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母细胞冷冻现状
1
作者 仲万霞(综述) 邱进(审校)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55-357,共3页
随着延缓生育趋势的逐渐上升,导致女性面临越来越多非医疗相关的生育风险。卵母细胞冷冻为女性生育力保存提供了一种选择,目前普遍采用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卵母细胞既存在挑战又存在机遇,对于冷冻卵母细胞的方式方法仍旧存在缺陷,... 随着延缓生育趋势的逐渐上升,导致女性面临越来越多非医疗相关的生育风险。卵母细胞冷冻为女性生育力保存提供了一种选择,目前普遍采用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卵母细胞既存在挑战又存在机遇,对于冷冻卵母细胞的方式方法仍旧存在缺陷,这需要生殖医学专家们共同努力来完成该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同时很多女性对年龄增加导致生育力下降的认识不足,又对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克服这一问题有一种过于乐观的信任。所以有必要加强生育力保存相关科普,以满足大众的认知需求,提高人们对于包括冷冻卵母细胞在内的生育力保存的认知度。国家或政府也应提供相关方面的医疗保险或补贴以降低人们使用该技术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冷冻 生育力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9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冰 赵晓明 李卫平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逐渐显示出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胚胎发育潜能差,妊娠率低,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某些细胞因子可能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新研究途径,为研究生长分化因子-9(QDF-9)的现状及其在IVM中的... 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逐渐显示出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胚胎发育潜能差,妊娠率低,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某些细胞因子可能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新研究途径,为研究生长分化因子-9(QDF-9)的现状及其在IVM中的作用,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GDF-9能促进卵母细胞的正常生长及减数分裂,促进初级卵泡颗粒细胞继续生长、增殖,对卵泡的生长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 生长分化因子-9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Tox3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3
作者 崔玉倩 赵涵 +5 位作者 马增香 赵世斗 徐海静 王文婷 郭海鹏 陈子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5-98,F0003,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CDH-Tox3-Flag,并检测其转染小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小鼠Tox3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MCS-T2A-copGFP-MSCV中,通过酶切、测序验证后,将重组慢病毒载体pCDH-Tox3-Flag... 目的: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CDH-Tox3-Flag,并检测其转染小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小鼠Tox3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MCS-T2A-copGFP-MSCV中,通过酶切、测序验证后,将重组慢病毒载体pCDH-Tox3-Flag、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转染HEK293FT细胞,包装重组慢病毒LV-Tox3-Flag,并感染小鼠原代颗粒细胞,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ox3 mRNA的转录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TOX3-Flag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载体LV-Tox3;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慢病毒感染小鼠原代颗粒细胞后,Tox3基因能在细胞内正确转录、翻译并稳定表达TOX3蛋白。结论:成功建立Tox3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LV-Tox3-Flag,包装的慢病毒能够成功感染小鼠原代颗粒细胞,并使Tox3基因得到稳定表达,为后续研究Tox3基因在生殖相关疾病的生理与病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x3 慢病毒载体 粒层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子宫内膜蜕膜化中的功能
4
作者 李洪菀菀 杨洁琼 张丛(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76-480,共5页
子宫内膜蜕膜化是子宫内膜在排卵期后转化为分泌期至胚胎着床期间发生的持续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对妊娠的建立、维持及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至关重要。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蜕膜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改变。这一过程由孕酮和环磷酸腺苷信号驱动,伴随... 子宫内膜蜕膜化是子宫内膜在排卵期后转化为分泌期至胚胎着床期间发生的持续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对妊娠的建立、维持及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至关重要。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蜕膜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改变。这一过程由孕酮和环磷酸腺苷信号驱动,伴随着一系列标志性分子的表达改变。微小RNA(miRNA)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起着广泛并且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显示,miRNA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催乳素(PRL)、Krüppel样因子12(KLF12)和同源框基因A10(HOXA10)等基因表达,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及相关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就miRNA合成酶和一些miRNA在蜕膜化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蜕膜化及其相关疾病,如反复种植失败、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痫前期等的诊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蜕膜 子宫内膜 月经周期 胚胎植入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