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自身免疫性癫痫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智杰 徐丹凤 李玲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402,共8页
近几十年来,随着多种神经元抗体的发现以及对免疫介导各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提高,自身免疫性癫痫领域有了巨大进步。相当一部分病因不明的癫痫患者已被证实是由自身免疫引起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癫痫多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其... 近几十年来,随着多种神经元抗体的发现以及对免疫介导各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提高,自身免疫性癫痫领域有了巨大进步。相当一部分病因不明的癫痫患者已被证实是由自身免疫引起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癫痫多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其临床表现多样,以癫痫发作为首要症状,多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言语障碍以及神经精神症状。诊断通常基于临床特征、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和脑脊液分析,神经特异性抗体检测是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去除免疫诱因(如肿瘤)以及抗癫痫发作药物等对症治疗。早期启动免疫治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频率并改善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癫痫 神经元抗体 诊断 免疫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高通量测序分析策略诊断儿童期发病亨廷顿舞蹈病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徐诗怡 刘怡 +3 位作者 余永国 干静 肖冰 孙昱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451,共7页
目的报告1例儿童期发病亨廷顿病(COH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改变,探讨改良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方法检出CAG重复扩增变异的可能。方法经外显子组测序(ES)STR分析(ES-STR)发现1例COHD病例,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COHD的遗传学和... 目的报告1例儿童期发病亨廷顿病(COH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改变,探讨改良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方法检出CAG重复扩增变异的可能。方法经外显子组测序(ES)STR分析(ES-STR)发现1例COHD病例,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COHD的遗传学和表型特征。结合大规模临床ES数据,分析基于ES数据对HTT(CAG)n扩增的检测效果。结果先证者,男,1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言语发育迟缓、运动倒退、行走不稳。通过分析ES结果发现患儿Huntington(HTT)基因上(CAG)n重复拷贝数为83/17,家系验证结果发现患儿父亲HTT基因上(CAG)n重复拷贝数分别为44/18。文献检索共纳入15篇文献,共20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言语迟缓、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为主,平均发病年龄(4.23±2.33)岁,(CAG)n重复拷贝数范围为51~312次。ES在HTT(CAG)n位点覆盖较好,可以有效的将CAG重复数超过病理阈值的病例检测出来,但是随着CAG重复数目增加,检测出的CAG数目和实际出现偏差,还需依赖验证时得出准确的重复数。结论ES-STR对于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特别对于临床表型不典型的COHD患儿,在高通量测序方法中即可有效分析诊断,本文通过归纳COHD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助于临床诊断,避免误诊、漏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外显子组测序 短串联重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脑成像衍生表型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3
作者 张慧华 干静 +1 位作者 侯媌媌 卢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8-475,共8页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阐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脑成像衍生表型(imaging-derived phenotype,IDP)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OSA的相关遗传数据来自芬兰基...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阐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脑成像衍生表型(imaging-derived phenotype,IDP)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OSA的相关遗传数据来自芬兰基因生物银行R11(FinnGen Biobank)中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其中,病例组50200例,对照组401484例;从中筛选出2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OSA的工具变量。3935种IDP的GWAS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39691名欧洲血统个体的多模态神经影像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为主的多种MR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异质性、多效性和敏感性检验。结果·MR分析显示8种IDP与OSA的发生显著相关,例如右侧半球额中回尾部体积显著增加OSA风险,体积每增加1个标准差对应于OSA风险增高11%(IVW方法的OR=1.11,95%CI 1.06~1.17,P<0.001)。而OSA可能与1种IDP呈负相关(IVWβ=−0.10,95%CI−0.19~−0.01,P=0.025)。这种IDP属于静息态功能连接特征,是双侧额极与右侧额顶皮层的功能连接强度。异质性检验提示工具变量之间未发现显著异质性,多效性检验未检测到多效性,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结论·8种IDP可能与OSA的发生显著相关,而其中1种IDP与OSA的发生呈负相关,为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治疗OSA提供了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孟德尔随机化 神经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抑制促炎因子生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被引量:4
4
作者 汪锡金 颜志强 +2 位作者 谷胜利 叶民 刘振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炎症介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脂多糖处理中脑原代神经元/胶质细胞培养体系建立S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炎症机制模型,于脂多糖处理该培养体系前或后加入米诺环素,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酪氨酸...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炎症介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脂多糖处理中脑原代神经元/胶质细胞培养体系建立S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炎症机制模型,于脂多糖处理该培养体系前或后加入米诺环素,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液闪测定法测定多巴胺摄取力,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法)、白介素-1β(IL-1β)(ELISA法)、一氧化氮(NO)(Griess法)和超氧阴离子(细胞色素C还原法)等促炎因子的变化。结果米诺环素(2~10μmol/L)前处理对脂多糖(1~100 ng/mL)诱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米诺环素(10μmol/L)后处理对脂多糖(10 ng/mL)诱导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米诺环素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NO和超氧阴离子的生成。结论米诺环素在脂多糖处理的中脑神经元/胶质细胞培养体系中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生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米诺环素 多巴胺能神经元 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麻痹患者早期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敏杰 卢娜 +1 位作者 周玲 沈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分析贝尔麻痹(Bell′s麻痹)患者早期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指标,探讨其在贝尔麻痹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贝尔麻痹患者在起病1周内进行双侧面神经运动传导对比检测,比较患、健侧面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分析其与早... 目的分析贝尔麻痹(Bell′s麻痹)患者早期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指标,探讨其在贝尔麻痹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贝尔麻痹患者在起病1周内进行双侧面神经运动传导对比检测,比较患、健侧面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分析其与早期诊断的关系。结果 22例患者双侧面神经各支均引出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患侧面神经各支动作电位波幅较健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面神经各支动作电位潜伏期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颞支和颊支的运动传导波幅检测可作为面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颧支受累较颞支和颊支相对少,它是否能作为损伤程度及预后判定的指标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 动作电位 贝尔麻痹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九例神经传导检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娜 周敏杰 +1 位作者 沈瑛 周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15-3616,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AFP)患儿临床及神经传导检查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肌电图室行神经传导检查的HFMD合并AFP患儿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神经传导检查结果。结果 9例患儿均发...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AFP)患儿临床及神经传导检查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肌电图室行神经传导检查的HFMD合并AFP患儿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神经传导检查结果。结果 9例患儿均发热起病,热程5~7 d,伴指趾、手足心皮疹,7例口腔溃疡,6例精神差。起病3~7 d出现下肢弛缓性麻痹,均为单下肢瘫,表现为患肢活动减少,肌力下降至Ⅰ~Ⅲ级。患肢股神经和/或胫神经和/或腓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均有明显下降,1例运动传导速度轻度减慢,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HFMD合并AFP多发生在疾病早期,股神经最易累及;神经损害的表现以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最显著。对于HFMD患儿,要重视肢体功能的检查,周围神经传导检查可早期评估病变,以便及时治疗,减少瘫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四肢麻痹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X1B基因杂合缺失致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遗传及临床分析
7
作者 姜燕丽 邵新华 +4 位作者 邬振飞 闫露露 解敏 庄丹燕 李海波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8-634,共7页
目的 探讨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的遗传学特点,并进行遗传及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1例2022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姐姐、父母的外周血DNA,通过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筛选... 目的 探讨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的遗传学特点,并进行遗传及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1例2022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姐姐、父母的外周血DNA,通过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筛选出疑似致病基因变异,针对可疑变异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PCR)验证及致病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先证者及其姐姐均携带STX1B基因第8~9号外显子的缺失及部分第10号外显子的缺失(STX1B exon 8-9 del,exon 10 partial del),变异遗传自母亲。先证者为2岁6个月男童,因发热伴抽搐就诊,抽搐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未治疗,随访过程中再次发作1次,发作表现相似;患儿姐姐表现为癫痫,幼时也有热性惊厥史,先后服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5年,发作得到控制,无智力运动异常;患儿母亲表现为幼时热性惊厥和癫痫,曾口服抗癫痫药3年后未再发作。文献检索发现共有65例STX1B基因相关癫痫患者,涉及变异位点34个,以错义变异多见,癫痫发作类型有临床异质性,不同变异位点预后不同。结论 本研究发现此家系的基因变异为STX1B基因第8~9号外显子及部分第10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该变异既往未见报道。随访结果提示此次新发现的变异所致的癫痫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虽出现了热性惊厥的发作,但智力发育正常,无神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X1B基因 热性惊厥 癫痫 基因变异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2
8
作者 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 李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0-310,共11页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儿童传播率远低于成人,但在最近一波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大流行中传播率急剧上升。与新冠病毒原始株、阿尔法、贝塔和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新的Omicro...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儿童传播率远低于成人,但在最近一波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大流行中传播率急剧上升。与新冠病毒原始株、阿尔法、贝塔和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新的Omicron变异株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疾病,但严重的非肺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疾病 冠状病毒感染 神经系统并发症 传播率 阿尔法 变异株 德尔塔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RK2基因R1067Q和GBA基因R202Q双变异致早发型帕金森病一例
9
作者 刘晨 干静 +1 位作者 张煜 刘振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患者男性,42岁。主因左手抖动18个月,左下肢抖动伴运动迟缓6个月,于2023年7月8日入院。患者18个月前(2022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静止时出现、持物及动作时消失,无动作迟缓、反应变慢等其他伴随症状。于2022年11月至外... 患者男性,42岁。主因左手抖动18个月,左下肢抖动伴运动迟缓6个月,于2023年7月8日入院。患者18个月前(2022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静止时出现、持物及动作时消失,无动作迟缓、反应变慢等其他伴随症状。于2022年11月至外院就诊,头部MRI检查无明显异常,结合临床症状,考虑帕金森病(PD),服用普拉克索0.375 mg/d并逐渐增量至0.375 mg/次、2次/d长期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6个月前(2023年1月)出现左下肢不自主抖动,并逐渐出现动作迟缓,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体位变化或行走时偶有头晕,不伴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等,持续数分钟后头晕可自行好转,无嗅觉丧失、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尚可,无多梦、呓语、乱喊乱叫、手舞足蹈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富含亮氨酸重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 葡糖苷酰鞘氨醇酶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陶萍 邵雪荣 +2 位作者 张煜 黄东雅 韩甲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运动干预是预防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运动干预方式较多,干预强度和干预频率不一致,不同干预方式的疗效也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全面复习文献和系统分析,比较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干预的效果,发现太极对减少... 运动干预是预防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运动干预方式较多,干预强度和干预频率不一致,不同干预方式的疗效也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全面复习文献和系统分析,比较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干预的效果,发现太极对减少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最有效,其次是平衡训练,渐进抗阻力量训练的疗效则相对较弱。认知步态双任务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干预手段具有一定优势,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跌倒 运动干预 太极 平衡训练 双任务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杨宁 刘卫国 +4 位作者 宁厚旭 刘振国 许利刚 张建斌 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写作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27-1035,共9页
抑郁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抑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规范疾病诊断体系并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组织全国7个省、直辖市中医和西医领域相关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共同制定《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抑郁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抑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规范疾病诊断体系并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组织全国7个省、直辖市中医和西医领域相关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共同制定《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以下简称共识)。共识中西医并重,参考帕金森病、抑郁症等相关诊断标准制定帕金森病抑郁西医诊断、评估量表和西医治疗的专家共识;同时参考中医颤证、郁证等相关中医诊断标准制定帕金森病抑郁中医辨证诊断体系和辨证论治的专家共识,并针对疾病早期和进展期采取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确切的临床优势且安全性较高,可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专家共识(非MeSH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顾剑萍 刘振国 +3 位作者 干静 周明珠 陆丽霞 吴佳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27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收集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受教育时间、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一般资料。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第3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分级评价运动性症状严重...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27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收集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受教育时间、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一般资料。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第3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分级评价运动性症状严重程度;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第2部分(UPDRS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问卷(ADL)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轻度认知障碍;Fuld物体记忆评价(FOM)、快速词汇测验(RVR)、积木测验(BD)和数字广度测验(DS)评价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语言能力、视空间结构能力及注意力和瞬时记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抑郁和焦虑症状。结果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轻度认知障碍,与受教育时间(r=0.510,p=0.000)和ADL评分(r=0.452,P=0.000)呈正相关,与年龄(r=-0.466,P=0.000)、发病年龄(r=-0.418,P=0.000)、UPDRSHI评分(r=-0.330,P=0.000)、Hoehn-Yahr分级(r=-0.431,P=0.000)、HAMD评分(r=-0.229,P=0.000)和HAMA评分(r=-0.222,P=0.000)呈负相关,而与病程无相关性(r=0.012,P=0.893);其中以受教育时间和Hoehn—Yahr分级对认知功能影响最为显著(R^2=0.260,0.388)。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即存在轻度认知障碍,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是筛选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便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5
13
作者 陈伟 施德 刘振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确诊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青年患者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观察治疗的有效率;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 目的:评价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确诊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青年患者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观察治疗的有效率;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左乙拉西坦剂量维持期(12周)和开放性治疗期(12周)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12周末,左乙拉西坦组治疗有效率(75.0%)高于吡拉西坦组(35.7%;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3),认知功能明显改善(与基线比较:t=3.905,P=0.001)。治疗24周末,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左乙拉西坦组:t=4.940,P=0.021;吡拉西坦组:t=2.575,P=0.023)。结论:左乙拉西坦作为抗癫痫药的添加治疗药物,能够显著减少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同时可以部分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部分性 左乙拉西坦 药物疗法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新文 董力群 王文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注射用尤瑞克林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醒脑静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注射用尤瑞克林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醒脑静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塞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管理实践中康复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锡金 管强 +3 位作者 吴兴军 王大祝 罗懿 刘振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69-1371,共3页
目的探索慢性病管理实践中融入康复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症状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在慢性病管理实践中纳入早期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康复训练添加组(n=20),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Ⅲ对慢性病管理实施... 目的探索慢性病管理实践中融入康复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症状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在慢性病管理实践中纳入早期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康复训练添加组(n=20),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Ⅲ对慢性病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3个月患者的临床运动症状进行评分,计算慢性病管理实施前3个月和实施后3个月的经济费用。结果与实施慢性病管理前比较,实施后两组PD患者的临床运动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且生活费、误工费和总费用也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康复训练添加组临床运动症状改善更加显著(P<0.05),且生活费、误工费和总费用降低也更加显著(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临床运动症状并减轻其经济负担,应融入早期PD患者的慢性病管理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慢性病管理 康复训练 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对青年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施德 陈伟 刘振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抗癫药物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0例诊断明确的部分性发作青年患者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计算左乙拉西坦治疗第12周末时治疗有效率;依据癫生... 目的评价新型抗癫药物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0例诊断明确的部分性发作青年患者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计算左乙拉西坦治疗第12周末时治疗有效率;依据癫生活质量量表-31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在左乙拉西坦剂量维持期(12周)和开放性治疗期(12周)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第12周末时,左乙拉西坦组治疗有效率(43.75%,7/16)高于吡拉西坦组(35.72%,5/14;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1),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基线比较:t=3.905,P=0.001)。治疗第24周末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左乙拉西坦组:t=4.940,P=0.021;吡拉西坦组:t=2.575,P=0.023)。结论左乙拉西坦作为抗癫药的添加治疗药物,能够显著减少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患者的发作频率,快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拉西坦 癫痫 部分性 药物疗法 生活质量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病患者跌倒预防认知与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孙倩 戈晓华 +1 位作者 陈文辉 丁辉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8期930-932,共3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病患者预防跌倒的认知和行为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预防跌倒提供建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预防跌倒的认知与行为调查问卷,对200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慢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慢病患者预防跌倒认知的... 目的:调查老年慢病患者预防跌倒的认知和行为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预防跌倒提供建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预防跌倒的认知与行为调查问卷,对200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慢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慢病患者预防跌倒认知的得分为(50.38±10.67)分;预防跌倒行为的得分为(42.99±7.06)分;老年慢病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居住空间等。结论 :老年慢病患者对于预防跌倒的认知得分不高,预防跌倒的行为得分较高,要重视对老年人跌倒危险性的评估,加强预防跌倒的相关教育,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 跌倒 认知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芪平颤颗粒通过β-arrestin1预防PD运动并发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娜 宋璐 +2 位作者 杨新新 魏江磊 刘振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595-1598,I0004,共5页
目的:观察使用天芪平颤颗粒后,大鼠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的行为学及纹状体β-arrestin1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脑立体定向仪定向至大鼠前脑内侧束,注射6-OHDA建立帕金森病模型(n=25),并随机分为五组。PD对照组(n=5,腹腔注射0.2%维生... 目的:观察使用天芪平颤颗粒后,大鼠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的行为学及纹状体β-arrestin1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脑立体定向仪定向至大鼠前脑内侧束,注射6-OHDA建立帕金森病模型(n=25),并随机分为五组。PD对照组(n=5,腹腔注射0.2%维生素C液29 d),西药组(连续腹腔注射50 mg.kg-1左旋多巴甲酯和25 mg.kg-1苄丝肼29 d),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在给予左旋多巴甲酯/苄丝肼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中药(天芪平颤颗粒)29 d)。观察不同剂量天芪平颤颗粒对PD模型大鼠运动并发症的行为学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处理组大鼠纹状体区β-arrestin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D大鼠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出现类似于人类LID行为表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长期左旋多巴的使用使β-arrestin1表达进行性减少,天芪平颤颗粒能抑制β-arrestin1阳性细胞指数的减少,其中中剂量组β-arrestin1阳性细胞指数为(3.67±0.56)×104比PD大鼠增多(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长期使用左旋多巴的大鼠(65.44±6.68)%比较,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β-arrestin1表达量分别为(73.62±3.82)%和(72.56±6.6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芪平颤颗粒通过增加β-arrestin1蛋白表达量,减少了左旋多巴长期用药引起的PD异动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异动症 天芪平颤颗粒 β-arrest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楼之茵 程洁 +5 位作者 李琳 陈伟 王晓蓉 浦政 刘振国 肖保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822,共9页
【目的】观察大麻素1型受体(CB1R)在C57B/L6小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取C57B/L6胎鼠的海马培养神经元及新生C57B/L6新生小鼠的... 【目的】观察大麻素1型受体(CB1R)在C57B/L6小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取C57B/L6胎鼠的海马培养神经元及新生C57B/L6新生小鼠的皮层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观察CB1R蛋白的表达;观察正常对照、完全弗氏佐剂、EAE和特异性CB1R抑制剂(SR141716A,SR1)干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质量变化;用real time PCR检测CB1R m RNA表达;Western blot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B1R蛋白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4、IL-10、IL-17、IL-6、TNF-α、IFN-γ浓度的变化。【结果】1C57B/L6小鼠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表达CB1R,星形胶质细胞不表达CB1R。2EAE小鼠神经元CB1R的表达显著低于CFA小鼠(P<0.01),小胶质细胞CB1R的表达显著高于CFA小鼠(P<0.01)。EAE小鼠脾脏中CB1R的表达与相同时点CFA小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3SR1干预促进EAE早发,上调EAE小鼠CNS和脾脏抗原特异性T细胞IL-17,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1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表达CB1R。2EAE小鼠脾脏中CB1R显著升高没有疾病特异性,可能与非特异性免疫激活有关。3中枢神经细胞上的CB1R可能兼有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参与EAE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1型受体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振国 王文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早在1872年George Huntington即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并阐述了它的遗传形式。...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早在1872年George Huntington即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并阐述了它的遗传形式。该病以慢性进行性舞蹈样异常运动、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征。1983年亨廷顿病的致病基因首次通过连锁分析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近十年来随着分子克隆定位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临床特点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治疗 亨廷顿舞蹈病 神经变性疾病 GEORGE 亨廷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