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偶发病变委员会(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IFC)发布了关于肝脏CT偶发病灶的管理建议。这些建议是对ACR 2010年胰腺、肾上腺、肾脏及肝脏偶发病变管理白皮书中肝脏部分的更新。该...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偶发病变委员会(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IFC)发布了关于肝脏CT偶发病灶的管理建议。这些建议是对ACR 2010年胰腺、肾上腺、肾脏及肝脏偶发病变管理白皮书中肝脏部分的更新。该方案由肝脏亚组委员会(包括5位腹部影像学专家,1位肝病学专家和1位肝胆外科医生)制定。这些建议结合已发表的文献及专家意见,并最终达成专家共识。该方案主要基于患者特征及影像学特征对肝脏病灶进行分类,评估终点为某种良性诊断或具体的随访建议。该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病理或临床情况,但并非所有情况均适用。该方案旨在通过提供肝脏偶发病灶管理意见以提升医疗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P<0.001)。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对应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56/60 vs 12/19,P=0.001)。原位癌肿块以均匀强化为主,浸润癌肿块以不均匀强化为主(P=0.001)。浸润癌肿块伴周围非肿块强化较原位癌更多见(P=0.037)。表现为非肿块强化的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T2呈高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19/29 vs 10/26,P=0.047)。原位癌均无淋巴结转移,7例浸润癌伴淋巴结转移(2例前哨淋巴结转移,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内乳淋巴结转移)。所有乳腺SPC均是Luminal分型。结论:肿块大小、病灶DWI高信号(对应ADC图低信号)、肿块的强化方式、肿块伴非肿块强化、非肿块T2W高信号、淋巴结转移阳性等是评估乳腺SPC危险程度的关键信息。展开更多
文摘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偶发病变委员会(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IFC)发布了关于肝脏CT偶发病灶的管理建议。这些建议是对ACR 2010年胰腺、肾上腺、肾脏及肝脏偶发病变管理白皮书中肝脏部分的更新。该方案由肝脏亚组委员会(包括5位腹部影像学专家,1位肝病学专家和1位肝胆外科医生)制定。这些建议结合已发表的文献及专家意见,并最终达成专家共识。该方案主要基于患者特征及影像学特征对肝脏病灶进行分类,评估终点为某种良性诊断或具体的随访建议。该方案适用于大多数病理或临床情况,但并非所有情况均适用。该方案旨在通过提供肝脏偶发病灶管理意见以提升医疗质量。
文摘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P<0.001)。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对应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56/60 vs 12/19,P=0.001)。原位癌肿块以均匀强化为主,浸润癌肿块以不均匀强化为主(P=0.001)。浸润癌肿块伴周围非肿块强化较原位癌更多见(P=0.037)。表现为非肿块强化的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T2呈高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19/29 vs 10/26,P=0.047)。原位癌均无淋巴结转移,7例浸润癌伴淋巴结转移(2例前哨淋巴结转移,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内乳淋巴结转移)。所有乳腺SPC均是Luminal分型。结论:肿块大小、病灶DWI高信号(对应ADC图低信号)、肿块的强化方式、肿块伴非肿块强化、非肿块T2W高信号、淋巴结转移阳性等是评估乳腺SPC危险程度的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