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门板降低技术在胰腺段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伟 许鑫森 +2 位作者 杨传鑫 陈炜 王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胰门板降低技术在胰腺段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5例董氏分型C2型的胆总管囊肿患者。采用胰门板降低技术对患者施行胰腺段胆... 目的·探讨胰门板降低技术在胰腺段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5例董氏分型C2型的胆总管囊肿患者。采用胰门板降低技术对患者施行胰腺段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术中验证术前对胆总管囊肿与主胰管汇合方式的判定,并对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转归情况及随访情况(存活状况、远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7例(46.7%)患者呈现主胰管与胆总管囊肿远端的正常胆管汇合,8例(53.3%)呈主胰管与胆总管囊肿汇合,该术前判定结果得到术中证实。15例患者均经胰门板降低技术成功切除胰腺段胆总管囊肿,病变胆管残留率及主胰管损伤率均为0,手术时间为(170.0±22.7)min,术中输血率为0;其中有8例(53.3%)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生化级胰漏1例、B级胰漏1例、胃瘫1例、生化级胰漏合并胆漏1例、肠梗阻1例、生化级胰漏合并肠梗阻1例、腹腔积液伴感染1例、伤口感染1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胆总管囊肿伴黏膜慢性炎。经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经5~48个月的术后随访显示,患者均生存良好,无胆肠吻合口狭窄、胆管扩张和胆管癌变的发生。结论·采用胰门板降低技术实施胰腺段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胆管扩张症 胰门板降低技术 胰腺段胆总管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TD7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丝 李青 高丽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7-1292,1299,共7页
目的探讨SETD7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SETD7在胰腺癌样本中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ETD7表达对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 目的探讨SETD7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SETD7在胰腺癌样本中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ETD7表达对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的影响。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评估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ETD7对PI3K/AKT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发现,SETD7在胰腺癌中表达上调(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SETD7高表达组OS和RFS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01)。在21对匹配的胰腺肿瘤和邻近非肿瘤组织中,肿瘤组织中的SETD7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SETD7表达上调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P<0.01或P<0.05)。SETD7表达下调可导致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P<0.01或P<0.05)。SETD7敲减后,p-PI3K和p-AKT的表达减少,SETD7过表达在蛋白水平上均导致p-PI3K和p-AKT表达增加。此外,抑制SETD7,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上调,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在SETD7过表达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显著上调。SETD7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论SETD7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以及调控EMT。SETD7可能作为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SETD7 PI3K/AKT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术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婷 杨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后患者的家庭肠内营养状况,分析营养情况与患者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胰腺癌术后3个月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营养评估,同时进行家庭肠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ZPS体力状况调查。结果 ...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后患者的家庭肠内营养状况,分析营养情况与患者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胰腺癌术后3个月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营养评估,同时进行家庭肠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ZPS体力状况调查。结果 55.38%患者有营养风险;家庭肠内营养以口服为主(63.08%),营养制剂主要为家庭匀浆膳(63.08%),胃肠道和带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54%、15.38%;不同家庭肠内营养方式及有无并发症患者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生活质量的功能领域、气促及ZP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胰腺癌术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以口服家庭匀浆膳为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营养状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需加强对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评估,及早发现营养风险并给予有效干预,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肠内营养 营养制剂 营养风险 生活质量 体力 营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协作干预在胰腺癌术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婷 杨丽 沈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218,共7页
目的:通过团队协作干预的方法,提高胰腺癌术后病人的营养风险、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72名符合要求的病人随机分组,干预组采用团队协作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和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和随访,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 目的:通过团队协作干预的方法,提高胰腺癌术后病人的营养风险、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72名符合要求的病人随机分组,干预组采用团队协作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和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和随访,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执行家庭肠内营养的情况(制剂选择、给予方式选择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两组病人营养风险(NRS 2002).体力状况(ZPS)和生活质量(QLQ30)得分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并发症发生例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营养风险:拒绝球形检验(P < 0.01),NRS 2002得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且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营养风险显著优于对照组,时间和分组有交互作用(P < 0.05);体力状况:拒绝球形检验(P<0.01),病人ZPS得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间和分组有交互作用,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对照组得分趋势显著低于干预组,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得分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接受球形检验(P > 0.05),病人QLQ30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间和分组有交互作用,在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病人QLQ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QLQ30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结论:团队协作干预方法对胰腺癌术后家庭肠内营养的病人在并发症的发生、营养风险、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效果,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在干预6个月时效果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术后 家庭肠内营养 团队协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综合治疗的进展与争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炜 刘颖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临床治疗存在诸多争议。目前,外科治疗仍是该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前精准评估和充分准备,以及术中安全、有效、规范切除肿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以化学治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临床治疗存在诸多争议。目前,外科治疗仍是该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前精准评估和充分准备,以及术中安全、有效、规范切除肿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以化学治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未来以肿瘤学理念为指导,包括手术、化疗、靶向、免疫和生物治疗多种模式的综合治疗是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综合治疗 外科手术 减黄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把握胆管损伤的修复时机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坚 徐孙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60-262,共3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最主要的手段,手术修复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损伤修复成功的先决条件。详细的阐述了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即时修复和术后发现的延期修复时机,并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和表现(如胆道梗阻、胆漏和胆胰肠结合部损伤),... 外科手术是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最主要的手段,手术修复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损伤修复成功的先决条件。详细的阐述了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即时修复和术后发现的延期修复时机,并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和表现(如胆道梗阻、胆漏和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就延期修复的时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认为损伤局部的病理状态是决定手术时机的首要因素,修复时机把握的总体趋势是倾向于早期修复,延期修复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2~4周内尽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 R68G继发突变引发KRAS^(G12D)靶向抑制剂MRTX1133耐药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高明 崔然 +1 位作者 黎彦璟 刘颖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6,共12页
目的·从原子层面探索KRAS^(G12D/R68G)突变诱发肿瘤细胞对MRTX1133耐药的机制。方法·从RCS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获取KRAS^(G12D)与MRTX1133相互作用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使用PyMOL软件将KRAS第68位的精氨... 目的·从原子层面探索KRAS^(G12D/R68G)突变诱发肿瘤细胞对MRTX1133耐药的机制。方法·从RCS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获取KRAS^(G12D)与MRTX1133相互作用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使用PyMOL软件将KRAS第68位的精氨酸突变为甘氨酸(R68G),构建KRAS^(G12D)和KRAS^(G12D/R68G)分别与MRTX1133相互作用体系的初始构象。使用LEaP程序构建带有周期性边界的模拟体系,应用ff19SB力场计算KRAS中标准氨基酸的力场参数,应用GAFF(general AMBER force field)力场计算MRTX1133的力场参数,应用TIP3P(intermolecular potential three point)力场计算水分子的力场参数。使用Amber软件对体系进行能量最小化,体系升温至300 K后,进行等温等容平衡和等温等压运动的计算。使用cpptraj轨迹分析软件计算每个体系的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体系中每个氨基酸的均方根波动(root mean square fluctuation,RMSF),对轨迹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计算MRTX1133和GDP的溶剂可及表面积(solvent-accessible surface area,SASA)。测量区域之间氢键形成的数量,并计算氨基酸之间的动态交叉相关矩阵(dynamic cross-correlation matrix,DCCM)。结果·RMSD分析显示KRAS^(G12D/R68G)体系中KRAS的变化幅度大于KRAS^(G12D)体系。RMSF分析显示KRAS^(G12D/R68G)体系中KRAS的SwitchⅠ和SwitchⅡ区域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KRAS^(G12D)体系。PCA分析提示KRAS^(G12D/R68G)体系中KRAS的SwitchⅠ和SwitchⅡ区域更多地处于向外打开的状态。两体系中SwitchⅠ与P-loop之间距离以及SwitchⅡ与P-loop之间距离的比较显示了KRAS^(G12D/R68G)体系中的GDP和MRTX1133的结合口袋与KRAS^(G12D)体系相比均显著扩大。SASA分析显示KRAS^(G12D/R68G)体系中的GDP和MRTX1133的溶剂暴露面积与KRAS^(G12D)体系相比均明显增加。DCCM分析显示KRAS^(G12D/R68G)体系中SwitchⅠ、SwitchⅡ和P-loop区域之间存在更多的分离运动。结论·KRAS^(G12D/R68G)突变破坏了SwitchⅠ和SwitchⅡ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SwitchⅠ和SwitchⅡ的分离,继而导致MRTX1133的结合口袋开放,增加了MRTX1133的溶剂暴露面积,从而加速了MRTX1133的解离,最终导致KRAS^(G12D/R68G)对MRTX1133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TX1133 KRAS继发突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中SFRP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饶鹏 刘智华 花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4,SFRP4)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组配对的PDAC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利用RT-PCR检测SFRP4mRNA表...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4,SFRP4)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组配对的PDAC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利用RT-PCR检测SFRP4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5例PDAC组织芯片中SFRP4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SFRP4的表达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PDAC组织中,SFR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配对相邻癌旁正常组织。RT-PCR检测显示,SFRP4 mRNA表达水平在90%(27/30)的PDAC组织中显著增加(P=0.007 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FRP4蛋白表达水平在56.5%(116/205)的癌组织中升高,但仅在28.8%(59/205)的癌旁组织中高表达。此外,SFRP4蛋白表达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FRP4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x^2=3.467,P=0.024)。结论 SFRP4有望成为PDAC新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腺癌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 R1325K突变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杨婧潇 贾子尧 +5 位作者 吴文广 吴向嵩 张飞 李怀峰 朱逸荻 李茂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1-1079,共9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第1325位精氨酸变为赖氨酸(R1325K突变)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BRCA1野生型过表达慢病毒、BRCA1 R1325K突变过表达慢病... 目的·探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第1325位精氨酸变为赖氨酸(R1325K突变)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BRCA1野生型过表达慢病毒、BRCA1 R1325K突变过表达慢病毒以及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构建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稳转株。细胞分为不含目的基因的对照组、BRCA1野生型组及BRCA1突变组,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目的蛋白BRCA1的表达情况。选用针对BRCA1突变的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20μmol/L处理BRCA1突变组胆囊癌细胞,并根据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和加药与否将胆囊癌细胞系分为对照组、BRCA1野生型组、BRCA1突变组和BRCA1突变+Olaparib组。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BRCA1 R1325K突变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TUNEL实验观察BRCA1 R1325K突变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凋亡情况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使用抑制剂Olaparib处理BRCA1 R1325K突变过表达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并检测BRCA1 R1325K突变引起的相应表型改变(促进增殖、增强克隆形成能力和抑制凋亡)是否能被抑制剂所逆转。结果·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及BRCA1野生型组,BRCA1 R1325K突变能够促进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的增殖,并提高其克隆形成能力;抑制剂Olaparib处理则能够抑制BRCA1突变胆囊癌细胞系的增殖(均P<0.05)。通过TUNEL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发现:相较于对照组,野生型BRCA1基因过表达能够诱导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的凋亡;BRCA1突变组相较于对照组和BRCA1野生型组,有抵抗凋亡的作用,且升高了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并降低了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5)。结论·BRCA1 R1325K突变能够促进胆囊癌细胞系GBC-SD和NOZ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BRCA1 突变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孔法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学良 张军峰 +4 位作者 郑彦 王宇 包映辉 崔华 花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比较二孔法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laparoscopy-assisted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LAVPS)与传统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open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OVPS)的临床疗效,探讨二孔法LAVPS中腹腔端分流管放置的临床实践... 目的·比较二孔法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laparoscopy-assisted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LAVPS)与传统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open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OVPS)的临床疗效,探讨二孔法LAVPS中腹腔端分流管放置的临床实践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的308例患者。其中,LAVPS治疗组(L组)90例,应用二孔法以及独创的线环法,将腹腔端分流管置入右肝膈间隙;传统OVPS治疗组(O组)218例,腹腔端分流管经剑突下正中切口置入左下腹。对比2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和远端导管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O组相比,L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减少(54 min vs 90 min,P=0.000),远端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0 vs 9.6%,P=0.002)。L组仅发生1例内脏损伤,1例远端导管移位,另发生1例近端导管堵塞;远端导管未有感染或堵塞,发生率均较O组显著降低(0 vs 4.6%,P=0.039;0 vs 5.0%,P=0.030)。O组则发生10例导管感染,11例导管堵塞,4例内脏损伤,2例切口疝。结论·经改良的以线圈引导、腹腔端分流管留置于右肝膈间隙的二孔法LAVPS是一种安全、经济和简便的手术方法,与传统OVPS相比,能够更为有效地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腹腔镜 脑室腹腔分流术 肝膈间隙 远端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林华 刘颖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7-260,共4页
肝胆胰肿瘤疾病由于其解剖上的特点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60%~80%的病人多出现黄疸后前来就诊,此时往往已处于疾病进展期,常伴随着肝功能的异常和严重的营养不良,若没有及时纠正,在机体和肿瘤不断的消耗下难以承受手术、创伤... 肝胆胰肿瘤疾病由于其解剖上的特点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60%~80%的病人多出现黄疸后前来就诊,此时往往已处于疾病进展期,常伴随着肝功能的异常和严重的营养不良,若没有及时纠正,在机体和肿瘤不断的消耗下难以承受手术、创伤等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组织器官功能损害,降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1-3],因此对于此类病人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对于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营养支持尚无明确的标准,我们认为对于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营养支持不能简单粗暴,需要进行精准的、系统的评估,结合《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4]和《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5],个体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胆汁回输 营养评估 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 m^(6)A甲基化修饰酶调控肿瘤的功能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亚娟 刘颖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814,共6页
RNA修饰在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氮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ine,m^(6)A)修饰是信使RNA中广泛存在的甲基化修饰,是动态变化的。近年来在肿瘤中发现m^(6)A修饰酶和结合蛋白表达异常,可通过改变靶基因的RNA m... RNA修饰在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氮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ine,m^(6)A)修饰是信使RNA中广泛存在的甲基化修饰,是动态变化的。近年来在肿瘤中发现m^(6)A修饰酶和结合蛋白表达异常,可通过改变靶基因的RNA m^(6)A修饰水平来调控肿瘤的进展。该文综述了m^(6)A的去甲基化酶和甲基转移酶,包括α-酮戊二酸依赖的加双氧酶FTO(FTOα-ketoglutarate dependent dioxygenase)、AlkB同源蛋白5(AlkB homolog 5,ALKBH5),甲基转移酶样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的重要功能,以及m^(6)A修饰酶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6-甲基腺嘌呤(m^(6)A) 肿瘤 抑制剂 α-酮戊二酸依赖的加双氧酶F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