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分析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术在治疗早期胃上部癌中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近端胃切除联合...目的·比较分析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术在治疗早期胃上部癌中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31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机器人组,20例)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腹腔镜组,1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时,行上消化道造影和食管胃镜检查,判断是否有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同时,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的胃癌特异模块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tomach 22,QLQ-STO2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Siewert分型以及肿瘤的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机器人组的胃食管吻合时间较腹腔镜组显著缩短[(31.09±8.23)min vs(43.73±8.83)min,P<0.001],而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流质饮食开始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共有30例患者完成(其中机器人组失访1例)。上消化道造影及食管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仅腹腔镜组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机器人组出现A级和B级反流性食管炎各1例,腹腔镜组出现B级反流性食管炎1例。2组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ORTC QLQ-STO22评分结果显示,机器人组在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饮食受限3个维度的评分,以及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均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手术安全可行,术中吻合时间更短,且在术后功能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展开更多
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有所提高,为体现ERAS在胃手术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外科及麻醉领域的专家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修订本指南,以促进胃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分析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术在治疗早期胃上部癌中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31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机器人辅助手术组(机器人组,20例)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腹腔镜组,1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时,行上消化道造影和食管胃镜检查,判断是否有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同时,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的胃癌特异模块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tomach 22,QLQ-STO2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Siewert分型以及肿瘤的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机器人组的胃食管吻合时间较腹腔镜组显著缩短[(31.09±8.23)min vs(43.73±8.83)min,P<0.001],而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流质饮食开始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共有30例患者完成(其中机器人组失访1例)。上消化道造影及食管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仅腹腔镜组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机器人组出现A级和B级反流性食管炎各1例,腹腔镜组出现B级反流性食管炎1例。2组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ORTC QLQ-STO22评分结果显示,机器人组在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饮食受限3个维度的评分,以及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均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双肌瓣吻合手术安全可行,术中吻合时间更短,且在术后功能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文摘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有所提高,为体现ERAS在胃手术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外科及麻醉领域的专家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修订本指南,以促进胃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