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妇女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现状及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婧 秦飞 +3 位作者 李敏 潘漪莲 程璐明 程蔚蔚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0,共8页
目的基于中国人群体重指数(BMI)分类方法及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推荐的孕期增重范围,评估妊娠妇女孕前BMI和孕期增重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建档并定期随访产检的孕妇26422例,描述研究对象孕前... 目的基于中国人群体重指数(BMI)分类方法及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推荐的孕期增重范围,评估妊娠妇女孕前BMI和孕期增重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建档并定期随访产检的孕妇26422例,描述研究对象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及其亚组间人口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与多种新生儿结局(如巨大儿、低出生体重、早产、窒息)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热图探索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胎儿体重的综合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低体重孕妇和超重肥胖孕妇占比相似,分别为13.8%和14.7%;超过50%的孕妇孕期增重异常。孕期增重不足增加早产风险;孕前BMI过低或孕期增重不足增加小于胎龄儿(SGA)风险,而孕前BMI过高或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大于胎龄儿(LGA)及难产(剖宫产、产钳/胎吸)风险(P<0.05)。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新生儿窒息间的关系(P>0.05)。结论妊娠妇女孕期增重异常问题仍较突出,提示产科医护人员及社会需加强对孕妇孕期知识的普及和体重管理。临床工作中可利用热图评估个体发生异常胎儿体重及难产的风险,以降低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增重 新生儿出生结局 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胎”再育趋势的产科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06
2
作者 陈淑芳 张晨 +1 位作者 陈焱 程蔚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2-746,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二胎"政策开放前后经产妇妊娠和分娩结局,探讨如何加强生育第二胎产科质量安全管理。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某院产科分娩第二胎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二胎"政策实施后,经产妇、瘢痕... 目的通过比较"二胎"政策开放前后经产妇妊娠和分娩结局,探讨如何加强生育第二胎产科质量安全管理。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某院产科分娩第二胎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二胎"政策实施后,经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比例呈上升趋势,高龄经产妇占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患病率、早产率、巨大儿/低体质量儿分娩率以及产后出血率显著增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经产妇中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质量儿、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增高;妊娠期糖尿病经产妇中早产、低体质量儿、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增高。结论现阶段生育第二胎妇女中,高龄、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妊娠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者增多,不良分娩结局风险增加;需对再生育者加强孕前检查、妊娠并发症防治以及重症产科出血、子宫破裂应急管理,保证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护士支持纯母乳喂养信念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珊珊 杨晓敏 +2 位作者 龚文艳 吴雯贤 黄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产科护士支持纯母乳喂养的信念情况。方法2018年6月,目的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的产科护士1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有两个主题,分别为... 目的深入了解产科护士支持纯母乳喂养的信念情况。方法2018年6月,目的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的产科护士1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有两个主题,分别为医院纯母乳喂养的总体效果理想但仍需加强和产科护士支持纯母乳喂养信念不足的因素众多;在“产科护士支持纯母乳喂养信念不足的因素众多”主题下提炼了知识和技能不足、支持纯母乳喂养的能力和信心不足、安全和满意度同支持纯母乳喂养之间的矛盾、社会和团队支持不足及资源不足等亚主题。结论产科护士在支持纯母乳喂养中面临众多的阻碍,需要重视教育培训,研制乳汁量评价工具,实施科学管理并建立支持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士 新生儿 纯母乳喂养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指标和血液指标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梁书源 叶宝英 程蔚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9-1065,共7页
胎儿生长受限是指胎儿未能达到其遗传潜能所决定的生长潜力水平,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占妊娠的5%~10%。作为围产期死亡和不良新生儿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预测对优化妊娠管理至关重要。现有证据表明,胎儿生长... 胎儿生长受限是指胎儿未能达到其遗传潜能所决定的生长潜力水平,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占妊娠的5%~10%。作为围产期死亡和不良新生儿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预测对优化妊娠管理至关重要。现有证据表明,胎儿生长受限与多种妊娠不良结局显著相关,包括宫内缺氧、早产、新生儿窒息乃至新生儿死亡等,还可能影响远期神经系统发育并增加成年期代谢性疾病风险。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及遗传因素等。超声指标是目前诊断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依据,其中胎儿生物学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重要价值。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升高、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反向以及胎盘功能不全与胎儿生长受限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然而,约10%超声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出生后证实为健康小样儿,该假阳性结果可能导致了不必要的临床干预。目前临床尚缺乏公认的胎儿生长受限预测模型,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指标联合预测工具。早期预测和干预胎儿生长受限对改善围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超声指标、血液指标,及其与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超声指标 血液指标 人工智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肠道、阴道菌群和新生儿胎粪、胎皮脂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锦倩 范翩翩 +4 位作者 郑涛 张琳 陈远志 申剑 欧阳凤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3,共14页
目的·分析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阴道菌群、新生儿胎粪及胎皮脂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构成,比较其异同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招募2018年8月—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分娩的11对母婴,采集母亲孕晚期粪便样本... 目的·分析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阴道菌群、新生儿胎粪及胎皮脂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构成,比较其异同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招募2018年8月—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分娩的11对母婴,采集母亲孕晚期粪便样本、阴道拭子及新生儿胎粪;招募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4名新生儿,采集额部、腋窝、腹股沟部位的胎皮脂及胎粪样本。所有孕妇均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11对母婴中母亲的肠道菌群、阴道菌群和新生儿的胎粪菌群,以及14名新生儿的胎皮脂菌群和胎粪菌群的多样性、菌群构成,分析异同及相关性。结果·母亲肠道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阴道菌群和新生儿胎粪菌群;新生儿3个部位胎皮脂菌群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胎粪菌群(均P<0.01)。母亲肠道菌群、阴道菌群和新生儿胎粪菌群β多样性存在差异(P<0.01);新生儿额部、腋窝和腹股沟3个部位胎皮脂菌群的β多样性相似,但与胎粪菌群存在差异(P<0.01)。在门水平上,母亲肠道菌群优势菌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52.76%)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1.67%),阴道菌群优势菌为厚壁菌门(74.36%)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1.25%),胎皮脂菌群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84.22%)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80%),新生儿胎粪菌群在2个批次样本中优势菌均为变形菌门(分别占81.11%和88.72%)。在属水平上,母亲肠道菌群的优势菌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35.42%)和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10.12%),阴道菌群的优势菌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69.10%)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11.30%),胎皮脂菌群的优势菌为乳杆菌属(79.81%)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3.23%),胎粪菌群的优势菌在2个批次样本中均为埃希菌属(Escherichia,分别占55.21%和31.18%)。结论·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高于阴道菌群和新生儿胎粪菌群,新生儿胎皮脂菌群α多样性高于胎粪菌群。厚壁菌门在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阴道菌群及新生儿胎皮脂菌群中均为优势菌,乳杆菌属在母亲阴道菌群及新生儿胎皮脂菌群中均为优势菌,胎粪菌群以变形菌门和埃希菌属较多。新生儿不同身体部位的胎皮脂菌群结构相似,但与胎粪菌群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菌群的垂直传递 肠道菌群 阴道菌群 胎粪菌群 胎皮脂菌群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亚楠 范建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内分泌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在妊娠期会增加内分泌代谢异常的发生,与母婴不良围产期结局密切相关。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妊娠期的诊断、病理生理、并发症及管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妊娠 诊断 病理生理 并发症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双胎围产儿结局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马珏 薛瑞洪 +1 位作者 谢金亮 王彦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研究孕期母体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双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1月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分析2524例双胎妊娠产妇,早孕期平均血红蛋白(Hb)为(118.0±10.9)g/L,... 目的研究孕期母体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双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1月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分析2524例双胎妊娠产妇,早孕期平均血红蛋白(Hb)为(118.0±10.9)g/L,高于晚孕期的(116.6±13.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2.1%,晚孕期为27.7%。高Hb(Hb>130 g/L)可能与新生儿窒息(AOR=2.10,95%CI:1.13~3.87)和小于胎龄儿(AOR=1.39,95%CI:1.09~1.98)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早孕期中重度贫血可能增加了小于胎龄儿(AOR=2.61,95%CI:1.52~4.49)的发生风险。早孕期轻度贫血并未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早孕期轻度贫血在晚孕期如得到纠正,新生儿窒息(AOR=0.27,95%CI:0.07~0.97)风险较持续贫血者可能降低,且双胎之大胎儿出生体重较高(P<0.05)。结论与双胎妊娠持续贫血者相比,晚孕期贫血纠正者可能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因此,需强调对双胎妊娠贫血孕妇孕期补铁及Hb监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缺铁性贫血 高血红蛋白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血流值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0
8
作者 顾玮 周雷平 +3 位作者 林婧 侯燕燕 蔡彦卿 施立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值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1 630例孕妇,分别于孕11-14周及孕22-24周时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值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1 630例孕妇,分别于孕11-14周及孕22-24周时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血流频谱中的舒张早期切迹等4项指标,并随访至产后,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发生子痫前期和对照组。先分别以S/D、PI和RI作为检验变量作ROC曲线,通过统计学检验比较预测结果,取约登指数最大者作为各单项指标的预测界值,再以各单项指标的预测界值作为评分标准建立综合评分,并采用此方法进行子痫前期的预测研究,确定其预测分值并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1 630例孕妇中1 482例未发生子痫前期,52例发生子痫前期,另外96例为妊娠期高血压,孕22-24周时其S/D、PI及RI的预测界值分别为2.355 0、0.877 5及0.580 0。分别将S/D值、PI值和RI值这3项单项指标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方法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以综合评分指数3分作为预测界值预测子痫前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预测特异性为97.33%。且此评分方法预测结果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孕周均呈负相关。结论运用子宫动脉血流指标用于预测子痫前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预测 多普勒超声检查 子宫动脉血流值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产士连续性服务模式在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9
作者 朱玮 陈焱 +1 位作者 陆婷 仇静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助产士连续性服务模式在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有阴道分娩意愿、符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目的探讨助产士连续性服务模式在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有阴道分娩意愿、符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section,TOLAC)条件且自愿参加助产士咨询门诊的孕妇63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助产士连续性服务模式,对该模式开展前后瘢痕子宫孕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情况及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助产士连续性服务模式后,635例孕妇中,最终VBAC 130例,与开展前(2013-2015年)比较,剖宫产率、VBAC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助产士连续性服务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瘢痕子宫孕妇TOLAC的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士 孕期管理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试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血脂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0
作者 林楠 顾玮 +1 位作者 华人意 侯燕燕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建卡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27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分娩的健康妊娠孕妇3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建卡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27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分娩的健康妊娠孕妇3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孕妇孕(11+3)周~(13+6)周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 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及脂蛋白a(lipoprotein a, LPa),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 AI), TC/HDL,TG/HDL, LDL/HDL及ApoB/ApoA并进行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进行检测指标预测子痫前期评价.[结果]子痫前期组TG, LDL, ApoB, AI, TC/HDL, TG/HDL, LDL/HDL及ApoB/ApoA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0.05). 2组TC, LPa, HDL及ApoA无统计学差异(P> 0.05). ROC曲线确定TG/HDL对子痫前期有预测价值(P <0.0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43,最佳临界值为1.49,灵敏度为67.7%,特异度为91.7%.[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孕早期存在高血脂异常代谢, TG/HDL对子痫前期发生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子痫前期 孕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流程的优化及效果 被引量:26
11
作者 仇静波 程蔚蔚 朱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流程优化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92例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流程;2017年1-6月阴道...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流程优化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92例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流程;2017年1-6月阴道分娩的4611例为观察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模式对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流程进行优化并实施。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临床处理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37%(63/4611)、1.91%(84/43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妇进行产科阴道纱条填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产妇进行输血的比例、产后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HFMEA模式对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流程进行优化,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助产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苏涛 卞寿芳 胡士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子宫内膜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的绝经后无症状,体检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经阴道超声检查内膜≥5 ...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子宫内膜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的绝经后无症状,体检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经阴道超声检查内膜≥5 mm)而行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的患者,分析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与子宫内膜厚度的关系。结果·257例患者平均年龄61.3岁,平均绝经时间122个月,平均子宫内膜厚度8.6 mm。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有正常萎缩内膜、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子宫纵隔、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息肉,占所有患者的66.9%,占所有病理类型的83.9%(172/205)。共有子宫内膜癌3例(1.2%)。正常内膜、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最厚,平均为(13.20±5.38)mm。各个病理类型的患者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恶性病变发生率低,对这类患者的处理应倾向于采用较保守的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无症状 子宫内膜增厚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基因诊断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敏 吴怡 程蔚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8-1503,共6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指因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心脏或血管结构异常,导致心功能出现障碍的出生缺陷,是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病种中排名第1位的疾病。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健康,尤其是某些复杂...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指因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心脏或血管结构异常,导致心功能出现障碍的出生缺陷,是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病种中排名第1位的疾病。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健康,尤其是某些复杂性CHD患儿,其出生存活率极低且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CHD的病因复杂,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都认为CHD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CHD的主要病因之一,大约每10个CHD患儿中就有1个和基因遗传有关,故产前诊断探索胎儿CHD遗传致病病因,对于评估胎儿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CHD的遗传病因,但综合性总结产前基因诊断检测技术的综述较少,该文就目前CHD遗传病因相关的产前诊断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 全外显子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一家系ED1基因突变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小红, 李明 +1 位作者 许恬怡 杨莉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2-613,共2页
目的:研究X连锁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一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致病原因。方法:在患者家系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家系中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样,并采集正常对照血样100份,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ED1基因进行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该家... 目的:研究X连锁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一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致病原因。方法:在患者家系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家系中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样,并采集正常对照血样100份,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ED1基因进行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该家系中所有的患者均表现为汗腺缺乏或减少,毛发稀少,全部或部分牙齿缺损。ED1基因第9号外显子存在1个22个碱基缺失突变。结论:该家系发病是由ED1基因突变所致,其发病的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 突变分析 ED1基因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饶琳 张琳娜 +1 位作者 袁嘉琪 卢邦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目的·评价产后1年内盆底肌训练(Kegel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周检查有不同程度尿失禁和/或盆腔器官脱垂的阴道分娩初产妇,分为锻炼组(147例)... 目的·评价产后1年内盆底肌训练(Kegel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周检查有不同程度尿失禁和/或盆腔器官脱垂的阴道分娩初产妇,分为锻炼组(147例)和对照组(194例)。锻炼组于产后6周开始进行Kegel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在产后6周及产后1年,对2组产妇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UI Short Form,ICIQ-SF)调查,并进行盆底肌力测定和分级(盆底肌力分级>Ⅲ级表明肌力正常);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d quantitation,POP-Q)定量评估脱垂程度。比较2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级、尿失禁评分以及盆底器官脱垂情况,评价盆底肌训练的效果。结果·随访至产后1年,锻炼组和对照组失访数分别为20例和28例。锻炼组产后1年盆底肌力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产后6周(56.0%vs 34.7%,P=0.000),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产后6周(25.2%vs 36.7%,P=0.040)。对照组产后1年盆底肌力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产后6周(43.4%vs 32.5%,P=0.033),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产后6周(17.5%vs 28.9%,P=0.011)。产后1年,锻炼组盆底肌力正常的比例高于对照组(56.0%vs43.4%,P=0.033),盆底肌力好转率高于对照组(50.4%vs 35.5%,P=0.011)。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改善率和尿失禁好转率在锻炼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肌训练可提高盆底肌力,但对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并不明显;产后1年产妇尿失禁和盆底肌力均有改善,表明盆底肌有自行恢复的机制,但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训练 产后 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肌 自然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于津 杨思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输卵管妊娠手术且术后发生PEP的38例患者为PEP组,同时选择同期行相同手术且手术成功、术...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输卵管妊娠手术且术后发生PEP的38例患者为PEP组,同时选择同期行相同手术且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的152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比较所有患者的年龄、孕次、体重指数(BMI)、停经时间、既往输卵管手术史、术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输卵管妊娠部位、异位妊娠病灶情况、术中盆腔粘连情况等。分析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χ;检验进行输卵管妊娠术后PEP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Poisson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输卵管妊娠术后PE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输卵管妊娠术后PEP的治疗方法等。结果 PEP组的年龄、孕次、BMI、停经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手术后PEP的发生与急诊/择期手术、盆腔粘连、输卵管妊娠病灶破裂/流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手术方式、输卵管妊娠部位、输卵管妊娠病灶大小等无明显相关。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粘连、输卵管妊娠病灶破裂/流产是输卵管妊娠术后发生PEP的独立危险因素。输卵管妊娠患者手术后发生PEP的患者95%可经药物治疗成功。结论盆腔粘连、输卵管妊娠病灶破裂/流产是输卵管妊娠术后发生PE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术 持续性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通过阻断S1P信号通路诱导母胎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苗 徐亮 +4 位作者 李莉 刘阳 周芳芳 王军 朱洁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诱导母胎免疫耐受的效应及机制,为临床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自然流产模型孕鼠为实验对象,观察腹腔注射FTY720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胚胎丢失率及蜕膜组织1-磷酸鞘氨醇(...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诱导母胎免疫耐受的效应及机制,为临床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自然流产模型孕鼠为实验对象,观察腹腔注射FTY720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胚胎丢失率及蜕膜组织1-磷酸鞘氨醇(S1P)表达的影响。构建S1P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及过表达S1P基因慢病毒载体,并转染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观察过继转移2种慢病毒载体后FTY720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胚胎丢失率的影响。结果·FTY720对正常妊娠模型孕鼠的胚胎丢失率无明显影响,腹腔注射FTY720能明显降低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丢失率。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局部蜕膜组织存在S1P的低表达。过继转移S1PsiRNA慢病毒转染的DCs后,FTY720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丢失率,但效果不及过继转移S1P-siRNA慢病毒转染的DCs前;过继转移过表达S1P基因慢病毒转染DCs后,FTY720能显著降低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胚胎丢失率,其效果较过继转移过表达S1P基因慢病毒转染DCs前更为明显。结论·FTY720安全性良好,其诱导妊娠免疫耐受可能与阻断S1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信号通路 妊娠免疫耐受 母胎界面 FTY7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与自然流产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秦晓黎 刘晓瑞 +1 位作者 田福举 林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0-475,48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 IF5A-1和e 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 目的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 IF5A-1和e 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小鼠子宫组织及人蜕膜组织中e IF5A-1和e IF5A-2均有表达,但e IF5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 IF5A-2;流产组织标本中e IF5A-1、e IF5A-2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e IF5A表达下调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自然流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血脂谱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关系——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方 王筱金 +6 位作者 马珏 何韵婷 何豪 翟晶 郭玉娜 陈焱 王炳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3-488,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脂水平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常规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妇,经筛选后纳入26230例,其中发生PE的孕...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脂水平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常规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妇,经筛选后纳入26230例,其中发生PE的孕妇(PE组)680例、未发生PE的孕妇(对照组)25550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2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妊娠10~14周的血脂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妊娠早期血脂水平(四分位等级)与P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组孕妇妊娠早期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均较高(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较低(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G(>1.45 mmol/L)、LDL(>3.26 mmol/L)和ApoB(>0.86 g/L)是P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HDL(>1.99 mmol/L)是PE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2)。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随着TAG、LDL和ApoB水平的升高,PE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而HDL反之(均趋势P<0.05)。以最低四分位组为参考,TAG、LDL、ApoB和HDL在最高四分位组的调整OR值及95%CI分别为1.90(1.47~2.45)、1.39(1.08~1.78)、1.51(1.13~2.04)和0.66(0.50~0.86)。结论·妊娠早期的血脂代谢异常预示孕期PE的发病风险增加,及早进行血脂水平的检测有助于PE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妊娠早期 血脂 真实世界研究 电子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整形与输卵管切除治疗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女性长期妊娠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颜丽 汪央 +4 位作者 刘小奕 潘漪莲 朱旻蛟 刘璟蓝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737,共10页
目的·比较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女性接受输卵管整形术和输卵管切除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前瞻性纳入2005年至2012年因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40岁不孕女性进行队... 目的·比较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女性接受输卵管整形术和输卵管切除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前瞻性纳入2005年至2012年因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40岁不孕女性进行队列研究。通过术前医患共同决策制定治疗方案,并将研究对象分为输卵管整形术组与输卵管切除术组。从临床数据库中收集2组人群的临床信息,包括年龄、出生地、生育史、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术中发现及妊娠结局。术后每年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问卷随访妊娠结局至2020年7月。采用意向性分析以及符合方案分析比较2组人群的妊娠结局,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接受不同手术女性的活产结局;同时以年龄35岁为界,对研究人群进行亚组生育结局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活产率、累积活产率及影响活产的因素;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受孕方式、获得活产的时间、生化妊娠率、临床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共纳入113例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的不孕女性,其中58例接受双侧输卵管整形术,55例接受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的累积活产率高于双侧输卵管整形术(76.36%vs 62.07%,HR=2.18,95%CI 1.37~3.45)。输卵管整形组中,34.48%(20/58)的女性通过辅助生殖治疗获得活产,27.59%(16/58)的女性通过自然受孕获得活产;且自然受孕活产结局主要发生在初次输卵管整形术后的3年内,而输卵管切除组的活产结局均通过辅助生殖治疗获得。输卵管整形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切除组(20.69%vs 1.82%,P<0.001),2组生化妊娠率、临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年龄分层分析显示,35岁以下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女性接受输卵管整形术(51例)者的累积活产率显著低于输卵管切除术(48例)后(HR=2.25,95%CI 1.39~3.66);35岁及以上女性2组(各7例)累积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60,95%CI 0.36~7.19)。此外,在校正年龄、既往流产史、子宫肌瘤、良性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混杂因素后,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与输卵管整形术相比,输卵管切除术与活产呈正相关(aHR=1.94,95%CI 1.18~3.18)。结论·对于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的不孕女性,输卵管整形术存在一定自然受孕的可能和异位妊娠的风险,输卵管切除术能带来更高的累积活产率,但需要通过术后辅助生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不孕 输卵管整形术 输卵管切除术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