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英 徐丽华 +1 位作者 朱利华 徐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11期2854-2856,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实际接种及其家长对计划免疫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0位上海市流动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卡介苗接种率97.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6%,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6.0%,百...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实际接种及其家长对计划免疫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0位上海市流动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卡介苗接种率97.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6%,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6.0%,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0.9%,麻疹活疫苗接种率为88.6%,乙脑疫苗接种率为81.3%;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活疫苗五苗全程接种率为23.8%。[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实际接种率低,尤其是五苗全程接种率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儿童 免疫接种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青浦城乡家庭育儿知识获取途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章依文 吴虹 +2 位作者 马骏 陆静尘 黄娟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经济、文化和地理条件下,婴幼儿家庭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及其特点,以及对 0~ 3岁儿童词汇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上海青浦地区位于城区和乡镇各 3个社区 562名儿童的家庭,调查主要教养人的情况(年龄、职业、学历);获取育... 目的探讨不同经济、文化和地理条件下,婴幼儿家庭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及其特点,以及对 0~ 3岁儿童词汇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上海青浦地区位于城区和乡镇各 3个社区 562名儿童的家庭,调查主要教养人的情况(年龄、职业、学历);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及最关心孩子的问题.结果①两组的教养人均以祖辈为主,乡镇组的教养人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城区组,但学历显著低于城镇组.②城区组中绝大多数家庭以书籍和杂志作为获取育儿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其次为广播和电视;乡镇组中选择书籍和杂志的比例显著低于城区组,而选择广播和电视的则远多于城区组.乡镇组中从长辈、亲友、医师和教师那里获取育儿知识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区组.③城区组和乡镇组家庭最关注的都是孩子的智力发育,其次是营养素的缺乏.④ 30个月前,两组儿童词汇发育无差别.结论育儿的书籍和杂志是青浦城区家庭获取育儿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广播和电视的作用远不如书籍和杂志.但青浦乡镇中广播和电视在获取育儿知识方面的作用与书籍和杂志相仿,两者均作为乡镇家庭获取育儿知识的主要途径.长辈、亲友、医师和教师也是乡镇家庭获取育儿知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途径. 30个月前,婴幼儿的词汇发育并不受经济、文化、城乡差别以及育儿知识获取途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教养人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T-细胞亚群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金燕樑 周纬 +4 位作者 徐亚珍 杨珍 俞宏真 奚文清 殷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4-755,764,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与过敏性紫癜(HSP)及其各临床亚型的关系以明确T-细胞亚群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对HSP各临床亚型患儿的血清补体系列、免疫复合物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HSP各临床亚型是否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差异...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与过敏性紫癜(HSP)及其各临床亚型的关系以明确T-细胞亚群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对HSP各临床亚型患儿的血清补体系列、免疫复合物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HSP各临床亚型是否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差异。方法对32例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的初发HSP患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3、CD4、CD8值,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同时检测HSP患儿血清补体系列(C3、C4、CH50)、免疫复合物(CIC)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结果HSP患儿CD4及CD4/CD8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均<0.05),而HSP各临床亚型患儿的CD3、CD4、CD8、CD4/CD8、C3、C4、CH50、CIC、IgG、IgA、IgM、IgE等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HSP发病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T-细胞亚群 补体系列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多莫德口服液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廷熹 鲍一笑 +3 位作者 肖洁 岳孟源 董晓艳 王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治疗作用 匹多莫德 口服液 免疫功能 综合性疾病 免疫调节剂 不良反应 R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和结果 被引量:9
5
作者 高伟 周爱卿 +5 位作者 余志庆 李奋 钟玉敏 张玉奇 黄美蓉 孙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预防。方法1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弹簧圈或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或Amplatzer无聚酯纤维栓子(Amplatzer plug)的介入治疗。其中1例为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预防。方法1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弹簧圈或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或Amplatzer无聚酯纤维栓子(Amplatzer plug)的介入治疗。其中1例为冠状动脉瘘术后残余漏合并PDA。结果19例冠状动脉瘘患儿瘘口最窄处平均直径(3.7±1.6)mm(2.5~8.2 mm)。右冠状动脉瘘1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回旋支瘘8例。与右心室交通14例,与右房交通5例。肺动脉平均压力为(28.0±5.0)mmHg(25.0~67.0 mmHg),肺动脉与体循环血流比值为1.6±0.8(1.0~2.3)。10例植入1枚Gianturco弹簧圈,3例植入2~4枚Gianturco弹簧圈,应用Duct-Occlud弹簧圈3例。另有2例应用Amplatzer PDA封堵器,应用Amplatzer plug 1例。1例冠状动脉瘘外科术后残余漏并合并PDA者,同时封堵PDA成功。即刻封堵率为55.6%(10/18),术后1个月及1年封堵率分别为88.9%(16/18),100%(18/18);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在封堵后即刻发生弹簧圈漂移至左肺小动脉,用异物钳取出后再行外科手术。随访3个月~11年无再通和封堵器移位。结论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经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介入治疗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遗尿症应用去氨加压素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马骏 金星明 +2 位作者 章依文 吴虹 江帆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去氨加压素(弥凝)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指征。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6年8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被确诊为PNE的160例患儿给予去氨加压素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以及治疗... 目的研究应用去氨加压素(弥凝)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指征。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6年8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被确诊为PNE的160例患儿给予去氨加压素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利于疗效的指征。结果去氨加压素治疗PNE的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分别为40.6%(65/160)和28.1%(45/160),停止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高达57.5%。在治疗的第1个月末,患儿平均遗尿次数迅速减少,由每周(6.38±1.82)次降至每周(3.16±0.95)次;第2-4个月末,平均遗尿次数下降不明显,仅由每周(3.16±0.95)次降至每周(2.54±0.69)次。160例患儿中,85例治疗前从不夜间自行起床排尿,治疗后其中有23例出现夜间自行起床排尿。在治疗的第1个月末,患儿遗尿发生时间中位数明显后推,由原来的凌晨2:00-3:00时推后至清晨4:00-5:00时。回归分析显示降低药物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包括遗尿次数多,每周〉7次(RR=3.15,95%CI:2.84-4.64);功能性膀胱容量〈5mL·kg^-1(RR=2.92,95%CI:1.86-3.93);遗尿发生时间早,是指早于清晨4:00时(RR=1.65,95%CI:1.16-2.55)。结论应用去氨加压素治疗儿童PNE起效快,近期疗效较好,但复发率较高,使远期疗效降低;选取功能性膀胱容量大、夜间首次遗尿发生在清晨4时以后、遗尿次数少的患儿选用去氨加压素能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遗尿症 去氨加压素 疗效 治疗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继发肝、脾霉菌感染超声检查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仲卿雯 周莺 +1 位作者 杜隽 李玉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6-558,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继发肝、脾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对化疗后继发肝、脾霉菌感染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症状的认识。方法复习经活检病理证实的115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或白血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 目的了解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继发肝、脾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对化疗后继发肝、脾霉菌感染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症状的认识。方法复习经活检病理证实的115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或白血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肝脾超声检查,选出其中10例化疗后继发肝、脾霉菌感染者,分析其化疗前后的超声表现。结果10例中累及肝脏7例,累及脾脏7例。霉菌感染的超声表现为受累脏器内部边界清晰的单发或多发病灶,直径<2cm,10例中呈均匀低回声灶6例(其中1例伴有声影的强回声灶),4例呈牛眼征。抗霉菌治疗后复查,病灶数量减少或消失。结论儿童化疗后继发肝、脾霉菌感染发生率较高,超声能很好显示肝、脾霉菌感染,正确及时地诊断肝、脾霉菌感染有助于化疗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化疗 真菌感染 超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被引量:4
8
作者 邵虹 朱铭 李玉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儿童 分子生物学研究 交感神经系统 免疫组化技术 PNETs 骨骼组织 恶性肿瘤 细胞构成 H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冯海英 杨培蓉 黄晓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9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3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6例,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2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3例,假假性甲状...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9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3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6例,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2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3例,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1例,Digeorge综合征1例。结论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在儿科中较少见,血、尿钙磷浓度测定及甲状旁腺素(PTH)测定对诊断甲状旁腺功能紊乱有很大意义;治疗原则是纠正低钙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在儿童期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近期疗效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翀 赵惠君 +4 位作者 蒋黎敏 袁晓军 李莉 汤静燕 沈立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17-721,共5页
本研究评估CD58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近期疗效判断中的价值。应用四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135例儿童期B-ALL患者CD58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用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检测B-ALLMRD的方案;结合CD58的表达情况和MRD监测结果分... 本研究评估CD58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近期疗效判断中的价值。应用四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135例儿童期B-ALL患者CD58分子的表达特点;建立用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检测B-ALLMRD的方案;结合CD58的表达情况和MRD监测结果分析CD58在B-ALL中的预后价值。结果表明135例B-ALL的平均CD58MFI为113.08±63.33,15例正常骨髓的CD19+CD10+细胞的平均CD58MFI为14.68±5.26,两者差异显著(P<0.01);51.9%(70/135)B-ALL患者的CD58分子强表达,可以用CD58为指标进行MRD检测;CD58/CD10/CD34/CD19抗体组合的有效频率仅次于TdT/CD10/CD34/CD19,为51.9%;CD58高表达组的MRD阳性率显著低于CD58低表达组(P<0.05)。结论CD58可以作为B-ALLMRD检测的指标,此结果丰富了MRD检测的组合;CD58的高表达可以作为B-ALL预后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D58 微小残留病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儿童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顾洪斌 陈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研究全麻下儿童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19例,ASAⅠ或Ⅱ级。丙泊酚3mg/kg在上肢静脉约30s左右注射完毕,注药后1、2、4、6、10、15、30、60、90、150、210、300、420min从右颈内静脉抽取1.5ml全... 目的研究全麻下儿童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19例,ASAⅠ或Ⅱ级。丙泊酚3mg/kg在上肢静脉约30s左右注射完毕,注药后1、2、4、6、10、15、30、60、90、150、210、300、420min从右颈内静脉抽取1.5ml全血。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应用3p87软件包拟合总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最终药代动力学参数:清除速率常数(k10)0.1616/min,1室向2室转运速率常数(k12)0.0640/min,2室向1室转运速率常数(k21)0.0062/min,分布半衰期(T1/2α)4.1176min,清除半衰期(T1/2β)123.9559min,清除率(CL)0.0745L.min-1·kg-1,中央室分布容积(Vc)0.9505L/kg,表观分布容积(Vd)27.4100L/kg。未发现体重等变量和各个药代动力学参数间有线性方程可建立。结论丙泊酚在儿童的药代学模型呈二室模型,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儿童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明显不同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丙泊酚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肿瘤系统化登记库的建立、维护和使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燕静 叶剑 +1 位作者 邹佳音 汤静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为临床、实验室收集客观、有效的多方位信息,为临床医师及实验研究者提供可靠的研究信息。方法采用Foxpro数据库系统,自行设计和建立一套符合需要、包含多信息的儿童肿瘤登记系统,对入院的肿瘤病例进行登记和统计分析。以非霍奇... 目的为临床、实验室收集客观、有效的多方位信息,为临床医师及实验研究者提供可靠的研究信息。方法采用Foxpro数据库系统,自行设计和建立一套符合需要、包含多信息的儿童肿瘤登记系统,对入院的肿瘤病例进行登记和统计分析。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为例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3年登记入库的73例NHL完全缓解率68.49%;复发率12.33%;5年总生存率75.66%,SE=0.06;5年无进展生存率40.86%,SE=0.10。其中56例新病人完全缓解率75.00%;复发率12.50%;5年总生存率75.82%,SE=0.06;5年无进展生存率58.22%,SE=0.07。结论建立的肿瘤登记数据库能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多方位信息,提高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登记 数据库 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遗尿症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骏 金星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09-911,共3页
目的对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求对国内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征有一比较全面的认识。方法对183例确诊为原发性单一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患儿临床表现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男92例,... 目的对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求对国内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征有一比较全面的认识。方法对183例确诊为原发性单一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患儿临床表现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男92例,女91例;年龄5~16岁,平均(8.26±2.84)岁;患儿遗尿发生次数1~21次/周,其中≤3次/周占24.6%,4~7次/周占33.9%,8~14次/周占28.4%,>14次/周占13.1%。平均遗尿次数为(6.58±1.67)次/周。夜间首次遗尿发生时间在凌晨2~3时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24.6%),其次为凌晨3~4时穴占20.2%雪。其中夜间经常自行起床排尿者占4.9%;夜间偶尔自行起床排尿者占23.5%;夜间从不自行起床排尿者占71.6%。家族中有遗尿史者占总数的39.3%。结论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多数缺乏夜间排尿控制技能,首次遗尿在凌晨2~3时发生最多,高达39.3%的患儿有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遗尿症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尿症儿童的气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通过对男女遗尿症儿童的气质测试,了解遗尿症患儿的气质特点,探讨气质与遗尿症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寻求临床对遗尿症儿童有效心理干预的新途径。方法对60例遗尿专科门诊的原发性单一症状性遗尿症患儿,使用Carry儿童气质系列问卷中... 目的通过对男女遗尿症儿童的气质测试,了解遗尿症患儿的气质特点,探讨气质与遗尿症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寻求临床对遗尿症儿童有效心理干预的新途径。方法对60例遗尿专科门诊的原发性单一症状性遗尿症患儿,使用Carry儿童气质系列问卷中的《8~12岁儿童气质问卷》进行测试。结果遗尿症儿童气质难养型比例(30%)高于正常儿童(11%),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气质的维度测试上,男性遗尿症儿童活动水平较高、节律性差、适应性差、反应强度较强烈、坚持性低、注意较易分散;女性遗尿症儿童活动水平较高、节律性差、适应性差、情绪本质较消极、坚持性较低。结论遗尿症患儿的气质特点可能与遗尿症的发生有关,气质调适可作为对遗尿症儿童心理干预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症 气质 病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动过速的心内电生理诊治分析:附40例报告
15
作者 李筠 周爱卿 +4 位作者 朱敏 杨健萍 李奋 黄美蓉 高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提高对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治技术。方法 于2003年11月~2005年1月对40例症状性心动过速患儿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结果(结合体表心电图、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RFCA)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 EPS... 目的 提高对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治技术。方法 于2003年11月~2005年1月对40例症状性心动过速患儿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结果(结合体表心电图、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RFCA)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 EPS结果:22例(55.0%)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其中左右侧旁道各11例;13例(32.5%)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NNRT);3例(7.5%)为室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为左室问隔部室速,1例为左室流出道室速;1例(2.5%)为不良性窦速;此外1例未能诱发心动过速。EPS与体表心电图:22例AVRT中8例为显性预激,根据胡氏的体表心电图对显性旁道定位流程图定位,其结果与EPS的符合率为88%。17例食道心房调搏检查(TEAP)诊断为AVNRT者中13例得到证实,符合率76.5%。RFCA结果:3例放弃RFCA,36例心动过速患儿行RFCA,成功率为100%,其中〈5岁2例,最小年龄为16个月。RFCA并发症发生率为3例,占7.5%,1例气胸,1例出现一过性Ⅱ度AVB,1例一过性的LBBB,均在48h内恢复正常。RFCA后4例复发,复发牢为10.0%,县中AVNRT3例(占75.0%),1例为右室游离壁旁道。结论 心内电生理诊治技术是一种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根治方法,但是对于年龄相对较小、合并有基础疾病、EPS显示手术风险较大的患儿须综合考虑,慎重掌握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动过速 心内电生理检查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殷蕾 周纬 +2 位作者 金燕樑 杨珍 周征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等资料库,收集有关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3个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等资料库,收集有关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3个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显示治疗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7.0%(11/158),对照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19.9%(30/151)(RR=0.35,95%CI:0.19-0.6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接受泼尼松治疗可显著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本项分析的试验数较少,且存在研究结果方向的不一致,故仍需要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目前建议糖皮质激素应有选择地早期应用于存在肾脏受累危险因素的高危患儿,以预防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分布表达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杜勇 施诚仁 +1 位作者 张文竹 潘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不同部位肠粘膜组织内的分布表达方式。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分别对2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切除的病变段、移行段、扩张段结肠壁粘膜层及10例人正常结肠粘膜的紧密连接蛋白Oc...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不同部位肠粘膜组织内的分布表达方式。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分别对2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切除的病变段、移行段、扩张段结肠壁粘膜层及10例人正常结肠粘膜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ZO-1的分布表达进行检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及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正常结肠粘膜层Occludin及ZO-1沿绒毛下方连续分布;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粘膜层Oc-cludin及ZO-1蛋白数量明显减少、散乱;移行段Occludin显色程度明显少于扩张段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分布异常,ZO-1蛋白分布异常,显色程度略减少于扩张段和正常对照组;扩张段Occludin及ZO-1蛋白显色程度及分布与正常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病变段、移行段紧密连接蛋白分布异常及数量减少,影响肠粘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易并发小肠结肠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小肠结肠炎 紧密连接 肠粘膜屏障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减少型先心病肺动脉发育情况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9
18
作者 洪雯静 高伟 +4 位作者 孙锟 钟玉敏 张玉奇 黄美蓉 张海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肺血减少型先心病肺动脉发育情况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病人,在手术前行心导管造影、MRA、CTA、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肺动脉总干、左右肺动脉开口处内径、左右肺动脉远端内径,并... 目的比较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肺血减少型先心病肺动脉发育情况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病人,在手术前行心导管造影、MRA、CTA、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肺动脉总干、左右肺动脉开口处内径、左右肺动脉远端内径,并与手术实测值之间行方差分析。结果除了超声心动图对左右肺动脉远端的检测率较低外,心导管造影、MRA、CTA均能清晰显示肺动脉总干及分支情况。超声、MRA、CTA对肺动脉内径的测量值与手术实测值相似(P>0.05)。结论MRA、CTA是无创性评估肺动脉发育情况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远离大动脉开口的右室双出口外科治疗与适应证选择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顺民 徐志伟 +5 位作者 刘锦纷 曹鼎方 史珍英 朱德明 苏肇伉 丁文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41-844,共4页
目的回顾室间隔缺损( VSD)远离 2个大动脉开口的右室双出口( double-outlet right ventricle, DORV)的病理解剖特点、手术方法选择和治疗结果,对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提出优化意见. 方法 1984年 4月至 2005年 4月共有 37例 VSD远离 2个大动... 目的回顾室间隔缺损( VSD)远离 2个大动脉开口的右室双出口( double-outlet right ventricle, DORV)的病理解剖特点、手术方法选择和治疗结果,对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提出优化意见. 方法 1984年 4月至 2005年 4月共有 37例 VSD远离 2个大动脉开口的 DORV患儿接受外科手术,年龄 5个月~ 12岁,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病人分 3组比较,其中心室内隧道修补术( intraventricular tunnel repair, IVR)组 15例, Rastalli手术组 10例, Fontan手术组 12例.对限制性 VSD,同时扩大 VSD直径.结果手术住院死亡 10例,死亡率 27.0% (10/37例 ),其中 1999年 4月后死亡 2例,死亡率 10.5% (2/19). IVR的手术死亡率( 46.7%, 7/15例)明显高于 Rastalli组( 20%, 2/10例)和 Fontan组( 8.3%, 1/12例). 结论三尖瓣与肺动脉之间距离是否大于主动脉瓣口直径是区别选择 IVR手术和 Rastalli手术的主要依据.共同房室瓣、三尖瓣附属组织跨越或嵌入到 VSD和主动脉之间的区域、两个心室发育不平衡是我们选择改良 Fontan的主要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双出口 心脏手术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洁 殷勇 +3 位作者 王莹 周云芳 王薇 岳孟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9-801,共3页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文献复习 并发 SYNDROME 文献报道 发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