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根发 朱红莲 潘志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糖、血...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7.5%,对照组为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LDL升高、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颈动脉疾病 血糖 高脂血症 纤维蛋白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炎症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卫红 石晓欣 +2 位作者 张琼 沈忠梅 何慧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经B超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患者105例,将其分为两组。小剂量... 目的探讨临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经B超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患者105例,将其分为两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治疗组,5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和阿司匹林100mg/d;阿司匹林单独治疗组(对照组,50例)仅给予阿司匹林100mg/d。疗程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以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指标、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以及血清hs-CRP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改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程度,具有稳定斑块作用,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炎症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卫红 昌菁 +1 位作者 卢维晟 诸培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1期97-98,101,共3页
目的:探讨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于2009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3例,其中,男5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7±6.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于2009年3月~2010年7月收治的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3例,其中,男5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7±6.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36)。试验组患者给予匹维溴胺治疗,每日3次,每次50 mg,另给予谷维素治疗,每日3次,每次30 mg。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匹维溴胺治疗,每日3次,每次50 mg。两组研究均以30 d为1个疗程,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2.3%和27.8%,两组在显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和61.1%,两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维溴胺 谷维素 肠易激综合征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选择和药学监护 被引量:6
4
作者 卜书红 张健 +1 位作者 陈书艳 潘志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传染病 老年人 药学 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刘芳 杨琦 +1 位作者 王根发 潘志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3期16-16,共1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65~85岁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5%,年龄〉85岁者则达65%。血管性病变是认知障碍非常重要的原因。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65~85岁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5%,年龄〉85岁者则达65%。血管性病变是认知障碍非常重要的原因。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相关。本文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老年高血压患者 养血清脑颗粒 疗效观察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 血管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住院患者骨骼肌肌量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茅晓蒙 阮慧娟 +3 位作者 杨玲 陆烨君 孙玉婷 汤庆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住院患者骨骼肌肌量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老年科病房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152例。收集及测量患者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生...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住院患者骨骼肌肌量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老年科病房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152例。收集及测量患者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四肢骨骼肌肌量(ASM),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研究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为(45.2±21.4)nmol/L。严重缺乏组18例(11.8%),缺乏组80例(52.6%),不足组41例(27.0%),充足组13例(8.6%)。肌肉量减少90例(59.2%),肌肉量正常62例(40.8%)。4组ASMI分别为6.3(5.9,6.9)、6.1(6.1,7.4)、6.9(6.4,7.4)、7.6(7.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189;P=0.003);充足组与严重缺乏组、充足组与缺乏组AS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8)。血清25(OH)D水平(OR=0.976,95%CI 0.958~0.994;P=0.009)是ASM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ASM呈正相关(r=0.168,P=0.040)。进一步分析发现血清25(OH)D与双上肢骨骼肌肌量无相关性(r=-0.014,P=0.863),但与双下肢骨骼肌肌量呈正相关(r=0.191,P=0.020)。结论老年男性骨骼肌肌量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有关,双下肢骨骼肌肌量更易受维生素D水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维生素D 骨骼肌肌量 生物电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多元文化护理及“文化安全性”问题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多元文化护理 文化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仪临床应用与护理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75-75,共1页
糖尿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对糖尿病患者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血糖监测的意义非比寻常。随着一种新型皮下埋人式动态血糖监测仪的问世,实现了临床对患者血糖的动态监测和控制。我科自2005年10月应用至今,现将临床应用情况与... 糖尿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对糖尿病患者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血糖监测的意义非比寻常。随着一种新型皮下埋人式动态血糖监测仪的问世,实现了临床对患者血糖的动态监测和控制。我科自2005年10月应用至今,现将临床应用情况与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仪 临床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合并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与定植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9
作者 徐欣欣 杨玲 +3 位作者 康建强 董杨阳 宋珍 周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7-592,共6页
目的国内外对哮喘合并细菌感染和定植的动物模型研究鲜见报道,文中拟建立肺炎链球菌气道感染和定植的哮喘动物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3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注菌组,哮喘未注菌组,哮喘注菌组,每组10只;用卵清... 目的国内外对哮喘合并细菌感染和定植的动物模型研究鲜见报道,文中拟建立肺炎链球菌气道感染和定植的哮喘动物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3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注菌组,哮喘未注菌组,哮喘注菌组,每组10只;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BALB/c小鼠制作哮喘模型,气管内注入琼脂包被的肺炎链球菌,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分别在气道注菌之后的第7、21天处理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检测气管细菌、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胞计数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等。结果与正常注菌组和哮喘未注菌组相比,哮喘注菌组有明显的哮喘症状和感染症状;病理学结果显示气道黏膜水肿,管壁增厚,管腔黏液分泌,且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哮喘注菌组小鼠注菌后肺泡灌洗液中第7天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TNF-α,血清中的TNF-α表达[(313.67±6.43)×10^4/mL、(58.61±2.52)×104/mL、(340.60±6.50)pg/mL,(45.12±5.80)pg/mL]高于正常注菌组[(200.67±9.50)×104/mL、(20.67±2.08)×10^4/mL、(220.60±20.10)pg/mL,(35.10±4.23)pg/mL]和哮喘未注菌组[(120.67±2.08)×10^4/mL、(9.33±1.53)×104/mL、(130.40±5.00)pg/mL,(25.40±3.6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菌后第21天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TNF-α,血清中的TNF-α[(151.67±4.43)×104/mL、(28.11±1.23)×10^4/mL、(183.34±4.43)pg/mL,(35.56±1.26)pg/mL]高于正常注菌组[(100.67±9.50)×10^4/mL、(10.67±1.08)×104/mL、(50.67±9.50)pg/mL,(8.43±0.23)pg/mL]和哮喘未注菌组[(119.83±1.18)×10^4/mL、(9.13±1.13)×10^4/mL、(146.89±1.18)pg/mL,(28.10±2.0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卵清蛋白制备哮喘动物模型并从气道注入肺炎链球菌琼脂液可以建立哮喘合并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和定植的动物模型,并引起肺部慢性感染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炎链球菌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10
作者 施珍 王瑞良 陈书艳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8期1578-1580,共3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2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合并CAD组)2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DM... 目的探讨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2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合并CAD组)2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DM合并ACS组)25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sRAGE水平,并检测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DM合并ACS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DM组和DM合并CAD组,分别为(8.68±2.35)%vs(6.78±0.73)%,(7.22±1.12)%(均P<0.01),血清esRAGE DM合并CAD组和DM合并ACS组明显低于DM组,分别为(0.52±0.04)μg/L,(0.35±0.07)μg/L vs(0.71±0.08)μg/L(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HbA1c呈负相关(r=-0.344,P<0.01)。结论 esRAGE与T2DM密切相关,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可能有潜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状动脉疾病 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药透治疗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艳蓉 高艳虹 费里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1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中频药透治疗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符合痰湿阻肺型COPD缓解期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3个疗程的中频药透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COPD症状(CAT)评分及改良呼吸困... 目的:观察中频药透治疗痰湿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符合痰湿阻肺型COPD缓解期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3个疗程的中频药透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COPD症状(CAT)评分及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治疗前后1年间COPD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结果:50例患者治疗期间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低于治疗前1年内,因COPD住院次数低于治疗前1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治疗后CAT评分、mMRC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药透治疗对痰湿阻肺型COPD患者有一定疗效,可以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频药透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