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n=52),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行俯卧位通气3 d与7 d后,PPV组的谵妄发生率以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质-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PV组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炎症因子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改善氧合情况,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谵妄发病率。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术后肺功能状态,探讨影响肺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门诊进行随访并行儿童肺功能...目的·分析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术后肺功能状态,探讨影响肺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门诊进行随访并行儿童肺功能检查的CDH患儿。对患儿肺功能检查结果按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分为限制组、阻塞组、混合组和正常组,分析各组在患儿是否为产前诊断、诊断孕周、观察/期望肺头比(observed/expected lung-to-head ratio,O/E LHR)、出生体质量、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疝侧、肝脏是否疝入、术中是否应用补片、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检查月龄和术后随访时间方面的差异。分析诊断孕周是否小于25周、肝脏是否疝入、术中是否应用补片对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tidal volume per kg of body weight,TV/kg)、50%剩余潮气量时的潮气呼气流速(tidal expiratory flow 50%remaining tidal volume,TEF50%)等首次肺功能检查指标的影响。分析CDH术后随访患儿首次和末次肺功能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共有42例患儿纳入分析,16例患儿行1次检查,26例行2次及以上检查,共行96次肺功能检查。限制组(6次)、阻塞组(68次)、混合组(9次)、正常组(13次)患儿在检查时月龄和术后随访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2)。<25周诊断组患儿的TV/kg和TEF50%较≥25周诊断组低(P=0.022,P=0.043),肝脏疝入组患儿的TEF75%和TEF50%较非肝脏疝入组低(均P=0.040),使用补片组患儿的TEF50%和TEF25%较未使用补片组低(P=0.034,P=0.020)。O/E LHR越高,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越高(r=0.393,P=0.005;r=0.324,P=0.023);呼吸机使用时间越少,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越高(r=−0.377,P=0.000;r=−0.314,P=0.002)。术后1个月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6次(46.2%);术后3个月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49次(77.8%)。在接受多次肺功能检查的患儿中,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其末次检查的TV/kg、TEF75%、TEF50%、TEF25%较首次肺功能检查时有所增加(P=0.001,P=0.003,P=0.001,P=0.000),呼吸频率减少(P=0.010)。结论·孕25周前诊断、肝脏疝入及术中应用补片的CDH患儿,术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更差。术后早、晚期通气功能障碍均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CDH患儿肺功能有所改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n=52),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行俯卧位通气3 d与7 d后,PPV组的谵妄发生率以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质-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PV组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炎症因子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改善氧合情况,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谵妄发病率。
文摘目的·分析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术后肺功能状态,探讨影响肺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门诊进行随访并行儿童肺功能检查的CDH患儿。对患儿肺功能检查结果按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分为限制组、阻塞组、混合组和正常组,分析各组在患儿是否为产前诊断、诊断孕周、观察/期望肺头比(observed/expected lung-to-head ratio,O/E LHR)、出生体质量、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疝侧、肝脏是否疝入、术中是否应用补片、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检查月龄和术后随访时间方面的差异。分析诊断孕周是否小于25周、肝脏是否疝入、术中是否应用补片对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tidal volume per kg of body weight,TV/kg)、50%剩余潮气量时的潮气呼气流速(tidal expiratory flow 50%remaining tidal volume,TEF50%)等首次肺功能检查指标的影响。分析CDH术后随访患儿首次和末次肺功能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共有42例患儿纳入分析,16例患儿行1次检查,26例行2次及以上检查,共行96次肺功能检查。限制组(6次)、阻塞组(68次)、混合组(9次)、正常组(13次)患儿在检查时月龄和术后随访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2)。<25周诊断组患儿的TV/kg和TEF50%较≥25周诊断组低(P=0.022,P=0.043),肝脏疝入组患儿的TEF75%和TEF50%较非肝脏疝入组低(均P=0.040),使用补片组患儿的TEF50%和TEF25%较未使用补片组低(P=0.034,P=0.020)。O/E LHR越高,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越高(r=0.393,P=0.005;r=0.324,P=0.023);呼吸机使用时间越少,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越高(r=−0.377,P=0.000;r=−0.314,P=0.002)。术后1个月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6次(46.2%);术后3个月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49次(77.8%)。在接受多次肺功能检查的患儿中,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其末次检查的TV/kg、TEF75%、TEF50%、TEF25%较首次肺功能检查时有所增加(P=0.001,P=0.003,P=0.001,P=0.000),呼吸频率减少(P=0.010)。结论·孕25周前诊断、肝脏疝入及术中应用补片的CDH患儿,术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更差。术后早、晚期通气功能障碍均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CDH患儿肺功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