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尿素循环障碍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楚晓云 孙祎璠 +3 位作者 颜崇兵 洪文超 龚小慧 蔡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6-271,共6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尿素循环障碍(UCDs)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转归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经基因测序证实为阳性变异的5例新生儿UCD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结果5例新生儿中男4例、... 目的总结新生儿尿素循环障碍(UCDs)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转归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经基因测序证实为阳性变异的5例新生儿UCD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结果5例新生儿中男4例、女1例,胎龄(39.0±1.2)周,出生体重(3642.0±511.6)g,中位发病日龄2(1~5)d,初始血氨水平(1386.8±398.4)μmol/L。起病特征分别为纳差3例、低体温2例、气促2例、呕吐1例,均有肌张力减退、意识障碍及惊厥。原发病为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3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缺乏症(CPS1D)2例。OTCD患儿瓜氨酸降低,尿乳清酸增高,存在3种基因致病变异,其中c.177delA和c.387-1G>T为新发变异。CPS1D患儿瓜氨酸降低,尿乳清酸浓度正常或降低,基因测序存在4个变异位点,其中c.548T>C和c.3G>C为新发变异。5例UCDs新生儿均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叠加透析疗法以快速清除血氨,其中3例患儿血氨水平降至(164.0±47.1)μmol/L,但因神经系统不良预后,最终4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存活。存活患儿在1岁时接受了肝移植手术,随访至2022年12月存在语言及运动发育落后。结论新生儿UCDs病死率高且预后差,临床起病特征常缺乏特异性,尽早的血氨检测是发现该病的关键,基因分析可明确诊断。尽早给予有效干预可挽救患儿生命及改善其神经系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氨血症 尿素循环障碍 临床分析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现况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涵琳 季涧琳 +3 位作者 杨利灵 唐平 江艳 陆群峰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4,共4页
儿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 in pediatrics,PICS-P)是指患儿转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后,其生理、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发生新的损伤或恶化,并对家属心理、社会功能产生影响^(... 儿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 in pediatrics,PICS-P)是指患儿转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后,其生理、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发生新的损伤或恶化,并对家属心理、社会功能产生影响^([1])。PICS-P严重干扰患儿的生长发育轨迹^([2]),阻碍其回归学校生活^([3]),影响其健康结局。随着重症医疗技术的发展,PICU内存活率逐年提升,研究者对患儿预后及康复关注增加,PICS-P开始成为国内外ICU后综合征(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研究领域的热点。但该领域的研究以流行病学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为主,且部分影响因素(如年龄、镇静、机械通气时长)存在争议^([4]),而PICS-P的诱发因素及干预措施与成人的PICS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文旨在对PICS-P的影响因素和国内外干预现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儿科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儿童重症监护 PICU 流行病学调查 家属心理 健康结局 机械通气 现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胎龄儿认知发育高危因素与早期干预实践指南(2024)
3
作者 霍言言 龚小慧 +6 位作者 王蔚沁 王瑞 张纪华 吴丹 朱江 陈津津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66,共26页
小于胎龄儿(SGA)儿童追赶生长模式可能是影响后期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1]。但在观察和研究SGA儿童时,临床上常以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第10百分位数(P10)或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2SDS)作为相对公认的判断标准。SGA病因涉及多方面(... 小于胎龄儿(SGA)儿童追赶生长模式可能是影响后期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1]。但在观察和研究SGA儿童时,临床上常以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第10百分位数(P10)或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2SDS)作为相对公认的判断标准。SGA病因涉及多方面(母亲因素、孕期因素、产时因素和SGA儿童因素)且相互影响,较难产生设计良好和样本量足够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70%~90%的SGA婴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追赶生长[1],但观察和研究追赶生长的视角也较为复杂,如SGA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身长/身高、体重和头围哪个更适合作为追赶生长指标?评价追赶效果的最短追赶生长时间,追赶生长结局到多大年龄适宜?不同追赶生长结局(认知、语言、运动、社交情绪与社会适应、学业和社会成就)的评价工具多种且存在异质性等。追赶生长也不总是如预期那样一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在生命早期的关键或敏感时期,“加速”或过快的增长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赶生长 病例对照研究 小于胎龄儿 认知发育 实践指南 母亲因素 队列研究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微量营养素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丰宁 蔡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胎儿期和婴儿期是各器官塑造的关键时间窗口,早产儿由于营养贮备水平低下以及身体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与早产儿出现败血症、代谢性骨病,以及晚期代谢性相关疾病息息相关。其中,维生素D、钙、磷、铁... 胎儿期和婴儿期是各器官塑造的关键时间窗口,早产儿由于营养贮备水平低下以及身体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与早产儿出现败血症、代谢性骨病,以及晚期代谢性相关疾病息息相关。其中,维生素D、钙、磷、铁、锌、碘、以及镁元素在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供适当的营养素以预防营养失调是关键所在。本文将对早产儿中重要微量营养素:维生素D、钙、磷、铁、锌、碘、以及镁元素的来源、需求量、在早产儿中的作用以及现有文献建议剂量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早产儿关于微量营养素补充的营养规划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维生素D 微量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后的阿米卡星治疗和管理
5
作者 胡文娟 杨巧玲 +3 位作者 王学彬 谭波宇 陈一欢 孙华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1408,共8页
目的:了解阿米卡星(AMK)治疗早产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建立早产儿阿米卡星使用的管理流程。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受阿米卡星治疗的CRKP感染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纳入的感染性指标和安... 目的:了解阿米卡星(AMK)治疗早产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建立早产儿阿米卡星使用的管理流程。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受阿米卡星治疗的CRKP感染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纳入的感染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采用参数数据配对t检验,评估阿米卡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建立早产儿阿米卡星使用的管理流程。结果:纳入8例CRKP感染病例,主要诊断为肺炎和脓毒症。8名早产儿在阿米卡星治疗前进行阿米卡星耳毒性基因线粒体基因MT-RNR1(MT-RNR11494C>T和MTRNR11555A>G)筛查,均未发现基因变异,接受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疗7 d后,感染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用药前后未发现患儿出现临床耳毒性和肾毒性。结论:氨基糖苷类药物仍是早产儿疑似感染尤其是耐药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的主要抗生素选择之一。虽然存在耳毒性和肾毒性风险,我们提供了新生儿使用阿米卡星治疗的管理流程和建议,以降低阿米卡星的耳毒性和肾毒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氨基糖苷类 耳毒性 肾毒性 早产儿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女婴,气促、昏迷、窦性心动过缓
6
作者 霍小梅 蔡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03-707,共5页
1病史描述患儿,女,出生3小时,G1P1,胎龄33+5周,因“母心电图异常,胎膜早破20小时”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 180 g,出生时羊水清,Apgar评分1 min8分,5min8分。因气促呻吟,产院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猪肺磷脂注射液360 mg,T组合持续正... 1病史描述患儿,女,出生3小时,G1P1,胎龄33+5周,因“母心电图异常,胎膜早破20小时”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 180 g,出生时羊水清,Apgar评分1 min8分,5min8分。因气促呻吟,产院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猪肺磷脂注射液360 mg,T组合持续正压通气。心率维持在80~85次/min,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80~88次/min),拟“早产生后气促、心律失常2小时”转入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持续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注射液 新生儿科 胎膜早破 儿童医院 心电图异常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体验的质性研究
7
作者 李宇晗 李筱颖 +2 位作者 范巧玲 秦安 王彩凤 《军事护理》 2025年第9期57-60,65,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其父亲支持母乳喂养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订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的16名NICU早产儿父亲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住院期间其父亲支持母乳喂养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订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的16名NICU早产儿父亲为研究对象,基于父亲支持母乳喂养概念要素构建访谈提纲开展半结构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结果NICU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知识——有限的碎片化认知;态度——情感-认知-行为的积极共鸣;决策——重重阻碍下的责任担当;实际支持——复杂流程中的多元配合;情感支持——直接关怀与间接缓冲。结论NICU护理团队应联合多学科和部门,为早产儿父亲提供早期系统的健康教育,构建医院-家庭-社会支持体系,并对该人群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为其更好地发挥母乳喂养的支持作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母乳喂养 父亲支持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