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某医院老年患者急诊滞留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施晟懿 胡岚 +2 位作者 晏菡婷 陆一鸣 叶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了解老龄化对急诊人群健康状况、病种、就诊压力和急诊滞留时间(EDL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2016年所有急诊滞留患者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诊断、EDLOS、转归、是否合并慢... 目的·了解老龄化对急诊人群健康状况、病种、就诊压力和急诊滞留时间(EDL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2016年所有急诊滞留患者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诊断、EDLOS、转归、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感染或肿瘤等,分析影响EDLOS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5 429例急诊患者,老年人(≥65岁)占总数54.96%。老年患者的EDLOS显著长于<65岁患者(P=0.000);老年急诊合并年龄相关性慢性疾病的发生率(67%)明显高于<65岁患者(52%)。合并肿瘤或感染是影响EDLOS的独立因素(P=0.000)。老年患者中,急性起病、需明确诊断者占14%。结论·老年急诊患者比例增加是急诊就诊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老年急诊常涉及多样化的慢性疾病及并发症,延长EDLOS,占用急救资源。呼吁发展老年学科,给予老年患者多脏器慢性病整合治疗、慢病急发和病情进展对症治疗等多梯度的家庭—住院—急诊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拥挤 老年患者 滞留 急诊滞留时间 年龄相关性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体内氧化损伤标志物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嘉蔚 胡雪菲 +2 位作者 韩鹏 陈呢喃 陆一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以端粒为靶点的氧化损伤标志物的筛选,进而可能可以用来临床上早期发现或预报氧化损伤。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基因敲除(TRF2-/-)斑马鱼胚胎作为氧化损伤模型,RT-q PCR法检测野生型和TRF2-/-斑马鱼胚胎中TRF2、... 目的:探讨以端粒为靶点的氧化损伤标志物的筛选,进而可能可以用来临床上早期发现或预报氧化损伤。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基因敲除(TRF2-/-)斑马鱼胚胎作为氧化损伤模型,RT-q PCR法检测野生型和TRF2-/-斑马鱼胚胎中TRF2、PUM3、PACSIN3 mRNA的表达情况。构建pCS2-PUM3、pCS2-PACSIN3质粒并体外转录后,将mRNA分别显微注射至TRF2-/-斑马鱼受精卵中,比较注射组与未注射组斑马鱼畸形率。结果:RT-q PCR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斑马鱼胚胎相比,TRF2-/-斑马鱼胚胎TRF2、PUM3、PACSIN3 mRNA的表达量下降(P<0.05)。显微注射PUM3 mRNA至TRF2-/-斑马鱼受精卵后斑马鱼胚胎畸形率下降(P<0.05)。结论:TRF2能影响氧化应激相关基因PUM3、PACSIN3的表达,且PUM3能补救TRF2缺失造成的氧化损伤相关器官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氧化应激 端粒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旭光 施晟懿 +3 位作者 胡岚 陈瑜 陆一鸣 叶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对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HS)发病14 d内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急诊科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对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HS)发病14 d内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急诊科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收治的HS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线实验室指标、手术情况及14 d预后信息,分析患者14 d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出血部位,将患者分为脑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组、原发性脑室出血(primary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组;将ICH组再分为单纯血肿亚组、合并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亚组、合并SAH亚组、合并IVH和SAH亚组。分别分析各组、各亚组14 d内死亡和存活患者血浆FDP水平的差异。结果·共纳入HS患者606例,平均年龄为(58.9±15.1)岁,其中男性405例,女性201例;ICH组493例,PIVH组32例,SAH组81例;ICH组中单纯血肿亚组254例,合并IVH亚组142例,合并SAH亚组49例,合并IVH和SAH亚组48例。共有12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有85例患者在发病14 d内死亡。与14 d内存活的HS患者血浆FDP水平[1.12(0.70,2.23)μg/mL]相比,14 d内死亡患者的血浆FDP水平[2.07(0.92,5.65)μg/mL]显著升高(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DP>2.78μg/mL是HS患者14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4,P=0.001)。分组分析发现,在ICH组和PIVH组中,14 d内死亡患者血浆FDP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ICH:2.09(1.00,5.34)μg/mL vs 1.06(0.70,1.86)μg/mL,P=0.000。PIVH:4.25(1.49,5.91)μg/mL vs 1.20(0.64,2.30)μg/mL,P=0.041]。亚组分析发现,在ICH合并IVH亚组中,14 d内死亡患者的FDP水平[2.09(1.00,5.58)μg/mL]显著高于存活者[1.26(0.90,2.21)μg/mL,P=0.027]。结论·血浆FDP>2.78μg/mL可能预示HS患者,尤其是PIVH或ICH合并IVH患者,14 d内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预后 脑内出血 脑室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