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尿性尿路超声造影对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邹翔宇 孙佩璇 +5 位作者 石静 赵海腾 姜大朋 钟量 杜隽 孙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排尿性尿路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voiding urosonography,CeVUS)对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116例[232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 目的探讨排尿性尿路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voiding urosonography,CeVUS)对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116例[232个肾盂-输尿管单位(pyelo-ureter units,PUUs)]因临床疑为VUR而行初筛的患儿以及VUR术后随访资料,116例均行CeVUS,分析CeVUS的应用安全性以及诊断阳性率。同时收集24例患儿(共48个PUUs)的排尿性X线膀胱尿路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数据进行结果比对,分析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一致性。结果116例均成功行CeVUS检查,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CeVUS诊断阳性69例,诊断阳性率为59.5%。232个PUUs中,反流阳性103个,诊断阳性率为44.4%。24例(48个PUUs)行VCUG检测患儿中,VCUG检测反流阳性PUUs 23个,CeVUS检测反流阳性PUUs25个,共同阳性诊断21个。以VCUG结果为金标准,CeVUS诊断VUR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84%,阳性预测值为84%,阴性预测值为91.3%。CeVUS和VCUG对VUR的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75)。48个PUUs中,VCUG诊断为无反流25个,其中CeVUS诊断无反流21个;同时CeVUS检测到Ⅱ级反流4个,CeVUS与VCUG检查总体一致性为72.9%。另外,对于高级别反流,VCUG诊断为Ⅳ~Ⅴ级VUR 15个中,CeVUS诊断为Ⅲ级1个,其余均为Ⅳ~Ⅴ级;两项检查均诊断为Ⅳ级7个、Ⅴ级3个,Ⅳ~Ⅴ级诊断一致性为66.7%。结论CeVUS对检测和分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且安全、无放射性,可作为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筛查手段以及术后随访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返流/诊断 尿路造影术 超声增强造影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邢晓宇 陈思平 +2 位作者 钟量 吴少峰 孙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因UPJO行离断式肾盂输... 目的初步分析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因UPJO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患儿为UPJO组(n=10),因肾脏肿瘤行肾与输尿管切除术的患儿为对照组(n=8)。收集两组术前血标本检测维生素D三项(25-羟维生素D 2、25-羟维生素D 3及总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取两组术中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转化生子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钙黏蛋白E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前血标本中25-羟维生素D 2、25-羟维生素D 3及体内总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UPJO组VDR、TGF-β、钙黏蛋白E的平均值分别为(771.6±70.57)ng/每克总蛋白,(131.0±10.33)ng/每克总蛋白及(125.5±10.98)ng/每克总蛋白;对照组分别为(2128±251.8)ng/每克总蛋白,(82.3±6.834)ng/每克总蛋白及(386.6±78.71)ng/每克总蛋白。两组UPJ标本中VDR、TGF-β、钙黏蛋白E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JO组VDR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VDR可能与UPJO发生相关,初步推测其机制可能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VDR表达量减少引起TGF-β表达量明显升高,使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组织纤维化加重,进而导致或加重UPJ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在2月龄以下婴儿发热性尿路感染人群中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大朋 王琪 +1 位作者 史政洲 孙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25-829,共5页
目的对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在2月龄以下婴儿发热性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人群中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于这部分患儿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 目的对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在2月龄以下婴儿发热性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人群中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于这部分患儿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VCUG)检查的必要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月龄以下发热性UTI婴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病例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月龄以下的发热性UTI婴儿72例。UTI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氏菌。有28(38.9%)例患儿泌尿系统超声提示异常,但仅3例表现为输尿管扩张。最常见的超声异常为轻中度肾积水。共有38例患儿接受了VCUG的检查,有10例确诊为原发性VUR。大肠埃希氏菌、屎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患儿中VUR的检出率分别为5.6%、37%及42.9%,大肠埃希氏菌与非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致UTI病例中VUR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3)。单次UTI和多次UTI发作患儿中VCUG检出VUR率分别为14.3%及 29.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650)。 结论2月龄以下的发热性UTI患儿中VCUG检查的阳性率较低,在初次UTI发作日龄偏小(<1个月)的患儿及超声提示严重泌尿系统异常的病例中行VCUG检查的临床意义较大。对于非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2月龄以下婴儿发热性UTI,在选择是否行VCUG检查时应更加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发热 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