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的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萍 蒋惠如 +11 位作者 叶梦月 王雅玉 陈潇雨 袁安彩 徐文杰 戴慧敏 陈曦 闫小响 涂圣贤 郑元琦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5,共9页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收集并比较4组受试者在人口学特征与生理指标、日常生活习惯(吸烟、饮茶、饮用咖啡、饮用碳酸饮料、饮酒、久坐时长、体力活动水平、睡眠质量)、既往疾病史、心理状况(抑郁、焦虑)、膳食达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中,有60.1%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4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退休前职业、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在吸烟、高体力活动水平的比例较低(均P<0.05),久坐时长>4 h/d、睡眠质量差的比例较高(均P<0.05);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均P<0.05),抑郁、焦虑比例亦较高(均P<0.05)。同时,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患者在禽肉类、鱼类、水果和液态奶的达标率较低(均P<0.05)。4组中仅蔬菜摄入量的达标率均超过了50%,禽肉类、鱼类、水果、液态奶、薯类的达标率均低于20%。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的人群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社区老年人群多种食物的摄入量未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评价工具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季梦婷 范颖 +3 位作者 王艳 许莉 郑微艳 奚慧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 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评价工具。方法 基于文献及Delphi法拟定评价指标并形成量表初稿,通过认知性访谈、预调查完善措辞和设计,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精简条目并检验信效度。结果 最终版量表含3个维度:预防准备能... 目的 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评价工具。方法 基于文献及Delphi法拟定评价指标并形成量表初稿,通过认知性访谈、预调查完善措辞和设计,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精简条目并检验信效度。结果 最终版量表含3个维度:预防准备能力、响应处置能力(基础、进阶)、恢复重建能力;共3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自评熟悉度。量表总Cronbach’sα0.974、重测信度为0.881、总内容效度0.960,各I-CVI 0.82~1.00;各因子AVE值0.532~0.716,异质-单质比率0.663~0.885。结论 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护理核心能力评价表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为相关培训提供设计依据和效果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护理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心脑血管疾病单患、共患基线情况及生活方式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蒋惠如 李峥 +7 位作者 马卓然 魏霖 袁安彩 胡刘华 陈潇雨 郭韵悦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基于大规模前瞻性社区老年人群队列,探索心脑血管疾病单患、共患人群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特征。方法·研究的对象来源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该队列的基线调查始于2019年2月,结束于2019年8月,收集了包括队列成员的人... 目的·基于大规模前瞻性社区老年人群队列,探索心脑血管疾病单患、共患人群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特征。方法·研究的对象来源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该队列的基线调查始于2019年2月,结束于2019年8月,收集了包括队列成员的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史和家族史、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信息。根据自我报告有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或脑卒中将全部队列成员分为4组:冠心病单患组、脑卒中单患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共患组以及对照组(无冠心病及脑卒中)。对这4组对象的基本信息、共患其他疾病情况、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睡眠状态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948名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纳入队列研究,其中冠心病单患组2050名、脑卒中单患组724名、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269名、对照组14905名。4组人群平均年龄分别为(70.4±6.2)岁、(71.8±7.1)岁、(73.2±7.0)岁和(68.3±5.9)岁。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血压(76.6%)、高脂血症(38.3%)、糖尿病(26.0%)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脑卒中单患组(分别为74.2%、26.8%和25.8%)、冠心病单患组(分别为72.9%、21.1%和21.7%),而对照组最低(分别为54.6%、8.7%和15.4%)。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有抑郁症状(16.0%)、焦虑症状(13.1%)、久坐习惯(2.2%)、睡眠质量较差或很差(38.6%)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脑卒中单患组(分别为10.1%、6.6%、2.2%和27.2%)、冠心病单患组(分别为7.9%、4.8%、0.5%和27.0%)。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有规律运动习惯的比例(29.5%)最低,而对照组的规律运动比例(39.2%)最高。结论·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冠心病+脑卒中共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具有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疾患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脑卒中 队列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蓄积指数与中国成年人高血压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卓然 袁安彩 +3 位作者 蒋惠如 陈潇雨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6-473,共8页
目的·探讨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与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从建库到2022年8月中国成年人LAP与高血... 目的·探讨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与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从建库到2022年8月中国成年人LAP与高血压相关研究。由2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独立地对所有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使用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诊断性研究量表对研究人群选择、可比性、暴露评价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纳入的文献提取样本量、性别、灵敏度、特异度等信息,并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1篇。纳入文献的JBI偏倚评分为14~17分,均大于总分的70%,认为偏倚较小。纳入样本总数48329例,其中高血压患者157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LAP预测高血压的灵敏度为0.50(95%CI 0.35~0.64),特异度为0.78(95%CI 0.66~0.86);在女性中灵敏度为0.48(95%CI 0.32~0.64),特异度为0.77(95%CI 0.64~0.86);在男性中灵敏度为0.56(95%CI 0.39~0.72),特异度为0.64(95%CI 0.49~0.77)。纳入的总体人群综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5%CI 0.66~0.74),表明LAP和高血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中国成年人群中,LAP与高血压有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蓄积指数 高血压 成年人 中国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