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门旁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志瑾 贡桔 +2 位作者 夏宁 陆健 王忠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门旁非小细胞肺癌中,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CT引导下肺门旁非小细胞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的资料,其中16例为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的125I放射性粒子...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门旁非小细胞肺癌中,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CT引导下肺门旁非小细胞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的资料,其中16例为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的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10例为常规CT引导的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计划、术中优化及术后剂量学验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最小周边剂量(MPD)及100%、150%、2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V100、V150、V200)。并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穿刺过程中总辐射剂量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其中,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组平均植入粒子33颗,常规CT引导组平均植入粒子40颗。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组和常规CT引导组V100术前计划分别为(95.45±1.52)%、(93.47±2.37)%,术后分别为(89.83±2.78)%、(87.85±4.35)%,术后均较术前计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90、MPD、V150、V2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组手术操作时间为(53.3±11.4)min,穿刺针调整次数为(0.5±0.13)次,穿刺过程中总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206.4±11.19)mGycm,较常规CT引导组手术操作时间((66.0±12.7)min)、穿刺针调整次数((2.08±0.11)次)、穿刺过程中总DLP((299.9±8.402)m Gycm)均减少。两组手术操作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CT四维电磁导航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门旁非小细胞肺癌,粒子植入能精确达到术前规划,可有效减少穿刺针调整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辐射剂量,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危险程度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黎鑫乐 伏秋燚 +2 位作者 孙琨 夏冰清 柴维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P<0.001)。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对应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56/60 vs 12/19,P=0.001)。原位癌肿块以均匀强化为主,浸润癌肿块以不均匀强化为主(P=0.001)。浸润癌肿块伴周围非肿块强化较原位癌更多见(P=0.037)。表现为非肿块强化的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T2呈高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19/29 vs 10/26,P=0.047)。原位癌均无淋巴结转移,7例浸润癌伴淋巴结转移(2例前哨淋巴结转移,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内乳淋巴结转移)。所有乳腺SPC均是Luminal分型。结论:肿块大小、病灶DWI高信号(对应ADC图低信号)、肿块的强化方式、肿块伴非肿块强化、非肿块T2W高信号、淋巴结转移阳性等是评估乳腺SPC危险程度的关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磁共振成像 Luminal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5
3
作者 郑云峰 贡桔 +2 位作者 夏宁 陆建 刘芬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对比性分析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与非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 目的:对比性分析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与非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年龄23~77岁,平均(64±10)岁;10例为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年龄55~84岁,平均(68±13)岁。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计划、术中优化及术后剂量学验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最小周边剂量(MPD)及100%、150%、2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V100、V150、V200)。并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30粒,非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23粒。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和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V100术前计划分别为(97.16±2.74)%、(95.44±1.37)%,术后分别为(95.66±2.58)%、(90.40±3.56)%,术后均较术前计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63、5.827,P <0.05)。两组D90、MPD、V150、V2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操作时间,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为(49.04±1.75)min,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为(66.13±1.7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使用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可以更精确地达到术前规划的优化,且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放射性粒子 3D共面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模板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3
4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专家委员会 +4 位作者 刘斌 黄蔚 陈志瑾 王忠敏 李玉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5-389,共5页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已用于治疗胰腺癌,但胰腺复杂的解剖结构限制了其发展。3D打印技术可通过构建高精度术前模型或术中模板而使放射性粒子植入符合个体化要求,已用于制备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模板,提高了治疗胰腺癌效果。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已用于治疗胰腺癌,但胰腺复杂的解剖结构限制了其发展。3D打印技术可通过构建高精度术前模型或术中模板而使放射性粒子植入符合个体化要求,已用于制备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模板,提高了治疗胰腺癌效果。为进一步规范3D打印模板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经国内多位专家讨论后制定本共识,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治疗 打印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志瑾 陆健 +3 位作者 张丽云 贡桔 夏宁 王忠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23个病变椎体)伴脊髓压迫且有严重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评价术前及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情况、神经...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23个病变椎体)伴脊髓压迫且有严重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评价术前及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术后肿瘤局部控制率、患者生存率。结果2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7~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随访期间无失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患者顽固性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12例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保留率85.00%(17/20),神经功能恢复率30.00%(6/20)。术后3、6、12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100%、90%,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8.81%。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可行,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同位素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犬肺癌模型及制作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贡桔 张丽云 +2 位作者 陈志瑾 夏宁 王忠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69-572,共4页
目的比较犬传染性性病肿瘤(CTVT)细胞悬液法及组织块法犬肺移植的成瘤情况。方法选取纯种比格犬20只,分为组织块组及细胞悬液组,每组各10只,于CT引导下分别行CTVT肿瘤细胞悬液及组织块肺内种植。结果细胞悬液组10只犬中7只犬最终肺内成... 目的比较犬传染性性病肿瘤(CTVT)细胞悬液法及组织块法犬肺移植的成瘤情况。方法选取纯种比格犬20只,分为组织块组及细胞悬液组,每组各10只,于CT引导下分别行CTVT肿瘤细胞悬液及组织块肺内种植。结果细胞悬液组10只犬中7只犬最终肺内成瘤,第10周时16个接种点中最终10个成瘤,成瘤率为62.50%。组织块组10只犬13个接种点最终全部肺内成瘤,成瘤率为100%。细胞悬液组与组织块组成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5)。组织块组实验犬的一般情况较细胞悬液组好,未出现明显恶液质。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并发症。结论建立犬肺癌模型时,相比于细胞悬液法,组织块接种法成功率更高,且成瘤犬状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