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到外周的体温梯度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患者术中组织灌注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钱刚 周海军 +1 位作者 徐珂嘉 沈石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1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中心到外周的体温梯度(Tc-toe)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对患者术中组织灌注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讨中心到外周的体温梯度(Tc-toe)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对患者术中组织灌注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乳酸水平是否异常将其分为对照组(91例,乳酸水平<2.0 mmol/L)和病例组(57例,乳酸水平≥2.0 mmol/L)。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将乳酸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2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患者术中组织灌注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Tc-toe、CRT、意识和急诊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oe、CRT、年龄、意识、术中失血量和急诊手术与乳酸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oe(OR=5.97,95%CI:1.55~23.04,P<0.05)、CRT(OR=38.48,95%CI:7.68~192.78,P<0.05)、肌酐(OR=0.07,95%CI:0.01~0.79,P<0.05)和冠心病/心律失常(OR=0.15,95%CI:0.03~0.83,P<0.05)是患者术中组织灌注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c-toe预测组织灌注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截断值为1.05℃,灵敏度为80.22%,特异度为87.72%;CRT预测组织灌注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截断值为2.5 s,灵敏度为74.73%,特异度为96.49%。结论Tc-toe和CRT可通过预测血乳酸水平,从而预测患者术中组织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梯度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无痛肠镜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彩霞 张光明 李烜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无痛肠镜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芬太尼组(F组)和羟考酮组(Q组);F组先注射芬太尼1μg/kg,5 min后给予丙泊酚1.5~2.0 mg/kg,Q组给予羟考酮0.03 mg/kg,5 min后给... 目的观察小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无痛肠镜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芬太尼组(F组)和羟考酮组(Q组);F组先注射芬太尼1μg/kg,5 min后给予丙泊酚1.5~2.0 mg/kg,Q组给予羟考酮0.03 mg/kg,5 min后给予丙泊酚1.5~2.0 mg/kg。到意识消失后开始肠镜操作。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检查开始前(T2)、肠镜到达回盲部时(T3)、术后清醒睁眼时(T4)的心率(HR)、无创平均动脉血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记录患者肠镜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出苏醒室时间以及丙泊酚用药总量。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抑制、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AP在T2、T3较T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_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的丙泊酚总量、苏醒时间、出苏醒室时间及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F组(P<0.05);F组中出现体动、心率<50次/min例数、术后头晕例数多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发生率相近,均无呕吐;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麻醉,能维持术中麻醉稳定和循环功能平稳,缩短苏醒时间,使患者术后更为舒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肠镜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芬太尼 无痛肠镜检查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