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白玉树 陈锴 +24 位作者 邵杰 翟骁 陈铭 李危石 许建中 钱邦平 朱泽章 朱锋 李淳德 仉建国 沈建雄 郝定均 朱晓东 杨军林 张学军 张雪松 张方迤 王其杰 张文智 海涌 赵建华 邱勇 王岩 邱贵兴 李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其发病率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师开始探索AIS的规范化诊疗。对于AIS,从病因学、筛查与诊断、分型、评估与检查,到治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其发病率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师开始探索AIS的规范化诊疗。对于AIS,从病因学、筛查与诊断、分型、评估与检查,到治疗方法的选择、热点问题的探讨及生活质量的评估,都需要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确保诊疗过程科学、规范、及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经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达成了关于AIS诊疗的共识,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诊断 治疗 筛查 手术规划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乐病房”工作模式在儿童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艳君 陈海燕 +6 位作者 俞群 朱婷 陈燕 戴蕰 宋辰程 汪斐 鲁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快乐病房"的工作模式在儿童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儿的父母196人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患儿的... 目的探讨"快乐病房"的工作模式在儿童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儿的父母196人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患儿的父母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四肢骨折患儿父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父母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快乐病房"工作模式进行照护,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入院及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的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父母SCL-90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儿父母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观察组患儿父母,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性等因子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结论 "快乐病房"工作模式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患儿家长的负面情绪,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效能,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病房 心理支持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4) 被引量:4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8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 广东省保健协会脊柱与关节健康分会 中国人群健康风险管理协作组骨质疏松症专业组 罗卓荆 苏佳灿 夏维波 杨克虎 魏富鑫 袁金秋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3-548,共16页
指南制定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质流失、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OP与骨重塑失衡有关,骨吸收相对大于骨形成。根据病因,OP可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两大类。原发性OP主要包括绝... 指南制定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质流失、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OP与骨重塑失衡有关,骨吸收相对大于骨形成。根据病因,OP可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两大类。原发性OP主要包括绝经后OP(Ⅰ型)、老年OP(Ⅱ型)和特发性OP(包括青少年型)[2]。其中Ⅰ、Ⅱ型OP为最常见的类型;特发性OP主要见于青少年群体中原因不明的OP;而继发性OP则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对骨代谢平衡破坏造成(如服用激素、酒精及射线暴露等)[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 骨重塑 骨吸收 风险管理 骨量低下 骨质流失 指南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Hmga2促进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并加速骨缺损修复 被引量:1
4
作者 柯志勇 黄子城 +4 位作者 何若琳 张倩 陈思旭 崔忠凯 丁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7-1235,共9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和Rstudio软件,挖掘出在ADSCs“成脂-成骨”分化平衡中的关键节点因子HMGA2,并通过在线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工...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和Rstudio软件,挖掘出在ADSCs“成脂-成骨”分化平衡中的关键节点因子HMGA2,并通过在线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工具String和绘图软件Cytoscape,绘制HMGA2在成骨分化中的互作关系网络,预测其下游作用靶点。设计Hmga2 siRNA并转染小鼠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ADSCs),诱导其体外成骨分化,在不同时间点(Day 3,Day 7,Day 14)收集样本,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评估成骨分化能力,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成骨特异性标志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和骨钙素(OCN)的表达。将敲低Hmga2的mADSCs移植至小鼠不可自愈合颅骨缺损处,术后6周通过μCT扫描、骨组织学染色检测成骨标志物,评价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GEO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HMGA2在ADSCs成脂分化进程中表达上调。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提示在ADSCs成骨分化中,HMGA2的潜在作用靶点包括SMAD7、CDH1、CDH2、SNAI1、SMAD9、IGF2BP3、ALDH1A1。抑制Hmga2后,mADSCs中成骨分化相关标志物RUNX2、OPN和OCN的表达显著上调,且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和钙结节的形成增加(P<0.05)。在小鼠颅骨缺损模型中,敲低Hmga2促进了骨缺损部位的新骨形成(P<0.05)。结论HMGA2是调控ADSCs成骨分化的重要因子,抑制Hmga2能显著促进ADSCs成骨分化,并加速体内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成骨分化 骨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SA-SVM动态光谱的血液识别研究
5
作者 马焕臻 闫薪如 +7 位作者 辛英健 方沛沛 王泓鹏 王一安 段明康 贾建军 何继业 万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77-1882,共6页
血液是一种受管制的特殊遗传生物资源。针对传统血液光谱检测中易氧化变质的问题,采用基于仿生血管的动态共聚焦拉曼荧光光谱,开展了猪、马、鸽、鸡、鸭、鹅等六种家禽家畜的血液物种鉴别研究。原始光谱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去基线、平滑和... 血液是一种受管制的特殊遗传生物资源。针对传统血液光谱检测中易氧化变质的问题,采用基于仿生血管的动态共聚焦拉曼荧光光谱,开展了猪、马、鸽、鸡、鸭、鹅等六种家禽家畜的血液物种鉴别研究。原始光谱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去基线、平滑和归一化等。采用线性判别分析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继而用支持向量机建立识别模型,选用高斯核函数,通过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参数C和γ,使其分类准确率最高,最优的C和γ分别为0.2和0.134。人工鱼群-支持向量机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97.2%,基于仿生血管的动态共聚焦拉曼荧光光谱可以满足血液安全高效的检测要求,用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算法模型表现出较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群算法 共聚焦拉曼光谱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主要照护者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王竹敏 田冰洁 +2 位作者 杨伟琴 张蓓蓓 姜丽萍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调查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epidermolysis bullosa,EB)主要照护者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和照护者负担量表对166名EB患者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EB患者主要照护者SF-36总分为... 目的调查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epidermolysis bullosa,EB)主要照护者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和照护者负担量表对166名EB患者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EB患者主要照护者SF-36总分为(57.40±17.42)分,其中:躯体健康方面得分为(64.05±18.30)分、心理健康方面得分为(50.98±20.39)分。照护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伤口护理材料获取便利性、家庭年收入、患者伤口面积占比、每日照护时长和照护负担程度是EB患者主要照护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EB患者的主要照护者生活质量处于低水平,尤其是伤口护理材料获取不便利、家庭年收入低、EB患者伤口面积较大、照护时长长、照护负担重的照护者,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照护者 照护负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海东 杨越华 +2 位作者 李波 戴力扬 蒋雷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OA)和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雌二醇、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水平差异及其各自与股骨近端、腰椎骨密度及血清骨保护素(OPG)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HBG在这两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OA和OP患者各60...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OA)和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雌二醇、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水平差异及其各自与股骨近端、腰椎骨密度及血清骨保护素(OPG)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HBG在这两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OA和OP患者各60例,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雌二醇、SHBG和OPG等。游离雌二醇指数(FEI)用血清雌二醇与SHBG的摩尔比率表示。结果 OA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明显高于OP组患者。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但OP组患者血清SHBG及OPG水平均高于OA组患者[SHBG:(74.98±8.90)nmol/L和(66.38±9.74)nmol/L,P<0.01;OPG:(6.94±1.18)pmol/L和(4.67±1.28)pmol/L,P<0.01],而FEI为OA组高于OP组(0.75±0.31和0.63±0.27,P<0.05)。两组患者血清SHBG和股骨近端、腰椎骨密度之间均有明显负相关性,而FEI与两个部位骨密度间均呈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OA与OP患者血清SHBG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引起活性雌激素水平差异、导致骨密度和骨微结构不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雌激素 性激素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肘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杜青 陆美玲 +6 位作者 陈珽 沈品泉 杨璇 范清 栾静芬 陈楠 张树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研究儿童开放性肘关节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5例肘关节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儿童(男30例,女1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治疗组应用远红外线热疗+上肢CPM+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康复方法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对照组1应用C... 目的:研究儿童开放性肘关节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5例肘关节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儿童(男30例,女1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治疗组应用远红外线热疗+上肢CPM+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康复方法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对照组1应用CPM+关节活动度练习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2应用远红外线+关节活动度练习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共治疗2周,每天在治疗前后进行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的测量,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每日平均增加为11.34°,对照组1为7.81°,对照组2为7.07°,三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的提高是最有效的。结论:儿童开放性肘关节术后,进行热疗、持续被动活动和运动疗法的综合治疗是必要和最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肘关节 骨折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璇 杜青 +7 位作者 赵黎 励建安 杨军林 李海 陶泉 李孝洁 张树新 陈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3-956,共4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方法:随机选取4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AIS组,选取14例健康正常青少年为对照组,用Tetrax静态平衡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在8种姿势下的静态平衡功能。结果:不同姿势下AIS组...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方法:随机选取4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AIS组,选取14例健康正常青少年为对照组,用Tetrax静态平衡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在8种姿势下的静态平衡功能。结果:不同姿势下AIS组的体重分配系数、傅立叶协调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IS组不同姿势下的稳定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AIS组的跌倒指数平均为50.3±31.9,对照组的跌倒指数平均为13.3±8.3,AIS组潜在跌倒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稳定性降低,具有中等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静态平衡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P物质通过诱导RUNX2表达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余炜 朱超 +3 位作者 茅伟伟 赵恩典 孟胜伟 蒋盛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P)对转录因子RUNX2表达的调控及其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C57BL/6J小鼠颅骨来源的原代成骨细胞,通过转染si RNA沉默成骨细胞RUNX2基因的表达。将SP、Spantide(SP抑制剂)、L703606(NK-...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P)对转录因子RUNX2表达的调控及其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C57BL/6J小鼠颅骨来源的原代成骨细胞,通过转染si RNA沉默成骨细胞RUNX2基因的表达。将SP、Spantide(SP抑制剂)、L703606(NK-1受体抑制剂)以及RUNX2 si RNA进行配伍作用于成骨细胞,观察SP对成骨细胞RUNX2表达的调控及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P对RUNX2在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10^(-12)~10^(-6) mol/L的SP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增殖,10^(-8) mol/L为其最佳浓度。10^(-8) mol/L SP作用于成骨细胞48 h后,转录因子RUNX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pantide和L703606抑制SP对RUNX2表达的诱导。RUNX2 si RNA降低成骨细胞基础增殖水平,同时也抑制了SP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SP通过与NK-1受体结合诱导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进而增强成骨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P物质 成骨细胞 转录因子RUNX2 NK-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髁上外侧楔形截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柱 李海 +2 位作者 范清 金芳纯 张自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39-43,共5页
目的探究肱骨髁上外侧楔形截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2014年行肱骨外侧楔形截骨并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28例肘内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23例,女童5例;左侧19... 目的探究肱骨髁上外侧楔形截骨联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2014年行肱骨外侧楔形截骨并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28例肘内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23例,女童5例;左侧19例,右侧9例;手术平均年龄为7. 5岁(2~12岁);受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 6年(1~7年)。分别测量术前和术后的提携角、Baumann角、肱骨外侧髁突出指数(LCPI)、肘关节活动度。结果 28例患儿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0个月(24~48个月)。术前提携角平均为(-16. 81±12. 44)°,Baumann角平均为(9. 0±5. 44)°,截止最后一次随访时提携角和Baumann角平均为(9. 2±3. 58)°和(20±4. 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LCPI由术前(23. 7±6. 87)%降至(15. 23±3.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85,P=0. 008)。术前肘关节屈曲平均为(102. 14±2. 93)°,最后一次随访时肘关节伸屈曲平均为(131. 61±7. 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 19,P <0. 001)。内固定平均取出时间为8. 32个月(5~14个月)。1例出现肘关节过伸约5°。无骨化性肌炎、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肱骨外侧行楔形截骨并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是一种可靠、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截骨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内翻 肱骨髁上截骨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科医师如何解读超声检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黎 刘坚林 沈品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8-900,共3页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畸形之一,是指股骨头和髋臼对应关系的异常,包括骨性、软骨性以及软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异常。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超声检查 儿科医师 婴幼儿 解读 骨关节畸形 软组织结构 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卫生经济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青 励建安 +10 位作者 周璇 王欢 赵黎 陈珽 陈楠 张树新 陆体江 潘晨辉 邓巍巍 梁菊萍 陈佩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5-618,共4页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康复治疗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康复治疗组12例,采取运动疗法、关节松动、支具治疗;手术治疗组12例,采取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应用中文版...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康复治疗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康复治疗组12例,采取运动疗法、关节松动、支具治疗;手术治疗组12例,采取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应用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患者问卷(SRS-22)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费用调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康复治疗组患者SRS-22问卷自我形象、心理健康维度得分高于治疗前,康复治疗组患者自我形象、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维度得分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自我形象维度得分每增加1分所需要的总直接医疗费用为人民币14561.07元,手术治疗组每增加1分所需要的总直接医疗费用为人民币74776.44元。结论:康复治疗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康复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肌动蛋白相关锚定蛋白(N-RAP)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竞 张颖 +2 位作者 王良哲 孙其志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从蛋白质及核酸水平研究伴肌动蛋白相关锚定蛋白(N—RAP)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的表达.探讨其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2010年间行手术治疗的2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OPLL组)及10例因外伤行颈椎手术患者(对照组... 目的:从蛋白质及核酸水平研究伴肌动蛋白相关锚定蛋白(N—RAP)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的表达.探讨其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2010年间行手术治疗的2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OPLL组)及10例因外伤行颈椎手术患者(对照组)的颈椎后纵韧带标本。所有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以N—RAP兔抗人多克隆抗体作为I抗免疫组化SP法制片,DAB显色。选择染色满意的标本切片,观察表达N—RAP的细胞(棕黄染色)在两组样本中的数量及分布特点。5例骨化样本及5例对照样本冰浴匀浆、提取总RNA,行实时定量PCR检测。观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及对照病例后纵韧带组织中N—RA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骨化韧带标本中,16例染色满意:10例对照组后纵韧带标本中,6例染色满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RAP表达于韧带组织中细胞的胞浆中,呈棕黄色染色。在OPLL组的后纵韧带组织中,可见多个黄染细胞及少量蓝色无N—RAP表达的细胞。而在对照组后纵韧带中,仅可见蓝色无N—RAP表达的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N—RAP在对照组标本中平均表达量为14.29±4.70,在OPLL组标本中为161.29±60.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OPLL韧带组织中存在较高水平的N—RAP,其可能参与了韧带骨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伴肌动蛋白相关锚定蛋白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璇 杜青 +7 位作者 陈佩杰 赵黎 梅钊 吴磊 潘华勇 杨晓颜 李孝洁 李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0-842,共3页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岁以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50例和正常健康儿童20例,应用Pirani评分方法评估足畸形,PDMS-2测定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用粗...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岁以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50例和正常健康儿童20例,应用Pirani评分方法评估足畸形,PDMS-2测定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Pirani评分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TMQ低于正常健康儿童,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FMQ低于正常健康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24个月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TMQ低于1—11个月的患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12—24个月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低于FMQ,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GMQ、FMQ、TMQ在不同类型、不同性别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FMQ在不同年龄组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GMQ、FMQ、TMQ和Pirani评分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能区分小年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运动功能正常与否,但不能有效地反映小年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运动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 评估 马蹄内翻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缺乏小鼠椎体骨质的 Micro-CT 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震 姚勐炜 +2 位作者 张世民 涂意辉 蒋雷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瘦素通过对椎体骨质代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性。方法获取12个6月龄雄性ob/ob小鼠(瘦素缺乏小鼠)和野生型小鼠(C57BL小鼠)的腰5椎体(各6个),通过Micro-CT检测比较两者骨密度、皮质骨厚度、小梁骨体积、小梁... 目的探讨瘦素通过对椎体骨质代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椎间盘退变的可能性。方法获取12个6月龄雄性ob/ob小鼠(瘦素缺乏小鼠)和野生型小鼠(C57BL小鼠)的腰5椎体(各6个),通过Micro-CT检测比较两者骨密度、皮质骨厚度、小梁骨体积、小梁骨厚度、小梁骨数量、连接性密度、结构模型指数等显微结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6月龄ob/ob小鼠的椎体骨密度及小梁骨厚度增大,椎体连接性密度(Conn.D)明显增加;椎体骨小梁间隙明显减少;椎体结构模型指数(SMI)明显减小,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小梁骨体积((BV/TV)、小梁骨数量增加、皮质骨厚度增大,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瘦素可能通过对小鼠椎体骨质代谢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从而进一步影响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椎体 营养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浩 李海 +1 位作者 沙霖 张自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2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eyers-McKeeverⅡ型7例,Ⅲ...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2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eyers-McKeeverⅡ型7例,Ⅲ型13例,ZaricznyjⅣ型2例。术前均行双侧膝关节X线、CT检查。根据使用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不可吸收缝线组(8例)和空心螺钉组(14例)。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及Lachman试验等以评估疗效。结果22例随访12~30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螺钉组Lyshlom评分(93±4.6)分,优7例,良6例,差1例;缝线组Lyshlom评分(91±5.8)分,优2例,良5例,差1例;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P=0.70);关节活动度异常缝线组2例,螺钉组1例。螺钉组Lachman试验Ⅱ度1例。空心螺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不可吸收缝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及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且无显著差异。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简单,但需二次手术取出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外科学 关节镜检查/方法 缝线/方法 骨折固定术/方法 疗效比较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与器官再造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金武 李涛 +3 位作者 许苑晶 李帅 任亚 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48,共3页
为了进一步阐述生物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造方面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生物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造方面的现状与进展,提出未来生物3D打印技术将从生物墨水、打印技术等方面寻求更多突破,以最终实现体外器官再造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器官 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PET/CT评价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展春 刘祖德 +1 位作者 戴力扬 蒋雷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5-879,903,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microPET/CT扫描仪对骨质疏松非创伤性探查的可行性,分析去卵巢大鼠雌激素缺乏引起骨质疏松的骨代谢变化。方法 12只6月龄雌性未孕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90 g~310 g,随机分为两组(n=6):去卵巢组(OVX)和假手术组(SHAM)。... 目的探讨使用microPET/CT扫描仪对骨质疏松非创伤性探查的可行性,分析去卵巢大鼠雌激素缺乏引起骨质疏松的骨代谢变化。方法 12只6月龄雌性未孕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90 g~310 g,随机分为两组(n=6):去卵巢组(OVX)和假手术组(SHAM)。用microPET/CT扫描仪进行骨显像,检测大鼠第4腰椎椎体、左股骨近端,左股骨干以及左胫骨中段对核素显像剂18F-F-的摄取。骨显像检测后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子宫称重,收集第4腰椎、左侧股骨和胫骨,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DXA)测定第4腰椎椎体、左股骨近端,左股骨干以及左胫骨干的骨密度,取大鼠右侧胫骨制备成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OVX组第4腰椎椎体、左股骨近端,左股骨干以及左胫骨干的骨密度比SHAM组有显著性下降。与SHAM组比较,microPET/CT骨显像可见OVX组第4腰椎椎体、左股骨近端,左股骨干以及左胫骨干核素浓聚,去卵巢大鼠骨骼兴趣区PET影像强度增加。两组大鼠胫骨干的骨几何结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OVX组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的结构参数与SHAM组比较有明显变化。OVX组大鼠胫骨近端的骨形成参数矿化表面、矿物质沉积率和骨形成率比SHAM组有显著性升高。两组大鼠胫骨第4腰椎椎体、左股骨近端,左股骨干以及左胫骨干PET影像强度与其骨密度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MicroPET/CT可用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研究,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新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显像 骨代谢 骨质疏松 影像强度 去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表面肌电信号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晓颜 杜青 +9 位作者 赵黎 陈佩杰 励建安 周璇 梅钊 李海 潘晨辉 陆体江 张树新 陈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sEMG)检测技术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十通道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采集32例单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下肢表面肌电信号。患儿取仰卧位,在自然放松位、踝被动背伸至中立位、踝被动跖屈45度时检...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sEMG)检测技术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十通道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采集32例单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下肢表面肌电信号。患儿取仰卧位,在自然放松位、踝被动背伸至中立位、踝被动跖屈45度时检测双侧股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经信号处理得到股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平均均方根(RMS)值,并分析健侧与患侧相关肌肉平均RMS值的差异。结果:患侧的小腿肌肉受累,健侧与患侧胫前肌、腓肠肌在背伸位、跖屈位平均RM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侧胫前肌、腓肠肌肌电信号均较健侧低。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存在神经、肌肉功能异常,表面肌电图检测可以无创地了解患儿的神经及肌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表面肌电 均方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