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症儿童谵妄评估工具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珊珊 罗雯懿 徐丽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77-1680,共4页
谵妄常常伴随病死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和认知缺损等不良结局,因而危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期间的谵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目前,国内外专业学会已发布了成人谵妄相关的临床指南,成人谵妄的诊疗已逐步规范化。然而,在... 谵妄常常伴随病死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和认知缺损等不良结局,因而危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期间的谵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目前,国内外专业学会已发布了成人谵妄相关的临床指南,成人谵妄的诊疗已逐步规范化。然而,在儿科领域,谵妄仍未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相关研究少,评估诊断工具尚未统一。由于儿童认知、行为表现不同于成人,因而在儿科领域使用成人谵妄评估工具(如CAM-ICU)存在一定制约。该文主要就文献回顾中所提及的儿童谵妄评估工具,如pCAM-ICU、PAED等进行特点及应用情况分析,以期为早日开展危重症儿童谵妄的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儿童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苏肇伉 白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2-474,共3页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 复杂先心病 病理生理 治疗观念 新生儿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雯懿 管咏梅 +1 位作者 沈南平 何萍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3期33-34,60,共3页
目的对造成患儿气管插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综述和分析,旨在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视。方法综述了临床对于气管插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各种原因及预防措施,并进行分析归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目前小... 目的对造成患儿气管插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综述和分析,旨在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视。方法综述了临床对于气管插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各种原因及预防措施,并进行分析归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目前小儿气管插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较为频繁,而相应的专科护理措施并非全部适用于儿科领域,影响了儿科护理质量的提高。结论应该形成针对小儿气管插管的临床指导方案,帮助护理人员真正有效地监测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陶土诱导新生大鼠梗阻性脑积水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吴少峰 杨波 +1 位作者 金惠明 鲍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采用白陶土混悬液诱导的方法建立新生大鼠梗阻性脑积水模型。方法对出生1d的SD大鼠经枕大池注射白陶土混悬液(实验组,n=40),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再将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n=10),分别在注射后第1、2、3、4周... 目的采用白陶土混悬液诱导的方法建立新生大鼠梗阻性脑积水模型。方法对出生1d的SD大鼠经枕大池注射白陶土混悬液(实验组,n=40),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再将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n=10),分别在注射后第1、2、3、4周进行观察。注射后第1、2、3、4周,对大鼠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1月龄时,对大鼠开始Morris水迷宫训练,观察大鼠空间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结果实验组大鼠逐渐出现弓背、宽基步态等共济失调的表现。注射白陶土1周时,实验组大鼠MRI表现出脑室扩大征象;至第4周表现为明显的脑室扩大和皮层变薄。实验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无法准确找到平台;训练第4、5、6天时,实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两个对照组(P<0.01)。结论经枕大池注射白陶土可以有效地建立梗阻性脑积水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白陶土 MORRIS水迷宫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ntan术后的临床转归和监护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浩 徐志伟 +3 位作者 郑景浩 张海波 史珍英 徐卓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2-1276,共5页
目的总结Fontan术后的临床转归及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其术后监护的要点。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09年7月期间的79例Fontan手术病例,通过分析其术后血流动力学特点和监护过程,对术后监护要点和临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 79例Fontan病例中... 目的总结Fontan术后的临床转归及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其术后监护的要点。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09年7月期间的79例Fontan手术病例,通过分析其术后血流动力学特点和监护过程,对术后监护要点和临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 79例Fontan病例中,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为6.33%;其中一期手术无死亡病例,二期手术病死率为9.3%,三期手术病死率为14.3%。术后床旁心脏超声显示,下腔静脉流速普遍减慢,术后第1天管道开孔处均为右向左分流。早期撤离呼吸机有助于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术后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结论术前血流动力学评估对手术结果至关重要。Fontan术后腔静脉流速缓慢,术后早期管道开孔处以右向左分流为主,可影响脏器的灌注,提倡尽早撤离呼吸机;Fontan术后心、肺功能关系密切,应及时排除肺部并发症;改善心功能以扩容、强心和降低肺阻力为主,强调米力农在术后监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