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外科营养支持及临床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蔡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2,共2页
临床营养支持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提高患者对治疗(手术或化疗)的耐受能力,而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结局.临床营养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支持治疗需要专科医... 临床营养支持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提高患者对治疗(手术或化疗)的耐受能力,而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结局.临床营养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支持治疗需要专科医师、营养专家、护士、药剂师等多学科的合作.中国规范化的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运作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上海新华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运作较为规范的NST,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随着对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认识的深入和进步,逐渐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应用和管理,甚至病人的特殊饮食管理也纳入NST的工作范围.近年来儿科临床营养蓬勃发展,相关儿科肠外与肠内营养治疗规范及指南也逐渐建立,儿科NST也在上海、北京、浙江、南京、广州、苏州、安徽等儿童专科医院建立.但应用的规范性和普及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合理应用中的问题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支持 外科营养支持 肠外与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 上海新华医院 小儿 营养支持小组 西方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发展历程 被引量:7
2
作者 冯一 蔡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5,共3页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又称特医食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转变。本文梳理了中国特医食品的发展脉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产品种类、研发能力以及法规标准管理等方面的进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特...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又称特医食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转变。本文梳理了中国特医食品的发展脉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产品种类、研发能力以及法规标准管理等方面的进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特医食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医食品将在临床营养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临床营养 法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外科医师应加强医学继续教育
3
作者 施诚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57-258,共2页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外科发展迅速,新生儿外科医师队伍不断扩大。当一名小儿外科医师选择未来从事新生儿外科专业以后,如何使自己立足专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新生儿外科医师,医学继续教育与培训便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新...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外科发展迅速,新生儿外科医师队伍不断扩大。当一名小儿外科医师选择未来从事新生儿外科专业以后,如何使自己立足专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新生儿外科医师,医学继续教育与培训便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新生儿外科医师从选择从事新生儿外科专业开始,就要积极投入医学继续教育之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更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水准的新生儿外科专业好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继续教育 新生儿外科 外科医师 专业知识结构 医师队伍 职业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张颖 王晓颖 +3 位作者 张晨冉 王瑞芬 乔萌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ur,RG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RGNT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其中1例行RNA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RGNT患者年...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ur,RG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RGNT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其中1例行RNA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RGNT患者年龄8~22岁,平均15.5岁,肿瘤最大径1.2~5.7 cm。镜下见肿瘤表现为双相结构,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细胞形成的菊形团区域和由胶质成分构成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区域。免疫表型:Syn在菊形团区域呈阳性,GFAP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区域呈阳性。1例患者行RNA测序,结果示FGFR1基因p.K656E突变和PIK3CA基因p.E545A突变。结论RGNT相对少见,组织学和免疫表型具有特征性,其准确诊断对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神经元肿瘤 菊形团形成 FGFR1 PIK3C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余阳艳 孙明伟 +4 位作者 蔡斌 刘婕 张薇 江华 曾俊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加速康复外科(FTS)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临床预后和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数据库(VIP),鉴定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标准:①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加速康复外科(FTS)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临床预后和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数据库(VIP),鉴定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标准:①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立平行对照,正确描述随机化方法;②因胃肠道恶性肿瘤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③是否接受围术期FTS干预,是两组唯一差异;④报告至少一项临床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和费用。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按Cochrane评价员手册及改良Jadad评分表进行评估。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113篇相关文献中,共5个随机对照研究符合全部纳入标准。术后并发症共有4个研究报道296例病人中发生的51起术后并发症,合并相对风险度(RR)=1.05,95%CI为0.64,1.72(P=0.85),两组并发症风险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时间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合并均数(MD)=-3.04,95%CI为-4.06,-2.03(P<0.01)。肠功能恢复时间共有5个研究报道356例病人肛门恢复排气时间。FTS组与对照组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约1 d。共有3个研究报道236例病人的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FTS组病人总住院费用约减少2 850元。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接受围术期FTS干预,可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治疗费用。但对降低病人术后的并发症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道恶性肿瘤 择期手术 结局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麦克尔憩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施佳 邬文杰 吴晔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比较经脐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麦克尔憩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比较我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41例麦克尔憩室患儿,按照手术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经脐腹腔镜组18例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23例,比较2... 目的比较经脐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麦克尔憩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比较我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41例麦克尔憩室患儿,按照手术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经脐腹腔镜组18例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2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4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脐腹腔镜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1.9±0.2)万元vs.(2.2±0.2)万元,t=-4.766,P=0.000],2组手术时间[(90.3±13.0)min vs.(85.7±10.5)min,t=1.254,P=0.217]、术中出血量[(2.8±1.2)ml vs.(2.9±1.3)ml,t=-0.253,P=0.802]、术后住院时间[(4.9±0.6)d vs.(5.1±0.7)d,t=-0.965,P=0.340]均无显著差异。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经脐腹腔镜术后仅留有脐部瘢痕,较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更为美观。结论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麦克尔憩室较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住院费用低,切口少,更为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尔憩室 腹腔镜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颅内侵袭性纤维瘤病围术期护理
7
作者 陈年年 郭立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138-140,共3页
目的:报道2例婴幼儿颅内纤维瘤病,对颅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病人接受单纯手术全切,术前常规CT和DSA检查充分评估和术后护理。结果:患儿均度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分别随访复查MRI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做好... 目的:报道2例婴幼儿颅内纤维瘤病,对颅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病人接受单纯手术全切,术前常规CT和DSA检查充分评估和术后护理。结果:患儿均度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分别随访复查MRI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助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纤维瘤病 围手术期护理 吸痰管 术后护理 MRI 患儿意识 引流管 对光反射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背景下先天性巨结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阳 蔡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9-323,共5页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是常见小儿消化道畸形,源自胚胎期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发育障碍引起的远端肠段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缺失,全球发病率约1/5 000,以亚洲人群发病率最高(2 8/10 000)...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是常见小儿消化道畸形,源自胚胎期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发育障碍引起的远端肠段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缺失,全球发病率约1/5 000,以亚洲人群发病率最高(2 8/10 000)[1]。HSCR属于一类致命性出生缺陷,其自然转归预后差,患儿表现为顽固性便秘,腹胀,生长发育迟缓,30%的患儿合并多种其他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6个月内死亡率达50%~70%[2]。HSCR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而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精准医学将有助于我们在HSCR这类多基因复杂遗传疾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中获得实质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医学背景 消化道畸形 生长发育迟缓 先天性心脏病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嵴细胞 肠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侧脑室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4例
9
作者 冯佳琪 王馨瑶 +3 位作者 包磊 管雯斌 周亚兵 王晓强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5-660,共6页
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 AT/RT)临床少见且预后不良,多位于幕下或皮层下方,发生于侧脑室较为罕见且预后极差,目前国内仅有6例侧脑室AT/RT相关报道。本文报道4例儿童侧脑室AT/RT患儿的诊疗经过,并... 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 AT/RT)临床少见且预后不良,多位于幕下或皮层下方,发生于侧脑室较为罕见且预后极差,目前国内仅有6例侧脑室AT/RT相关报道。本文报道4例儿童侧脑室AT/RT患儿的诊疗经过,并通过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 侧脑室 MRI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下球囊扩张在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伴食管狭窄中的应用疗效
10
作者 庄雨佳 俞炬明 +2 位作者 邬文杰 程永德 王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索透视引导下食管球囊扩张治疗在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伴食管狭窄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因食管狭窄行透视引导下食管球囊扩张治疗的EB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 目的探索透视引导下食管球囊扩张治疗在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伴食管狭窄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因食管狭窄行透视引导下食管球囊扩张治疗的EB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分析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论共计有17例EB患者因食管狭窄所致吞咽困难于我院行透视引导下食管球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多为单处狭窄(13/17,76.5%),且常见于食道颈段(12/17,70.6%)和胸段上段(8/17,47.1%)。2例患者在扩张后出现食管出血,无需特殊治疗,未观察到其他治疗后并发症。大部分患者(15/17,88.2%)仅行单次扩张后即可获得持久的改善,截止随访时大部分患者(15/17,88.2%)体重较治疗前增长,平均增长2.97 kg。结论EB是引起食管狭窄的一种罕见病因,其食管狭窄的特点以食管上段的单处狭窄多见。透视引导下食管球囊扩张是治疗这类食管狭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食管狭窄 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被引量:166
11
作者 蔡威 汤庆娅 +6 位作者 王莹 冯一 吴江 钱林溪 李菁 贝斐 陆丽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7-1182,共6页
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本指南依据的研究或文献证据分级和指南推荐分级系统,依据证据等级强度,将推荐意见分为A、B、C、D、E五个等级(表1)。
关键词 指南 临床应用 营养支持 新生儿 中国 分级系统 证据分级 证据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儿童肝脏肿瘤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吕凡 陈亚青 +3 位作者 王立峰 蒋马伟 袁晓军 吴晔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儿童肝脏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38例经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的肝脏肿瘤患儿资料。其中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24. 11±2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儿童肝脏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38例经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的肝脏肿瘤患儿资料。其中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24. 11±26. 09)个月,血AFP均高于正常范围。每例患儿均使用Bard 18G粗针穿刺6~9条组织。统计穿刺病理诊断阳性率,并记录分析出血、感染、穿刺针道肿瘤种植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穿刺组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肝母细胞瘤37例,诊断为肝脏恶性肿瘤1例。37例肝母细胞瘤中有28例作出亚型诊断,9例未能作出亚型诊断。37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中,25例化疗后行手术切除肿瘤,大体标本病理诊断与穿刺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穿刺后均未发生大出血、伤口感染、肿瘤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诊断儿童肝脏肿瘤安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空穿刺活检 肝脏肿瘤 准确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乙状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杰 邬文杰 +1 位作者 严文波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远端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术后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0月10例新生儿期在外院行远端结肠造瘘术的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二期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设为A组,10例合并直肠... 目的探讨远端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术后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0月10例新生儿期在外院行远端结肠造瘘术的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二期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设为A组,10例合并直肠尿道瘘,2例合并双侧输尿管膀胱返流,术中游离远端结肠,合并尿道瘘者于瘘管颈部缝扎后离断直肠尿道瘘管,远端结肠下托至肛门口有张力,将远端结肠切除行近端结肠拖出成形肛门。选择2008年6月~2014年6月20例中高位肛门闭锁行经典三期手术(造瘘-腹腔镜辅助下直肠拖出肛门成形术-关瘘)设为B组作为对照,比较2组术后肛肠测压指标,术后1年肛周肌群厚度和Kelly评分。结果 A组随访12~60个月,(35±6)个月;B组随访15~60个月,(46±4)个月。2组肛门直肠组织的形态无明显差异。A、B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25.85±3.68)、(26.93±4.54)mm Hg,无统计学差异(t=-0.651,P=0.520);A组最大收缩压(35.90±8.44)、B组(41.14±9.60)mm Hg,无统计学差异(t=-1.464,P=0.154);2组肛管持续收缩长度分别为(12.53±0.75)、(12.67±0.78)mm,无统计学差异(t=-0.469,P=0.643);2组直肠内超声观察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的厚度分别为(1.93±0.36)、(2.12±0.43)mm,无统计学差异(t=-1.200,P=0.240);2组肛门排便功能的Kelly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Z=-0.334,P=0.738)。结论远端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疗效与经典三期手术相仿,而且方便患儿护理、缩短疗程,可以作为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结肠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儿童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云腾 徐卯升 +3 位作者 耿红全 谢华 徐国锋 齐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89-1392,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在儿童输尿管结石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收住我院的输尿管结石患儿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3个月至11岁;输尿管下段结石6例,中段4例,上段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合并下段结石1例;结石...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在儿童输尿管结石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收住我院的输尿管结石患儿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3个月至11岁;输尿管下段结石6例,中段4例,上段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合并下段结石1例;结石直径0.6~2.0(1.1±0.47)cm。全麻或静脉麻醉下,截石位,使用WOLF Fr 7.5/6输尿管半硬镜,找到输尿管开口,插入斑马导丝,沿导丝用输尿管扩张管常规扩张输尿管下段至Fr 10~12,顺利进境后用钬激光(1.5 J,10Hz)或气压弹道粉碎结石至3 mm以下,留置Fr 4.7双J管及导尿管。术后4周拔除双J管。结果:13例患儿中有11例顺利碎石,平均碎石时间8 min,平均手术时间21 min,术中出血很少,无明显输尿管损伤穿孔、术后发热等情况,术后复查B超或摄片未见3 mm以上结石残留,单次碎石成功率84.6%。另有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和1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在肾盂内部分碎石,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排净。结论: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处理儿童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有望成为儿童输尿管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碎石术 钬激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造瘘后Ⅱ期与Ⅰ期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大朋 赵骁 +6 位作者 耿红全 徐卯升 金龙虎 徐国锋 林厚维 方晓亮 贺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期肾盂成形术(先期肾造瘘)与不分期肾盂成形术治疗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2... 目的·探讨分期肾盂成形术(先期肾造瘘)与不分期肾盂成形术治疗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25例行分期肾盂成形术(A组),39例行不分期肾盂成形术(B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及术后肾积水恢复情况等。结果·共有64例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纳入研究。A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81±20)min与(53±18)min、(11.6±2.6)d与(6.2±1.5)d、36.0%与17.9%。术后6个月,2组患儿肾积水程度和肾脏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肾盂成形术对于小于3月龄重度积水患儿肾脏的最终形态、功能恢复没有明显优势;不分期肾盂成形术安全、有效,应作为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肾盂成形术 肾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回肠贮袋成形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莉 施诚仁 +2 位作者 王捍平 杜勇 潘伟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6-327,共2页
全结肠切除和回肠J型贮袋成形手术(ileal J pouch-anal anastomosis)是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遗传性肠息肉患儿外科处理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早在80年代初Utsonomiya等就介绍了用J-Pouch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虽然有术后并发症,但患... 全结肠切除和回肠J型贮袋成形手术(ileal J pouch-anal anastomosis)是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遗传性肠息肉患儿外科处理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早在80年代初Utsonomiya等就介绍了用J-Pouch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虽然有术后并发症,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回肠贮袋术用于儿童全结肠性巨结肠及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例报告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和随访25例全结肠切除和回肠J型贮袋成形术后患儿大便情况,以了解其远期疗效及贮袋炎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回肠贮袋 成形手术 疗效观察 儿童 溃疡性结肠炎 全结肠切除 J型贮袋 手术治疗 外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期便秘肛门直肠测压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燕 王捍平 +4 位作者 王俊 严文波 沈涤华 沈佳伟 施诚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对临床有便秘表现的1岁以内婴儿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对其结果进行临床评估。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作者对126例因便秘就诊的婴儿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用白行制作的球囊替代原有球囊进行检查,结合钡剂灌肠、直肠黏膜活检... 目的对临床有便秘表现的1岁以内婴儿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对其结果进行临床评估。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作者对126例因便秘就诊的婴儿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用白行制作的球囊替代原有球囊进行检查,结合钡剂灌肠、直肠黏膜活检等方法。在测压检查后进行1至3个月随访。结果126例中,未出现内扩约肌松弛反射的婴儿76例,其中钡剂灌肠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70例;50例有内括约肌松弛反射出现,经保守治疗1至2个月后门诊随访,其中39例能自行排便,便秘改善,7例偶尔用泻剂辅助治疗,4例症状无缓解,经强力扩肛及Lynn氏手术后,能自行排便。结论 肛门直肠测压是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方法之一,对1岁以内便秘患儿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时应将测压的球囊进行改进,使其适应1岁以内婴儿,同时应用少量镇静催眠药,对内括约肌松弛反射阴性者可作1~3次反复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肛管 直肠 测压法 巨结肠/先天性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CF-CY类目确定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功能评定的项目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晓颜 孙锟 +7 位作者 杜青 陈佩杰 陈笋 周璇 梁菊萍 邓巍巍 张树新 续彦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确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功能评估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分类。方法从MEDLINE/PubMed、EMBASE数据库中筛选近10年有关儿童与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提取指标所包含的概念,与ICF-CY建立联系。... 目的确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功能评估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分类。方法从MEDLINE/PubMed、EMBASE数据库中筛选近10年有关儿童与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提取指标所包含的概念,与ICF-CY建立联系。结果在224篇合格的文献中,所提取的健康状况测量指标,与12个一级类目,28个二级类目相关联。其中身体功能17个,身体结构2个,活动和参与6个,环境因素3个。结论 ICF-CY为确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全面的功能评估提供了有用的框架;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研究结果的可比性而言,测量内容的一致性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国际功能 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 评定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儿童病死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婕 陶晔璇 蔡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液体复苏治疗对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儿童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文献,选择患儿年龄1个月-15岁,以接受早期不同液体复苏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唯~差别,报告临床结局指标的随机对照研究;按Coc... 目的评价不同液体复苏治疗对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儿童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文献,选择患儿年龄1个月-15岁,以接受早期不同液体复苏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唯~差别,报告临床结局指标的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评价员手册及改良Jadad质量评分进行评定;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181篇相关文献中8项符合标准。有关病死率,5项研究比较使用胶体液或晶体液,固定效应模式合并相对风险度(RR)=0.95,95% CI:0.76-1.19(P=-0.66);3项研究比较使用不同胶体液,固定效应模式合并RR=0.47,95%CI:0.14~1.63(P=0.23);4项研究比较液体复苏或传统复苏,剔除1项研究后,固定效应模式合并RR=I.44,95%CI:1.13-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有关并发肺水肿,2项研究比较使用胶体液或晶体液,随机效应模式合并RR=I.11,95%CI:0.13-9.71(P=0.93);4项研究比较液体复苏或传统复苏,随机效应模式合并RR=0.83,95%CI:0.21 - 3.29(P=0.79)。有关复苏8h内需抢救者,2项研究比较使用胶体液或晶体液,固定效应模式合并RR=2.43,95%CI:0.71-8.36(P=0.16);2项研究比较液体复苏或传统复苏,固定效应模式RR=0.43,95%CI:0.19 - 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不同的胶体或晶体复苏液体在感染性休克患儿早期救治中的功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META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放疗介入诊治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马伟 吴晔明 +3 位作者 周仁华 陆冬青 吴国华 袁晓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探讨对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放疗介入时机。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收治17例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患儿,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对12例行术前化疗、手... 目的:探讨对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放疗介入时机。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收治17例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患儿,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对12例行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大剂量化疗,然后接受局部放疗;5例因术前化疗效果不明显而行术前放疗。结果:12例中有7例复发:2例脑转移及骨转移、2例局部复发、3例骨转移中2例为腹腔广泛转移,平均复发时间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5例行术前放疗的患儿中4例放疗后3~4周完成手术,1例出现全身广泛转移死亡。结论: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者预后较差,复发率高,治疗包括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大剂量化疗治疗,对原发肿瘤部位的进一步放疗通常认为是必需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巩固化疗前用放疗来提高局控率可减少转移。当术前化疗不敏感时可采用术前放疗,从而获得手术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 复发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