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Ⅳ期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姚强华 汤静燕 +4 位作者 潘慈 叶启东 周敏 高怡瑾 胡文婷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评估儿童Ⅳ期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化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12月接受Ⅳ期方案治疗和随访的患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Ⅳ期颅外MGCT患儿中,男13例、女12例,中位年龄2.0岁(1~11岁)。剔除外院... 目的评估儿童Ⅳ期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化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12月接受Ⅳ期方案治疗和随访的患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Ⅳ期颅外MGCT患儿中,男13例、女12例,中位年龄2.0岁(1~11岁)。剔除外院曾化疗的1例,诊断后放弃治疗的1例,治疗≤2个疗程病情好转中放弃治疗的3例,共20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18例(90.0%),部分缓解(PR)1例(5.0%),初治总有效率(CR+PR)为95.0%。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5~156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及总生存率(OS)分别为(70.0±10.2)%及(82.4±9.2)%。治疗过程中没有因合并症导致的死亡。结论此诊疗方案对儿童颅外Ⅳ期MGCT疗效肯定。与PEB(顺铂、依托泊苷、博来霉素)等其他化疗方案相比,药物累积剂量不大,但涉及药物较多,可能导致远期不良反应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生殖细胞肿瘤 远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调查及培训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陆红 沈南平 +2 位作者 张冰花 徐红 徐丽华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安全防护知识集中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美国肿瘤护理学会"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手册"作为培训教材,对上海市4所医科大学的12家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的216名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安全防护知识集中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美国肿瘤护理学会"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手册"作为培训教材,对上海市4所医科大学的12家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的216名接触细胞毒性药物的肿瘤科护理人员就细胞毒性防护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并采用问卷调查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细胞毒性药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测试成绩(14.48±1.84)分,与培训前(11.87±2.20)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培训前、后测试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题目共有12题,其中8题与细胞毒性药物药理知识相关。培训后仍有40%以上错误率的题目有7题,主要与医院的硬件设施、环境要求及政策有关。结论肿瘤科护士对细胞毒性药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对护士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的培训方法仍需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 细胞毒性药物 安全防护知识 培训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沙匹坦预防儿童肿瘤患者高致吐化疗药物相关恶心呕吐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3
作者 于丽婷 沈星伟 +2 位作者 王卓 张顺国 高怡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肿瘤患者使用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NK-1RA)福沙匹坦预防高致吐性化疗(HEC)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11月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HEC治疗的患儿。将使用福沙匹坦+昂丹司琼+地塞米松预... 目的探讨儿童肿瘤患者使用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NK-1RA)福沙匹坦预防高致吐性化疗(HEC)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11月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HEC治疗的患儿。将使用福沙匹坦+昂丹司琼+地塞米松预防HEC所致呕吐的患儿纳入福沙匹坦组,仅使用昂丹司琼+地塞米松治疗的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最终入组107例患儿,男51例、女56例,中位年龄3.5(1.4~7.3)岁。其中福沙匹坦组55例,对照组52例。福沙匹坦组和对照组之间整体、急性、延迟性呕吐阶段CINV程度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急性、延迟性呕吐阶段福沙匹坦组的完全控制率(CCR)较高,轻/中度呕吐患儿比例较低,无重度呕吐患儿。福沙匹坦组25例(45.5%)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4例,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患儿头痛、厌食、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沙匹坦联合昂丹司琼+地塞米松预防肿瘤患儿HEC相关恶心呕吐具有良好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1受体拮抗剂 福沙匹坦 高致吐化疗药物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001方案临床报告 被引量:12
4
作者 汤静燕 潘慈 +6 位作者 薛惠良 陈静 董璐 周敏 向润娥 顾龙君 王耀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2001方案短程化疗对儿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及间变大细胞型淋巴瘤(ALCL)的疗效。方法根据国外发达国家报道及本研究组前期CCCG-97方案结果,对CCCG-97方案的适应证、分组标准、治疗强度及治疗时间进行修正,制定B-NHL2... 目的分析2001方案短程化疗对儿童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及间变大细胞型淋巴瘤(ALCL)的疗效。方法根据国外发达国家报道及本研究组前期CCCG-97方案结果,对CCCG-97方案的适应证、分组标准、治疗强度及治疗时间进行修正,制定B-NHL2001方案。根据分期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将患儿分为低危组(R1组)、中危组(R2组)和高危组(R3组),分别接受3、5和6个疗程的短程化疗。对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明确诊断为B-NHL(伯基特型、弥漫大B细胞性和未能进一步行病理形态分型)和ALCL的连续首诊病例进行分析。随访至2007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研究期间纳入48例患儿,有3例(Ⅰ期1例,Ⅲ期2例)在1个疗程化疗好转后家长决定终止治疗未进入统计。有效数据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10个月至15.5岁,平均7.1岁,中位年龄6.3岁;Ⅰ期2例,Ⅱ期17例,Ⅲ期18例,Ⅳ期8例;R1组2例,R2组14例,R3组29例。原发部位:腹腔23例,鼻咽部7例,外周淋巴结7例,皮下组织1例,纵隔1例,腮腺2例,股骨、髋骨各1例,右胸壁1例,广泛胸腹腔病变难以确定原发病灶1例。病理分型:伯基特型14例,弥漫大B细胞性13例,ALCL3例,B细胞性(非淋巴母细胞性,未能进一步行病理形态分型)15例。2个疗程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41例;因有残留病灶而在3个疗程化疗后行2次手术,病理活检证实无肿瘤细胞确定为CR2例。CR率为95.6%(43/45例)。2例(Ⅲ、Ⅳ期各1例)未获CR,其中1例3个疗程化疗后仍有残留病灶行2次手术,病理活检证实仍为肿瘤组织。随访至2007年12月,40/43例(88.9%)持续CR中,均已完成治疗。随访6~77个月,平均2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复发3例(Ⅲ期2例,Ⅳ期1例),其中1例为盆腔原发部位复发、1例骨髓复发、1例转移性脑膜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诊断后5、6和8个月。估计5年无病生存率(EFS)为88.3%。结论B-NHL2001方案估计5年EFS为88.3%,提示该方案有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性 间变大细胞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董璐 陈静 +5 位作者 周敏 潘慈 薛惠良 汤静燕 顾龙君 王耀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例再障患儿中,5例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行无关供者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无关供者骨髓移植,1例行脐血移植。结果1例接受脐血...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例再障患儿中,5例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行无关供者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无关供者骨髓移植,1例行脐血移植。结果1例接受脐血移植者未植活,其余9例均植入。中位植入时间14d(8~24d),中性粒细胞>0.5×109/L中位时间12d(8~19d),血小板>20×109/L中位时间17d(9~40d)。2例发生排斥,1例接受了第二次移植,1例移植后3个月血象开始自行恢复。结论如有HLA相合的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儿童再障的一线治疗;临床重症感染无法控制的患儿,并非移植绝对反指征,相反可通过移植后的造血重建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晚期神经母细胞瘤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静 沈小钰 +9 位作者 汤静燕 薛惠良 潘慈 董璐 江华 周敏 叶启东 罗长缨 顾龙君 王耀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评价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CD34+细胞分选的ASCT对晚期神经母细胞瘤(NB)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Ⅲ、Ⅳ期NB并完成治疗随访8个月以上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 目的评价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CD34+细胞分选的ASCT对晚期神经母细胞瘤(NB)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Ⅲ、Ⅳ期NB并完成治疗随访8个月以上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传统化疗与ASCT和CD34+细胞未分选移植与分选移植的疗效。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D34+细胞分选前后酪氨酸羟化酶(TH)mRNA表达,监测NB的微小残留(MRD),并评估分选效果。结果55例NB患儿入组,其中Ⅲ期14例,Ⅳ期41例。Ⅲ期中的9/14例和Ⅳ期中的18/41例接受传统化疗;Ⅲ期中的5/14例和Ⅳ期中的23/41例接受ASCT。Ⅳ期13/23例接受ASCT治疗患儿移植物经CliniMACS行CD34+细胞分选处理。所有移植患儿均以卡铂、依托泊苷和美法仑行预处理,平均采得有核细胞(7.1±2.5)×108·kg-1,CD34+细胞(4.0±1.5)×106·kg-1,无一例因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随访患儿的生存时间及复发率:①Ⅲ期NB:化疗组平均随访33.5个月,3/9例(33%)复发;移植组平均随访37.0个月,1/5例(20%)复发,两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0±15.7)个月vs(18.0±29.9)个月,P=0.446。②Ⅳ期NB:化疗组平均随访20个月,13/18例(72%)复发;移植组平均随访29个月,14/23例(61%)复发,两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5.4)个月vs(36.0±2.8)个月,P=0.006。③CD34+细胞分选移植:未分选组平均随访27.8个月,7/10例(70%)复发;CD34+细胞分选组平均随访30.0个月,7/13例(54%)复发,两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0±11.8)个月vs(36.0±5.1)个月,P=0.722。4例移植患儿CD34+细胞分选前后的标本同时进行THMRD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前TH阳性的2例标本经分选后全部转阴。结论ASCT能显著延长Ⅳ期NB患儿的长期生存时间,但对Ⅲ期NB患儿的疗效不显著。CD34+细胞分选能达到纯化NB细胞的作用,但可能因病例数较少,尚不能显示出ASCT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晚期神经母细胞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L-AML_1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薛惠良 陈静 +6 位作者 董璐 沈树红 江华 潘慈 周敏 汤静燕 顾龙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和预后特征。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213例初诊ALL患儿骨髓进行t(12;21)染色体检测和TEL-AML1融合基因检测。结果213例ALL中25例(11.7%)存在t(12;21)染色体改变和TEL-AML... 目的探讨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和预后特征。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213例初诊ALL患儿骨髓进行t(12;21)染色体检测和TEL-AML1融合基因检测。结果213例ALL中25例(11.7%)存在t(12;21)染色体改变和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25例患儿发病时平均年龄5.8岁(2~10岁),均为非T细胞系免疫表型,以普通型ALL为主,经诱导化疗后全部得到完全缓解。结论t(12;21)/TEL-AML1表达是儿童ALL较为常见的遗传学改变,该类型儿童ALL经化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EL-AML1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2005方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外白血病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薛惠良 汤静燕 +7 位作者 陈静 潘慈 周敏 董璐 汤燕静 王坚敏 叶启东 顾龙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总结ALL-2005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髓外白血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及睾丸白血病(TL)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5月共218例ALL患儿,采用ALL-2005方案进行治疗,总结其临床及治疗情况。结果 218例ALL... 目的总结ALL-2005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髓外白血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及睾丸白血病(TL)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5月共218例ALL患儿,采用ALL-2005方案进行治疗,总结其临床及治疗情况。结果 218例ALL患儿中,5例初诊时伴CNSL,1例于诱导治疗期间发生CNSL,4例于维持治疗期间发生CNSL;1例初诊时伴TL发生,4例维持治疗期间发生TL。经治疗,2例CNSL患儿骨髓复发,其余8例均缓解至今;TL患儿1例骨髓复发,1例放弃治疗,3例缓解至今。结论 ALL-2005方案疗效良好,有利于提高患儿长期生存质量。[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12-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髓外浸润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MC-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慧娟 姜健 +7 位作者 仲任 李学荣 卢愿 汤静燕 蒋慧 袁晓军 王宁玲 孙立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评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5(SCMC-ALL-2005)治疗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方法按照SCMC-ALL-2005方案,5家医院对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新发B细胞型ALL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 目的评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5(SCMC-ALL-2005)治疗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方法按照SCMC-ALL-2005方案,5家医院对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新发B细胞型ALL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B细胞型ALL患儿601例,539例(89.68%)随访至2011年9月30日。601例患儿中,低危284例、中危231例、高危86例,均按照诊疗建议治疗。诱导期间缓解率为98.84%(7例未缓解),第一次事件发生时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2.94年),至随访终止日的539例随访病例中共完成治疗403例(74.77%);低危组完成治疗223例(86.43%),中危组150例(73.17%),高危组30例(39.47%),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儿随访3年的总生存率为(83.3±1.8)%,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9.2±1.9)%;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79.5±3.3)%,5年EFS率为(70.9±3.7)%。低、中、高危三组间3年及5年E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CMC-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比较满意,多中心协作有助于儿童白血病的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细胞型 SCMC-ALL-2005方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005方案治疗失败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丹 薛惠良 +11 位作者 陈静 潘慈 沈树红 董璐 周敏 叶启东 江华 王坚敏 汤燕静 胡文婷 顾龙君 汤静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分析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失败的原因。方法将初治ALL失败病例分为诱导治疗失败、复发和依从失败以及治疗相关死亡三类,回顾性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 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共388例初治ALL患儿,随... 目的分析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失败的原因。方法将初治ALL失败病例分为诱导治疗失败、复发和依从失败以及治疗相关死亡三类,回顾性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 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共388例初治ALL患儿,随访时间中位数48个月(24~72个月)。101例患儿治疗失败,总失败率为26.0%;其中诱导治疗失败6例,复发69例,依从失败17例,治疗相关死亡9例。骨髓复发率为13.2%,单纯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为2.4%,男性患儿睾丸复发率为3.9%。388例ALL患儿中,300例B系ALL患儿在诱导治疗第35天监测微小残留病(MRD),MRD≤0.01%患儿的复发率为15.4%,而MRD>0.01%患儿为28.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8,P=0.016)。结论复发是导致ALL-2005方案治疗ALL失败的主要原因,诱导治疗第35天MRD水平可以预测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癌症患者多症状困扰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对体力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砚燕 杨田田 +2 位作者 沈南平 何梦雪 张洪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8-1416,共9页
目的描述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多症状困扰及体力活动水平,并分析其多症状困扰的潜在剖面,探讨潜在剖面与体力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和附... 目的描述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多症状困扰及体力活动水平,并分析其多症状困扰的潜在剖面,探讨潜在剖面与体力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和附属新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住院治疗或门诊就诊的10~18岁且治疗时间>1个月的儿童及青少年癌症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 10-18,MSAS 10-18)、修订版儿童休闲活动调查问卷(Modified Chinese Version of Children′s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Study Survey,CLASS-C)进行资料收集。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癌症患儿多症状困扰的水平是否存在人群异质性及其外显特征,并分析不同潜在症状剖面间体力活动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回收率91.7%。癌症患儿发生率前5位症状的困扰得分依次为缺乏体力1(1,2)分、恶心1(1,2)分、没有食欲2(2,3)分、出汗1(1,2)分、疼痛1(1,2)分。患儿以轻度体力活动为主,轻度体力活动水平中位数为2530.00(1577.50,3721.00)min/周;中重度体力活动较少,为70.00(10.00,197.50)min/周。癌症患儿多症状困扰可分为2个潜在剖面,“高疲乏-高恶心-高头发减少-高昏昏欲睡”和“高疲乏-低恶心-低呕吐-低昏昏欲睡”,分别命名为高水平症状困扰(n=47,30.6%)和低水平症状困扰(n=118,69.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归类为高水平症状困扰组的可能性高,最近一次就诊方式为门诊就诊的患儿归类为低水平症状困扰组的可能性高(均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经历高症状困扰患儿轻体力活动更高(P<0.05),中重度体力活动水平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的多症状困扰水平存在人群异质性,疾病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最近一次就诊方式(门诊就诊)是癌症患儿症状困扰潜在剖面的预测因素;且经历高水平症状困扰的患儿轻度体力活动水平更高,中重度体力活动水平可能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困扰 癌症 儿童 青少年 体力活动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预防肿瘤患儿高致吐化疗药物相关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丽婷 王卓 +3 位作者 周芬 沈双双 张顺国 高怡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肿瘤患者使用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NK-1RA)预防高致吐性化疗(HEC)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使用NK-1RA预防HEC所致呕吐的患儿进行分析。将使用福沙匹坦+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的... 目的探讨儿童肿瘤患者使用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NK-1RA)预防高致吐性化疗(HEC)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使用NK-1RA预防HEC所致呕吐的患儿进行分析。将使用福沙匹坦+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的患儿纳入福沙匹坦组,使用阿瑞匹坦+昂丹司琼+地塞米松治疗的患儿纳入阿瑞匹坦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22例患儿,男83例、女39例,中位年龄8.0(4.8~11.0)岁。其中福沙匹坦组62例、阿瑞匹坦组60例。所有患儿在使用NK-1RA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后,急性、延迟性和整体呕吐达到CR的比例(即无呕吐率)分别为88.5%、71.3%和65.6%。急性呕吐阶段,福沙匹坦和阿瑞匹坦两组间呕吐严重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沙匹坦组无呕吐(CR)率较高。本组患儿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福沙匹坦组和阿瑞匹坦组之间头痛、厌食和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沙匹坦或阿瑞匹坦+昂丹司琼+地塞米松预防肿瘤患儿HEC所致的恶心呕吐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1受体拮抗剂 阿瑞匹坦 福沙匹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常见实体瘤微小残留病检测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洁 汤静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微小残留病(MRD)是实体瘤复发的主要原因,MRD目前常用检测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新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包括下一代测序等被用于发现更特异的基因改变作为检测分子标志,以进一步对MRD进行个体化监测。目前... 微小残留病(MRD)是实体瘤复发的主要原因,MRD目前常用检测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新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包括下一代测序等被用于发现更特异的基因改变作为检测分子标志,以进一步对MRD进行个体化监测。目前各实体瘤MRD检测技术均各有优势及不足,文章就儿童常见的实体瘤的检测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儿童 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化疗期间血糖监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慈 汤静燕 +6 位作者 薛惠良 董璐 周敏 江华 叶启东 顾龙君 陈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化疗期间药物性高血糖发生的概率及高危因素,以及药物性高血糖与药物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 2002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共收治594例ALL患儿,以2005年5月1日为分...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化疗期间药物性高血糖发生的概率及高危因素,以及药物性高血糖与药物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 2002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共收治594例ALL患儿,以2005年5月1日为分界线,之前的197例ALL初治患儿和43例复发再治患儿应用XH-99方案;之后的354例患儿按儿童ALL-05方案进行化疗。在应用L-ASP联合化疗期间检测空腹血糖,对发生药物性高血糖的患儿采取暂缓L-ASP化疗,减少激素剂量,以及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措施。结果共12例患儿发生药物相关性高血糖,发生率为2.02%;发生高血糖患儿与未发生高血糖患儿比较,中位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岁对5.0岁,P<0.01)。两种治疗方案患儿药物性高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2例药物性高血糖患儿经治疗后,均得到控制。未发生药物性高血糖的患儿中发生药物相关性胰腺炎2例。结论 ALL患儿采用L-ASP联合化疗期间,药物性高血糖发生率约2%,年龄是发生药物性高血糖的重要因素,药物性高血糖可控制。[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15-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高血糖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XH-99方案治疗婴幼儿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总结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静 汤静燕 +5 位作者 薛惠良 周敏 江华 汤燕静 王坚敏 潘慈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及采用AML-XH-99方案的疗效。方法 1998年5月至2009年4月诊断的0~3岁AML(除外M3)26例,采用AML-XH-99方案化疗。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无事件生存(EFS)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及采用AML-XH-99方案的疗效。方法 1998年5月至2009年4月诊断的0~3岁AML(除外M3)26例,采用AML-XH-99方案化疗。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无事件生存(EFS)分析。结果 26例患儿中M5居首(61.54%),其次为M2(26.92%)。年龄>12个月22例,<12个月4例,7例(26.92%)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50×109/L,5例(19.23%)染色体核型异常,5例(19.23%)在诱导治疗结束后48 h的骨髓涂片中幼稚细胞比例>15%。24例(92.31%)第1疗程获完全缓解(CR),总缓解率为96.15%。5例(19.23%)骨髓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完全持续缓解(CCR)15.8个月。3例在强化疗后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6例中1例失访,7例死亡(5例死于疾病复发,2例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中位CCR时间为4.08年,7年EFS为60.72%。结论 AML-XH-99方案治疗婴幼儿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率高,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合抗原受体的神经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洁 李本尚 汤静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肿瘤,约50%的患儿在发现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并易复发进展而导致死亡。嵌合抗原受体(CAR)是利用基因工程将能够与肿瘤抗原结合的受体与跨细胞膜的部分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部分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肿瘤,约50%的患儿在发现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并易复发进展而导致死亡。嵌合抗原受体(CAR)是利用基因工程将能够与肿瘤抗原结合的受体与跨细胞膜的部分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部分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受体,它可脱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限制单独执行杀伤细胞的功能,为NB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文章综述CAR修饰T细胞在NB治疗中的应用进展、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甲氨蝶呤排泄延迟解救措施的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丽婷 杨秋实 +1 位作者 张顺国 高怡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高剂量甲氨蝶呤(MTX)排泄延迟是否应该使用血液透析解救还存在争议。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肿瘤患儿MTX清除的有效性。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高剂量甲氨蝶呤(MTX)排泄延迟是否应该使用血液透析解救还存在争议。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肿瘤患儿MTX清除的有效性。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行MTX化疗后44 h血药浓度>10μmol·L-1的连续病例,其中仅使用亚叶酸钙(CF)解救的患儿为非HF-HD组,使用HF-HD+CF解救的患儿为HF-HD组。比较2组患儿的胃肠道、肝功能、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毒性等指标。主要结局指标肝、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0例发生20例次MTX延迟排泄,非HF-HD组9例,HF-HD组11例,两组患儿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v 4.0项目比较,CF组和HF-HD组肌酐、尿酸、ALT、AST、黏膜炎、24 h MTX浓度、MTX浓度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发热、黏膜炎、WBC、NE、Hb、PLT异常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功能正常的肿瘤患儿通过CF解救可有效安全清除MTX,非必要不选择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亚叶酸钙 高通量血液透析 解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