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胎妊娠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彦林 果丽 +1 位作者 华人意 邬玲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4-647,共4页
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特别是二孩政策放开后在多胎孕妇中高龄孕妇占比亦逐年增加,因此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亦大大增加。多胎妊娠中单绒毛膜性双胎除了可能出现的复杂性双胎以外,其器官结构异常的概率亦增... 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特别是二孩政策放开后在多胎孕妇中高龄孕妇占比亦逐年增加,因此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亦大大增加。多胎妊娠中单绒毛膜性双胎除了可能出现的复杂性双胎以外,其器官结构异常的概率亦增加,包括心脏及脑部发育异常、神经管缺陷、唇腭裂等。因此,多胎孕妇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以及后续处理对医患双方而言均需要更多的医疗咨询和备选方案,已有一些专题做过此方面的介绍,因此本文将就一些临床切实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多胎妊娠 产前筛查 羊水穿刺 减胎术 羊膜腔穿刺 绒毛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标志物水平与产科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赵婷婷 张海鸥 +2 位作者 赵欣荣 程蔚蔚 陶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评估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指标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异常值与21三体(T21)、18三体(T18)、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之外产科不良结局的相关性,为血清学产前筛查临床应用提供更精准的本地化循证... 目的·评估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指标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异常值与21三体(T21)、18三体(T18)、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之外产科不良结局的相关性,为血清学产前筛查临床应用提供更精准的本地化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电子病历系统,随访2012—2014年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孕妇的妊娠结局,以标志物MOM值水平的第1(P_1)和第99百分数(P_(99))确定极低和极高异常阈值,统计标志物异常与正常组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获得标志物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对风险,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共25 616例孕妇纳入研究,随访到T21、T18、ONTD之外其他不良妊娠结局4 526例,其中单项不良结局4 143例,合并2项及以上不良结局383例。(2)在标志物异常各组中,AFP和h CG降低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都无明显相关性,但AFP、hCG升高或uE3降低与多种不良结局相关,其中其他染色体异常相关性最为密切;18例其他染色体异常孕妇中有9例出现以上标志物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相对风险分别为13.33、35.00和59.00倍。(3)AFP、hCG升高,uE3降低与<28周的胎儿丢失、出生体质量<同胎龄新生儿体质量的P3及<34周的子痫前期等亚型相关性更为密切,分型后各组相对风险是未分型前的1.5~15倍。结论·临床工作要重视AFP升高、hCG升高、uE3降低的孕妇;建议加强后续产检及B超监测,及早发现各类不良妊娠结局,尤其是早中孕期胎儿丢失、低于P_3的小于胎龄儿、早发型子痫前期等表型严重的部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不良结局 孕中期产前筛查 甲胎蛋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游离雌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的临床咨询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欣荣 王彦林 +1 位作者 范阳阳 杲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研究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严重结构畸形和其他严重异常的关系,了解其在评估胎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583例妊娠早期(11~13^(+6)周)NT≥2.5 mm的单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2例... 目的·研究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严重结构畸形和其他严重异常的关系,了解其在评估胎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583例妊娠早期(11~13^(+6)周)NT≥2.5 mm的单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2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统计胎儿染色体核型,随访胎儿超声筛查结构异常情况及妊娠结局。按NT厚度将其依次分为5组:组1~4的NT厚度分别为2.5~2.9 mm、3.0~3.4 mm、3.5~4.4 mm和≥4.5 mm;组5为颈部水囊瘤胎儿组。利用趋势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几种常见染色体异常胎儿的NT值。结果·583例NT增厚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59例(23.4%,59/252);结构异常38例(6.5%),其中严重心脏畸形13例(2.2%)。产前诊断术后无自然流产及宫内感染,引产86例,死胎6例,难免流产3例,自行终止妊娠8例,出生后死亡2例,活产478例。5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及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发生率具有随着NT增厚而升高的趋势;组1~5存活率分别为96.5%、81.9%、74.0%、35.6%和6.7%,随NT增厚而下降(P=0.000)。结论·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严重心脏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关;随着NT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及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升高,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临床工作中需根据NT不同厚度给予个性化咨询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项透明层 染色体异常 心脏畸形 产前诊断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预测双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中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金铃 牛建梅 +2 位作者 高佳琪 吕淑平 王彦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0-505,共6页
目的·研究胎儿估计体质量(EFW)差异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W)差异间的关系,评估超声预测双胎妊娠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BW)的准确性。方法·应用超声检测不同孕周双胎的生长参数,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EFW差异(?EFW)... 目的·研究胎儿估计体质量(EFW)差异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W)差异间的关系,评估超声预测双胎妊娠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BW)的准确性。方法·应用超声检测不同孕周双胎的生长参数,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EFW差异(?EFW)与?BW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77对双胎中,44对双胎(15.9%)存在2个胎儿?BW≥20%。该现象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的发生率分别为68.2%和3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与孕期其他孕周评估的?EFW相比,分娩前末次超声评估的?EFW与?BW一致性最佳。在MCDA中,孕22~24周超声评估?EFW的阴性预测值最高(94%)。结论·双胎妊娠胎儿出生前末次超声评估的?EFW与?BW的一致性最高。对超声未发现?EFW较大即?EFW<20%的双胎,尤其是孕22~24周阶段MCDA中?EFW<20%者,其未来发生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 IUGR)机会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双胎妊娠 估计胎儿体质量差异 出生体质量差异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