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园教师和临床医生在幼儿园保教学员儿童急救培训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锋 江帆 沈晓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幼儿园教师和临床医生对幼儿园保教学员儿童急救培训的效果。方法两次抽取上海市19个区县的保教人员作为学员,第1次抽取的保教学员分配在以临床医生为师资的培训模式中,第2次抽取的保教学员分配在以幼儿园教师为师资的同伴培训... 目的探讨幼儿园教师和临床医生对幼儿园保教学员儿童急救培训的效果。方法两次抽取上海市19个区县的保教人员作为学员,第1次抽取的保教学员分配在以临床医生为师资的培训模式中,第2次抽取的保教学员分配在以幼儿园教师为师资的同伴培训模式中,两种不同师资模式的学员统一接受美国儿科学会培训托幼机构保教学员儿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标准模式进行培训。学员培训前、后进行理论知识评估,并在培训后进行操作技能评估,比较培训前、后两种模式学员的理论成绩和培训后的技能操作成绩。结果2次共抽取148名学员,第1次83名,第2次65名。幼儿园教师及临床医生教员各3名。两种不同师资模式的学员在来自地区、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业、是否学习过儿童意外伤害知识及有无接受过正规的急救培训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种模式的理论成绩(t=1.676,P=0.096)和技能操作总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49,P=0.397),同时以幼儿园教师为师资的培训模式能够更好地增强保教学员儿童急症救助的信心(χ2=13.565,P<0.01)。年龄≤40岁、~45岁和≥46岁的学员理论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8.1%、89.5%和81.8%,技能操作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7.2%、94.7%和77.3%,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通过率在年龄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培训模式、地区、幼儿园性质、学历、工作年限和是否接受过正规急救培训等因素对理论及操作考试通过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在幼儿园保教学员儿童急救培训中,幼儿园教师作为师资不仅可达到临床医生的培训效果,并且在增强学员实施儿童急救信心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教学员 儿童急救 培训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查问卷的中国城市小学生遗尿患病率及其生活质量状况 被引量:25
2
作者 马骏 李生慧 +3 位作者 江帆 章依文 李斐 金星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小学生夜间遗尿患病率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全国城市学龄儿童睡眠状况研究,抽样方法为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发放问卷23791人,21755人返回的问卷符合质量控制要求。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国小学生遗尿的患... 目的调查中国小学生夜间遗尿患病率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全国城市学龄儿童睡眠状况研究,抽样方法为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发放问卷23791人,21755人返回的问卷符合质量控制要求。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国小学生遗尿的患病率;以是否遗尿为因变量,《儿童一般生活质量评估调查问卷》25个条目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遗尿与非遗尿儿童生活质量各条目的差异。结果中国小学生遗尿患病率为4.6%,调查的9个城市遗尿患病率以武汉最高(7.4%),上海最低(3.3%)。中国小学生遗尿男女生之比为1.51∶1。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遗尿与常常被人责骂(除父母、老师外)、常常伤害他人、常常生病和常常被老师责骂等生活质量因子具有正性关系;遗尿与通常有很多好朋友、常常帮助他人、通常认为父母是爱他的和通常用功学习等生活质量因子具有负性关系。结论基于问卷调查的中国小学生遗尿患病率为4.6%,遗尿与儿童生活质量中环境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症 患病率 生活质量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前和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子代大鼠肠道菌群及抗菌肽cathelicidin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磊 焦先婷 +3 位作者 魏真真 刘斌 刘晓艳 余晓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4-880,共7页
目的·探讨孕前和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子代大鼠肠道菌群及抗菌肽cathelicidin(cathelicidin antimicrobial peptide,CAMP)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维生素D缺乏组(VDD组)及维生素D补充组(VDS组)... 目的·探讨孕前和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子代大鼠肠道菌群及抗菌肽cathelicidin(cathelicidin antimicrobial peptide,CAMP)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维生素D缺乏组(VDD组)及维生素D补充组(VDS组)各8只。通过特殊饲料饮食构建大鼠孕前和孕期维生素D缺乏模型。母鼠孕第14日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子鼠4周龄时,取血检测25(OH)D水平;取粪便检测肠道菌群;取结肠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定大鼠CAM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孕前和孕期维生素D缺乏模型构建成功。C组、VDD组及VDS组子鼠肠道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分别为0.050±0.016、0.028±0.013及0.033±0.021。与C组相比,VDD组子鼠肠道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肠CAM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均P<0.05)。与VDD组相比,VDS组子鼠肠道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CAMP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致子代大鼠结肠CAM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和肠道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孕期维生素D补充后,子代大鼠结肠CAMP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乳酸杆菌的丰度也有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维生素D 肠道菌群 抗菌肽cathelicid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