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ARHGEF16基因突变筛查及突变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静 金理辉 +2 位作者 张琪 孙锟 于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发病机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筛查出致病基因ARHGEF16,并对其进行功能验证。方法·收集78例TAPVC患儿及10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血液、临床资... 目的·探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发病机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筛查出致病基因ARHGEF16,并对其进行功能验证。方法·收集78例TAPVC患儿及10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血液、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抽提全血DNA进行ARHGEF16突变筛查。构建ARHGEF16野生型及突变型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软件Cytoscape进行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在TAPVC患儿中发现ARHGEF16基因2个未报道的突变位点c.C236>T(A79V)和c.G619>C(G207R),在对照组中未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型ARHGEF16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上调。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显示,ARHGEF16与RAC1可以直接相关联;通过RT-qPCR检测,发现在过表达ARHGEF16时,RAC1表达上调。结论·ARHGEF16的错义突变影响了ARHGEF1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ARHGEF16可上调RAC1的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对RAC1的调控参与TAPVC的形成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ARHGEF16 错义突变 RAC1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