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和高分辨率超声评价儿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金晔 陈亚青 +2 位作者 汤庆娅 李文英 蒋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超声和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测量儿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可靠性。方法两名超声科医师分别应用操作者徒手测量法和QIMT技术测量32名儿童的双侧颈动脉IMT。结果 QIMT技术和操作者徒手测量法测量颈动...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超声和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QIMT)技术测量儿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可靠性。方法两名超声科医师分别应用操作者徒手测量法和QIMT技术测量32名儿童的双侧颈动脉IMT。结果 QIMT技术和操作者徒手测量法测量颈动脉IMT的均差(MD),在检查者间比较,左侧为-0.00和-0.09 mm,右侧为-0.01和-0.11 mm;组内相关系数(ICC)在检查者间比较,分别为左侧0.808和0.335;右侧0.875和0.415。Bland-Altman分析显示,QIMT技术有较好的一致性,优于操作者徒手测量法。结论在规范的测量条件下,QIMT技术的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准确测量颈动脉I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 重复性 均差 组内相关系数 Bland-Altman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高玲玲 姚渭清 +2 位作者 倪金洪 汪洁 郁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0-281,317,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侵犯冠状动脉并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5-12175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包括冠状动脉的位置、走行及内径大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参照KATO...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侵犯冠状动脉并致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5-12175例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包括冠状动脉的位置、走行及内径大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参照KATO冠状动脉造影的四级分法诊断冠状动脉瘤。结果:所有患儿的超声图像均清晰,以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五腔切面显示左、右冠状动脉主干为最佳。4例符合动脉瘤诊断,其中3例为2级,1例为3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郁怡 倪金洪 +3 位作者 高玲玲 吴力军 孙锟 陈树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59-196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价值。方法收集11例ALCAPA患儿资料,回顾性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和手术结果相对比。结果10例ALCAPA超声心动图表现:二维显示左冠状动脉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价值。方法收集11例ALCAPA患儿资料,回顾性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和手术结果相对比。结果10例ALCAPA超声心动图表现:二维显示左冠状动脉在主动脉根部缺如、右冠状动脉扩张、左心室乳头肌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冠状动脉与肺动脉连接的异常血流信号,8例患儿有丰富的侧支血管形成。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无创、实时显像、动态观察等优点,可早期诊断ALCA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肺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胰母细胞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附6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斐燕 邹韧 +1 位作者 顾胜利 沈志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09-101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胰母细胞瘤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儿童川崎病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郁怡 孙锟 +3 位作者 陈树宝 高玲玲 倪金洪 席丽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35-1237,1242,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川崎病(KD)左室收缩不同步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KD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40名。分析所有患者的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并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整体射血分数值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川崎病(KD)左室收缩不同步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KD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40名。分析所有患者的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并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整体射血分数值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患者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图,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KD患者二维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与三维测量值呈中等程度相关。KD患者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呈方向不同的波形,其排列紊乱、不规则,到达最小容积的时间较离散。结论 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可作为评价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收缩不同步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川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的超声分析:附4例报告
6
作者 徐斐燕 邹韧 +1 位作者 顾胜利 沈志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93-894,共2页
关键词 囊实性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超声分析 小儿 回顾性分析 诊断水平 病理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血管环1例报告
7
作者 倪金洪 吴力军 郁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4-874,889,共2页
血管环(vascular rings)是先天性主动脉弓血管畸形,血管异常包绕气管,造成压迫.产生喘呜、呼吸困难等症状。1945年Gross成功的应用手术治疗双主动脉弓,首次应用血管环的名称,该病约占整个先天性心脏病的0.8%-1.3%。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诊断 血管环 先天性心脏病 双主动脉弓 血管畸形 血管异常 呼吸困难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超声诊断
8
作者 邹韧 徐斐燕 +1 位作者 董南海 张建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3-604,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横纹肌肉瘤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儿童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顾胜利 朱云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儿童浅表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对38例小儿浅表软组织肿块进行穿刺活检,取得组织条送病理检查。结果穿刺获取病变组织成功率为100%,无1例并发症。38例患儿通过高频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儿童浅表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对38例小儿浅表软组织肿块进行穿刺活检,取得组织条送病理检查。结果穿刺获取病变组织成功率为100%,无1例并发症。38例患儿通过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均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对儿童浅表肿块进行穿刺活检是安全、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儿童 肿块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先天性左侧膈疝新生儿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丽娇 孙锟 +2 位作者 武育蓉 席丽丽 吴力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侧先天性膈疝(CDH)新生儿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2018年1月出生的左侧CDH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一般情况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并按其生后30天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死亡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6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侧先天性膈疝(CDH)新生儿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2018年1月出生的左侧CDH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一般情况及超声心动图资料,并按其生后30天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死亡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65例左侧CDH新生儿,存活组48例、死亡组17例。两组患儿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动脉导管持续右向左分流的比例、三尖瓣跨瓣压差、右肺动脉(RPA)及左室收缩末期(LVDd)内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三尖瓣跨瓣压差及LVDd为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侧CDH新生儿的临床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左侧先天性膈疝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郁怡 孙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1-374,378,共5页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侵犯全身中、小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严重者可致心肌梗死和猝死,其诊断缺乏特异的检测手段。在心血管影像中,超声心动图、心肌声学造影、心肌灌注扫描、心脏负荷试验、磁共振成像、CT、冠状动脉...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侵犯全身中、小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严重者可致心肌梗死和猝死,其诊断缺乏特异的检测手段。在心血管影像中,超声心动图、心肌声学造影、心肌灌注扫描、心脏负荷试验、磁共振成像、CT、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该文就目前KD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彪 郁怡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8-461,共4页
冠状动脉病变是川崎病的主要并发症。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在川崎病的诊断及随访中极其重要。本文重点讨论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心动图及CT血管造影诊断标准、优缺点及临床应用范围。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图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估测单心室患者腔肺分流术前后心功能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力军 孙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4-336,共3页
单心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一个心室接受经两组或共同房室瓣两侧大部分心房血液。VanPraagh等根据残余心腔的位置将其分为左室型单心室、右室型单心室、共同心室、不定型单心室四型。单心室主心腔同时接受腔静脉及... 单心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一个心室接受经两组或共同房室瓣两侧大部分心房血液。VanPraagh等根据残余心腔的位置将其分为左室型单心室、右室型单心室、共同心室、不定型单心室四型。单心室主心腔同时接受腔静脉及肺静脉大部分血流,造成容量负荷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