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用于兔椎动脉型颈椎病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清华 潘曙明 +4 位作者 盛颖 姜坚 沈健 张桂芹 徐鹏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HBOT)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2—C6左侧横突软组织注射组织硬化剂法构建家兔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BOT组。HBOT组从造模第6...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HBOT)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2—C6左侧横突软组织注射组织硬化剂法构建家兔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BOT组。HBOT组从造模第6周开始采用2.2ATA,100%O2,每日1次,连续2周HBOT治疗。测定各组动物50Hz高刺激率、10Hz低刺激率左侧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结果:在50Hz高刺激率短声刺激下,模型组ABR的Ⅲ、Ⅳ波峰潜伏期(PL)分别延长至(3.21±0.19)ms、(4.12±0.24)ms,Ⅰ-Ⅳ波峰间期(IPL)至(2.61±0.26)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Ⅲ波IPL延长至(1.69±0.22)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HBOT使Ⅲ、Ⅳ波PL分别缩短为(2.99±0.21)ms、(3.90±0.20)ms,Ⅰ-Ⅲ波IPL为(1.49±0.19)m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10Hz低刺激率AB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HBOT可改善颈源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脑干神经元突触效能和外周听觉通路传导,恢复听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高压氧疗法 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甲状腺癌的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及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季兰 邢晋放 +2 位作者 金宇飚 杜联芳 陈嘉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分析经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癌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及超声影像学表现,提高甲状腺结节穿刺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8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回顾穿刺细胞学诊断情况,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 目的分析经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癌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征及超声影像学表现,提高甲状腺结节穿刺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8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甲状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回顾穿刺细胞学诊断情况,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合结节超声图像表现特点加以分析。结果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的28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26例,髓样癌2例;所有乳头状癌结节样本中,细胞核均可见特征性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细胞学检查结果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癌结节≥2cm者13例,<2cm癌结节者15例;单发结节15例,多发结节13例;23例(82.14%)结节边缘向四周浸润破坏性生长,并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22例(78.57%)结节中可见钙化灶,其中16例(72.73%)表现为沙砾样钙化。超声图像分析显示,多数结节内可见沙砾样钙化灶,结节边缘欠规则呈粗糙毛刺状。结论超声定位有助于提高触诊难及小结节的穿刺成功率;综合分析超声图像中甲状腺结节边缘及钙化的特征性表现,可有效提高穿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结节 超声定位 细针穿刺 微小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实施现状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红萍 庄怡青 陈孝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1期1230-1232,共3页
延续性护理旨在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延续到患者出院后,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内涵及意义、应用现状、实施形式、测量工具及实施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宣 王海嵘 +3 位作者 刘佳福 陈向军 卢孔渺 潘曙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尿酸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根据对细胞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尿酸组、OGD/R组及OGD/R+尿酸组。以改良的噻唑蓝法(MTT)测定细胞活性,采用A... 目的探讨尿酸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根据对细胞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尿酸组、OGD/R组及OGD/R+尿酸组。以改良的噻唑蓝法(MTT)测定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双氢罗丹明(DHR)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PC1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OGD/R的同时给予50~400μmol/L尿酸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400μmol/L尿酸可以显著减少OGD/R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内ROS产生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与OGD/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可以通过抑制ROS的产生稳定线粒体功能,从而发挥其对抗OGD/R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PC12细胞 氧糖剥夺 再灌注 细胞凋亡 活性氧簇生成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儿童乘员致伤原因研究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宏雁 潘曙明 曹清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基于平均加速度理论,采用PC-Crash与MADYMO软件建立了典型儿童乘员交通事故的模型,通过耦合计算获得儿童假人的动态响应和伤害程度,结合尸检报告定性分析了儿童乘员的致伤机理.
关键词 儿童乘员 事故重现 乘员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葡萄球菌A蛋白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增斌 潘曙明 +3 位作者 陈峰 刘瑛 贺坚慧 怀文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快速检测金葡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株鉴定明确的菌株(金葡菌和非金葡菌各100株)采用SPA法检测,统计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118份ICU患者的痰标本,采用双盲法分别对其进行传统痰培养鉴定和SPA镜... 目的评价应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快速检测金葡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株鉴定明确的菌株(金葡菌和非金葡菌各100株)采用SPA法检测,统计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118份ICU患者的痰标本,采用双盲法分别对其进行传统痰培养鉴定和SPA镜下快速检测,计算该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并对痰培养和SPA方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SP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双盲法痰标本SPA检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97.7%,SPA检测和痰培养的结果呈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 SPA检测法可早期诊断金葡菌感染,是一项快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诊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A蛋白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素抑制胰腺癌sw1990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季兰 金宇飚 董利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裸鼠移植瘤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培养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基础上建立荷瘤鼠胰腺癌模型并进行移植瘤抑制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用药组,观测荷瘤鼠移植瘤大小改变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PCNA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裸鼠移植瘤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培养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基础上建立荷瘤鼠胰腺癌模型并进行移植瘤抑制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用药组,观测荷瘤鼠移植瘤大小改变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斑蝥素对荷瘤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用药组移植瘤重量为(0.6421±0.2193)g,对照组为(0.9541±0.2122)g,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组PCNA蛋白染色的细胞明显减少,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斑蝥素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斑蝥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PC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斑蝥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唐丽君 葛勤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比较老年CAP患者(年龄>60岁)与非老年CAP患者(年龄≤60岁)的各自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0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50例成人CAP患... 目的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比较老年CAP患者(年龄>60岁)与非老年CAP患者(年龄≤60岁)的各自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0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50例成人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CAP患者与非老年CAP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老年CAP患者与非老年CAP患者比较,基础疾病多、双侧肺炎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P<0.05);呼吸衰竭、肝肾功能异常、重症肺炎、死亡的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AP患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结论掌握老年CAP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利于正确诊断、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和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