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膈面肝肿瘤腹腔镜超声引导消融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寅 吴贤 +1 位作者 谢炳銮 王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膈面肝肿瘤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具体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4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接受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13例膈面肝肿瘤病例。腹... 目的·探讨膈面肝肿瘤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具体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4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接受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13例膈面肝肿瘤病例。腹腔镜下观察腹腔内有无转移,根据需要离断镰状韧带、冠状韧带、三角韧带,在肝脏膈顶裸区或脏面填塞纱布垫。腹腔镜超声扫查肝脏,确定肿瘤位置及有无新发肿瘤,同时活检后使用超声造影剂对肿瘤多点多角度消融,在退针过程中腹腔镜直视观察有无出血,并行针道消融。消融后再次超声造影,必要予时追加消融。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的血生化指标、白细胞水平以及术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膈肌损伤、心率失常、肺炎、气胸、大出血、胆瘘、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前白细胞[(4.9±1.0)×10^(9)个/L]和术后第2日白细胞[(8.7±2.5)×10^(9)个/L]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谷丙转氨酶[15.0 (22.0,77.5) U/L]和术后第2日谷丙转氨酶[69.0 (135.0,371.0) U/L]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1月复查MRI增强证实,病灶完全坏死率达100%。结论·腹腔镜超声引导下肝肿瘤消融,首先是在腹腔镜下进行的手术,通过建立气腹、离断韧带、纱布隔离等方法使肝脏周围形成一个安全的隔离带;然后在腹腔镜超声探头的直视下对膈面肝肿瘤进行消融,以提供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 腹腔镜超声 消融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