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中期妊娠孕妇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东平 李则挚 肖世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中期妊娠孕妇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方法·将4 969例中期妊娠孕妇分为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554例)和非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4 415例);另设立正常非妊娠期、生育期女性组,共1 048例。所有产妇分娩...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中期妊娠孕妇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方法·将4 969例中期妊娠孕妇分为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554例)和非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4 415例);另设立正常非妊娠期、生育期女性组,共1 048例。所有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均无佝偻病等维生素D缺乏并发症。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入组女性外周血标本25-羟维生素D水平。25-羟维生素D医学参考区间按P2.5~P97.5计算。结果·中期妊娠孕妇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呈正偏态分布,其中位数为36.8 nmol/L,最大值为108.6 nmol/L,最小值为11.8 nmol/L,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15.9~70.3 nmol/L。非高龄组孕妇25-羟维生素D中位数为36.6 nmol/L,高龄组孕妇25-羟维生素D中位数为35.5 nmol/L,2组具有显著差异(Z=-2.75,P<0.05)。非妊娠期妇女25-羟维生素D中位数为38.5 nmol/L,最大值为110.5 nmol/L,最小值为12.1 nmol/L;妊娠组25-羟维生素D检测结果显著低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上海地区中期妊娠孕妇虽然均补充复合维生素,但仍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情况,以高龄孕妇的维生素D缺乏更为明显,但新生儿未存在佝偻病等维生素D缺乏并发症。确定上海地区妊娠期维生素D参考区间对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对预防高龄孕妇维生素D缺乏带来的母婴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妊娠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重塑妇科肿瘤诊断的现状与未来
2
作者 龙潇冉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肿瘤防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越来越依赖于多模态数据的整合与严谨科学的决策。尽管目前诊断技术日有进步,但仍主要依赖人工视觉评估结合单一血液指标,在准确度、精确度、特异度和动态监测效能方面存在挑战...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肿瘤防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越来越依赖于多模态数据的整合与严谨科学的决策。尽管目前诊断技术日有进步,但仍主要依赖人工视觉评估结合单一血液指标,在准确度、精确度、特异度和动态监测效能方面存在挑战。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以其客观、精准、高效的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有望在妇科肿瘤的诊断与伴随诊断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肿瘤防治 视觉评估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图像识别 诊断技术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对母胎的影响及孕期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川 张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以动静脉血栓形成、病理妊娠为临床表现,并伴有持续性抗磷脂抗体谱(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s)阳性为特征的一系列综合征[1]。APS以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以动静脉血栓形成、病理妊娠为临床表现,并伴有持续性抗磷脂抗体谱(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s)阳性为特征的一系列综合征[1]。APS以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称为血栓性APS(thrombotic APS,TAPS),以病理妊娠为主要临床特征时称为产科APS(obstetric APS,OAPS)。当患者至少具有1项病理妊娠的临床标准和1项实验室标准时,被称为典型OAPS;当患者不同时符合临床和实验室标准时,被称为非典型OAPS(non-criteria,NOAPS)[1,2]。关于OAPS的诊断标准和治疗详见本期专题的其他子题,本文将针对OAPS对母胎的影响及孕期监测进行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妊娠 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抗体 孕期监测 临床标准 免疫相关性疾病 诊断标准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男性生殖健康与焦虑抑郁关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朱艳雯 高华 +7 位作者 李青 田琦 王文静 洪祖蓓 陈斌 王鸿祥 黄燕平 狄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741,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20~85岁男性的生殖健康(更年期症状、前列腺症状和性功能)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上海市黄浦区、嘉定区、普陀区、浦东新区抽取的29个街道中共抽取1 366名符合入...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20~85岁男性的生殖健康(更年期症状、前列腺症状和性功能)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上海市黄浦区、嘉定区、普陀区、浦东新区抽取的29个街道中共抽取1 366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调查对象,采用中国中老年男性筛查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推荐调查表(SILOH)、老年男子症状问卷(AM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表(IIEF-5)、早泄诊断工具(PED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5)、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调查男性更年期症状、前列腺症状、性功能和心理健康情况。其中大于40岁者填写SILOH和AMS。分析各种男性生殖健康症状和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SAS(或SDS)阳性组与SAS(或SDS)正常组比较,SILOH、AMS、IPSS、NIH-CPSI、IIEF-5、PEDT和CIPE-5各表的得分较差,且各男性生殖问题阳性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ILOH、AMS、IPSS、NIH-CPSI、IIEF-5、PEDT和CIPE-5各表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SAS和SDS的得分较差,且焦虑抑郁的阳性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生殖健康状况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相互影响。焦虑抑郁加重男性生殖健康状况;生殖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易造成焦虑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健康 男性 焦虑 抑郁 问卷调查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楠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1-344,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出现异常凝固,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妇科良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出现异常凝固,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妇科良性疾病患者的15倍,DVT和PE的发病率范围分别为17%~40%和1%~2.6%[1]。VTE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级上升,高龄作为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为广泛共识[2]。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人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老年肿瘤指南中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人群。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妇科肿瘤的自身特点,将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界定为年龄≥65周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属于VTE的高发人群,在临床工作中需加强个体化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妇科肿瘤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良性疾病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血管管腔 老年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的围产儿结局和发生围产儿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黄滔滔 冯蜀欢 +1 位作者 张羽 林建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围产儿结局和发生围产儿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纳入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围产儿结局和发生围产儿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发生围产儿并发症的情况,包括流产、早产、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心脏畸形、围产儿死亡等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HCM患者发生围产儿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患者平均年龄为29.21±4.41岁,平均入院孕周为34.46±6.43周,有心肌病家族史16例(16%);梗阻性HCM 21例(21%),非梗阻性HCM 79例(79%);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91例(91%),主要以ST-T改变为主(77例,77%),心脏超声检查室间隔增厚平均为19.39±6.13 mm。②100例HCM患者的100次妊娠中,流产6例(6%),新生儿存活94例(94%),其中剖宫产91例(91%)、顺产3例(3%)。围产儿并发症主要为早产儿39例(39%),另外发生小于胎龄儿5例(5%)、新生儿窒息3例(3%)、新生儿心脏畸形2例(2%),无围产儿死亡。③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前心功能≥Ⅱ级、左心房内径增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妊娠合并HCM患者发生围产儿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前心功能≥Ⅱ级是预测妊娠合并HCM患者发生围产儿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6.270,P<0.05)。结论:妊娠合并HCM可导致围产儿不良结局,重视妊娠合并HCM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孕期管理,尽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时干预,可降低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肥厚型心肌病 围产儿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 张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6,共7页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寻找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规范产检、在该院分娩且出院诊断为妊娠合...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寻找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规范产检、在该院分娩且出院诊断为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单胎孕产妇,采集孕20周前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研究组)和良好妊娠结局组(对照组)。比较2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妊娠结局,分析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了359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排除双胎妊娠6例,余35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30例妊娠未出现相关母婴并发症,纳入对照组;123例妊娠发生了不良母婴结局,纳入研究组。研究组(1次妊娠可发生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子痫前期69例(含重度子痫前期43例)、急性肾损伤29例、早产69例、小于孕龄儿34例、低出生体质量儿46例、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41例、孕20周后胎儿丢失或新生儿死亡7例。2组孕产妇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孕次、产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妊娠20周前合并慢性高血压(OR=3.385,95%CI 1.115~10.726,P=0.031)、血肌酐超过60μmol/L(OR=2.828,95%CI 1.439~5.557,P=0.003)、24 h蛋白尿≥0.3 g(OR=2.234,95%CI 1.122~4.448,P=0.022)、狼疮肾炎(OR=4.917,95%CI=1.967~12.290,P=0.001)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显著升高。联合4项指标预测慢性肾脏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敏感度为52.8%,特异度为84.2%。结论·孕20周前合并慢性高血压、24 h尿蛋白超过0.3 g、血肌酐超过60μmol/L、肾炎类型为狼疮肾炎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4项指标联合对不良妊娠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慢性肾脏病 不良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的孕前评估
8
作者 李玉 张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0-692,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世界各地不断增加,CKD已被公认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期,由亚洲肾脏协作组织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1],亚洲各地区CKD患病率的差异较大,韩国约7%,朝鲜约11.1%,日本约12.7%,而新加坡约34.3%...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世界各地不断增加,CKD已被公认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期,由亚洲肾脏协作组织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1],亚洲各地区CKD患病率的差异较大,韩国约7%,朝鲜约11.1%,日本约12.7%,而新加坡约34.3%,我国CKD患者数量估计达到1.598亿,是亚洲地区CK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育龄期女性为CKD的好发人群,妊娠合并CKD的患病率估计为3%[2]。CKD患者妊娠后母体各系统发生生理改变,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原有肾脏病的活动或进展,CKD也可能增加各类产科并发症如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及小于孕龄儿等的发生。研究表明[3],CKD患者的妊娠结局与CKD分期、尿蛋白水平、高血压等相关。充分做好孕前评估,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尽可能减少CKD患者妊娠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CKD相关指南及临床研究进展,对CKD患者的孕前评估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临床研究进展 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育龄期女性 母儿并发症 肾脏疾病 协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9
9
作者 施君 金悦 +2 位作者 叶婧 李毓 王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9-51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宫腔镜刨削(IBS)系统治疗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接受IBS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48例为研究组(IBS组),同期接受普通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治疗者42...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宫腔镜刨削(IBS)系统治疗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接受IBS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48例为研究组(IBS组),同期接受普通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治疗者42例为对照组(普通电切组),分别比较两组不同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灌注介质总量、灌注介质吸入量),手术前后相关生化指标(Hb、血钾、血钠、血糖)的变化,以及术后2个月随访子宫内膜修复情况。结果:①IBS组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电切组黏膜下肌瘤患者(P<0.001),IBS组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患者的灌注介质总量和灌注介质吸入量均比普通电切组明显减少(P<0.05,P<0.001)。②两组术前、术后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术后随访中,IBS组黏膜下肌瘤患者的阴道流血或流液的时间显著短于普通电切组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IBS组宫腔黏膜下肌瘤患者比普通电切组宫腔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厚(P<0.05)。有1例普通电切组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发生了宫腔粘连。结论:新型IBS系统与普通双极电切系统相比,虽然在内膜息肉切除过程中优势不明显,但是对于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灌注介质用量少,并发症少的特点,对于育龄期女性具有保护子宫内膜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 宫腔疾病 子宫内膜息肉 黏膜下肌瘤 育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自然流产1 101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志兰 康晓敏 +4 位作者 张晓欣 徐海静 王统菲 贺立颖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6-401,417,共7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1 101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1 101例患者中,母体因素分析发现:单因素病... 目的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1 101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1 101例患者中,母体因素分析发现:单因素病因者有551例,占50.05%;多因素病因者有148例,占13.44%;另有402例原因不明,占36.51%。结论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复杂,包括母体因素如夫妻染色体异常、生殖道解剖异常、自身免疫因素、内分泌异常和血栓前状态等,胚胎因素如胚胎染色体异常以及母胎间妊娠免疫耐受失衡等多种因素。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前进行全面系统而规范的病因筛查,并且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对于提高再次妊娠治疗的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自然流产 病因分析 单因素 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子宫动脉栓塞(UAE)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和刮宫术的比较 被引量:30
11
作者 武欣 何以丰 +4 位作者 吴学浙 薛晓红 林如 袁英 汪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7-454,共8页
目的为探索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aeasrean scar pregnancy,CSP)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对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F)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刮宫术进行比较。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10年8月,从3个临床中心收集患者5... 目的为探索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aeasrean scar pregnancy,CSP)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对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F)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刮宫术进行比较。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10年8月,从3个临床中心收集患者58例,分为研究组(MTX动脉内注射+UAE+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5例和对照组(MTX动脉内注射+UAE+刮宫术)33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单次手术清除率,术中并发症(大量出血、子宫破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单次手术清除率为100%,术中平均出血量78.0mL。对照组除1例因子宫穿孔行全子宫切除外,其余经单次或多次刮宫术后获治,单次手术清除率为82%(P=0.024),平均累计出血量258.5mL(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平均为6.5天,对照组为8.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方面,研究组平均为19.6天,对照组为29.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术后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下腹疼痛、术后阴道流血和月经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作为CSP双侧UAE术后的一种后继治疗措施,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 子宫动脉栓塞(UAE)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刮宫术 氨甲喋呤 (M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 被引量:43
12
作者 王统菲 贺立颖 +4 位作者 康晓敏 刘志兰 徐海静 刘芳荪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参数特征,观察阿司匹林对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1例有ERSA史妇女(ERSA组)和66例无反复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参数特征,观察阿司匹林对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1例有ERSA史妇女(ERSA组)和66例无反复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血流参数。ERSA组予阿司匹林50 mg/d口服2个月及个体化治疗,观察其对子宫血流参数及再次妊娠的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ERSA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而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平均PI(m PI)、平均阻力指数(m RI)和平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m 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ERSA组子宫血流阻力明显改善(P=0.000),且对于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RSA组中163例完成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的子宫血流参数复测,其中136名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再次妊娠,其中97名患者妊娠≥12周,10名患者于妊娠12周内再次流产,29名患者早期妊娠结局尚无法确定。结论·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阻力较正常育龄妇女显著增加,内膜厚度较薄。阿司匹林可改善ERSA患者的子宫血流灌注,有利于早期妊娠结局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阿司匹林 子宫动脉血流 子宫内膜血流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晞 刘芳荪 刘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主要观察子宫前壁峡部的异常回声,了解其形态、大小、与切口的... 目的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4例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主要观察子宫前壁峡部的异常回声,了解其形态、大小、与切口的关系及局部血流情况。结果 34例均经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中20例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见孕囊,14例显示子宫前壁下段混合回声区。结论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切口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梅莹 程杰军 +1 位作者 万晓燕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CEUS)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效果,为HIFU治疗患者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4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CEUS)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效果,为HIFU治疗患者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49例子宫肌瘤患者(288个子宫肌瘤),分别用CEUS和增强MRI检查对HIFU治疗前子宫肌瘤的血供进行预估;并在HIFU治疗后通过两名观察者CEUS评估即刻疗效,以排除人为干扰;对HIFU治疗后即刻CEUS与增强MRI检查的疗效评估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术前增强MRI检查中子宫肌瘤病灶最大血管直径,预估HIFU治疗疗效。结果:(1)HIFU治疗前,增强MRI和CEUS评估子宫肌瘤血供的AUC分别为0.717和0.769,一致性好(Kappa 0.738,P<0.001);但在T2WI低信号的病例中仍可见CEUS血供丰富的Ⅲ级(23例)和Ⅳ级(4例)肌瘤。(2)HIFU治疗后,两名观察者CEUS疗效评估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 0.933,P<0.001)。(3)HIFU治疗后,两种方法评估的符合率86.11%(248/288),疗效评估的一致性好(Kappa 0.716,P<0.001);但在评估有差异的40个子宫肌瘤中,有31个CEUS评估值高于MRI、9个CEUS评估值低于MRI。(4)HIFU治疗前增强MRI病灶中血管最大直径的Youden指数为1.75 mm,直径<1.75 mm时,肌瘤完全消融率高(AUC 0.990,P<0.001)。结论:HIFU治疗前评估病灶时,可采用增强MRI结合CEUS的方法以达到全面准确地评估,且在增强MRI病灶中血管最大直径<1.75 mm的肌瘤完全消融率高;HIFU治疗后,CEUS可随时进行情况观察,而增强MRI检查更能全面显示消融后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超声造影 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睿 刘磊 +3 位作者 张涛红 薛艳 孟龄婷 安瑞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术后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自1990年1月至2015年12月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5.3软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术后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自1990年1月至2015年12月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累计病例1469例,对照26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BMI≥30kg/m^2(OR=2.60,95%CI 2.33~2.90)、阴道/肛门检查次数多(OR=2.65,95%CI 2.43~2.89)、手术持续时间长(OR=2.08,95%CI 1.52~2.84)、胎膜早破(OR=4.14,95%CI 3.92~4.37)、合并基础疾病(OR=1.90,95%CI 1.66~2.18)、合并生殖道感染(OR=3.00,95%CI 2.77~3.25)、术前Hb<100g/L(OR=2.45,95%CI 1.82~3.29)、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2.63,95%CI 2.03~3.39)。结论降低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及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前原发基础疾病及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防控剖宫产术后切开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FoxP3在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殷霞 余敏华 +2 位作者 张义 狄文 楼微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8、FoxP3在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表达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应用NACT的局部晚期(ⅠB2~ⅡB)子宫颈癌患者NACT前后免疫组化检测CD4+、CD8... 目的:探讨CD4、CD8、FoxP3在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表达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应用NACT的局部晚期(ⅠB2~ⅡB)子宫颈癌患者NACT前后免疫组化检测CD4+、CD8+及FoxP3表达的变化,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其与化疗疗效、无病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局部晚期子宫颈癌NACT前后CD4、CD8、FoxP3在组织中表达的变化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无相关性(P>0. 05),但是CD4、CD8与子宫颈癌FIGO分期呈正相关(P <0. 05),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P <0. 05)。NACT后CD4、CD8、FoxP3的平均单位面积阳性值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 016,P=0. 009,P=0. 005);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NACT疗效与CD4、CD8和FoxP3表达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 05),但NACT后CD8表达的增加与患者PFS呈正相关(r=0. 309,P=0. 041),而与CD4(P=0. 581)、FoxP3(P=0. 134)无明显关系。患者的OS与CD4、CD8和FoxP3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局部晚期子宫颈癌NACT后,CD4、CD8、FoxP3表达较NACT前升高,CD4、CD8表达的变化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相关,而且CD8化疗前后的变化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子宫颈癌 免疫治疗 CD4 CD8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立伟 潘慧颖 +3 位作者 姚晓天 王天勤 周小欣 王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28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LR、PLR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28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LR、PLR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NLR、PLR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的患者(P=0.000)。NLR、PLR的最佳截点分别为3.0和151。NLR高水平组(NLR≥3.0)患者的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CA125水平及腹水量与NLR低水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高水平组(PLR≥151)患者的病理类型、FIGO分期、有无转移、CA125水平及腹水量与PLR低水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高水平组的中位OS(33个月和33.5个月)分别低于相应的低水平组(44.5个月和49.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和P=0.0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LR≥151是卵巢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为1.936,95%CI为1.013~3.698,P=0.045)。结论·术前炎症指标NLR、PLR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望用于预估患者病情及指导卵巢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卵巢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细胞因子在育龄期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女性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洪祖蓓 季雯婷 +2 位作者 邱丽华 狄文 楼微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早期过程中宫颈、阴道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方法·收集120例高危型HP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25~46岁)的阴道灌洗液,并经活检病理诊断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早期过程中宫颈、阴道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方法·收集120例高危型HP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25~46岁)的阴道灌洗液,并经活检病理诊断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CIN以上病变;选择同时期妇科门诊HPV阴性、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阴性者2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液相微珠悬浮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IL-10、IL-4的表达情况。结果·HPV感染者阴道局部IL-17、IL-6、TGF-β、IL-4表达量较HPV阴性者明显升高;HPV16/18型感染者阴道局部IL-4、IL-10的表达量较HPV非16/18型感染者明显降低;HPV持续感染者阴道局部IL-17、IL-6、TGF-β的表达量,与HPV非持续感染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HPV阴性者显著升高。结论·HPV感染早期即可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引起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Th17相关免疫因子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可为指导HPV高危型持续感染的处理及预防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持续感染 辅助性T细胞17 局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用药的再次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傅勤 陈昕华 林建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2-756,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后于不同孕周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117例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孕12周(研究A组)...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后于不同孕周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117例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孕12周(研究A组)和≥孕12周(研究B组)予阿司匹林75 mg/d预防用药,外院转入有重度子痫前期史但本次妊娠未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子痫前期再次发生率、分娩孕周及母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25.3%)低于对照组(76.5%),其中研究A组子痫前期发生率(6.5%)低于研究B组(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年龄≥35岁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ELLP综合征、胸腹水、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发生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研究A组大于B组;研究组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A组低于B组,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子痫前期复发率和延长分娩孕周,从而改善母儿妊娠结局,对降低肥胖、高龄、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子痫前期复发效果明显。而选择小于孕12周的用药时机,对降低子痫前期复发、早产的发生和延长分娩孕周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史 阿司匹林 预防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过度激活与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世金 赵爱民 鲍世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建立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小鼠模型,探讨补体在自身免疫型R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子宫注射人β2GP-1免疫Balb/c小鼠(子宫β2GP-1注射组,n=15);分别以子宫无关蛋白注射组(n=6)、子宫佐剂注射组(n=13)、子宫生理盐水(NS)... 目的建立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小鼠模型,探讨补体在自身免疫型R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子宫注射人β2GP-1免疫Balb/c小鼠(子宫β2GP-1注射组,n=15);分别以子宫无关蛋白注射组(n=6)、子宫佐剂注射组(n=13)、子宫生理盐水(NS)注射组(n=10)及正常未孕组(n=10)、正常妊娠组(n=15)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胎盘平均质量、外周血补体C3浓度及胎盘组织衰变加速因子(DAF)的质量浓度。结果子宫β2GP-1注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0.05),胎盘平均质量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0.05),外周血补体C3水平和胎盘组织DAF的质量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子宫注射人β2GP-1的方法可诱导建立符合自身免疫型RSA临床特征的小鼠模型,补体系统过度激活可能是自身免疫型RSA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自身免疫 动物模型 β2GP-1 补体C3 衰变加速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