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度的评估 被引量:20
1
作者 袁凯 王鹏 梁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62-1866,共5页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患者前臂腕部动静脉内瘘(AVF)建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AVF术后成熟度进行评估。方法前瞻性研究拟新建前臂自体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内瘘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1...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患者前臂腕部动静脉内瘘(AVF)建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AVF术后成熟度进行评估。方法前瞻性研究拟新建前臂自体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内瘘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14、28和56 d桡动脉及头静脉直径、流量,头静脉内膜厚度及距皮肤深度,观察其变化趋势,评估自体AVF成熟度。结果 2014年5—9月共入组21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4.3±13.2)岁,随访周期70 d,自体AVF均达到临床成熟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术后1、14 d时桡动脉及头静脉的直径和流量增幅最大(P<0.01),其后增幅放缓;术后28、56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头静脉直径(5.0±1.0)mm,流量(1 593.7±572.9)m L/min;术后头静脉距皮肤深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F的成熟有赖于术前完善的血管评估。超声显示术后1个月,头静脉直径及流量已能满足穿刺血液透析的要求。头静脉内径>4 mm且流量>500m L/min可作为国人AVF成熟的标准,而最终标准的确立有待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成熟度 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