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4种评估肺气肿的CT指标的比较及层厚和重建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程挺
李勇
+2 位作者
程齐俭
杨文洁
万欢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3-1618,共6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评估肺气肿各CT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层厚和重建方式对其的影响。方法入选COPD稳定期患者39例,完成肺功能各项检测和吸气相胸部CT扫描。CT图像以层厚0.625、1.25、5、7.5和10 mm进行标准重...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评估肺气肿各CT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层厚和重建方式对其的影响。方法入选COPD稳定期患者39例,完成肺功能各项检测和吸气相胸部CT扫描。CT图像以层厚0.625、1.25、5、7.5和10 mm进行标准重建,以层厚0.625 mm和1.25mm进行高频重建。用最佳阈值及默认阈值测量低衰减区比例(LAA%)、全肺像素CT值直方图上第15百分位点对应的CT值(Perc 15)、平均肺密度和全肺体积。分析不同层厚和重建方式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以及这些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LAA%随层厚增大而减小,高频重建高于标准重建。Perc 15、平均肺密度随层厚增加升高,高频重建低于标准重建。而全肺体积的测量所受影响较小。在各层厚及重建方式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例(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单位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VA%pred)与LAA%呈负相关(P<0.05),与Perc 15呈正相关(P<0.05)。FEV1%pred、FEV1/FVC与平均肺密度呈正相关(P<0.05)。肺总量(TLC)、残气量(RV)、残总比(RV/TLC)与CT所示全肺体积呈正相关(P<0.05)。对于肺通气指标和弥散指标,LAA%和Perc 15与其的相关性高于平均肺密度和全肺体积。对于肺容积指标,CT所示全肺体积高于其他参数。层厚对肺气肿CT评估结果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影响不大;而LAA%、Perc 15与部分肺通气指标(如FEV1)的相关性,高频重建高于标准重建。结论在胸部CT中测算LAA%、Perc15能较好反映肺功能中的通气和弥散指标,CT所示全肺体积能较好反映肺功能中的容积指标。进行CT肺气肿评估时,应注意层厚、重建方式的同一性,若有不同,需进行相应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CT
层厚
重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评估肺气肿的CT指标的比较及层厚和重建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程挺
李勇
程齐俭
杨文洁
万欢英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呼吸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瑞金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3-1618,共6页
基金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慢性病综合防治项目(SHDC1201230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研究基金(2015ZY04)~~
文摘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评估肺气肿各CT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层厚和重建方式对其的影响。方法入选COPD稳定期患者39例,完成肺功能各项检测和吸气相胸部CT扫描。CT图像以层厚0.625、1.25、5、7.5和10 mm进行标准重建,以层厚0.625 mm和1.25mm进行高频重建。用最佳阈值及默认阈值测量低衰减区比例(LAA%)、全肺像素CT值直方图上第15百分位点对应的CT值(Perc 15)、平均肺密度和全肺体积。分析不同层厚和重建方式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以及这些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LAA%随层厚增大而减小,高频重建高于标准重建。Perc 15、平均肺密度随层厚增加升高,高频重建低于标准重建。而全肺体积的测量所受影响较小。在各层厚及重建方式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例(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单位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VA%pred)与LAA%呈负相关(P<0.05),与Perc 15呈正相关(P<0.05)。FEV1%pred、FEV1/FVC与平均肺密度呈正相关(P<0.05)。肺总量(TLC)、残气量(RV)、残总比(RV/TLC)与CT所示全肺体积呈正相关(P<0.05)。对于肺通气指标和弥散指标,LAA%和Perc 15与其的相关性高于平均肺密度和全肺体积。对于肺容积指标,CT所示全肺体积高于其他参数。层厚对肺气肿CT评估结果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影响不大;而LAA%、Perc 15与部分肺通气指标(如FEV1)的相关性,高频重建高于标准重建。结论在胸部CT中测算LAA%、Perc15能较好反映肺功能中的通气和弥散指标,CT所示全肺体积能较好反映肺功能中的容积指标。进行CT肺气肿评估时,应注意层厚、重建方式的同一性,若有不同,需进行相应修正。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CT
层厚
重建方式
Key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emphysema
CT
section thickness
restruc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R563.3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816.4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4种评估肺气肿的CT指标的比较及层厚和重建方式的影响
程挺
李勇
程齐俭
杨文洁
万欢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