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小血管病影像研究热点概览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2期1264-1266,共3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组因脑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临床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异常和步态不稳等,睡眠障碍和括约肌症状也不少见,其起病隐匿,预后不良,且缺乏特异性治疗... 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组因脑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临床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异常和步态不稳等,睡眠障碍和括约肌症状也不少见,其起病隐匿,预后不良,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神经影像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寻找能标记CSVD病程发生发展的标志物、揭示其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相关研究正方兴未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早期功能网络连接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陆佩文 杨洁 +6 位作者 邓秋琼 俞羚 曹雯炜 杜静 汪耀 周滟 徐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2期1267-1275,共9页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 l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障碍早期大尺度静息态网络(resting-state network,RSN)之间连接模式的变化。方法2015年7月-2018年12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门诊前瞻性连...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 l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障碍早期大尺度静息态网络(resting-state network,RSN)之间连接模式的变化。方法2015年7月-2018年12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门诊前瞻性连续招募非痴呆CSVD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人口社会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和多模态MRI检查,分为无认知障碍(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对两组患者的功能网络连接性(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FNC)进行比较,并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CSVD患者185例,其中MCI组117例(63.2%),NCI组68例(36.8%),平均年龄为64.6±7.2岁,男性86例(78.4%)。MCI组与NCI组相比,男性较少(P=0.035),教育年限偏低(P=0.003),两组患者的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无统计差异。②校正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后,在RSN水平,MCI组比NCI组执行控制网络(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ECN)和右额顶网络(right frontoparietal network,RFPN)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P<0.05);在独立成分(independent component,IC)水平,MCI组比NCI组在涉及听觉网络(auditory network,AN)、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ECN及RFPN的部分IC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均P<0.05),在涉及DMN、AN及视觉网络(visualnetwork,VN)的部分IC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均P<0.05)。③除AN-13与DMN-16、RFPN-26与ECN-19外,FNC与总体认知、注意与执行和视空间功能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SVD患者认知障碍早期,ECN和RFPN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FNC在涉及AN、DMN、ECN、RFPN的IC之间减弱,涉及DMN、AN、VN的IC之间代偿性增强,且FNC与认知功能相关。FNC可能成为CSVD认知障碍新的神经网络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功能网络连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间隙在脑小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龚灵毓 徐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2期1287-1291,共5页
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是脑小血管周围充满液体的潜在腔隙。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 PVS)已成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公认的影像标志物之一。PVS的量化依赖于M... 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是脑小血管周围充满液体的潜在腔隙。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 PVS)已成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公认的影像标志物之一。PVS的量化依赖于MRI,难点在于e PVS与腔隙灶的鉴别。PVS被证明与年龄、高血压、其他CSVD影像学标志物、认知功能损害、全身性炎症相关,但仍缺乏较为长期的、针对不同人群的队列研究。研究e PVS与CSVD病程的关系,有助于临床上对CSVD的早期发现和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脑小血管病 影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的外周标志物及其多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悦薇 徐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3期340-346,共7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精确诊断、分类和随访较为困难。目前,CSVD基因组学已发现超过50个独立遗传位点与CSVD发病风险相关,涉及细胞外基质组成、髓鞘形成、膜转运等病理生理机制,且与临床表现... 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精确诊断、分类和随访较为困难。目前,CSVD基因组学已发现超过50个独立遗传位点与CSVD发病风险相关,涉及细胞外基质组成、髓鞘形成、膜转运等病理生理机制,且与临床表现相关。转录组学发现多种微小RNA在CSVD痴呆患者和健康对照中差异性表达;蛋白组学研究异质性较大,提示需选用蛋白质标志物的特定组合才可能有助于CSVD的诊断和分型;宿主-微生物组学研究提示CSVD存在肠道-免疫-脑轴的致病机制。不同组学水平数据进一步阐释了CSVD的发病机制,并发现了一系列有助于CSVD明确预测、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此外,多组学数据的整合有望带来预防、早期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突破。本文就CSVD不同组学水平外周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及多组学整合应用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CSVD的预测和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多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陆佩文 徐群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2期1281-1286,共6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神经影像研究已在组水平层面发现许多与CSVD认知障碍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然而难以实现个体化评价和预测。近年来,机器学习逐渐应用于脑疾病中,如利用神...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神经影像研究已在组水平层面发现许多与CSVD认知障碍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然而难以实现个体化评价和预测。近年来,机器学习逐渐应用于脑疾病中,如利用神经影像数据对疾病进展进行个体化预测,发掘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神经影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