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道下裂再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潘永东 方晓亮 徐国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再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既往行1次及以上尿道下裂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手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收集两组既...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再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既往行1次及以上尿道下裂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手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收集两组既往手术情况、入院时症状、年龄、体重、术中所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长以及泌尿系统合并症情况,分析末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6例患儿,按入院时症状分类:尿道瘘口93例,尿道狭窄8例,尿道憩室5例。末次手术后共3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尿道瘘口28例、尿道狭窄6例、尿道憩室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手术病因(包括尿道瘘口位置)、手术次数与再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有关(P<0.05),而手术类型、手术时长、是否存在其他泌尿系原发性疾病、总住院时长与再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偏大(OR=1.165,95%CI:1.023~1.321)、尿道狭窄(OR=3.825,95%CI:1.072~13.645)、根部瘘口(OR=0.411,95%CI:0.184~0.917)、既往手术次数2次(OR=3.434,95%CI:1.153~10.214)和既往手术次数3次及以上(OR=10.435,95%CI:1.474~12.451)是再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非首次手术的尿道下裂患儿,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确保术中更精细的手术操作,加强术后高危患儿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并发症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单中心诊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凡 施佳 +3 位作者 程千千 庄雨佳 耿红全 吴晔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11例肾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 女8例;肿瘤位于右侧... 目的探讨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11例肾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 女8例;肿瘤位于右侧6例, 左侧5例。患儿诊断时年龄1~12岁, 中位年龄6岁。首诊原因包括血尿6例, 腹痛2例, 尿频1例, 肿块1例, 疑似性早熟1例。所有患儿未经化疗直接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100~135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3例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1例肿瘤侵犯肾周脂肪。肿瘤标本病理检测符合Xp11.2易位/TFE3基因易位相关肾细胞癌, 含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肾癌Robson分期Ⅰ期7例, Ⅱ期1例, Ⅲb期3例。患儿术后均未接受化疗及放疗, 术后随访6~38个月, 随访中1例Ⅲb期患儿出现肿瘤复发转移, 给予舒尼替尼治疗3个月后死亡;其余患儿均无事件生存。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儿童、青少年易发的肾癌类型。发病年龄与肾母细胞瘤发病年龄有重叠。早期发现、早期行根治性手术可获得良好预后。临床应重视淋巴结切除在儿童肾细胞癌治疗中的作用。未来需要寻找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以改善复发肿瘤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外科手术 基因融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