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房静远 陈萦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75-1180,共6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在"211"二期项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5年三期建设的努力,除在原有优势项目如对消化系肿瘤发生与诊治和慢性肝病诊治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外,还开辟了小肠疾病诊治研究的新领域。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在"211"二期项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5年三期建设的努力,除在原有优势项目如对消化系肿瘤发生与诊治和慢性肝病诊治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外,还开辟了小肠疾病诊治研究的新领域。建设期间,系统研究了消化系肿瘤(胃癌和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早期诊断和综合预防,特别是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 RNA等)与信号通路在消化系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建立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关键技术,从而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探索并开拓了小肠内镜诊断应用的新途径,使小肠内镜在我国得到普及和推广,并对血管发育不良所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创新性治疗及其机制探索;建立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非创诊断模型,同时系统阐述并证实了核苷类抗病毒药及氧化苦参碱等在抑制纤维化及减缓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上研究成果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进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学科总体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小肠疾病 慢性肝病 消化学科 仁济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G4相关肝胆胰疾病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连敏 马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3-6,共4页
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是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胆管或腺管周围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同时可累及几乎全身所有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疑似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的患者需结合组织学、血清IgG4水平... 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是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胆管或腺管周围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同时可累及几乎全身所有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疑似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的患者需结合组织学、血清IgG4水平、受累器官影像、临床表现等作出诊断。尽管其作为一类新近认识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传、天然和适应性免疫、自身抗原及IgG4等方面。本文对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领域近5年来取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以及尚存的难点和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免疫球蛋白G4相关肝胆胰疾病 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对急性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治
3
作者 连敏 唐茹琦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1265,共5页
目前,急性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断标准包括急性起病、符合AIH诊断标准,且诊断时存在黄疸、INR≥1.5、尚未出现肝性脑病以及无既往肝病证据。作为AIH的一类特殊亚型,急性重症AIH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早期诊断识别至关... 目前,急性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断标准包括急性起病、符合AIH诊断标准,且诊断时存在黄疸、INR≥1.5、尚未出现肝性脑病以及无既往肝病证据。作为AIH的一类特殊亚型,急性重症AIH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早期诊断识别至关重要,一经诊断应及早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患者进展至肝衰竭乃至接受肝移植的风险。该病的临床管理极具挑战性,诊断时患者往往缺少典型AIH的临床特征和组织学表现,早期评估激素应答反应,并给予适当剂量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糖皮质激素类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绮夏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1-723,共3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等因素诱导下出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血清自身抗体阳性、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转氨酶水平升高和界面性肝炎为主要特征。AIH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诊治过程中亦有较高异质性,患者个体化的精...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等因素诱导下出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血清自身抗体阳性、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转氨酶水平升高和界面性肝炎为主要特征。AIH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诊治过程中亦有较高异质性,患者个体化的精准医学诊疗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结合近年来本领域重要研究进展和难点问题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治疗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晓 陈胜良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2-364,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慢性腹部疼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女性多发,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绝经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又加重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提示这种性别差异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目...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慢性腹部疼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女性多发,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绝经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又加重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提示这种性别差异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目前内脏高敏感性机制被认为是IBS的特征性病理生理学基础,雌激素影响内脏高敏感性的机制还不清楚。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通过脊髓-中枢途径和自主神经途径影响内脏感觉,雌激素影响迷走神经功能可能是内脏高敏感性的机制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雌激素与内脏高敏感性之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诊断:实践中的挑战
6
作者 董一诺 支阳 +1 位作者 唐洁婷 茅益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3-1537,共5页
随着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DS)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ILI)已成为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病因。由于HILI表现多样、病史采集困难、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原因,如何及时发现疑似患者并建立正确诊断成为实践过程中的主... 随着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DS)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ILI)已成为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病因。由于HILI表现多样、病史采集困难、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原因,如何及时发现疑似患者并建立正确诊断成为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难题。目前诊断HILI的过程中多用到因果关系评估,但缺乏大样本前瞻性队列验证。此外,对于HILI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仍有待进一步研究。HIL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的方法适用于全因HILI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诊断 因果关系评估 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 被引量:45
7
作者 王绮夏 蒋翔 +4 位作者 连敏 张珺 阎俪 孙春燕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00-2019,共20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首个经临床对照试验证实糖皮质激素是其有效治疗方法的肝脏疾病。然而50年后,AIH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相对罕见且异质性较强的疾病。和其他罕见病一样,针对AIH的临床试验所能纳入的病例...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首个经临床对照试验证实糖皮质激素是其有效治疗方法的肝脏疾病。然而50年后,AIH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相对罕见且异质性较强的疾病。和其他罕见病一样,针对AIH的临床试验所能纳入的病例数有限,并且制药企业也因非常局限的市场而对开发新药兴趣索然。患者的异质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限制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欧洲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管理》摘译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春燕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888-1894,共7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如果不治疗将会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通常根据胆汁淤积的表现及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作出诊断。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病程,为保证对患者个性化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如果不治疗将会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通常根据胆汁淤积的表现及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作出诊断。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病程,为保证对患者个性化治疗,需进行风险分层。治疗的目的是减缓疾病进程、防止发展至终末阶段和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胆汁淤积 诊断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肝脏局部化疗对术后肝转移及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吉林 唐洁婷 房静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5-620,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肝转移普遍存在,而全身化疗对肝转移预防作用有限,故不断有研究者探讨肝脏局部化疗对肝转移及生存率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价预防性肝脏局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肝转移普遍存在,而全身化疗对肝转移预防作用有限,故不断有研究者探讨肝脏局部化疗对肝转移及生存率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价预防性肝脏局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09年12月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所有相关文章。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个亚组:门静脉灌注化疗组和肝动脉灌注化疗组,分别分析其5年生存率和肝转移率。分析软件为RevMan5.0.23。结果:9项临床试验共351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门静脉组7项,肝动脉组2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动脉灌注化疗组术后5年总死亡率相对危险度为0.46(95%CI为0.31~0.69),肝转移率相对危险度为0.44(95%CI为0.28~0.68);门静脉灌注化疗组术后5年总死亡率相对危险度为0.98(95%CI为0.89~1.09),肝转移率相对危险度为0.86(95%CI为0.72~1.02)。结论:在肝脏局部化疗方法中,肝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率及肝转移率,而门静脉灌注化疗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门静脉灌注化疗 生存率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自身免疫性肝炎指南解读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绮夏 邱德凯 马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8-13,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以血清转氨酶升高、循环中存在自身抗体、高γ-球蛋白血症、肝组织学特征性改变(界面性肝 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和玫瑰花结样变)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近年来由于相关临床经验的...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以血清转氨酶升高、循环中存在自身抗体、高γ-球蛋白血症、肝组织学特征性改变(界面性肝 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和玫瑰花结样变)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近年来由于相关临床经验的累积、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肝活检的普及,使得我国AIH检出率逐年增高。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进一步更新了AIH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笔者结合我国患者特点尝试对该指南进行解读,解读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移植 硫唑嘌呤 联合治疗 自身抗体 治疗应答 移植术(医学) 依木兰 免疫抑制剂 AIH 美国肝病学会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学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珺 王绮夏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74-1877,共4页
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以其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其发病率和临床特征仍不十分清楚,尚需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了AIH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进展。指出TNFα中和... 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以其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其发病率和临床特征仍不十分清楚,尚需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了AIH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进展。指出TNFα中和性抗体、利妥昔单抗、全反式维甲酸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移植在临床试验或AIH动物模型中均被证明对AIH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免疫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学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治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苗琪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85-389,共5页
肝脏组织学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临床表现非特异、自身抗体阴性的患者。介绍了几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在组织学上的特征性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界面性肝炎伴淋巴-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环及穿入现... 肝脏组织学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临床表现非特异、自身抗体阴性的患者。介绍了几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在组织学上的特征性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界面性肝炎伴淋巴-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环及穿入现象,而慢性非化脓性胆管炎、上皮样肉芽肿常提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胆管周围洋葱皮样纤维化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特征性表现,席纹状纤维化伴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常须考虑为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最后指出,在日常工作中,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加强沟通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肝疾病 病理学 临床 组织学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艳梅 王绮夏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491-1496,共6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肝内小叶间胆管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可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目前熊去氧胆酸(UDCA)是唯一被批准的治疗用药,但仍有高达40%的患者对UDCA应答不佳,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目前,其他...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肝内小叶间胆管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可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目前熊去氧胆酸(UDCA)是唯一被批准的治疗用药,但仍有高达40%的患者对UDCA应答不佳,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目前,其他药物及治疗方法如:贝特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奥贝胆酸、生物制剂及间充质干细胞已逐步开展临床应用,为治疗此类患者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熊脱氧胆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苗琪 陈晓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8-730,共3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可表现各异,界面性肝炎伴淋巴-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环”样结构及穿入现象是相对特征性表现,但非特异性。以上组织学表现需结合临床资料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才能诊断。主要阐述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可表现各异,界面性肝炎伴淋巴-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环”样结构及穿入现象是相对特征性表现,但非特异性。以上组织学表现需结合临床资料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才能诊断。主要阐述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性组织学表现和特殊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组织学表现,讨论了组织学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绮夏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049-2051,共3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累及肝小叶间胆管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将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实践指南》与实际临床经验相结合,重点评述...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累及肝小叶间胆管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将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实践指南》与实际临床经验相结合,重点评述我国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研究取得的进展和遇到的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胆汁性 诊断 治疗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英国胃肠病学会自身免疫性肝炎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绮夏 邱德凯 马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5期108-114,共7页
1 背景介绍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肝病,若不采取治疗常进展至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1]。2011年英国胃肠病学会(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BSG)在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 1 背景介绍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肝病,若不采取治疗常进展至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1]。2011年英国胃肠病学会(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BSG)在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2002年发表及2010年更新的AIH诊断和治疗指南[2,3]基础上,尝试对其进一步优化[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剂量 硫唑嘌呤 联合治疗 用药量 依木兰 免疫抑制剂 AIH 肝硬化患者 泼尼松龙 血清转氨酶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胃肠病学 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EM67基因和CNGB1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肝纤维化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帆 王依柔 +2 位作者 余晓丹 马雄 王秀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93-1595,共3页
先天性肝纤维化(congenital hepatic fibrosis,CHF)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TMEM67基因突变是肝纤维化的一个特异性表现;CHF的发病率在1/2万~1/4万,近亲结婚可导致子女的发病率增加[1]。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以进行性... 先天性肝纤维化(congenital hepatic fibrosis,CHF)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TMEM67基因突变是肝纤维化的一个特异性表现;CHF的发病率在1/2万~1/4万,近亲结婚可导致子女的发病率增加[1]。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丧失为共同表现的遗传性退行性疾病[2];迄今为止,包括CNGB1基因在内的80多个致病基因已被证实与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肝硬化 视网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引和指南:成人和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摘译 被引量:118
18
作者 崔娜娜 王绮夏(译) 马雄(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8-763,共6页
2019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的实践指引和指南是对2010年版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指南的更新,从而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为AIH的诊疗提供指引,并在系统回顾文献和证据质量的基础上为相关临床问题提供指导。该实践指引更新了成... 2019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的实践指引和指南是对2010年版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指南的更新,从而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为AIH的诊疗提供指引,并在系统回顾文献和证据质量的基础上为相关临床问题提供指导。该实践指引更新了成人和儿童AIH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预后,包括两个部分:指导性建议和指引性声明。指导性建议均基于对医学文献的系统回顾所获得的证据,并在适当时通过Meta分析予以支持。指引性声明是指由专家小组在正式审查和分析已发表文献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后达成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成年人 儿童 美国 诊疗准则(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 被引量:107
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马雄 +13 位作者 王绮夏 肖潇 苗琪 连敏 唐茹琦 尤红 陆伦根 韩英 南月敏 徐小元 段钟平 魏来 贾继东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9,共8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学上存在中重度界面性肝炎等。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可显著改善AIH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学上存在中重度界面性肝炎等。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可显著改善AIH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在规范我国AIH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2021年底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结合最新进展制定本部指南,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AIH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诊断 治疗 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的作用初步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偶绎颜 崔娜娜 +5 位作者 李瑶 钱其炜 马雄 尤征瑞 连敏 王绮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索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PBC患者24例、年龄匹配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 目的探索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PBC患者24例、年龄匹配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8例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9例、健康对照(HC)18例,分别检测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组织免疫荧光检测PBC患者肝内NET表达情况。体外实验比较PB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产生NET能力的差异。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MPO水平与肝脏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PBC组血清中的MPO水平[811.21(450.67~1216.20)ng/mL]较AIH组[468.58(142.63~812.43)ng/mL]和HC组[357.54(203.52~811.21)ng/mL]明显升高(P值均<0.05);提示在PBC患者外周血中NET的产生量显著增加。PSC患者血清中MPO水平[763.56(489.59~1633.14)ng/mL]也较HC组显著升高(P<0.05)。MPO水平与ALP(r=0.500,P<0.05)、GGT(r=0.426,P<0.05)、ALT(r=0.521,P<0.01)和AST(r=0.547,P<0.01)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免疫荧光共聚焦显示PBC患者肝内存在H3Cit、MPO共定位。体外实验观察到PB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较健康对照在体外刺激时产生NET增多,且自发产生NET亦增高。结论PBC患者外周血及肝内NET增多,且外周血NET的含量与肝功能生化指标呈正相关。NET或可成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中性粒细胞 胞外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