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的三维核医学图像左心室心肌区的提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成 张剑戈 +1 位作者 江旭峰 章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3,34,共6页
从心脏PET或SPECT图像中提取完整的心肌区域是定量分析心功能的前提。心脏的PET和SPECT图像边界模糊,在病理状态下可能有局部显像缺失,致使图像分割困难。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医学知识的快速推进法,利用拟合的椭球模型将边界演化推进到... 从心脏PET或SPECT图像中提取完整的心肌区域是定量分析心功能的前提。心脏的PET和SPECT图像边界模糊,在病理状态下可能有局部显像缺失,致使图像分割困难。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医学知识的快速推进法,利用拟合的椭球模型将边界演化推进到局部低显像区,从而分割出一个完整的左心室心肌区域。实验图像测试和实际图像分割表明这种算法对于有显像缺失的三维核医学心脏图像的分割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椭球拟合 快速推进法 曲面演化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预测胰腺癌耐药性的体内研究
2
作者 孙晨玮 海汪溪 +1 位作者 屈骞 席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目的:[^(18)F]氟代甲基咪唑([^(18)F]fluormisonidazole,[^(18)F]F-FMISO)和[^(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FLT)分别是乏氧微环境及细胞增殖状态的特异性PET分子显像剂。该研究拟通过[^(18)F]F-FMISO... 目的:[^(18)F]氟代甲基咪唑([^(18)F]fluormisonidazole,[^(18)F]F-FMISO)和[^(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FLT)分别是乏氧微环境及细胞增殖状态的特异性PET分子显像剂。该研究拟通过[^(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可视化监测胰腺癌耐药性对上述2种状态影响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实验验证胰腺癌耐药细胞株PANC-1/R(PR)相对于亲代细胞株PANC-1(P)的耐药性。BALB/c雄性裸鼠左侧腋窝皮下接种胰腺癌细胞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置亚组,分别为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2天、第18天开始给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化疗(12D-G组和18D-G组)。于治疗前后同期行[^(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显像,获得半定量指标(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计算ΔSUV_(max)=(第二次显像SUV_(max)-第一次显像SUV_(max))/第一次显像SUV_(max)。通过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得各半定量参数判断胰腺癌耐药性的最佳阈值。结果:CCK-8实验证实PR具有对GEM的高度耐药性,耐药指数为4.24(n=5)。体内实验通过对比肿瘤生长速率和生存分析证实,亲代胰腺癌早期给予GEM化疗抑制肿瘤生长更显著,延长了生存时间(12D-G组,P=0.025),而耐药胰腺癌给予GEM化疗加速肿瘤生长,生存时间缩短(18D-G和12D-G,均P=0.025)。其次,非化疗组ΔSUV_(max)-FLT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化疗组ΔSUV_(max)-FMISO和ΔSUV_(max)-FLT与生存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0,P=0.006);18D-G化疗组第二次显像P肿瘤的ΔSUV_(max)-FMISO和ΔSUV_(max)-FLT明显低于PR肿瘤(P=0.045,P=0.050);12D-G化疗组第二次显像P肿瘤的ΔSUV_(max)-FLT略低于PR肿瘤(P=0.051)。ROC判断胰腺癌耐药性的最佳阈值:非化疗组ΔSUV_(max)-FLT=0.4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50.00%;化疗组ΔSUV_(max)-FMISO=0.37、ΔSUV_(max)-FLT=0.36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83.33%。结论:[^(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可用于评估胰腺癌耐药性,化疗前后比较[^(18)F]F-FMISO与[^(18)F]F-FLT PET差值对预测胰腺癌耐药性和生存时间的准确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耐药 [^(18)F]F-FMISO 乏氧微环境 [^(18)F]F-FLT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功能性囊性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报告
3
作者 姜蕾 项捷 +5 位作者 宋佳熹 张一帆 谢静 刘建民 孙立昊 顾卫琼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由颈部单个、实性腺瘤所致,极少数为异位,合并异位囊性的病灶更少。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的原发性甲旁亢,其定性诊断明确,CT影像学检查发现前纵隔囊性病灶,但特异性核素显像未见放射性浓聚。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后...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由颈部单个、实性腺瘤所致,极少数为异位,合并异位囊性的病灶更少。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的原发性甲旁亢,其定性诊断明确,CT影像学检查发现前纵隔囊性病灶,但特异性核素显像未见放射性浓聚。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迅速恢复,病理为甲状旁腺瘤囊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异位 囊性 前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光谱成像技术的DBD特征粒子的分布研究
4
作者 姜松 刘通 +3 位作者 王永刚 孙九爱 吴忠航 屈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8-1893,共6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作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电极结构和激励源等因素的差异,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包括活性粒子的种类、强度和分布等。其中,活性粒子的浓度和分布对低温等离... 介质阻挡放电(DBD)作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电极结构和激励源等因素的差异,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包括活性粒子的种类、强度和分布等。其中,活性粒子的浓度和分布对低温等离子体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区域内活性粒子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成像技术的活性粒子浓度空间分布诊断方法,在紫外光谱成像的基础上,利用对应波段带通滤光片,将采集到的紫外光谱图像转为对应的turbo映射,并提取图像灰度,分析特征粒子浓度的空间分布。以脉冲电源驱动下针-板结构DBD放电产生的N 2(337.1 nm)活性粒子为例,分析其在不同参数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驱动下,N 2(337.1 nm)激发态粒子主要沿着针尖位置形成的放电通道的轴线分布,靠近电介质时开始扩散,电荷在电介质板表面形成的沉积电场会加剧附近粒子的电离和碰撞,在介质板表面沉积为一个面积较大,浓度较高的区域。在放电通道的中心线上,针尖处强度最高,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电介质表面粒子浓度升高,而当电压足够高时,会在通道头部出现第二个强度峰值,主要是由于此处的高能电子密度较高;在放电通道中,粒子浓度主要集中在通道中心处,并向两侧快速衰减,形成清晰的边界,电压越高边界越明显。最后使用Bland-Altman图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发射光谱反映的粒子强度变化趋势及幅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证明了紫外光谱成像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可为后续粒子调控和提高应用效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成像 粒子浓度分布 DBD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报告基因显像在基因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昱 张一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2-1516,共5页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展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基因治疗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在活体条件下对治疗基因的定位及表达进行监测和评估。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无创、灵敏...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展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基因治疗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在活体条件下对治疗基因的定位及表达进行监测和评估。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无创、灵敏的活体内监测基因表达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并可进行深部组织显像和重复显像,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就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用于监测基因治疗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基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基因治疗 分子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β细胞放射性核素分子显像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帅 张一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胰岛素替代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胰岛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展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在活体条件下无创地进行胰岛β细胞移植的监测,是目前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放射...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胰岛素替代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胰岛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展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在活体条件下无创地进行胰岛β细胞移植的监测,是目前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放射性核素分子显像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在胰岛β细胞移植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移植 分子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在18F-FDG PET/CT中的显像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分型
7
作者 任怡璇 陈诚 +7 位作者 蔡铭慈 陈嘉敏 杨欣欣 王超 林晓珠 程澍 江旭峰 陈东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1-1569,共9页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显像特点和诊断价...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显像特点和诊断价值,并探索其在区分MCL经典型与侵袭性变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1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初诊MC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内外病灶的显像特点,评估18F-FDG PET/CT在诊断MCL骨髓和胃肠道浸润中的准确性,并分析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型MCL的18F-FDG PET/CT特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116例患者中,100.0%的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有阳性表现,99.1%的患者有淋巴结异常,85.3%的患者有结外侵犯,其中脾脏、咽淋巴环、骨髓、胃肠道是最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与骨髓穿刺结果比较,18F-FDG PET/CT对MCL骨髓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43.4%、91.5%和66.0%。与胃镜、肠镜的活检结果比较,18F-FDG PET/CT对胃、肠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4.1%,特异度分别为75.0%、100.0%,准确率分别为92.9%、94.7%。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和Ki-67指数在MCL经典型与侵袭性变型间差异显著,且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以SUVmax为10.4作为诊断阈值时,区分MCL经典型及侵袭性变型的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77.4%,AUC值为0.797。结论·18F-FDG PET/CT对MCL患者结内外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骨髓浸润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在胃肠道浸润的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为MCL骨髓和胃肠道浸润提供非侵入性的、比较可靠的诊断信息,但仍不足以代替病理学检查。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应用SUVmax可以有效区分MCL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型;当SUVmax>10.4时,侵袭性变型可能性更高,否则为经典型;SUVmax可为MCL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潜在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侵袭性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胡佳佳 王正廷 +3 位作者 钟捷 梁胜 张淼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 目的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小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例经病理证实为肠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被排除。22例小肠肿瘤患者中,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出小肠恶性肿瘤16例(小肠恶性肿瘤病灶17处,淋巴结受累27处);小肠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4例;1例肠结核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1例小肠印戒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阴性。18F-FDGPET/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80.00%,诊断准确率为90.91%。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小肠恶性肿瘤检测、良恶性鉴别、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对小肠肿瘤患者无创、无痛、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显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TM)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士艳(综述) 刘兴党 +2 位作者 管樑 聂秀利 严惟力(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7,共4页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癌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对于原发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预测疗效和预后。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TM及其应用已成为临床研究肿瘤早期诊断的热点。目前临床使用...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癌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对于原发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预测疗效和预后。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TM及其应用已成为临床研究肿瘤早期诊断的热点。目前临床使用的T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合理选择几种TM进行联检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主要对几种临床上常用的TM和近期发现的有重要应用前景的TM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TM) 肺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 乳腺癌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在肝细胞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卫侠 林晓珠 +3 位作者 张静 陈克敏 柴维敏 严福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2-887,共6页
目的:分析CT能谱成像相关参数在肝细胞肝癌(HCC)与肝血管瘤(HH)中的差异,探讨CT能谱成像在HCC与H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HCC患者和13例HH患者(17个病灶)均行能谱CT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分别测量病灶在动脉... 目的:分析CT能谱成像相关参数在肝细胞肝癌(HCC)与肝血管瘤(HH)中的差异,探讨CT能谱成像在HCC与H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HCC患者和13例HH患者(17个病灶)均行能谱CT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分别测量病灶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从40~140keV每隔10keV的单能量平均CT值、标准差(SD,即病灶的不均质性)、碘浓度(ICpp)及水浓度值(WCap,WCpp),并计算病灶能谱曲线的斜率(Sap,Spp)、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碘摄取比值(IURpp)及碘浓度比(ICR)。结果:动脉期40~140keV能量段、门脉期40~90keV能量段HH组的各单能量平均CT值均显著低于H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门脉期40~100keV能量段HH与HCC间的SD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且两者间IURap、IURpp、Sap、Spp、NICap、ICap、ICpp及IC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鉴别HCC与HH的最佳能谱定量参数为动脉期50keV的平均CT值,阈值为106.87HU,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鉴别诊断两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和82.4%;其次为ICR,阈值为0.61,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鉴别诊断两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和82.4%。结论:CT能谱成像多参数分析有助于HCC与HH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动脉期50keV的平均CT值和ICR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肝癌 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能谱成像 能谱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十营针刺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袁民 蒋莹 +1 位作者 管樑 金亚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观察五十营针刺疗法配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按中医分型为脾肾阳虚型22例,阴阳两虚型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五十营针刺疗法加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测定和比较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五十营针刺疗法配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按中医分型为脾肾阳虚型22例,阴阳两虚型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五十营针刺疗法加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测定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高灵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水平,比较两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所有患者接受甲状腺上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内部血流分布及流速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sTSH水平显著降低(P<0.001);脾肾阳虚型与阴阳两虚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和8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DFI表现为心率明显加快,血流信号丰富且峰值流速明显升高。结论五十营针刺疗法配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能与调整机体虚实、使阴阳达到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营针刺 穴位注射 甲状腺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14
12
作者 岳婧婧 马媛媛 +6 位作者 宋琦 赵夏 张慕晨 王黎 江旭峰 赵维莅 严福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淋巴瘤(PL)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并与胰腺其他常见疾病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0例PL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9例患者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3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结果:1例患者为多发病灶,9... 目的:探讨胰腺淋巴瘤(PL)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并与胰腺其他常见疾病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0例PL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9例患者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3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结果:1例患者为多发病灶,9例为单发,共11个病灶;肿块型10个,弥漫型1个;肿块型病灶最大径范围在3.5~9.7cm,中位数为6.2cm;边界模糊者6个;CT平扫7个病灶呈等密度,4个为稍低密度;MRI平扫T1WI 3例均为低信号,T2WI 2例为高信号,1例为等信号;10例有12个动态增强扫描,均为渐进性轻中度强化,其中7个病灶为均匀强化;8例内见血管穿行。结论:胰腺淋巴瘤体积较大,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部分病灶内可见血管漂浮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淋巴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淼 陈刚 +5 位作者 王超 胡佳佳 张敏 徐昊平 鲍昭芳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88例进行18F-FDGPET/CT检查的病例,选择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18F-FDGPET/CT检查中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怀疑为恶性肿瘤,且在18F-FDG...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88例进行18F-FDGPET/CT检查的病例,选择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18F-FDGPET/CT检查中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怀疑为恶性肿瘤,且在18F-FDGPET/CT检查前无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或影像学异常。共有45例病例入选,将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188例被检者中意外发现胃肠道高代谢灶45例(1.1%),失访5例,经病理证实异常者40例。其中恶性病变23例(57.5%),良性病变(癌前病变)2例(5%),炎性病变15例(37.5%)。胃肠道肿瘤组的SUVmax值为(9.8±4.5),高于炎症病变组的SUVmax值(6.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PET/CT意外发现的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无症状胃肠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 胃肠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刚 张淼 +3 位作者 胡佳佳 江旭峰 王超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行18F-FDGPET/CT寻找原发病灶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77例患者中,18F-FDGPET/CT发现原发灶的共有44例,其中40例(51....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行18F-FDGPET/CT寻找原发病灶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77例患者中,18F-FDGPET/CT发现原发灶的共有44例,其中40例(51.9%)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4例为假阳性。未找到原发灶的3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中,1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其余36例随访时仍未找到原发灶。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5%。结论 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原发灶 PET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13)C-葡萄糖呼气试验检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敏 管樑 +5 位作者 朱承谟 郭睿 卢伟京 李良君 杜晓宁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拟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建立一个无创的13C-葡萄糖呼气试验检测胰岛素抵抗(IR)的方法,并评估其与其他IR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法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多时间点采集小鼠13C-葡萄糖(5 mg/kg)灌胃后呼出的气样。红外线同... 目的拟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建立一个无创的13C-葡萄糖呼气试验检测胰岛素抵抗(IR)的方法,并评估其与其他IR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法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多时间点采集小鼠13C-葡萄糖(5 mg/kg)灌胃后呼出的气样。红外线同位素能谱仪测定气样,以90 min 13CO2丰度变化值(C90 min)作为IR参数,评估糖尿病小鼠的IR情况及其在1 U外源性胰岛素干预后的IR变化。测定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值,并以此来计算临床IR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数(HOMA-IR)和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分别分析C90 min与HOMA-IR或QUIC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小鼠的C90 min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小鼠,分别为(0.79±0.18)%和(1.19±0.31)%(t=2.470,P<0.05)。1 U外源性胰岛素干预后,糖尿病小鼠的C90 min值显著增加至(1.17±0.25)%(t=-2.52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90 min与HOMA-IR(r=-0.64,P<0.05)或QUICKI(r=0.88,P<0.01)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13C-葡萄糖呼气试验能够灵敏反映糖尿病小鼠的IR变化,其检测结果与目前临床IR指数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葡萄糖 呼气试验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腹部增强CT术前评估胰腺癌远处转移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枫 席云 +3 位作者 张敏 江旭峰 郭睿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2-1766,共5页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对腹部增强CT术前评估胰腺癌远处转移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例胰腺癌患者的腹部增强CT和18F-FDG PET/CT资料。通过增强CT、增强CT结合18F-FDG PET/CT评估胰腺癌是否发生远处转移,以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对腹部增强CT术前评估胰腺癌远处转移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例胰腺癌患者的腹部增强CT和18F-FDG PET/CT资料。通过增强CT、增强CT结合18F-FDG PET/CT评估胰腺癌是否发生远处转移,以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8F-FDG PET/CT的增益价值。结果增强CT结合18F-FDG PET/CT诊断胰腺癌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2%(33/35)、100%(16/16)、96.1%(49/51),与单独增强CT的71.4%(25/35)、100%(16/16)、76.5%(41/51)相比,灵敏度和准确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11;χ2=6.04,P=0.014)。共有26例患者增强CT未检出远处转移,结合18F-FDG PET/CT后,其中6例接近肝包膜直径6.7~9.8 mm的肝转移和2例肺转移被检出。另25例增强CT检出远处转移的患者,结合18F-FDG PET/CT后,评估结果未发生改变。结论18F-FDG PET/CT对于腹部增强CT未检出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有增益价值,尤其是肝内有直径<1 cm且接近肝包膜的微小病灶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PET/CT 增强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13)C-辛酸呼气试验评估小鼠胃排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敏 管樑 +8 位作者 李彪 朱承谟 尹红燕 郭睿 卢伟京 侯秀红 卢浩 李良君 杜晓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国产13C-辛酸呼气试验胃排空检测系统,评估糖尿病小鼠胃排空异常以及胃动力药物对胃动力功能的影响。方法 13C-辛酸采用格利雅方法合成标记。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多时间点(0、5、10、15、20、25、30、45... 目的通过建立国产13C-辛酸呼气试验胃排空检测系统,评估糖尿病小鼠胃排空异常以及胃动力药物对胃动力功能的影响。方法 13C-辛酸采用格利雅方法合成标记。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多时间点(0、5、10、15、20、25、30、45、60、75、90、105、120min)采集小鼠13C-辛酸灌胃后呼出的气样,红外线同位素能谱仪测定气样并获得参数13CO2峰值(Cmax)与半排空时间(T1/2)。分析13C-辛酸剂量对胃排空参数的影响及试验的可重复性,评估胃动力药物对糖尿病小鼠胃排空的干预作用,以及13C-辛酸的异常毒性作用。结果 13C-辛酸剂量与Cmax呈正相关(r=0.954,P<0.05),但对T1/2无显著影响。重复呼气试验的T1/2变异系数为(4.76±1.43)%。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小鼠的T1/2分别为(28.2±6.8)min和(28.1±4.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瑞林使糖尿病小鼠T1/2显著缩短为(19.6±4.9)min(P<0.05),而硫酸阿托品则使T1/2明显延长至(40.7±7.0)min(P<0.05)。13C-辛酸异常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小鼠13C-辛酸呼气试验胃排空检测系统具有非侵入性及良好的可重复性,能够有效检测胃排空异常和胃动力药物对胃排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辛酸 呼气试验 胃排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PET/MR颅脑成像检查规范(2017版) 被引量:17
18
作者 卢洁 张苗 +6 位作者 方继良 艾林 兰晓莉 李彪 左长京 李亚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1-794,共4页
一体化PET/MR已经逐渐在临床应用,其检查流程的规范化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任务。一体化PET/MR颅脑检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扫描前准备、扫描规范(PET扫描、常规颅脑MR扫描、不同颅脑疾病的特殊MR扫描)、放射性示踪... 一体化PET/MR已经逐渐在临床应用,其检查流程的规范化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任务。一体化PET/MR颅脑检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扫描前准备、扫描规范(PET扫描、常规颅脑MR扫描、不同颅脑疾病的特殊MR扫描)、放射性示踪剂和MR对比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制定该操作规范的目的是为临床工作中处理不同颅脑疾病,提供针对性的PET/MRI检查操作规范。本规范在PET显像剂方面,仅限于^(18)F-F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甲状腺Ⅲ度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报道 被引量:4
19
作者 聂秀利 蒋莹 +1 位作者 严惟力 管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81-1083,共3页
报道一例经多次131碘(131I)治疗的甲状腺Ⅲ度肿大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治愈病例。对于甲状腺Ⅲ度肿大伴甲亢的病例,多次碘131治疗是必须的,而抗甲状腺药物的配合使用和个性化的131I剂量可以使131I治疗既安全又有效。
关键词 放射性131碘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个性化剂量 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依赖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旭峰 于金铃 +2 位作者 张剑戈 李彪 朱承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0,114,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变化。方法:酒精依赖组14例,均为就诊于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患者,男性,年龄40~54岁,以酒精依赖诊断量表(SCID—AD)确诊存在酒精依赖,所有受检者在前3个月无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变化。方法:酒精依赖组14例,均为就诊于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患者,男性,年龄40~54岁,以酒精依赖诊断量表(SCID—AD)确诊存在酒精依赖,所有受检者在前3个月无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未服用任何符合精神科药物或停用该类药4周以上。正常对照组20例,男性,年龄38-54岁,无重大躯体疾病,无任何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疾病。常规^99Tc^m-ECD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所有SPECT横断面图像通过专用软件,转换成DICOM格式或analysis7格式,然后用SPM99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结果:SPM显示酒精依赖患者的双侧额叶、右侧扣带回、右侧尾状核局部脑血流明显降低(P〈0.05),左侧中及下颞回、左侧丘脑、左侧边缘叶、右侧豆状核的局部脑血流明显升高(P〈0.05)。结论:SPM分析显示酒精依赖患者的局部脑血流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相关性障碍 局部血流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