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5
1
作者 钱淑雯 郭旋 +1 位作者 沈耘 张马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在鼻咽通气道下完成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38例,年龄≥65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患者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在鼻咽通气道下完成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38例,年龄≥65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患者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3 min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2 min后置入鼻咽通气道。首例患者给予瑞马唑仑0.2 mg/kg,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确定下一例患者瑞马唑仑的剂量,若前一例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时出现以下任意一种阳性反应(摇头、呛咳、体动、HR增快幅度>基础值的20%、SBP或DBP升高幅度>基础值的20%),则下一例麻醉诱导时瑞马唑仑剂量增加0.01 mg/kg,反之则减少0.01 mg/kg,直到出现7次折返后停止。采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ED_(50)、95%有效剂量(ED95)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ED_(50)为0.193 mg/kg(95%CI 0.191~0.195 mg/kg),ED95为0.209 mg/kg(95%CI 0.205~0.213 mg/kg)。结论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ED_(50)为0.193 mg/kg(95%CI 0.191~0.19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半数有效剂量 鼻咽通气道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的瑞芬太尼群体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马忠 张晓怡 +2 位作者 王珊娟 陈迅 Christine Gao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7-840,共4页
目的建立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的瑞芬太尼群体药代动力学,并探索协变量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50例,年龄25~93岁,27例患者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1·min^-1或23例患者0.6μg·kg^-1·min^-1。采集动脉血... 目的建立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的瑞芬太尼群体药代动力学,并探索协变量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50例,年龄25~93岁,27例患者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1·min^-1或23例患者0.6μg·kg^-1·min^-1。采集动脉血分析血药浓度,NONMEM分析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结果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适合用三室模型描述,性别和年龄显著影响中央室容积(V1)和深外周室容积(V3),瘦体重(LBM)、体表面积(BSA)和体重指数(BMI)不影响其药代动力学。患者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参数典型值为V18.76L(男)、5.10L(女),浅外周室容积(V2)5.93L,V34.90L,系统清除率(CL1)2.86L/min,浅外周室清除率(CL2)0.70L/min,深外周室清除率(CL3)0.23L/min。结论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其经血液和组织酯酶迅速水解的特点一致。女性V-比男性低42%,V3与年龄有关,体重、LBM、BSA和BMI不影响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群体药代动力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应室及其浓度的理解误区和解读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瑞冬 张马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2,共3页
经典药代动力学(药代学)理论认为药物单次注射后瞬间的血浆浓度最高(血浆峰浓度),但此时临床药理效应并未达峰,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峰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血浆并非是药物作用的部位。Sheinner等Ⅲ首先提出了效应室概念,
关键词 效应室 峰浓度 解读 解误 血浆浓度 药物作用 药代动力学 药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氯醛用于小儿影像学检查时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44
4
作者 金立红 许文妍 +1 位作者 白洁 张马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8-68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水合氯醛原液口服用于小儿影像学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4月1266例门诊行心脏彩超、CT和MRI检查口服水合氯醛镇静的患儿,评价水合氯醛50mg/kg和60mg/kg口服镇静的一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水合氯醛原液口服用于小儿影像学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4月1266例门诊行心脏彩超、CT和MRI检查口服水合氯醛镇静的患儿,评价水合氯醛50mg/kg和60mg/kg口服镇静的一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心脏彩超(92.9%)和CT检查(89.2%)时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MRI检查(60.0%)(P<0.05)。MRI检查时50mg/kg镇静一次成功率明显低于60mg/kg(51.5%vs.71.1%,P<0.01)。心脏彩超检查时不良反应发生率(8.7%)明显高于CT检查(2.8%)和MRI检查(1.7%)(P<0.01)。各项检查中两种剂量水合氯醛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0mg/kg水合氯醛口服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心脏彩超和CT检查镇静,提高剂量并不能明显增加镇静的一次成功率;而60mg/kg水合氯醛可提高MRI检查镇静的一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镇静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