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n=52),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行俯卧位通气3 d与7 d后,PPV组的谵妄发生率以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质-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PV组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炎症因子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改善氧合情况,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谵妄发病率。展开更多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来源于肝细胞,能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肝摄取的胆固醇减少、循环中的LDL-C增多。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来源于肝细胞,能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肝摄取的胆固醇减少、循环中的LDL-C增多。PCSK9抑制剂能够使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水平升高,进而结合更多的LDL-C,从而降低血LDL-C的水平。因此,PCSK9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开发新型降脂药物的热门靶点。现主要对PCSK9的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发历史、作用机制、体内代谢过程以及主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展开更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全球首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升高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LDL-C水平可有效减少CHD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全球首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升高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LDL-C水平可有效减少CHD的发病风险。临床上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虽能够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者无法耐受。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作为新一代的降脂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通过对PCSK9的抑制作用,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循环利用,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LDL-C水平。目前PCSK9抑制剂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和耐受性。该文就PCSK9抑制剂最新进展和面临的问题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n=52),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行俯卧位通气3 d与7 d后,PPV组的谵妄发生率以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质-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PV组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炎症因子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改善氧合情况,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谵妄发病率。
文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来源于肝细胞,能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肝摄取的胆固醇减少、循环中的LDL-C增多。PCSK9抑制剂能够使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水平升高,进而结合更多的LDL-C,从而降低血LDL-C的水平。因此,PCSK9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开发新型降脂药物的热门靶点。现主要对PCSK9的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发历史、作用机制、体内代谢过程以及主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总结。
文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全球首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升高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LDL-C水平可有效减少CHD的发病风险。临床上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虽能够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者无法耐受。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作为新一代的降脂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通过对PCSK9的抑制作用,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循环利用,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LDL-C水平。目前PCSK9抑制剂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和耐受性。该文就PCSK9抑制剂最新进展和面临的问题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