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38例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王丹 邵静波 +4 位作者 李红 张娜 朱嘉莳 付盼 王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4-690,共7页
目的研究儿童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为TLS的防治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就诊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TL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共纳入38例TLS患儿,男27例、... 目的研究儿童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为TLS的防治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就诊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TL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共纳入38例TLS患儿,男27例、女11例,中位年龄6.6(2.9~9.9)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伯基特淋巴瘤12例,其中12例(31.6%)合并肾脏浸润。37例(97.4%)在化疗前24小时至化疗开始后72小时内发生TLS;符合临床TLS 21例,实验室TLS 17例。患儿发生TLS时,主要表现为急性肾损伤(AKI,20例),恶心呕吐(18例),发热(18例),胸闷、低氧血症(12例)。21例患儿因疾病加重转入PICU治疗,共发生3例TLS相关死亡。采用别嘌醇降尿酸16例,采用重组尿酸氧化酶降尿酸22例。与别嘌醇组比较,重组尿酸氧化酶组实验室TLS比例较高,AKI发生率、重症转PICU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S发生前-3 d、TLS发生当日、TLS发生后+1 d、+3 d、+5 d共5个时间点之间别嘌醇组的LDH和尿酸水平,重组尿酸氧化酶组的LDH、尿酸和血肌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S发生后+1 d、+3 d、+5 d,重组尿酸氧化酶组的尿酸水平均低于别嘌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负荷血液肿瘤患者在治疗初期发生TLS风险高,尿酸氧化酶可有效降尿酸,减少AKI的发生,降低重症率,缩短TLS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肿瘤 肿瘤溶解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尿酸氧化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长期疗效评价及随访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汤梦婕 袁晓军 +4 位作者 汤静燕 沈树红 孙立荣 蒋慧 王宁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评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5方案对儿童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源自5所儿童血液病治疗中心的2005年5月1日—2009年9月30日初次发病,并纳入ALL-2005方案治疗的53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分别按照中危... 目的评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5方案对儿童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源自5所儿童血液病治疗中心的2005年5月1日—2009年9月30日初次发病,并纳入ALL-2005方案治疗的53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分别按照中危和高危进行分组后接受不同强度的化疗。回顾性分析诱导缓解率、治疗相关并发症及随访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T-ALL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3例T-ALL患儿,剔除1例患儿(确诊后2 d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男44例,女8例;诊断中位年龄为8.1岁,年龄≥10岁的患儿16例(19.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儿35例(67.3%)。治疗后第35日的诱导缓解率为88.5%;复发病例为7例(13.5%),复发中位时间为8.3个月,其中骨髓复发4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3例。随访中位时间为62.0个月;8年总体生存率为(82.6±5.2)%,其中中危组为(91.1±3.2)%,高危组为(51.5±1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8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8.4±6.1)%,中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74.6±5.8)%和(36.9±1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T-ALL可获得较好疗效。诱导期是否获得完全缓解以及危险度分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淋巴细胞 儿童 联合化疗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贝多(综述) 邵静波(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480,共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合并血栓的恶性肿瘤。血栓栓塞和患儿凝血功能异常与化疗药物、感染、深静脉置管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文章就ALL患儿血栓栓塞的发生机制、临床特...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合并血栓的恶性肿瘤。血栓栓塞和患儿凝血功能异常与化疗药物、感染、深静脉置管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文章就ALL患儿血栓栓塞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儿童ALL合并血栓栓塞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凝血功能 血栓栓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