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晟 王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显微外科 入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血糖及血脂的多时间点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陆晔峰 高磊青 +1 位作者 倪晓筱 富晶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51,共9页
目的·监测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患儿术后早期多时间点的血糖(blood glucose,BG)及血脂(blood lipids,BL)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的LT患儿,选择术前1 d... 目的·监测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患儿术后早期多时间点的血糖(blood glucose,BG)及血脂(blood lipids,BL)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的LT患儿,选择术前1 d及术后1、7、14 d采集血样,记录患儿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指标。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complete blood count,CBC)、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分型(cytochrome P450,CYP)、他克莫司剂量(tacrolimus dosage,TD)、他克莫司血清药物浓度(tacrolimus serum drug level,TSDL)、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肝移植生化检测(biochemical testing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BTLT)指标。BTLT指标包括: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谷氨酰胺转移酶(transglutaminase,GG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酐(creatinine,C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PBG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FBG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C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2名肝移植患儿,其中男性45人(54.9%),女性37人(45.1%);平均月龄7个月,平均身高65.00 cm,平均体质量7.15 kg。FBG[(6.54±1.71)mmol/L]和PBG[(7.42±2.19)mmol/L]均在术后第1天达到最高值,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TAG[(0.93±0.63)mmol/L]及TC[(1.91±1.08)mmol/L]在术后第1天降到最低值,后缓慢上升。正常组(FBG和PBG均正常)59人,异常组23人。t检验提示,AKP(P=0.020)、GGT(P=0.002)、TC(P=0.017)及TD(P=0.028)在PBG正常组与异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HR=0.501,95%CI 0.184~1.361)、年龄(HR=0.972,95%CI 0.876~1.079)、身高(HR=1.012,95%CI 0.903~1.135)、体质量(HR=1.067,95%CI 0.720~1.579)、血型(A型HR=1.294,95%CI 0.464~3.612;B型HR=1.303,95%CI 0.456~3.723;AB型HR=1.520,95%CI 0.310~7.441)等变量在血糖-时间变化过程中没有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的CYP 3×3型(OR=18.083,95%CI 1.414~231.219)是TC的影响因素。结论·TD是术后第1天PBG的影响因素,患儿的CYP是术后第1天TC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血糖 血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成环境对呼吸健康的影响及规划策略--以上海市某城区为例 被引量:73
3
作者 王兰 蒋希冀 +2 位作者 孙文尧 赵晓菁 唐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2,共8页
城市规划可通过改善建成环境促进公共健康。针对我国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的问题,本文集中探讨建成环境对呼吸健康的影响和规划原则的优化方向。研究通过建构建成环境与呼吸系统健康之间的理论框架,确定建成环境影响呼吸健康的... 城市规划可通过改善建成环境促进公共健康。针对我国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的问题,本文集中探讨建成环境对呼吸健康的影响和规划原则的优化方向。研究通过建构建成环境与呼吸系统健康之间的理论框架,确定建成环境影响呼吸健康的多元要素及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肺癌作为代表性呼吸健康结果,运用上海市某城区肺癌患病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实证模型建构,探讨显著影响呼吸健康的建成环境要素及其特征。研究进而针对明确显著的工业用地布局、绿地和开放空间布局、道路密度等方面,提出针对呼吸健康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呼吸健康 城市规划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治疗早期胃上部癌的近期效果对比
4
作者 木尔扎特·艾麦提 张业骞 +9 位作者 刘涛 白龙 张浩宇 倪博 关玉静 王书昌 顾佳毅 朱纯超 夏翔 张子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4-882,共9页
目的·比较分析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术在治疗早期胃上部癌中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近端胃切除联合... 目的·比较分析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术在治疗早期胃上部癌中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31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机器人组,20例)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腹腔镜组,1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时,行上消化道造影和食管胃镜检查,判断是否有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同时,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的胃癌特异模块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tomach 22,QLQ-STO2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Siewert分型以及肿瘤的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机器人组的胃食管吻合时间较腹腔镜组显著缩短[(31.09±8.23)min vs(43.73±8.83)min,P<0.001],而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流质饮食开始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共有30例患者完成(其中机器人组失访1例)。上消化道造影及食管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仅腹腔镜组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机器人组出现A级和B级反流性食管炎各1例,腹腔镜组出现B级反流性食管炎1例。2组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ORTC QLQ-STO22评分结果显示,机器人组在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饮食受限3个维度的评分,以及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均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手术安全可行,术中吻合时间更短,且在术后功能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近端胃切除 双肌瓣吻合 胃上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胸壁振荡在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波 薛松 +2 位作者 黄日太 王旭冬 郑微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4-627,632,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HFCWO)在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应用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70岁)于拔除气管插管6~8 h后行HFCWO联合人工胸部物理治疗(HFCWO组),应用Likert量表对每次治疗的耐...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HFCWO)在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应用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70岁)于拔除气管插管6~8 h后行HFCWO联合人工胸部物理治疗(HFCWO组),应用Likert量表对每次治疗的耐受性进行评估,并观察患者初次HFCWO治疗前10 min、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后10 min的循环和呼吸指标(心率、收缩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平均压、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仅行人工胸部物理治疗的165例心脏外科手术高龄患者(>70岁)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二次气管插管率、ICU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HFCWO组共行984次HFCWO治疗,其中813次(82.62%)能够被患者较好耐受,66次(6.71%)不能耐受;未发生与HFCWO相关的不良事件;患者初次HFCWO治疗前10 min、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后10 min的心率、收缩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平均压、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HFCWO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胸腔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98%vs 9.09%,P<0.05;6.47%vs 12.72%,P<0.05),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5.07±2.23)d vs(6.98±2.41)d,P<0.05;(9.58±4.10)d vs(11.79±5.06)d,P<0.05],而两组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二次气管插管率和ICU滞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CWO在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早期应用安全,且能被大多数患者很好耐受。HFCWO联合人工胸部物理治疗对减少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胸壁振荡 心脏手术 高龄 胸部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至宜 赵浩 +5 位作者 缪亦锋 朱池豪 杨溪 王思源 冯军峰 邱永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疾病性质以及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后期根据病变性质平均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在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中,男性45例,平均年龄(56±17)岁;女性60例,平均年龄(62±12)岁。根据后颅窝的分区,病变主要集中在桥小脑角区(78例),其他还包括岩骨区(7例)、小脑(10例)和脑干(10例)。疾病性质方面,包括听神经瘤(11例)、脑膜瘤(7例)、胶质瘤(7例)、脑转移瘤(7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囊肿(1例),以及三叉神经痛(43例)、面肌痉挛(22例)和舌咽神经痛(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全神经内镜下病变切除、组织活检或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3年,通过复查增强MRI确认肿瘤性病变中病灶全切34例(87.2%)、次全切除3例(7.7%)、组织活检2例(5.1%),随访过程中死亡3例。在血管神经性疾病患者中,有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未得到完全缓解,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缓解率达100%;术后并发症3例,2例为术后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缓解,1例为伤口愈合不良。结论·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病变 全神经内镜技术 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 听神经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乳糜泻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因果关系
7
作者 闫军浩 郭晓磊 +2 位作者 罗昭锋 唐坚 王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6-773,共8页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讨乳糜泻(celiac disease,CeD)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及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讨乳糜泻(celiac disease,CeD)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及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数据库中提取与CeD、HT和G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作为工具变量。以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将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E)、加权模式法(weighted mode,WMO)3种方法的结果作为参考,评估CeD与HT及GD之间的因果关联。使用不同的GWAS数据进行重复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通过Cochran's Q检验判断异质性,通过MR-Egger截距检验评估多效性,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分析单个SNP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IVW分析结果表明,遗传预测的CeD显著增加HT[试验组:OR=1.186(95%CI 1.114~1.262),P<0.001;验证组:OR=1.218(95%CI 1.090~1.361),P<0.001]和GD[试验组:OR=1.214(95%CI 1.155~1.276),P<0.001;验证组:OR=1.273(95%CI 1.161~1.396),P<0.001]的风险。反向MR分析中,HT对CeD不存在因果关系,而遗传预测的GD则显著增加CeD[试验组:OR=1.259(95%CI 1.006~1.576),P=0.044;验证组:OR=1.387(95%CI 1.233~1.560),P<0.001]的风险。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未受水平多效性的影响。结论·CeD可能增加HT和GD的发病风险,而GD可能增加CeD的发病风险,但HT对CeD不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泻 桥本甲状腺炎 格雷夫斯病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郭烈美 周洪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内囊前肢毁损术 扣带前回毁损术 脑深部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切除还是支架成形: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之争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春龙 李萌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569-572,共4页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金标准” 外科治疗 支架成形 内膜切除 缺血性卒中 硬化性狭窄 动脉粥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四) 被引量:8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11 位作者 赵玉沛 黄宇光 李子禹 赵刚 曹晖 刘凤林 臧潞 陈凛 徐泽宽 顾小萍 于泳浩 王月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50-657,共8页
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 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有所提高,为体现ERAS在胃手术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外科及麻醉领域的专家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修订本指南,以促进胃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速康复外科 胃部手术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作为生物相容性发光材料在再生医学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磊 杨志 连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9,共9页
碳纳米材料(CNMs)因在电子、光学、热和机械特性、多用途功能化化学上的作用而受到科学界的关注。由于碳纳米材料的固有疏水性,它们比金属基纳米材料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碳纳米材料(CNMs)可以通过疏水相互作用或π-π堆积来搭载... 碳纳米材料(CNMs)因在电子、光学、热和机械特性、多用途功能化化学上的作用而受到科学界的关注。由于碳纳米材料的固有疏水性,它们比金属基纳米材料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碳纳米材料(CNMs)可以通过疏水相互作用或π-π堆积来搭载相应的药物,用作高效的药物传递平台。近年来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碳量子点成为治疗癌症以及细胞内标记最广泛使用的碳纳米材料,并且可以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修饰使这些碳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共价修饰是在其表面引入羟基、羧基或氨基,这些自由基与保护生物聚合物聚乙二醇(PEG)进一步结合,而非共价修饰是在CNMs上负载亲氨性分子。这些碳基纳米材料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不仅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良好负载载体,而且是很好的光敏剂。此外,许多理想的功能化基团可以被整合到CNMs上,用于肿瘤的主动靶向和归巢。由于CNMs固有的光学特性,许多研究者也对其在肿瘤细胞和干细胞成像的应用上进行了研究,并证明它们是未来生物成像中可靠的材料。在众多的碳基纳米材料中,碳量子点由于特殊的零维结构以及优异的性能不仅在材料领域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生物应用方面也备受关注。过去十年来,将基因、生长因子等生物大分子输送到干细胞方法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通过纳米药物疗法改善人类疾病治疗的可能性的探索。然而,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这种基于纳米药物疗法能够在临床环境中安全有效地应用之前,还需要解决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如干细胞在移植到缺血区域后,由于其微环境的改变,导致干细胞的存活、迁移等状态发生改变。本文综述了这些纳米药物治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先进的碳量子点纳米粒子技术,以监控治疗性移植后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的位置,对活细胞体内大分子的示踪以及操控发挥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干细胞纳米粒子 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重症监护室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高磊青 戚丽婷 +2 位作者 金晶 顾燕芬 陆晔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84,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重症监护室(ICU)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肝移植术后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后所有转入ICU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住院期间重返ICU的情况,以及重...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重症监护室(ICU)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肝移植术后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后所有转入ICU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住院期间重返ICU的情况,以及重返的原因。以1∶3比例匹配未发生重返ICU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基本信息、移植后转出ICU当天的生命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免疫抑制剂种类及药物浓度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ICU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肝移植术后ICU重返率为4.36%,其中48 h内重返率为16.00%,主要原因包括呼吸系统并发症、腹腔感染和肝血管栓塞。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输注红细胞(OR=4.554,95%CI=1.743~11.901,P=0.002)、高血尿酸(OR=1.005,95%CI=1.001~1.009,P=0.014)是重返ICU的危险因素;高舒张压(OR=0.922,95%CI=0.885~0.960,P<0.001)和高总蛋白水平(OR=0.937,95%CI=0.891~0.986,P=0.012)是重返ICU的保护因素。结论术后输注红细胞、高血尿酸水平是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受者 重返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须捷平 徐曙光 +4 位作者 张云 俞羚 吴连明 殷志强 曹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4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TNBC组和non-TNBC组的患者数分别...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4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TNBC组和non-TNBC组的患者数分别为71(13.0%)和476(87.0%)。TNBC组与non-TNBC组患者年龄<35岁(14.1%vs1.1%)、有乳腺癌家族史(29.6%vs9.2%)、肿瘤直径>50 mm(22.5%vs8.0%)、肿瘤分期Ⅲ期(23.9%vs16.4%)、肿瘤分级Ⅲ级(40.8%vs28.8%)、有转移或复发(28.2%vs10.9%)等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绝经状态、转移淋巴结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NBC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均显著低于non-TNBC组患者(65.8%vs85.3%,P<0.01;77.7%vs8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级和转移淋巴结数是影响TNBC组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与non-TNBC患者相比,TNBC患者发病年龄轻、有明显乳腺癌家族史、肿瘤体积大、肿瘤分期晚、肿瘤分级高、易复发转移、DFS和OS低、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9
14
作者 薛冠华 梁卫 +5 位作者 黄晓钟 叶猛 王鹏 张岚 张皓 张纪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5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愈10例(17.8%),有效38例(67.9...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5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愈10例(17.8%),有效38例(67.9%),无效8例(14.3%),总有效率为85.7%。发生并发症11例(19.6%);与导管溶栓直接相关的并发症6例(10.7%),包括穿刺点血肿5例(8.9%)和脑畸形血管破裂出血1例(1.7%)。结论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溶栓 下肢 动脉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77
15
作者 黄晓钟 梁卫 +1 位作者 叶猛 张纪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以及随访结果,评价该方法治疗急性下肢DVT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154.27±76.31)万u溶栓。1... 目的通过观察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以及随访结果,评价该方法治疗急性下肢DVT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154.27±76.31)万u溶栓。14例溶栓后行腔内成形支架放置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治疗半年以上随访。结果92例治疗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52.4%±16.4%。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53例随访6~26(13.5±7.3)个月(随访率51.0%)。静脉造影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为63.7%±17.3%。46例深静脉瓣膜得以保存,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3.7%。结论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是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直接溶栓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破裂颅内动脉瘤住院期间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郭烈美 周洪语 +5 位作者 徐纪文 王桂松 田鑫 王勇 邱永明 江基尧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讨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的时间、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入院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干预组(0~3d)和晚期干预组(4~28d),再根据... 目的探讨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的时间、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入院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干预组(0~3d)和晚期干预组(4~28d),再根据有无再出血分成两个亚组,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再出血与性别、年龄、动脉瘤的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评分、合并高血压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的关系。结果@253例已破裂动脉瘤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再出血,住院治疗期间再出血率为10.3%(26/253),其中早期干预组再出血率为5.2%(8/154),晚期干预组为18.2%(18/99),再出血的中位时间为6.5d。②早期干预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年龄和是否合并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干预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年龄和是否合并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期和晚期干预组的再出血和非再出血患者在性别、动脉瘤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早期和晚期干预组再出血与非再出血患者的GO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患者GOS评分明显低于非再出血患者。⑤全组再出血的病死率为13.8%(35/253),其中非出血组为10.1%(23/227),出血组为46.2%(12/2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99,P〈0.05)。其中早期组再出血的病死率为5/8,晚期组的病死率为7/18,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2,P〉0.05)。结论①已破裂动脉瘤晚期于预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早期干预组,提示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能降低再出血率;②早期再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和合并高血压相关,高龄、合并高血压是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晚期再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无明显关系;③已破裂动脉瘤再出血与患者的性别、动脉瘤部位和大小、CT出血表现、Hunt.Hess分级关系不明显;④已破裂动脉瘤再出血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颅内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58
17
作者 黄晓钟 张纪蔚 +1 位作者 梁卫 池家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592-596,共5页
目的评价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3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 目的评价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3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半年后随访。结果36例患者溶栓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49.4%±14.6%;健患肢大、小腿平均周径差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7例患者取得随访,随访时间6~18(10.5±6.1)个月。静脉造影或Duplex检查,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为60.6%±14.0%。22例深静脉瓣膜得以保存,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1.5%。结论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溶栓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孙志勇 曹子昂 +2 位作者 富皓白 叶清 梁而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5-667,共3页
目的评价穿刺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术用于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搜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筛选出1991年1月—2011年1月... 目的评价穿刺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术用于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搜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筛选出1991年1月—2011年1月有关穿刺抽气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PSP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篇,38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对于治疗PSP的总的治愈率、3个月内复发率、6个月内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2年内复发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穿刺抽气组术后住院时间要显著短于胸腔闭式引流组(P<0.05)。结论穿刺抽气术对于治疗PSP优势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穿刺抽气 胸腔闭式引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陆晔峰 夏强 +2 位作者 邱必军 封明轩 万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96-2401,共6页
肝移植是当前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较为成熟的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免疫抑制治疗、感染监测等方面的发展,患者和肝移植物的生存率均明显提高,帮助患儿获得了长期生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相关问题,比如病毒感染、并发症、新发肿瘤... 肝移植是当前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较为成熟的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免疫抑制治疗、感染监测等方面的发展,患者和肝移植物的生存率均明显提高,帮助患儿获得了长期生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相关问题,比如病毒感染、并发症、新发肿瘤、生活质量、自我管理等,在此,从医疗和护理两个不同却又相关的视角对儿童肝移植长期生存问题进行了综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案,以期为儿童肝移植患儿的长期高质量生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强化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骅 凌伟 曹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接受全胃切除术的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 ln组,n=28)、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n=28)和肠外营养组(PN组,n=28)...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接受全胃切除术的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 ln组,n=28)、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n=28)和肠外营养组(PN组,n=28),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2、10天,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术后第10天,测定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T细胞与CD8 T+细胞的比值(CD4+/CD8+),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IgG。结果 G ln组和EN组术后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PN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三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质量浓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0天,G ln组和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N组(P<0.05);术后第10天,G ln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及血清IgM和IgG的质量浓度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显著高于相同时点的EN组和PN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全胃切除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在恢复和改善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同时,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内营养 全胃切除 老年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