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患儿前上纵隔巨大肿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一例
1
作者 张晴 张箐箐 +1 位作者 江来 杜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4,共2页
患儿,男,7岁,122 cm,21.9 kg,因“发现纵隔巨大占位1个月”入院。患儿1个月前因“鸡胸、体重不增”在当地就诊,外院胸部CT:右前纵隔巨大占位。7 d前活检,病理显示韧带样纤维瘤。患儿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后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体格检... 患儿,男,7岁,122 cm,21.9 kg,因“发现纵隔巨大占位1个月”入院。患儿1个月前因“鸡胸、体重不增”在当地就诊,外院胸部CT:右前纵隔巨大占位。7 d前活检,病理显示韧带样纤维瘤。患儿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后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体格检查:体温36.3℃,HR 86次/分,BP 90/50 mmHg,RR 18次/分。神志清楚,日常活动未见明显不适,玩耍时喜俯卧,夜间睡眠不宁,常反复翻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前上纵隔 前纵隔 病理显示 胸部CT 韧带样纤维瘤 体格检查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相关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慧 徐楚帆 江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0-413,共4页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克服传统的基因组学研究难以反映单个细胞遗传信息的缺陷,通过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方法观察单个细胞的基因组序列。细胞异质性是生物系统和生物组织的普遍特征...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克服传统的基因组学研究难以反映单个细胞遗传信息的缺陷,通过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方法观察单个细胞的基因组序列。细胞异质性是生物系统和生物组织的普遍特征,单细胞测序技术揭示不同细胞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有利于细化细胞分类和扩充生命树分支。目前,该技术在基础研究的多个方面产生广泛影响,部分实现临床转化,如在肿瘤和辅助生殖技术上得以应用。本文将对单细胞测序的基本原理、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现存的优势与不足等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异质性 基因组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谵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邱瑾 袁啸晟 +3 位作者 许莉莉 阮正上 杨智清 戈晓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n=52),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行俯卧位通气3 d与7 d后,PPV组的谵妄发生率以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质-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PV组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炎症因子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改善氧合情况,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谵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俯卧位通气 谵妄 缺氧 炎症因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库氯铵用于小儿麻醉的肌松时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沈晓芳 陈锡明 +1 位作者 赵璇 王英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患儿麻醉中的肌松时效。方法择期手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为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Ⅰ组)和年长儿组(>3岁,Ⅱ组),再根据米库氯铵首次剂量(0.2、0.25mg/kg)每组随机分...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患儿麻醉中的肌松时效。方法择期手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为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Ⅰ组)和年长儿组(>3岁,Ⅱ组),再根据米库氯铵首次剂量(0.2、0.25mg/kg)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分别为Ⅰ0.2、Ⅰ0.25组和Ⅱ0.2、Ⅱ0.25组,每组15例。当肌颤搐反应恢复至25%时,间断静脉注射米库氯铵0.1 mg/kg维持肌松。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连续监测尺神经4个成串刺激的反应(TOF)。观察并记录肌松时效指标。结果Ⅰ0.25组肌松起效快于Ⅰ0.2、Ⅱ0.25组,Ⅱ0.25组起效快于Ⅱ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首次静脉注射及多次追加米库氯铵的临床作用时间、末次追加米库氯铵的恢复指数、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OFR)恢复至0.75和0.9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库氯铵在婴幼儿起效快于年长儿,0.25 mg/kg起效快于0.2 mg/kg;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与患儿的年龄和追加次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库氯铵 插管条件 肌松效应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小儿前纵隔肿瘤手术的麻醉经验总结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凯 孙瑗 +2 位作者 张云倩 赵娣 沈赛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总结小儿前纵隔肿瘤手术的临床麻醉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前纵隔肿瘤患儿的麻醉管理资料。患儿根据纵隔肿瘤全身麻醉风险分级表分为安全组(n=22)、不确定组(n=19)及不安全组(n=14),并根据不同的分级予以不同的麻醉... 目的·总结小儿前纵隔肿瘤手术的临床麻醉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前纵隔肿瘤患儿的麻醉管理资料。患儿根据纵隔肿瘤全身麻醉风险分级表分为安全组(n=22)、不确定组(n=19)及不安全组(n=14),并根据不同的分级予以不同的麻醉策略。记录3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标准化肿瘤体积(standardized tumor volume,STV)、麻醉期间与肿瘤相关的不良事件及术后拔管时间。结果·安全组、不确定组及不安全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STV及术后拔管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麻醉维持阶段均发生与肿瘤相关的不良事件,及时处理后均安全完成手术麻醉。结论·结合纵隔肿瘤患儿全身麻醉风险分级,有利于麻醉的管理;麻醉过程中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标准化肿瘤体积 麻醉管理 不良事件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和8%七氟醚复合不同氧流量麻醉诱导在患儿气管插管中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凯 杜溢 王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比较4%和8%七氟醚复合不同氧流量麻醉诱导在患儿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同时用Gas Man(ver.4.1)软件模拟吸入诱导2min内患儿脑内七氟醚浓度的变化。方法择期泌尿外科手术患儿80例,年龄1~6岁,均行全凭七氟醚吸入诱导后插管,患儿随机... 目的比较4%和8%七氟醚复合不同氧流量麻醉诱导在患儿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同时用Gas Man(ver.4.1)软件模拟吸入诱导2min内患儿脑内七氟醚浓度的变化。方法择期泌尿外科手术患儿80例,年龄1~6岁,均行全凭七氟醚吸入诱导后插管,患儿随机均分为四组,其中S4F4组和S4F8组吸入4%七氟醚,S8F4组和S8F8组吸入8%七氟醚,S4F4组和S8F4组氧流量为4L/min,S4F8组和S8F8组氧流量为8L/min。记录插管时间、插管评分、插管前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运用GasMan软件计算吸入诱导后30、60、90、120s时脑内七氟醚浓度。结果所有患儿均一次插管成功。S4F4组和S4F8组插管时间明显长于S8F4组和S8F8组(P<0.05)。诱导后30、60、90、120s,S8F4组和S8F8组脑内七氟醚浓度明显高于S4F4组和S4F8组(P<0.05)。结论 8%七氟醚诱导速度明显快于4%七氟醚,而氧流量对于诱导速度无明显影响,这与Gas Man软件模拟出的脑内七氟醚浓度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婴幼儿 吸入诱导 气管插管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金属硫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璐 李昌林 +2 位作者 杨周晶 赵璇 王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神经系统内金属硫蛋白(M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三组,七氟醚组:新生大鼠依次吸入8%、5%、3%七氟醚3min、1min、4h,70%氧气作为载气;氧气组:大鼠吸入70%氧气4h;对...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神经系统内金属硫蛋白(M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三组,七氟醚组:新生大鼠依次吸入8%、5%、3%七氟醚3min、1min、4h,70%氧气作为载气;氧气组:大鼠吸入70%氧气4h;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处理。分别于吸入2h(T1)、4h(T2)和停止吸入后2h(T3)处死大鼠,每个时点处死4只。剖取前额叶皮层(PFC)和海马组织,应用Real-timePCR测定MTⅠ、MTⅡ、MT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T1~T3时七氟醚组大鼠前额叶皮层中MTⅠ、MTⅡ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氧气组(P〈0.05)。七氟醚组MTⅡmRNA的相对表达量不同时点间比较T3〉T2〉T-(P〈0.05)。三组间MT Ⅲ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七氟醚组大鼠海马组织内MTⅡ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氧气组,且不同时点间比较T3〉T2〉T1(P〈0.05)。三组间MTⅠ、MTⅢ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麻醉可较长期上调新生大鼠前额叶皮层MTⅠ和MTⅡmRNA的表达,以及海马组织中MTⅡmRNA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抵抗七氟醚损害发育期中枢神经功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新生 中枢神经系统 金属硫蛋白 前额叶皮层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肌松残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秋利 江来 翁晓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肌肉松弛(肌松)药诱导的肌肉松弛是手术中气管插管和固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术后未完全逆转肌松药效应称为术后肌松残余(postoperative residual neuromuscular block,PRNB)。PRNB可引发患者一系列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在麻醉实... 肌肉松弛(肌松)药诱导的肌肉松弛是手术中气管插管和固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术后未完全逆转肌松药效应称为术后肌松残余(postoperative residual neuromuscular block,PRNB)。PRNB可引发患者一系列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在麻醉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早期预防及积极治疗必不可少。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及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患者的手术需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由于老年患者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合并的基础疾病,其更易发生不同程度的PRNB,可严重损害患者的预后以及增加医疗资源的损耗。近年来,各类短效肌松药和新型拮抗剂(如舒更葡糖钠)等的问世,以及术中肌松监测的临床应用,已经明显降低了年龄相关PRNB所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彻底改变了麻醉实践。同时,以神经肌肉接头结构为主导的基础研究,以及针对老年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也为降低PRNB对老年患者的危害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文对临床上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发生PRNB的原因机制、引发的不良事件及临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的肌松管理及术后拮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术后肌松残余 肌肉松弛药 肌肉松弛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499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冬娟 江来 江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中miR-499表达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ACS患者74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0例...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中miR-499表达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ACS患者74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21例)及重度组(23例)。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检测血清miR-499的表达量,同时检测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iR-499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miR-499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miR-499的表达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iR-499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cTnI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1、0.143,P<0.05),与LVEF无相关性(P>0.05);Gensini评分与cTnI、LVEF均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499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AUC为0.802(95%CI 0.698~0.906),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80.4%。miR-499表达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呈升高趋势,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68,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中miR-499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相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9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瑗 沈赛娥 +1 位作者 蔡英 邓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CPB)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223例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的先心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CPB后至患儿出ICU前各时点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评估患儿氧合情况,以Pa O_2/F...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CPB)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223例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的先心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CPB后至患儿出ICU前各时点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评估患儿氧合情况,以Pa O_2/Fi O_2<300定义为存在低氧血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围术期各可能的危险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PB后低氧血症的关系。结果:发生低氧血症的患儿为109例(48.8%),低月龄、低体重、术前有肺动脉高压、有右向左分流是先心病患儿CPB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PB下先心纠治术后低氧血症的患病率为48.8%,且与患儿月龄、体重、术前有肺高压和右向左分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体外循环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K9抑制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季海英 尤纱纱 +1 位作者 曹惠敏 何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来源于肝细胞,能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肝摄取的胆固醇减少、循环中的LDL-C增多。P...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来源于肝细胞,能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肝摄取的胆固醇减少、循环中的LDL-C增多。PCSK9抑制剂能够使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水平升高,进而结合更多的LDL-C,从而降低血LDL-C的水平。因此,PCSK9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开发新型降脂药物的热门靶点。现主要对PCSK9的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发历史、作用机制、体内代谢过程以及主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心血管疾病 PCSK9抑制剂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惠敏 薛晓梅 +1 位作者 尤纱纱 何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5-1218,共4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日趋增高,基因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研究领域的热点,而miRNA是很有临床转化应用前景的一类新型目的基因。在ACS中,心肌特异性的miRNA的表达会有所改变,如miR-1、miR-133、miR-208、miR-499在组织和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日趋增高,基因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研究领域的热点,而miRNA是很有临床转化应用前景的一类新型目的基因。在ACS中,心肌特异性的miRNA的表达会有所改变,如miR-1、miR-133、miR-208、miR-499在组织和血液中均有显著变化,因此它们有望成为理想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用于ACS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尤其是miR-499和miR-208,几乎仅在心肌中表达,具有高度特异性,应用前景广阔。同时,miRNA也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新药物作用靶点以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过表达或拮抗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可缓解病程进展,消除部分症状。该文就miRNA在AC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液体输注对小儿围术期电解质和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季惠 杜溢 王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8-860,共3页
目的观察麻醉期间输注不同张力不同葡萄糖浓度的液体对小儿血电解质和血糖的影响。方法80例行择期骨科手术患儿,ASAI或Ⅱ级,年龄1~6岁,随机均分为四组:等张液组(A组),4/5张液组(B)组,1/2张液组(C组)和1/4张液组(D组)... 目的观察麻醉期间输注不同张力不同葡萄糖浓度的液体对小儿血电解质和血糖的影响。方法80例行择期骨科手术患儿,ASAI或Ⅱ级,年龄1~6岁,随机均分为四组:等张液组(A组),4/5张液组(B)组,1/2张液组(C组)和1/4张液组(D组)。所有患儿在输液前(T0)、输液1h后(T1)、输液2h后(R)、麻醉结束时(L)抽取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血钠、血钾和血糖浓度及血pH值。结果与R时相比,B、C、D组T,~L时血钠浓度均降低(P〈0.05),A组未见明显变化;四组T3时血pH值均降低而血钾浓度则升高(P〈0.05);A组在T2、T3时血糖浓度较高,而B、C、D组在T1~T3时较高(P〈O.05)。结论1~6岁小儿围术期输注等张液更有利于血电解质的稳定,不补或补少量葡萄糖可维持血糖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张液 低张液 葡萄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药系统在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晓梅 曹惠敏 +1 位作者 尤纱纱 何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56-1361,共6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心肌缺血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纳米载药系统的应用可增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纳米载药系统可通过直接心脏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心肌缺血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纳米载药系统的应用可增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纳米载药系统可通过直接心脏注射和静脉注射2种方式进入体内,在体内通过"被动靶向"或"主动靶向"作用将治疗药物输送至缺血心肌部位,增加药物在缺血部位的富集,从而提高药物疗效。该文对近年来应用于心肌缺血治疗的纳米载药系统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药系统 心肌缺血 被动靶向 主动靶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指导肠癌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阮正上 江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指导下肠癌手术后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与分析了60例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与依据传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结果。其中30例患者在手术后第1,2,3,5,7天每日抽血化验降...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指导下肠癌手术后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与分析了60例肠癌手术后的患者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与依据传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结果。其中30例患者在手术后第1,2,3,5,7天每日抽血化验降钙素原及血常规水平,在降钙素原恢复正常(<0.5ng/mL)后停用抗生素。其余30例患者依据传统标准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体温变化及短期感染相关并发症与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两组比较体温波动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短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用药天数比较,PCT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道术后感染在降钙素原指导下的抗生素应用要优于标准抗生素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肠癌术后 预防性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改善脑搏动的处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琦 朱哲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比较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两种药物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出现脑搏动时的处理效果.方法 择期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226例,常规采用气管内全麻,术中进行血压调控,维持平均动脉压55~65 mmHg(1 mmHg=0.133kPa),并保持脑电双频指数(b... 目的 比较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两种药物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出现脑搏动时的处理效果.方法 择期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226例,常规采用气管内全麻,术中进行血压调控,维持平均动脉压55~65 mmHg(1 mmHg=0.133kPa),并保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在40~60之间.226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中打开硬脑膜后共出现明显脑搏动32例,运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32例患者分成3组,A组(11例)静脉内单次给予艾司洛尔10 mg,B组(11例)静脉内单次给予乌拉地尔5 mg,C组(10例)静脉内单次给予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注射前及注射后1 min、5 min、10 min、30 min时各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输出量(CO)的变化,术中显微镜操作时间以及脑搏动的改善情况.结果 3组患者出现脑搏动时的HR、MAP和CO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例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后,各时间点HR和CO均明显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AP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后各时间点HR、CO和MAP均无明显变化.药物干预后A组脑搏动改善率高于B组和C组(P<0.01);A组显微镜操作时间为(18±4)min,明显短于B组[(28±6)min]和C组[(29±5)min].结论 艾司洛尔能显著降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脑搏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搏动 艾司洛尔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499和miR-652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惠敏 尤纱纱 +1 位作者 薛雨晨 何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5-1230,共6页
目的·评估血清mi RNA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潜在价值。方法·急诊入院的28例疑似ACS患者,在3 h内采集血液样本;根据ACS诊疗指南,最终将患者分为ACS组(18例)和非ACS组(10例)。采用q RT-PCR技术检测心肌特异性mi R-... 目的·评估血清mi RNA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潜在价值。方法·急诊入院的28例疑似ACS患者,在3 h内采集血液样本;根据ACS诊疗指南,最终将患者分为ACS组(18例)和非ACS组(10例)。采用q RT-PCR技术检测心肌特异性mi R-499以及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的mi R-652的含量,同时监测肌钙蛋白I(c Tn I)变化,分析mi RNA和c Tn I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95%界值建立医学参考值范围。结果·研究对象急诊入院3 h内,ACS患者的血清中已检测到mi RNA的升高;并且ACS组患者血清mi R-499的表达水平为非ACS组的9.2倍(P=0.009)。mi R-499(r=0.595,P=0.001)和mi R-652(r=0.579,P=0.001)均与c Tn I呈显著正相关;mi R-499和mi R-65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和0.583;mi R-499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2.22%和80.00%,mi R-652则为72.22%和60.00%;mi R-499和mi R-652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001~2.723和0.122~9.660。结论·血清中的心肌特异性mi R-499有望成为ACS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急性冠脉综合征 miR-499 miR-652 肌钙蛋白I 生物标志物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3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唐冬娟 薛晓梅 何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研究血清中mi R-133a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紧急胸痛发作6 h内就诊的患者90例,最终确诊AMI 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目的·研究血清中mi R-133a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紧急胸痛发作6 h内就诊的患者90例,最终确诊AMI 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3例和其他病因胸痛(对照)14例。电化学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肌钙蛋白(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和肌红蛋白(myoglobin,Mb)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患者入院即刻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24 h血清中的miR-133a表达水平。记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Gensini评分。随访患者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相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iR-133a在AMI组较UAP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i R-133a的表达量与cTnI、CK-MB、Mb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 R-133a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33a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6(95%CI 0.716~0.917),预测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AUC为0.700(95%CI 0.535~0.865)。结论·AMI患者的miR-133a水平显著升高,其有望作为AMI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血清中miR-133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miR-133a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单克隆抗体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聪聪 鲍春荣 何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全球首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升高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LDL-C水平可有效减少CHD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全球首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升高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LDL-C水平可有效减少CHD的发病风险。临床上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虽能够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者无法耐受。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作为新一代的降脂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通过对PCSK9的抑制作用,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循环利用,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LDL-C水平。目前PCSK9抑制剂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和耐受性。该文就PCSK9抑制剂最新进展和面临的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尤纱纱 曹惠敏 +1 位作者 薛晓梅 何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6-841,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引起的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些年研究表明,通过某些自身抗原或外源性抗原诱导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可以缓解动脉粥样... 动脉粥样硬化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引起的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些年研究表明,通过某些自身抗原或外源性抗原诱导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可以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且一些临床试验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体内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的存在有关。因此,免疫疗法有望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防治措施。该文对近些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机制研究及相关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被动免疫 疫苗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