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家烈 韦芳 +4 位作者 李惠明 田毓华 陈霞芳 王丰 黄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检测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P53基因5~8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对人肺癌、脑胶质瘤、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脉络膜恶性黑素瘤、视网膜成细胞瘤等9种肿瘤14株细胞的P53基因5、6... 目的:检测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根据P53基因5~8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对人肺癌、脑胶质瘤、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脉络膜恶性黑素瘤、视网膜成细胞瘤等9种肿瘤14株细胞的P53基因5、6、7、8的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DNA测序,并与正常的DNA序列比较;抽提肿瘤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4株肿瘤细胞P53基因热变区5、6、7、8外显子的扩增产物经电泳鉴定与预期相同。DNA测序结果表明,14株肿瘤细胞中8株存在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其中肺癌细胞H1299、肝癌细胞Hep3B、肝癌细胞SMMC7721、脉络膜恶性黑素瘤细胞OCM-1检测到以前未报道过的突变;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的编码序列,多数为单个碱基替换导致的错义突变,也有部分表现为同义突变;2株正常细胞未检测到突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有基因突变的8株肿瘤细胞中仅6株有P53蛋白表达;所有P53基因未突变的肿瘤细胞株和正常细胞株均未检测到P53蛋白。结论:检测的14株肿瘤细胞中有8株细胞P53基因热变区存在突变,其中4株检测到以前未报道过的突变;2株正常细胞未发现P53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选择性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其体外抑瘤作用
2
作者 傅强 王慧萍 +4 位作者 韦芳 李慧明 陈霞芳 王煜非 黄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构建由AFP基因增强子-启动子调控,并携带自杀基因TK的新型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观察该载体的选择复制能力、溶瘤作用及其与前药GCV联合处理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HepG2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AFP基因启动子(AFPp)和增强... 目的:构建由AFP基因增强子-启动子调控,并携带自杀基因TK的新型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观察该载体的选择复制能力、溶瘤作用及其与前药GCV联合处理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HepG2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AFP基因启动子(AFPp)和增强子(AFPe),构建表达质粒pAFPp-EGFPluc和pAFPep-EGFPluc,再构建由AFPep调控E1A表达、并携带TK基因的穿梭质粒pDC311-AFPep-E1A/CMV-TK,利用AdMax系统包装腺病毒Ad.AFPep-E1A/CMV-TK;利用Western blotting、病毒增殖测试、细胞病变效应实验、病毒联合前药GCV对肝癌细胞的杀伤实验等鉴定病毒的复制能力、溶瘤作用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的腺病毒载体Ad.AFPep-E1A/CMV-TK在AFP阳性细胞中选择性复制,病毒自身具有一定的溶瘤作用;该病毒载体联合GCV前药系统处理肝癌细胞后,AFP阳性肝癌HepG2细胞和Hep3B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10.35±1.07)%、(15.49±5.80)%,AFP阴性的张氏肝细胞和人肺癌NCIH460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3.55±4.36)%、(74.54±9.89)%(P<0.01)。结论:构建的新型溶瘤腺病毒载体具有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能力,在肝癌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 HSV-1TK基因 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 甲胎蛋白基因增强子 病毒-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