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对HepG2脂肪变模型中细胞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范竹萍 艾罗燕 +5 位作者 陈荔萍 吴昌维 陈志威 苏大芝 许青青 王晓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31-1736,1766,共7页
目的观察人肝癌Hep G2细胞脂肪变模型中内质网应激发生的情况,探讨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BA)对该脂肪变模型中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 mmol/L的混合脂肪酸分别干预Hep G2细胞,在不同时间点采用Real-time ... 目的观察人肝癌Hep G2细胞脂肪变模型中内质网应激发生的情况,探讨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BA)对该脂肪变模型中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 mmol/L的混合脂肪酸分别干预Hep G2细胞,在不同时间点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mRNA的表达水平。以2 mmol/L的4-PBA干预脂肪变性Hep G2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检测CHOP和GRP78 mRNA的表达,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混合脂肪酸干预组Hep G2细胞内CHOP、GRP78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4-PBA干预可使脂肪变性Hep G2细胞内CHOP和GRP78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SOD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Caspase-3活性减低(P<0.05)。结论 Hep G2细胞脂肪变性时发生明显的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4-PBA能减轻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下调脂肪变性Hep G2细胞Caspase-3活性,减轻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变性Hep G2细胞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CASPASE-3 4-苯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病理与临床非创伤性检查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荔萍 范竹萍 +1 位作者 彭延申 邱德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0-835,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非病毒性因素造成肝损患者的肝组织学病理与临床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肝穿刺活检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222例,分析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血清学、影像学检查等非创伤性指... 目的研究比较非病毒性因素造成肝损患者的肝组织学病理与临床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肝穿刺活检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222例,分析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血清学、影像学检查等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年龄、肝功能指标、血小板(PLT)、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AST/PLT)比值、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比值、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均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有显著相关性。以1倍ALT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为界,病理炎症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以2ULN为界时,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B超检查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417,P=0.000;r=0.530,P=0.000)。AST/PLT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PT)在肝纤维化组与无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0),AST/ALT、AST/PLT、A/G比值和PT值在肝硬化组与无肝硬化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12,0.000,0.003)。无创性诊断模型APRI预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3个预测模型中最大,APRI诊断肝纤维化和S-Index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高;S-Index诊断肝纤维化和Forns’score诊断肝硬化的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欠佳。结论临床非创伤性指标对评价非病毒性肝病肝组织病理的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预测意义。无创性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性肝病 肝组织病理 非创伤性检查 无创性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