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术式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几何学畸形的矫形能力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泽著 陈哲 +5 位作者 郑月焕 梁裕 张兴凯 吴文坚 庄澄宇 曹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骨折(OVCF)几何学畸形的矫形能力,并探讨椎体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与临床症状缓解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99例接受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老...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骨折(OVCF)几何学畸形的矫形能力,并探讨椎体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与临床症状缓解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99例接受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老年女性OVCF患者,根据术式分为PVP组(56例)和PKP组(43例)。采用Mc Closkey-Black椎体几何学形态定量判定法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压缩椎体高度参数,整体判断压缩椎体的几何学形态为"正常形态"或"压缩形态",比较压缩椎体几何学形态变化情况及两种术式对几何学异常形态的椎体的矫形能力。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与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共有22例患者的"压缩形态"被矫正为"正常形态",总体矫正率为22.22%。PKP组矫正率高于PVP组,分别为34.15%和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的患者VAS评分为2.31±0.93,几何学畸形未完全矫正的患者VAS评分为2.60±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和PVP两种微创术式均能显著纠正压缩椎体的几何学畸形形态,PKP对椎体几何学畸形的纠正能力优于PVP;椎体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与临床症状缓解之间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几何学形态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下关节制动术对非胫后肌腱失能性平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阳 李星辰 徐向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非胫后肌腱失能性平足中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40足)以距下关节制动器处理的非胫后肌腱失能性患者资料,分别测量及分析术前、术后后足外翻角、侧位第一跖距角等角度变化,采用美... 目的 探讨应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非胫后肌腱失能性平足中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40足)以距下关节制动器处理的非胫后肌腱失能性患者资料,分别测量及分析术前、术后后足外翻角、侧位第一跖距角等角度变化,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后足与踝关节(AOFAS-AH)评分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各项指标均获得明显改善,除1例患者因后足力线矫正不满意,二期行跟骨截骨术外,其余无2次手术。结论 距下关节制动术是治疗非胫后肌腱失能平足的有效方案,可达到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足的正常排列的效果,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制动术 扁平足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