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TD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璇 杜青 +5 位作者 杨晓颜 陈楠 梁菊萍 李欣 宋琰萍 牛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8-700,共3页
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临床医学生缺乏现代康复概念。而康复医学新技术、新内容及新理念更新极快,康复医学所涵盖的内容多而杂,涉及的医学知识面及疾病范围广,甚至还涉及物理及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医学院教师要讲清楚、... 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临床医学生缺乏现代康复概念。而康复医学新技术、新内容及新理念更新极快,康复医学所涵盖的内容多而杂,涉及的医学知识面及疾病范围广,甚至还涉及物理及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医学院教师要讲清楚、临床医学生要学明白都比较困难。许多康复评定方法、康复设备、操作技能及治疗手法仅靠口头讲解很难使临床医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康复医学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OTD 临床医学生 医学新技术 康复评定 治疗手法 教学效果评价 操作技能 现代康复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卫生经济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青 励建安 +10 位作者 周璇 王欢 赵黎 陈珽 陈楠 张树新 陆体江 潘晨辉 邓巍巍 梁菊萍 陈佩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5-618,共4页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康复治疗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康复治疗组12例,采取运动疗法、关节松动、支具治疗;手术治疗组12例,采取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应用中文版...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康复治疗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康复治疗组12例,采取运动疗法、关节松动、支具治疗;手术治疗组12例,采取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应用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患者问卷(SRS-22)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费用调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康复治疗组患者SRS-22问卷自我形象、心理健康维度得分高于治疗前,康复治疗组患者自我形象、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维度得分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自我形象维度得分每增加1分所需要的总直接医疗费用为人民币14561.07元,手术治疗组每增加1分所需要的总直接医疗费用为人民币74776.44元。结论:康复治疗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康复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患儿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晓颜 杜青 +4 位作者 周璇 于虹 毛琳 靳梦蝶 宋琰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2-426,439,共6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患儿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3月的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22髋),对照组17例(22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患儿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3月的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22髋),对照组17例(22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连续12周。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测试测定屈髋肌、伸髋肌、髋外展肌、伸膝肌肌力,Berg平衡量表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10m步行测试测定步行能力,表面肌电图仪评估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的变化。结果:2组患儿肌力(屈髋肌、伸髋肌、髋外展肌、伸膝肌)、RMS值(股直肌、臀大肌、臀中肌)、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儿肌力、RMS值、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10m步行能力测试步行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治疗后伸髋肌、髋外展肌肌力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屈髋肌、伸膝肌肌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直肌、臀中肌平均RMS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臀大肌平均RM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有助于改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患儿平衡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肌电生物反馈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璇 杜青 +7 位作者 陈佩杰 赵黎 梅钊 吴磊 潘华勇 杨晓颜 李孝洁 李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0-842,共3页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岁以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50例和正常健康儿童20例,应用Pirani评分方法评估足畸形,PDMS-2测定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用粗...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岁以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50例和正常健康儿童20例,应用Pirani评分方法评估足畸形,PDMS-2测定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Pirani评分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TMQ低于正常健康儿童,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FMQ低于正常健康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24个月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TMQ低于1—11个月的患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12—24个月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低于FMQ,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GMQ、FMQ、TMQ在不同类型、不同性别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FMQ在不同年龄组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GMQ、FMQ、TMQ和Pirani评分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能区分小年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运动功能正常与否,但不能有效地反映小年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运动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 评估 马蹄内翻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coligauge测量脊柱侧凸时躯干倾斜角度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楠 杜青 +5 位作者 陈佩杰 励建安 周璇 赵黎 梁菊萍 宋琰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评价Scoligauge作为脊柱侧凸筛查工具的可靠性。方法:6名具有多年脊柱侧凸筛查经验的医师和治疗师分别利用安装Scoligauge软件的i Phone手机和传统的脊柱测量仪脊柱侧凸测量仪(scoliometer)对27例确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青少年患者... 目的:评价Scoligauge作为脊柱侧凸筛查工具的可靠性。方法:6名具有多年脊柱侧凸筛查经验的医师和治疗师分别利用安装Scoligauge软件的i Phone手机和传统的脊柱测量仪脊柱侧凸测量仪(scoliometer)对27例确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青少年患者,男10例,女17例,平均年龄12.8岁,进行躯干倾斜角度的测量,每例患者接受每周1次,共4次测量。通过分析两种测量手段的观测值差异和95%置信区间,以及组内相关系数来评估Scoligauge的测量信度。结果:Scoligauge与脊柱侧凸测量仪测量得到的躯干倾斜角配对绝对差为2.5°±1.4°,差异的95%置信区间为±2.9°。Scoligauge的组内相关系数值为0.915,脊柱侧凸测量仪的组内相关系数值为0.932。结论:Scoligauge与脊柱侧凸测量仪在脊柱侧凸测量上可视为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Scoligauge 脊柱侧凸测量仪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声母正确率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风云 周璇 +2 位作者 陈楠 宋琰萍 杜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分析4—5岁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声母构音的特征。方法:招募4—5岁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15例,应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通过声母构音清晰度、单个声母的正确率以及不同发音部位和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发音得分,检测儿童... 目的:分析4—5岁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声母构音的特征。方法:招募4—5岁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15例,应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通过声母构音清晰度、单个声母的正确率以及不同发音部位和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发音得分,检测儿童的声母构音情况。结果: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21个声母的正确率最低的为/g/、/k/,其次为/zh/、/ch/、/sh/、/r/,再次为/z/、/c/、/s/、/l/。不同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舌尖后音→舌尖前音→舌根音→舌尖中音→舌面音→唇齿音→双唇音。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发音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边音→送气塞擦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塞音→擦音→不送气塞音→鼻音。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g/和/k/的正确率最低,舌尖后音的得分最低,边音的得分最低。这与儿童口部运动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在考虑认知和依从性等情况的基础上,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声母 正确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舌根音发音状况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赵风云 周璇 +4 位作者 陈楠 王姗姗 沈洁 邓倩 杜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舌根音的错误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普遍存在,探究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舌根音发音状况,为临床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按照年龄将4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并... 目的:舌根音的错误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普遍存在,探究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舌根音发音状况,为临床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按照年龄将4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并对45例儿童进行舌根音的发音评估。采用χ2检验对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儿童的三个舌根音的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与学龄期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三个舌根音的发音正确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4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性别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5例儿童中,/h/的发音正确率最高为88.89%,/g/和/k/的发音正确率分别为35.55%和31.11%。结论:舌根音/g/和/k/比/h/更易存在构音错误。学龄期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舌根音发音错误的状况与学龄前儿童相似。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舌根音错误问题应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舌根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