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矮小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于意 王伟 +6 位作者 王莹 黄嶶 董治亚 滕月春 倪继红 肖园 王德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人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矮小(IS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在199例ISS患儿(ISS组)和469名身高正常成人(对照组)中,对GHR基因16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和比较,筛查阳性... 目的探讨人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矮小(IS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在199例ISS患儿(ISS组)和469名身高正常成人(对照组)中,对GHR基因16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和比较,筛查阳性SNP位点(特异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阳性SNP位点基因型与ISS发病风险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相关临床变量的关系。结果在ISS组和对照组中,发现3个阳性SNP位点rs6182(P=0.027)、rs4410646(P=0.01)和rs10044169(P=0.024)。①rs6182(G/T):在T显性模式下,TT和GT基因型的ISS发病风险降低(OR=0.624,95%CI:0.402~0.969,P=0.021)。②rs4410646(A/C):在C显性模式下AA基因型的ISS发病风险降低(OR=0.674,95%CI:0.475~0.958,P=0.016);该位点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以CC基因型为参照,血清IGF-1与基因型AA(OR=1.011,95%CI:1.002~1.020,P=0.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 生长激素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2
作者 胡玉娟 董文科 +4 位作者 王伟 熊丰 朱岷 雷培芸 邓蕾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34-1737,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就诊的ISS患者106例(男性52例,女性54例)。青春分期:TannerⅠ期75例,Ⅱ期31例。按照生长激素应用的剂量分为3组:低剂量组(每周0.26 mg/kg)、中剂量组(每周0.35 mg/kg)和高剂量组(每周0.41 mg/kg),每组分别为39、23例及44例。每周7 d睡前皮下注射rhGH,疗程1~2年。评价治疗前后身高(height,Ht)、生长速度(growth velocity,GV)、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 SDS)、骨龄(bone age,BA)、预测成年身高(predictive adult height,PAH)变化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1疗效观察:rhGH治疗第1年,3组患者GV由治疗前的(4.59±1.45)cm/年、(3.65±1.81)cm/年、(4.5±0.67)cm/年,分别提高到(8.22±1.93)cm/年、(9.97±1.95)cm/年、(11.48±1.63)cm/年,P〈0.01。rhGH治疗第2年,3组患者G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龄进展:3组治疗1、2年骨龄的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有6例在治疗3个月后出现暂时性空腹血糖升高,分别为5.7、6.0、6.0、5.9、5.6、6.0 mmol/L,停用GH后血糖恢复正常。个别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膝部疼痛,不伴随其它临床和实验室异常,考虑生长痛,补充钙剂后疼痛消失。结论 rhGH治疗对ISS促生长效应效果明显,短期追赶性生长呈剂量依赖性;短期治疗不影响生长潜能;副反应偶见,剂量相对偏高者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剂量 特发性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常国营 董治亚 +3 位作者 王伟 倪继红 肖园 王德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2-787,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DAX1、SF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探讨导致该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男性患儿25例,观察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行辅助检查。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对DAX1基因...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DAX1、SF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探讨导致该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男性患儿25例,观察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行辅助检查。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对DAX1基因2个外显子(外显子1和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无突变者行SF1基因(外显子2~7)突变筛查。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色素沉着、乏力、恶心、呕吐及脱水等表现;18例曾出现肾上腺危象;8例有明确家族史。15例达到青春发育年龄的患儿中,8例(53.3%)伴性发育不良。DAX1基因检测共发现8种突变,包括1种错义、6种移码和1种无义突变;其中6种(c.291delC、c.332-333delCT、p.E137X、c.605delG、c.731delG和c.838delG)为新发现突变,余为已报道过的突变:2例为p.L262P(表兄弟),1例为c.652-653delCA;未发现SF1基因突变存在。DAX1基因突变率为40%(10/25),伴性发育不良患儿突变率为62.5%(5/8),有明确家族史患儿DAX1基因突变率为100%(8/8);DAX1基因突变患儿的发病年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DAX1基因 SF1基因 突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C型利钠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于波 王俊祺 +2 位作者 王伟 孙曼青 肖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2)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C型利钠肽(CNP)、利钠肽受体B(NPR-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只,于出生后14 d处死,分离胫骨上段骺软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2)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C型利钠肽(CNP)、利钠肽受体B(NPR-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只,于出生后14 d处死,分离胫骨上段骺软骨板,取得软骨细胞并培养48 h后,于培养液中加入17βE2,并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4)、10^(-6)、10^(-8)、10^(-10)和10^(-12) mol/L,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继续培养48 h。之后利用CCK8法测定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应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CNP和IGF1的浓度,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软骨细胞CNP、NPR-B及IGF1 mRNA的相对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17βE2对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有显著影响。当17βE2的浓度为10^(-8) mol/L时,其对软骨细胞的促增殖效应最强;当浓度进一步增至10^(-4) mol/L时,则抑制其增殖。随着17βE2浓度的增加,细胞培养液中CNP的浓度以及软骨细胞中CNP mRNA相对水平均出现明显差异,以10^(-8) mol/L组CNP的浓度和mRNA水平最高,10^(-4) mol/L组为最低。IGF1同样在10^(-8) mol/L组的浓度和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但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0^(-10) mol/L组和10^(-12) mol/L组。软骨细胞增殖水平与CNP的mRNA及蛋白浓度均呈正相关(均P=0.000),但与IGF1的mRNA及蛋白浓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17βE2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调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呈现出高浓度抑制、一定浓度范围内(10^(-10)~10^(-8) mol/L)促进的作用;该作用与其调节生长板软骨细胞表达CNP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17&beta 雌二醇 生长板 软骨细胞 大鼠 C 型利钠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利钠肽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在食物过敏发生及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余熠 苏雯 +2 位作者 张清清 陈岩岩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6-640,共5页
儿童食物过敏(FA)是过敏进程的主要早期表现。生命早期的环境和饮食因素可以通过影响肠道微生态,改变肠屏障功能和肠道免疫表型,参与FA的发生及其相关疾病的发展。微生态疗法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防治FA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但仍需要更多研究... 儿童食物过敏(FA)是过敏进程的主要早期表现。生命早期的环境和饮食因素可以通过影响肠道微生态,改变肠屏障功能和肠道免疫表型,参与FA的发生及其相关疾病的发展。微生态疗法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防治FA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但仍需要更多研究验证某些特定益生菌、益生元等对防治FA的有效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特应性进程 肠道微生态 免疫耐受 益生菌 益生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华英 刘伟 +1 位作者 陈舜年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5-686,共2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埃索美拉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矮小临床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晓萍 王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特发性矮小是一种在儿童中较常见的身材矮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迄今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目前对儿童特发性矮小的临床治疗主要集中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文章就其新... 特发性矮小是一种在儿童中较常见的身材矮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迄今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目前对儿童特发性矮小的临床治疗主要集中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文章就其新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 生长激素 健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芳香化酶抑制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长激素同型异构体比例变化与特发性矮小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治亚 王伟 +3 位作者 杜晓飞 崔贻芬 奚容平 王德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4-976,共3页
关键词 人生长激素同型异构体 特发性矮小症 免疫沉淀结合Western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邓朝晖 蒋丽蓉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1,共3页
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始得到重视,它具有提供详细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优点,是胰胆管疾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性ERCP如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术也逐渐... 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始得到重视,它具有提供详细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优点,是胰胆管疾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性ERCP如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重复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垂体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文丽 谢理玲 +2 位作者 王秀民 王伟 王德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垂体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索GHD病理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00例2005-2007年内分泌专科就诊的GHD儿童垂体MRI资料,其中男74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8.82±3.68)岁。于SE序列T... 目的研究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垂体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索GHD病理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00例2005-2007年内分泌专科就诊的GHD儿童垂体MRI资料,其中男74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8.82±3.68)岁。于SE序列T1WI头颅正中矢状及冠状面上观测垂体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并比较其与临床的联系。结果在10~15岁GHD患儿头颅MRI检查垂体矢状高径明显优于其他各径线(P<0.01);在联合垂体功能缺陷(MPHD)中垂体后叶异位(EPP)的发生率(92.3%)显著高于GHD(7.7%,P<0.01)。结论对GHD儿童应重视头颅MRI检查,其垂体形态、结构的阳性发现可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必要时应随访MRI,结合临床综合判断诊治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 联合垂体功能缺陷 磁共振成像 腺垂体 垂体后叶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治疗儿童胃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炎34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颖虹 杜惠敏 +1 位作者 徐雷鸣 许春娣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胃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胃炎的67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铝碳酸镁嚼服,每次1片,q id,症状缓解后连续服用4周。如稀便次数增多,改用蒙脱石散,总疗程不变。再同时...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胃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胃炎的67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铝碳酸镁嚼服,每次1片,q id,症状缓解后连续服用4周。如稀便次数增多,改用蒙脱石散,总疗程不变。再同时应用奥美拉唑,0.7 mg.kg-1.d-1,晨服,浅表性胃炎用足2周,糜烂性胃炎用足4周。治疗组34例加用克拉霉素,15 mg.kg-1.d-1,分2次服用,共4周。以后两组随访和自我监测结合。如症状复现,则短程原药方治疗,无症状就停药。建议规范治疗6个月行胃镜复查,1 a进行胃镜复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24.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6.5%和9.1%,治疗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的儿童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低,有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化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胃炎 慢性 儿童 幽门螺杆菌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青春期的抑制对雄性大鼠性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瑞芳 董治亚 +3 位作者 王伟 肖园 倪继红 王德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70-1474,共5页
目的观察小青春期激素水平的抑制对雄性大鼠青春期及成年期性腺轴功能的影响。方法①观察正常雄性大鼠出生后不同时间点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和双侧睾丸质量变化,以确立小青春期的存在;②对新生雄性大鼠... 目的观察小青春期激素水平的抑制对雄性大鼠青春期及成年期性腺轴功能的影响。方法①观察正常雄性大鼠出生后不同时间点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和双侧睾丸质量变化,以确立小青春期的存在;②对新生雄性大鼠出生后5 min内即予乙醚吸入以建立"无小青春期"模型;③比较45和75 d龄造模组和对照组大鼠双侧睾丸和附睾质量及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测血清T浓度,并以Real-Time PCR方法比较睾丸雄激素受体(AR)、胰岛素样因子3(INSL3)、抗苗氏管激素(AMH)和Ghrelin基因表达量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①雄性大鼠血清T、LH浓度均在出生后2 h达短暂的高峰,而FSH出生后30 min内即出现高峰值,双侧睾丸质量也在出生后4 h出现短暂的高峰;②造模组大鼠出生后2 h血清T、LH和FSH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成功建立了"无小青春期"模型;③45 d龄造模组睾丸病理切片见受损表现,45 d龄时ghrelin基因和75 d龄时AR基因mRNA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造模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5和P=0.050);75 d龄时造模组AMH基因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雄性大鼠亦存在出生后持续约6 h的小青春期;乙醚吸入抑制其小青春期后,可对大鼠青春期和性成熟期的性腺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春期 雄性大鼠 性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及患者隐私部位临床实习操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燕 高颖 张齐放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了解涉及患者隐私部位临床实习操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有效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名实习医生及护生涉及患者隐私部位的临床操作情况进行调查,并从学生、带教老师、患者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实习生涉及患者... 目的了解涉及患者隐私部位临床实习操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有效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名实习医生及护生涉及患者隐私部位的临床操作情况进行调查,并从学生、带教老师、患者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实习生涉及患者隐私部位的临床实习操作未达到每人每项1例100%的操作率,且操作熟练度不够,其中学生的操作主动性不够、带教老师对操作的放手程度较低及患者的不配合是影响此类操作开展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涉及患者隐私部位的临床实习操作存在的问题,医学院应重视以下方面:(1)帮助学生和患者克服心理障碍;(2)建立健康的身体隐私意识;(3)将操作量化,提高操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隐私 临床实习 临床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羟化酶缺乏症85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文鑫 王伟 +2 位作者 陆文丽 肖园 王德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总结21-羟化酶缺陷(21-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及终身高、成年生活质量,以求在今后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追踪随访85例21-OHD患儿的实验室指标、药物治疗等因素对患儿终身高的影响及部分患儿成年后的生活状况。结果治... 目的总结21-羟化酶缺陷(21-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及终身高、成年生活质量,以求在今后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追踪随访85例21-OHD患儿的实验室指标、药物治疗等因素对患儿终身高的影响及部分患儿成年后的生活状况。结果治疗者中男性失盐型(SW型)6例终身高明显小于靶身高和正常成人身高,女性SV型6例终身高小于靶身高和正常成人身高,未治疗者终身高亦小于靶身高和正常成人身高。男、女终身高及终身高SDS与可的松剂量无相关性。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2例大于5年预测身高明显增加,达正常成人水平。4例成年女性3例月经不规则。结论绝大多数21-OHD患者终身高不能达到靶身高和正常成人身高水平。皮质激素治疗剂量可能是影响身高改善的重要因素。伴有性早熟者加用GnRHa可改善预测身高。成年女性生活质量欠佳,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羟化酶缺乏症 终身高 靶身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治疗儿童消化不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寅 苏林 +2 位作者 蒋丽蓉 沈林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4-716,共3页
目的评价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治疗儿童胃酸过多所致消化不良的效果和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使用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或硫糖铝混悬液治疗2~14周岁患有胃酸过多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儿各100例。所有参加临床验证的单... 目的评价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治疗儿童胃酸过多所致消化不良的效果和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使用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或硫糖铝混悬液治疗2~14周岁患有胃酸过多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儿各100例。所有参加临床验证的单位均严格按照入选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病例,试验方法和给药方法完全统一。观察口服药后的起效时间及第7、10天的症状缓解率。结果服药后上腹痛、嗳酸及上腹不适、烧心感症状的半小时缓解率,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组优于硫糖铝混悬液组,分别为38.71%和10.87%、56.34%和20.27%、40.48%和11.76%(P均<0.01)。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治疗后的第7天与第10天,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有效率分别为74%和96%,均高于硫糖铝混悬液组(51%、78%,P均<0.01),其中上腹痛、上腹不适与烧心感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整个疗程中,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碳酸钙口服混悬液对小儿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本试验期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口味香甜,受到患儿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消化不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用于手消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燕 钱培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微酸性电解水用于手消毒的效果。方法将某综合医院94名医务人员及陪护家属分为三组,分别以15℃、5℃微酸性电解水以及百能抗菌洗手液按标准六步洗手法洗手1min,采用微生物培养计数法评价洗手后的消毒效果。结果 15℃水温的微酸... 目的观察微酸性电解水用于手消毒的效果。方法将某综合医院94名医务人员及陪护家属分为三组,分别以15℃、5℃微酸性电解水以及百能抗菌洗手液按标准六步洗手法洗手1min,采用微生物培养计数法评价洗手后的消毒效果。结果 15℃水温的微酸性电解水洗手后对手部细菌平均清除率达99.65%,优于百能抗菌洗手液和5℃的微酸性电解水(均P<0.05)。结论15℃水温的流动微酸性电解水洗手消毒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洗手 手消毒 水温 微酸性电解水 百能洗手液 微生物培养计数法 细菌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免疫反应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被引量:7
17
作者 俞善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黏膜免疫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免疫学新理论之一,促使人们对黏膜免疫有了新认识。黏膜免疫系统是由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组成。黏膜上皮细胞持续不断地接触外环境中微生物及过敏原等刺激物,发挥着黏膜免疫屏障保护性防御功能,作为机... 黏膜免疫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免疫学新理论之一,促使人们对黏膜免疫有了新认识。黏膜免疫系统是由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组成。黏膜上皮细胞持续不断地接触外环境中微生物及过敏原等刺激物,发挥着黏膜免疫屏障保护性防御功能,作为机体对抗外来刺激物的第一道防线,以保障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黏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lmann综合征研究进展及儿科早期诊断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10-1012,共3页
单纯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合并嗅觉障碍是Kallmann综合征(KS)的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病理机制涉及不同基因缺陷(如KAL1、FGFR1、PROK2/PROKR2等),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合成分泌障碍。根据遗传模式KS可分为X连锁、常... 单纯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合并嗅觉障碍是Kallmann综合征(KS)的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病理机制涉及不同基因缺陷(如KAL1、FGFR1、PROK2/PROKR2等),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合成分泌障碍。根据遗传模式KS可分为X连锁、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应重视儿科阶段KS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探索小儿阶段的有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LMANN综合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精准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歆琼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3-818,共6页
我国儿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精准治疗可提高患儿的临床缓解及黏膜愈合率,提高儿童IBD的诊治水平。儿童IBD的精准治疗的发展主要基于对疾病发生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生物制剂应用的不断优化可... 我国儿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精准治疗可提高患儿的临床缓解及黏膜愈合率,提高儿童IBD的诊治水平。儿童IBD的精准治疗的发展主要基于对疾病发生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生物制剂应用的不断优化可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轻经济负担。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肠道微生态学及代谢组学等学科的发展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协助,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被研究发现和应用。通过对儿童IBD精准化治疗的推动,IBD诊治策略将有新的改革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治疗 炎症性肠病 生物制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小肠双糖酶缺乏机制探讨
20
作者 张寅 许春娣 +2 位作者 蔡威 奚容平 唐金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目的分析肠道黏膜损伤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对小肠双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慢性消化道症状而就诊的0-14岁患儿152例,内镜检查获取十二指肠远端黏膜组织,用Dahlqvist's方法测定小肠双糖酶活性,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y... 目的分析肠道黏膜损伤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对小肠双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慢性消化道症状而就诊的0-14岁患儿152例,内镜检查获取十二指肠远端黏膜组织,用Dahlqvist's方法测定小肠双糖酶活性,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ylon感染,胃十二指肠远端黏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分析比较不同程度肠黏膜损伤、H.pylon感染与患儿的双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不同肠黏膜病理分组患儿的小肠双糖酶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H.pylori感染阳性与阴性患儿的小肠双糖酶活性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黏膜损伤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肠双糖酶活性无相关性,可能不是导致肠道双糖酶缺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双糖酶 Dahlqvist’s方法 内镜 幽门螺杆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