑郁症状(R^2=0.398)。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精神心理负担,且在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社会关系方面生活质量较差。临床医师应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症状进行及时评价和必要心理干预,尤其应注意抑郁症状评分较高且无自愈倾向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 神经心理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20
作者 王刚 崔海伦 +4 位作者 刘军 丁健青 肖勤 马建芳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4,共6页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变性病,其高患病率、高病残率和慢性病程的特点使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成为神经科学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二五")时期,上海...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变性病,其高患病率、高病残率和慢性病程的特点使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成为神经科学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二五")时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研究团体利用前期已建立的帕金森病临床资源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着眼帕金森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围绕发病机制和治疗,立足转化医学,获得许多创新性发现:(1)VPS35基因参与线粒体分裂的新细胞机制,提示线粒体分裂失衡可能与家族性或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密切相关。(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和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可以作为评价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临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进行帕金森病病死率和死因调查,对帕金森病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3)主持制定我国首部《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一~三版)》和《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为进一步合理、规范我国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发挥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