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HbA1c水平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陆琼 朱瑜洁 孙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1mo视力、眼压、并发症、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12我院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6例66眼,根据术前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正常HbA1c组,HbA1c≤6.0%)和B组(高H...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1mo视力、眼压、并发症、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12我院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6例66眼,根据术前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正常HbA1c组,HbA1c≤6.0%)和B组(高HbA1c组,6.0%<HbA1c≤8.0%)。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BCVA均有明显提高。两组患者术后1mo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反应、一过性眼压增高、角膜水肿、黄斑水肿,A组发生率为56%,B组为88%,B组并发症较A组高(P=0.029)。B组黄斑中心凹厚度高于A组,且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高于术前,B组术后增加厚度比A组更明显(P<0.05)。结论:高HbA1c组与正常HbA1c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多,黄斑中心凹厚度高,术后视力差。因此,糖尿病患者术前HbA1c水平可能与白内障术后的并发症、黄斑中心凹厚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白内障 术后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脉络膜分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愉 张敏 +1 位作者 朱瑜洁 陆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近年来,眼科作为高度依赖辅助成像的医学领域之一,一直处于深度学习算法应用的前沿。脉络膜的形态变化与眼底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脉络膜形态和结构的精确分析。脉络膜分割... 近年来,眼科作为高度依赖辅助成像的医学领域之一,一直处于深度学习算法应用的前沿。脉络膜的形态变化与眼底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脉络膜形态和结构的精确分析。脉络膜分割及相关分析对于确定眼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脉络膜主要依赖于繁琐、耗时和重复性低的人工手动分割。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近年来开发了用于脉络膜分割的深度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脉络膜分割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旨在回顾不同眼病中脉络膜厚度的特征,探讨深度学习模型在测量脉络膜厚度中的最新应用及其优势,同时关注深度学习模型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分割 深度学习 增强深度成像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干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玲 沈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4-747,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干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8/2017-02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无DR患者50例100眼,合并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nonproliferative diabet...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干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8/2017-02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无DR患者50例100眼,合并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50例100眼、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50例100眼,非糖尿病的干眼患者50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检查。比较三组糖尿病患者干眼的患病率及各组干眼程度的差异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DR眼、合并NPDR眼、合并PDR眼的干眼患病率分别为:44%、51%、59%。无DR干眼患者与对照组干眼程度、OSDI、SⅠt、BU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干眼患者较无DR干眼患者干眼程度更严重,OSDI、SⅠt、BUT、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干眼患者较NPDR干眼患者干眼程度更严重,SⅠt、BUT、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SDI评分低,与无DR干眼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DR的发生与进展,干眼的患病率增加,干眼的严重程度也增加,但严重DR患者眼表不适症状可能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术后引起异物感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杰 陆琼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的角膜及巩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出现异物感不适的概率。方法将117例(195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4组,A 组行颞侧水平透明角膜切口26例(45只眼),B 组行颞侧水平巩膜隧道切口27例(47只眼),C 组行颞上方透明角膜...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的角膜及巩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出现异物感不适的概率。方法将117例(195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4组,A 组行颞侧水平透明角膜切口26例(45只眼),B 组行颞侧水平巩膜隧道切口27例(47只眼),C 组行颞上方透明角膜切口29例(48只眼),D 组行颞上方巩膜隧道切口35例(55只眼)。计算每组患者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出现异物感的百分率。结果 A 组各期的异物感出现率比 B组均低,在1周和3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C 组比 D 组异物感出现率低,在1个月和3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A 组异物感出现比 C 组低,在1周、1个月和3个月都具有统计学意义。B 组异物感出现比 D 组低,在1周、1个月和3个月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颞侧角膜切口引起患者异物感不适的概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口 巩膜切口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异物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