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梦雪 李京阳 +3 位作者 杨芬 田野 李菁 丁国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2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MPP患儿,耐药重症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中位年龄7.0(5.0~9.0)岁;耐药非重症组92例,男46例、女46例,中位年龄7.0(5.0~9.0)岁。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发热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肺实变是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乳酸脱氢酶、IgE水平升高,可能与耐药SMPP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发热时间、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对于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的发生均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P<0.05)。所有耐药MPP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耐药重症组住院天数为7.0(6.0~9.0)天,显著长于耐药非重症组[6.0(5.0~7.0)天];耐药重症组住院费用12 283(10 836~15 012)元,明显高于耐药非重症组[9 769(8 756~11 6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长,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肺部影像学改变重,给患儿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耐药 重症肺炎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康复对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谭永强 刘海沛 施燕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变应性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EOS)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粉尘螨致敏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控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坚持运动康复治...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变应性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EOS)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粉尘螨致敏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控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坚持运动康复治疗。治疗后3个月、1年及高发季节分别检测血EOS计数、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13(IL-13)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并随访1年后哮喘病情控制情况。结果共101例患儿。治疗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8.0±2.0)岁,病情为轻度持续32例,中度持续19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8.5±2.7)岁,轻度持续28例,中度持续22例。随访3个月、1年以及高发季节治疗组患儿EOS、FeNO、ECP及IL-13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年均ICS总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急性发作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哮喘儿童在ICS规范化控制治疗的前提下,运动康复治疗对有效减低气道EOS炎症水平表达、减少ICS用量、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哮喘 运动康复 嗜酸性粒细胞炎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肛门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利维 唐春燕 +1 位作者 马燕 俞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以医护联合为主的全程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肛门成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普外科行肛门成形术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 目的探讨以医护联合为主的全程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肛门成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普外科行肛门成形术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的全程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照护知识知晓度、患儿术后肛门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照护知识的知晓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肛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家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家长照护能力,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肛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闭锁 肛门成形术 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后肺功能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瑶 潘伟华 +4 位作者 王伟鹏 刘全华 谢伟 王磊 王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术后肺功能状态,探讨影响肺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门诊进行随访并行儿童肺功能... 目的·分析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术后肺功能状态,探讨影响肺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外科门诊进行随访并行儿童肺功能检查的CDH患儿。对患儿肺功能检查结果按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分为限制组、阻塞组、混合组和正常组,分析各组在患儿是否为产前诊断、诊断孕周、观察/期望肺头比(observed/expected lung-to-head ratio,O/E LHR)、出生体质量、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疝侧、肝脏是否疝入、术中是否应用补片、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检查月龄和术后随访时间方面的差异。分析诊断孕周是否小于25周、肝脏是否疝入、术中是否应用补片对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tidal volume per kg of body weight,TV/kg)、50%剩余潮气量时的潮气呼气流速(tidal expiratory flow 50%remaining tidal volume,TEF50%)等首次肺功能检查指标的影响。分析CDH术后随访患儿首次和末次肺功能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共有42例患儿纳入分析,16例患儿行1次检查,26例行2次及以上检查,共行96次肺功能检查。限制组(6次)、阻塞组(68次)、混合组(9次)、正常组(13次)患儿在检查时月龄和术后随访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2)。<25周诊断组患儿的TV/kg和TEF50%较≥25周诊断组低(P=0.022,P=0.043),肝脏疝入组患儿的TEF75%和TEF50%较非肝脏疝入组低(均P=0.040),使用补片组患儿的TEF50%和TEF25%较未使用补片组低(P=0.034,P=0.020)。O/E LHR越高,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越高(r=0.393,P=0.005;r=0.324,P=0.023);呼吸机使用时间越少,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越高(r=−0.377,P=0.000;r=−0.314,P=0.002)。术后1个月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6次(46.2%);术后3个月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49次(77.8%)。在接受多次肺功能检查的患儿中,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其末次检查的TV/kg、TEF75%、TEF50%、TEF25%较首次肺功能检查时有所增加(P=0.001,P=0.003,P=0.001,P=0.000),呼吸频率减少(P=0.010)。结论·孕25周前诊断、肝脏疝入及术中应用补片的CDH患儿,术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更差。术后早、晚期通气功能障碍均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CDH患儿肺功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肺功能 随访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