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楠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1-344,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出现异常凝固,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妇科良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出现异常凝固,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妇科良性疾病患者的15倍,DVT和PE的发病率范围分别为17%~40%和1%~2.6%[1]。VTE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级上升,高龄作为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为广泛共识[2]。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人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老年肿瘤指南中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人群。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妇科肿瘤的自身特点,将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界定为年龄≥65周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属于VTE的高发人群,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个体化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妇科肿瘤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良性疾病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血管管腔 老年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男性生殖健康与焦虑抑郁关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朱艳雯 高华 +7 位作者 李青 田琦 王文静 洪祖蓓 陈斌 王鸿祥 黄燕平 狄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741,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20~85岁男性的生殖健康(更年期症状、前列腺症状和性功能)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上海市黄浦区、嘉定区、普陀区、浦东新区抽取的29个街道中共抽取1 366名符合入...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20~85岁男性的生殖健康(更年期症状、前列腺症状和性功能)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上海市黄浦区、嘉定区、普陀区、浦东新区抽取的29个街道中共抽取1 366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调查对象,采用中国中老年男性筛查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推荐调查表(SILOH)、老年男子症状问卷(AM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表(IIEF-5)、早泄诊断工具(PED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5)、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调查男性更年期症状、前列腺症状、性功能和心理健康情况。其中大于40岁者填写SILOH和AMS。分析各种男性生殖健康症状和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SAS(或SDS)阳性组与SAS(或SDS)正常组比较,SILOH、AMS、IPSS、NIH-CPSI、IIEF-5、PEDT和CIPE-5各表的得分较差,且各男性生殖问题阳性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ILOH、AMS、IPSS、NIH-CPSI、IIEF-5、PEDT和CIPE-5各表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SAS和SDS的得分较差,且焦虑抑郁的阳性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生殖健康状况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相互影响。焦虑抑郁加重男性生殖健康状况;生殖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易造成焦虑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健康 男性 焦虑 抑郁 问卷调查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组织中CXCL9 mRNA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免疫微环境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境泽 吴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9(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9)mRNA表达水平对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影响,挖掘其与肿瘤微环境中关键免疫相关通路及基因表达的关联性,以揭示其在卵巢癌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分...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9(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9)mRNA表达水平对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影响,挖掘其与肿瘤微环境中关键免疫相关通路及基因表达的关联性,以揭示其在卵巢癌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XCL9 mRNA表达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期之间的关系。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研究CXCL9 mRNA在卵巢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分析其与细胞分化抗原8A(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A,CD8A)及免疫检查点的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XCL9 mRNA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较好的预后显著相关。GSEA结果提示,CXCL9 mRNA富集于免疫反应相关通路。此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XCL9 mRNA表达与CD8A及免疫检查点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卵巢肿瘤组织中CXCL9 mRNA高表达是患者预后良好的预测指标,且CXCL9 mRNA表达可能与肿瘤组织中募集淋巴细胞至肿瘤微环境发挥抗肿瘤免疫应答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微环境 CXCL9 卵巢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癌症基因组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FoxP3在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殷霞 余敏华 +2 位作者 张义 狄文 楼微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8、FoxP3在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表达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应用NACT的局部晚期(ⅠB2~ⅡB)子宫颈癌患者NACT前后免疫组化检测CD4+、CD8... 目的:探讨CD4、CD8、FoxP3在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表达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应用NACT的局部晚期(ⅠB2~ⅡB)子宫颈癌患者NACT前后免疫组化检测CD4+、CD8+及FoxP3表达的变化,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其与化疗疗效、无病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局部晚期子宫颈癌NACT前后CD4、CD8、FoxP3在组织中表达的变化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无相关性(P>0. 05),但是CD4、CD8与子宫颈癌FIGO分期呈正相关(P <0. 05),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P <0. 05)。NACT后CD4、CD8、FoxP3的平均单位面积阳性值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 016,P=0. 009,P=0. 005);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NACT疗效与CD4、CD8和FoxP3表达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 05),但NACT后CD8表达的增加与患者PFS呈正相关(r=0. 309,P=0. 041),而与CD4(P=0. 581)、FoxP3(P=0. 134)无明显关系。患者的OS与CD4、CD8和FoxP3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局部晚期子宫颈癌NACT后,CD4、CD8、FoxP3表达较NACT前升高,CD4、CD8表达的变化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相关,而且CD8化疗前后的变化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子宫颈癌 免疫治疗 CD4 CD8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梅莹 程杰军 +1 位作者 万晓燕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CEUS)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效果,为HIFU治疗患者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4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CEUS)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效果,为HIFU治疗患者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49例子宫肌瘤患者(288个子宫肌瘤),分别用CEUS和增强MRI检查对HIFU治疗前子宫肌瘤的血供进行预估;并在HIFU治疗后通过两名观察者CEUS评估即刻疗效,以排除人为干扰;对HIFU治疗后即刻CEUS与增强MRI检查的疗效评估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术前增强MRI检查中子宫肌瘤病灶最大血管直径,预估HIFU治疗疗效。结果:(1)HIFU治疗前,增强MRI和CEUS评估子宫肌瘤血供的AUC分别为0.717和0.769,一致性好(Kappa 0.738,P<0.001);但在T2WI低信号的病例中仍可见CEUS血供丰富的Ⅲ级(23例)和Ⅳ级(4例)肌瘤。(2)HIFU治疗后,两名观察者CEUS疗效评估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 0.933,P<0.001)。(3)HIFU治疗后,两种方法评估的符合率86.11%(248/288),疗效评估的一致性好(Kappa 0.716,P<0.001);但在评估有差异的40个子宫肌瘤中,有31个CEUS评估值高于MRI、9个CEUS评估值低于MRI。(4)HIFU治疗前增强MRI病灶中血管最大直径的Youden指数为1.75 mm,直径<1.75 mm时,肌瘤完全消融率高(AUC 0.990,P<0.001)。结论:HIFU治疗前评估病灶时,可采用增强MRI结合CEUS的方法以达到全面准确地评估,且在增强MRI病灶中血管最大直径<1.75 mm的肌瘤完全消融率高;HIFU治疗后,CEUS可随时进行情况观察,而增强MRI检查更能全面显示消融后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超声造影 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细胞因子在育龄期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女性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洪祖蓓 季雯婷 +2 位作者 邱丽华 狄文 楼微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早期过程中宫颈、阴道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方法·收集120例高危型HP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25~46岁)的阴道灌洗液,并经活检病理诊断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早期过程中宫颈、阴道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方法·收集120例高危型HP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25~46岁)的阴道灌洗液,并经活检病理诊断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CIN以上病变;选择同时期妇科门诊HPV阴性、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阴性者2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液相微珠悬浮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IL-10、IL-4的表达情况。结果·HPV感染者阴道局部IL-17、IL-6、TGF-β、IL-4表达量较HPV阴性者明显升高;HPV16/18型感染者阴道局部IL-4、IL-10的表达量较HPV非16/18型感染者明显降低;HPV持续感染者阴道局部IL-17、IL-6、TGF-β的表达量,与HPV非持续感染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HPV阴性者显著升高。结论·HPV感染早期即可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引起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Th17相关免疫因子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可为指导HPV高危型持续感染的处理及预防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持续感染 辅助性T细胞17 局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E6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华 王云飞 +4 位作者 王文静 张梅莹 李青 刘艺璇 狄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E6蛋白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CI...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E6蛋白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CINⅠ)组织、31例CINⅡ?-?Ⅲ组织、30例宫颈癌手术病理标本中HPV16/18 E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CIN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HPV16/18 E6阳性表达率在CINⅠ、CINⅡ?-?Ⅲ、宫颈浸润癌中依次增强(χ~2=19.82,P=0.000)。HPV16/18E6在低分化、直径大于4 cm的宫颈癌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增高(P=0.033,P=0.011)。HPV16/18 E6过表达程度与宫颈癌病理学分级、肿瘤直径、不良预后之间成正相关(r=0.456,P=0.011;r=0.578,P=0.000;r=0.645,P=0.000)。HPV16/18 E6阳性表达对CINⅠ、CINⅡ?-?Ⅲ、宫颈癌进展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62.50%、43.75%,特异度分别为96.77%、91.30%、92.86%,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97%、83.87%、66.67%。结论·HPV16/18 E6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宫颈疾病进展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对CIN疾病分层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16/18 E6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巧红 吴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5-620,共6页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是当今备受瞩目的新兴肿瘤治疗方式。不同于以往其他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机体免疫系统而非肿瘤细胞,旨在恢复并促进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系统性增强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而代表了...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是当今备受瞩目的新兴肿瘤治疗方式。不同于以往其他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机体免疫系统而非肿瘤细胞,旨在恢复并促进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系统性增强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而代表了当前肿瘤治疗模式的转变。迄今多个临床试验已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黑色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点 黑色素瘤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 MELANOMA 靶向 肝脏毒性 内分泌系统 特异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低氧诱导自噬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唐中园 张宁 +1 位作者 狄文 李卫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4-180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验证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自噬相关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在常氧和缺氧培养体系下转染质粒或用药物干预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后HIF-1α和自噬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转...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验证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自噬相关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在常氧和缺氧培养体系下转染质粒或用药物干预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后HIF-1α和自噬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转染HIF-1α质粒后,在常氧状态下过度表达HIF-1α,Beclin1亦见增加,LC3-Ⅰ转换成LC3-Ⅱ。在低氧状态下敲除HIF-1α后,Beclin 1表达可减少;原被低氧诱导的LC3-Ⅱ被抑制。喜树碱类药物NSC606985能抑制高转移卵巢癌细胞株的HIF-1α自噬水平。结论低氧微环境能够激活HIF-1α,并诱导上皮性卵巢细胞发生自噬。NSC606985在纳摩尔浓度即可发挥对HIF-1α的调控作用,但可因细胞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呈现正负不同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自噬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O和FoxP3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和病理进程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卓伟 狄文 +1 位作者 叶薇怡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FoxP3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和病理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02—2007年在仁济医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标本,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20例(CINⅠ~Ⅱ级组),CINⅢ级20例(CINⅢ级组),宫颈癌60例...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FoxP3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和病理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02—2007年在仁济医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标本,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20例(CINⅠ~Ⅱ级组),CINⅢ级20例(CINⅢ级组),宫颈癌60例(宫颈癌组),因子宫肌瘤接受全子宫切除术且术后病理明确为子宫肌瘤的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DO、FoxP3在CIN及宫颈癌原发灶中的表达。随访宫颈癌组标本中IDO和FoxP3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患者生存状态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标本的IDO和FoxP3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组(P<0.01)。在宫颈癌组,IDO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相关(P<0.05),而FoxP3的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P<0.05);IDO和FoxP3在复发与死亡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组,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局部IDO和FoxP3的表达升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既可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术前疾病评估和术后随访的辅助指标,也为临床靶向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乳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和正常妊娠早期中的差异性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超 李聪聪 +2 位作者 郭枫 王巧红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和正常妊娠早期,泌乳素(prolactin,PRL在外周血和蜕膜基质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s,DSCs)中的表达差异。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上海...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URPL)和正常妊娠早期,泌乳素(prolactin,PRL在外周血和蜕膜基质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s,DSCs)中的表达差异。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0例URPL患者、70例人工流产妇女以及190例正常妊娠妇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外周血PRL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及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DSCs中PR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排除21例胚胎染色体异常,UPRL组最终纳入59例。人工流产组纳入70例。190例正常妊娠妇女中177例完成随访,其中157例活产,被归于正常妊娠活产组,其余20例发生胚胎停育或自然流产,其中流产发生于孕10周以前的19例被归入正常妊娠流产组。正常妊娠活产组和人工流产组妇女的外周血PRL水平类似,相同孕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都随着孕周增长显著升高(正常妊娠活产组:孕5-5^(+6)周vs孕6~7^(+6)周,P=0.002;孕6~7^(+6)周vs孕8~9^(+6)周,P=0.012。人工流产组:孕5-5^(+6)周vs孕6~7^(+6)周,P=0.015,孕6~7^(+6)周vs孕8~9^(+6)周,P=0.023);URPL患者的外周血PRL水平随着孕周增长无显著变化,并且从孕6周起显著低于相同孕周的正常妊娠活产妇女和人工流产妇女(孕6~7^(+6)周:P=0.018,0.024;孕8~9^(+6)周:P=0.015,0.003);正常妊娠流产组的外周血PRL水平也与相同孕周的URPL组患者类似。人工流产组妇女DSCs的PRL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都随着孕周增长显著升高(孕5-5^(+6)周vs孕6~7^(+6)周:RT-qPCR,P=0.020;WB,P=0.010;IHC,P=0.030。孕6~7^(+6)周vs孕8~9^(+6)周:RT-qPCR,P=0.011;WB,P=0.034;IHC,P=0.012);URPL组DSCs的PRL表达水平增长迟滞:孕6~7^(+6)周及孕8~9^(+6)周的URPL妇女DSCs的PR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同孕周的人工流产妇女(孕6~7^(+6)周:RT-qPCR,P=0.012;WB,P=0.014;IHC,P=0.028;孕8~9^(+6)周:RT-qPCR,P=0.011;WB,P=0.030;IHC,P=0.026)。结论·UPRL患者DSCs的PRL表达缺陷,DSCs蜕膜化不足可能与URPL的发生有关;孕6周以后外周血PRL低水平可能预示胚胎发育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素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蜕膜基质细胞 蜕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AK调控巨噬细胞外泌体中miRNA-7的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栋 胡媛 +2 位作者 吴安玥 邱兴堤 邱丽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6-731,共6页
目的·检测TWEAK刺激后,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中miRNA-7的表达;探索TWEAK刺激后,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HO8910-PM)侵袭和迁移的机制。方法·收集TWEAK刺激前后的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并将其与HO8910-PM细... 目的·检测TWEAK刺激后,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中miRNA-7的表达;探索TWEAK刺激后,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HO8910-PM)侵袭和迁移的机制。方法·收集TWEAK刺激前后的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并将其与HO8910-PM细胞共培养,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和共培养后HO8910-PM细胞中miRNA-7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培养后HO8910-PM细胞中EGFR/AKT/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Antagomi R-7处理降低巨噬细胞中miRNA-7表达后,收集TWEAK刺激前后的外泌体并进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观察HO8910-PM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TWEAK刺激后,巨噬细胞内及其外泌体中miRNA-7的表达升高,并可上调HO8910-PM细胞中miRNA-7的表达,下调EGFR信号通路的表达。预先下调巨噬细胞中miRNA-7的表达后,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和共培养后HO8910-PM细胞中miRNA-7的表达降低,TWEAK刺激的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原先抑制HO8910-PM细胞转移的作用得到恢复。结论·miRNA-7在TWEAK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抑制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EGFR信号通路抑制其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巨噬细胞 外泌体 TWEAK细胞侵袭和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柯琦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46-649,共4页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盆腔静脉综合征的一种,为育龄期妇女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的常见原因之一,往往表现为与妊娠无关的、出现在盆腔或腹部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可持续3~6个月[1]。CP...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 PCS)是盆腔静脉综合征的一种,为育龄期妇女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的常见原因之一,往往表现为与妊娠无关的、出现在盆腔或腹部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可持续3~6个月[1]。CPP是妇科求诊中常见主诉,由于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查体阳性体征少,缺乏客观检查诊断指标,使PCS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淤血综合征 阳性体征 客观检查 慢性盆腔疼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育龄期妇女 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期健康管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狄文 吴珈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1-563,共3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是指机体产生高滴度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攻击相应的自身正常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干燥综...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是指机体产生高滴度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攻击相应的自身正常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等。疾病可累及皮肤/黏膜、关节、血管、肺、肾及消化道等多个器官和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孕期女性体内性激素的波动易导致此类患者孕期疾病复发或加重,免疫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亦直接影响妊娠结局及母胎预后。该类疾病孕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最大程度提高妊娠成功率、减少母胎并发症、提高母胎近远期预后。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女性其孕期管理应由产科、风湿科、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佳的孕期健康管理方案,以期获得最佳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体内性激素 自身反应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婧 狄文 吴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IDO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DO在卵巢恶性肿瘤中表达显著高于卵巢...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IDO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DO在卵巢恶性肿瘤中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IDO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IDO的阳性表达在复发和死亡组中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IDO(+)者的生存率曲线、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低于IDO(-)者(P<0.05)。结论:低分化、高度恶性的卵巢癌细胞更可能表达IDO,IDO阳性表达与卵巢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O 卵巢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顺铂纳米脂质体对荷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裸鼠的体内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华 王云飞 +4 位作者 王文静 张梅莹 李青 丁莹 狄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610,共5页
目的·建立荷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载顺铂纳米脂质体对该模型小鼠的体内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构建Hela细胞皮下成瘤裸鼠模型。观察载顺铂纳米脂质体作用后荷瘤裸鼠的一般状态、肿瘤生长情况,测定及比较瘤体大小和... 目的·建立荷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载顺铂纳米脂质体对该模型小鼠的体内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构建Hela细胞皮下成瘤裸鼠模型。观察载顺铂纳米脂质体作用后荷瘤裸鼠的一般状态、肿瘤生长情况,测定及比较瘤体大小和质量,称量并比较裸鼠体质量,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瘤体中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Hela细胞皮下成瘤裸鼠的肿瘤组织中EGFR高表达。(2)载顺铂纳米脂质体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P=0.000)。(3)载顺铂纳米脂质体组(CS-EGF-Lip)的肿瘤体积抑瘤率达80.22%,瘤体质量抑制率达58.60%,抑瘤效果明显优于顺铂组(P=0.000)。(4)载顺铂纳米脂质体对荷瘤小鼠体质量的影响最小(P=0.000)。结论·载顺铂纳米脂质体给药系统较顺铂的抑瘤作用显著,可以更有效、安全地发挥抑制实体瘤瘤体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宫颈癌 肿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25周,发现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及双下肢进行性浮肿伴泡沫尿近1月
17
作者 蒋萌 扶琼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7-659,共3页
1 病历摘要患者,25岁,因孕25周,发现血红蛋白(Hb)进行性降低及双下肢进行性浮肿伴泡沫尿近1月,于2021年2月7日收治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自诉2019年孕前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本次自然受孕,2020年12月17... 1 病历摘要患者,25岁,因孕25周,发现血红蛋白(Hb)进行性降低及双下肢进行性浮肿伴泡沫尿近1月,于2021年2月7日收治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自诉2019年孕前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本次自然受孕,2020年12月17日于当地医院建卡,初次产前检查孕17+4周,血常规检查提示Hb 86 g/L,尿蛋白阴性,未进一步检查,予以口服铁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降低 口服铁剂 仁济医院 产前检查 血常规检查 泡沫尿 自然受孕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子宫浆液性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研究
18
作者 周小斐 钟一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子宫浆液性癌(USC)及其相应癌前病变的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EmGD)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USC和EmGD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组织内P53蛋白、Ki-67指...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子宫浆液性癌(USC)及其相应癌前病变的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EmGD)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USC和EmGD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组织内P53蛋白、Ki-67指数、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绝经后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 USC和EmGD均有特征性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USC局部表达P53蛋白和Ki-67指数最高,而EmGD局部表达的P53蛋白强度和Ki-67指数介于USC与正常子宫内膜之间。结论 EmGD与USC有显著的相关性,前者可被视为USC的癌前病变,临床上除了综合性诊治USC患者外,还应对EmGD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阻断US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浆液性癌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 癌前病变 P53蛋白 KI-67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区类型在评估阴道镜下未见宫颈病变者随机活检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仓唯 洪祖蓓 +2 位作者 顾李颖 狄文 邱丽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转化区类型在评估阴道镜下未见病变者是否采用随机活检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 目的·探讨宫颈转化区类型在评估阴道镜下未见病变者是否采用随机活检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感染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异常而行阴道镜检查且未见病变患者517例,明确其宫颈转化区类型,并行宫颈随机活检,评估Ⅰ、Ⅱ、Ⅲ型宫颈转化区对诊断宫颈HSIL的价值。结果·阴道镜下未见病变者517例,其中Ⅲ型转化区396例,随机活检HSIL检出率为3.8%(15/396);Ⅰ、Ⅱ型转化区121例,HSIL的检出率为8.3%(10/121)。与Ⅲ型转化区相比,Ⅰ、Ⅱ型转化区HSIL的检出率显著升高(P=0.000)。Logistics回归结果提示,TCT结果异常和转化区类型为Ⅰ、Ⅱ型是阴道镜下未见病变者检出HSIL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阴道镜下未见病变但转化区为Ⅰ、Ⅱ型及TCT异常的女性,随机多点活检可提升其宫颈HSIL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转化区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阴道镜 随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HRC1在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碧莹 严欢 张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究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在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卵巢癌细胞株中CTHRC1蛋白水平。选取高表达细胞株转染以CTHRC1为靶标的sh RNA下调CTHRC1表达水平,以慢... 目的·探究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在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卵巢癌细胞株中CTHRC1蛋白水平。选取高表达细胞株转染以CTHRC1为靶标的sh RNA下调CTHRC1表达水平,以慢病毒lenti-CTHRC1转染低表达细胞株,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过表达或沉默CTHRC1后体外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并检测转移相关蛋白Slug、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HO8910细胞中CTHRC1表达量较低,lenti-CTHRC1转染后CTHRC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Slug、MMP-2表达显著增高(均P<0.05)。Ca OV3细胞则高表达CTHRC1,转染慢病毒lenti-sh CTHRC1后,CTHRC1蛋白水平下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Slug、MMP-2表达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CTHRC1可能通过上调Slug、MMP-2蛋白表达,进而促进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THRC1 SLUG MMP-2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